醫學生考研:規培、專碩和學碩,三者如今各自面臨的困境!

2020-12-13 考研殿堂

這是一篇枯燥且現實的文章。

出於隱私保護,本文的例子都是模糊處理。

請各位醫學生勿過於深究和對號入座!謝謝!

廢話不多說,開始正文!

圖片來源:網絡

規培生羨慕專碩和學碩

因為同樣是三年,專碩生除了拿到規培證,還可以拿到碩士的學位證和畢業證。

學碩雖然沒有規培證,但也有個碩士學歷!

畢竟,學歷是個硬指標,尤其是在公立的三甲醫院!

碩士在三年後的找工作中還是非常佔有優勢的!

如果和老闆(導師)關係好,老闆可能還會留你,或者找工作時動用他的人脈關係幫你打一下招呼。

舉個例子,廣州某所大醫院的耳鼻喉科。

本科規培完了想要留下來,只能轉為技師。

但如果你是大佬學生,還是有機會留下來成為醫生!

許多規培生不甘心只能成為技師,都會在規培的第三年,選擇考取學碩來拼一把!

但第三年的時候,因為忙著規培結業,能按捺下心思並最後考取到學碩的規培生,幾乎是鳳毛麟角!

圖片來源:網絡

專碩生羨慕規培生

同樣是規培,規培生和專碩生的待遇簡直天差地別!

在廣東某個醫學院校的附屬醫院的兒科中,工作上規培生和專碩生一視同仁,分配相等的任務。

但在津貼上,專碩就被當成學生了!

每個月的津貼少得可憐。

更奇怪的是,兒科帶教更喜歡規培生,態度也更好。

值班時,帶教都會常規請規培生吃飯,專碩則沒有!

在這個醫院,規培生遠比專碩生過得更瀟灑!

專碩也羨慕學碩

因為學碩畢業時有文章,讀博的機會比較大!

畢竟現在,內、外科飽和得差不多了。

哪怕是985/211畢業的內、外專碩,都很難在大的三甲醫院留下來。尤其是一些效益不錯的內科和外科科室,入門門檻更是誇張地達到了博士!

所以這也逼得某些專碩,不得不繼續考博,才有機會進入到自己心儀醫院的心儀科室。

但現在讀博,大多數院校都是申請考核制,沒有文章,想進複試或者成功被錄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假如學碩的老闆(導師)是博導,有博士名額,那讀博的概率就更大了!

然後找工作上,因為學碩常年呆實驗室搞科研,和大佬關係不錯。畢業時也可以有大佬的幫襯,找到的崗位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圖片來源:網絡

學碩生羨慕規培和專碩

因為好醫院的規培生的待遇真的不錯。

考了執業醫後可以分科室獎金。

如果能獨立值班,還會有夜班費!

假如幹得不錯,到時被某些缺人科室的主任看上了,還有機會可以留下來。

科研說到底還是在賭運氣!

不是所有的學碩畢業時都有文章!

也不是所有的學碩畢業時都有高質量的文章!

如果你跟著的導師實力不強,沒有國自然,也沒有足夠的科研基金和實驗室,那你這學碩三年也學不了什麼東西!甚至,有些學碩導師還會讓你去輪臨床,幹臨床的活!

許多學碩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要不是老闆對我好,我早就退學了!」

如果你跟得是一個大老闆,那也不要高興得太早!

因為假如老闆想憋一篇高質量的大文章或做一個大項目,那麼你可能忙碌三年,最後仍然無所得,只能草草做一個小實驗,寫一篇論文應付畢業!

如果老闆仁慈一點,可能會給你一部分項目的實驗數據,讓你西岸發一篇SCI畢業、找工作或者讀博。

但更多的,還是草草了事!那些帶著高質量文章畢業、有著「人生贏家」光環的學碩,終究還是少數!

大部分學碩還都只是混個畢業!

學碩羨慕那些有一紙規培證的規培生和專碩生。

因為如果你不在老闆影響力範圍內就業的話,例如老闆是某個省的大牛,但你家在遙遠的另外一個省,老闆的人脈關係根本輻射不到那裡。

你找工作時,基本只能靠自己。而這時,你會發現,一紙規培證卡死了你很多進醫院的機會!

例如在廣東省珠三角這一片的醫院,基本上大部分醫院在招聘時,都要求要有規培證。

因為他們想要招收可以直接上手的勞動力,而不是還要自己辛辛苦苦培養三年。

學碩在這一點上則非常不吃香!

圖片來源:網絡

成年人的世界都不容易!

規培、專碩和學碩,三者都有各自面臨的困境!

但這畢竟都是我們自己的人生!

雖然我們經常抱怨學習和工作的種種不如意,但既然已經選擇踏上這條路,那就要走好這條路。

哪怕前路荊棘滿布,哪怕生活艱辛萬分,也要樂觀地繼續生活下去,且行且珍惜!

因為至少你不是最糟糕的,因為你還有擁有著來自愛人、家人和友人的支持!

所以,加油吧,陌生人!

不管你選擇了哪條路,我都會在這裡祝福你!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醫學生考研報考學碩還是專碩?這些差別,你需要提前知道
    因此,每年都有很多醫學生選擇考研究生,而研究生又有專碩和學碩之分,於是很多考生又在學碩和專碩之間糾結,不知道選哪一個比較好。醫學專業的學碩和專碩的差別還是很大的,筆者建議想要考研的醫學生一定要提前了解。首先,醫學生專碩可以比學碩早入職。學醫的同學應該都知道,醫學專業的畢業生並不可以直接入職,需要經過三年的規培之後才能入職。
  • 醫學生考研:專碩or學碩?院校?專業?導師?預報名可以這麼選!
    首先,是醫學生的就業現狀!受規培政策影響,現在的醫學生畢業後,假如想繼續從事臨床,晉升主治,就必須得參加規培!但即便參加完三年規培後,就業之路依然充滿坎坷。現在,稍微好點的市級三甲醫院,入職門檻都直接要求是研究生。
  • 學姐建議2021考研醫學生:專碩不僅四證合一,還能節約規培時間!
    一、考研的心態首先在準備考研的初期,我們要明確對待考研的態度,既然選擇了學醫,我們就沒有退路,當然對於那些不想成為醫生的學生來說,就另當別論。如果我們不想成為一個碌碌無為的人,就應該用認真嚴謹的態度對待考研,收起自己的懶散,做好自己的考研規劃。
  • 「中醫考研」專碩到臨床的必經之路!規培到底怎麼培?
    前一段時間小可愛們問到醫院的規培情況,沒想到大家居然已經想的這麼久遠了,所以研研趁此機會給大家科普一下規培的相關內容~讓考研和已經上岸的小夥伴對自己未來的生活有個了解~有一個偷偷的安利!是醫學生畢業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裡的畢業後教育主要指的是大學畢業以後,當然也包括學碩畢業後想進行規培。
  • 臨床醫學學碩 VS 臨床醫學專碩,真的差別很多嗎?
    在小編解答大家考研疑問的過程中發現,臨床醫學生考研大多報考臨床專碩,還有同學20考研臨床專碩調劑到學碩,打算二戰!臨床醫學學碩真的跟臨床醫學專碩差別很多嗎?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臨床專碩和學碩有什麼不同:從表格來看:臨床專碩統考306,參考書好找而且可以先備考後報考;學碩是自主命題,需要先確定院校再報考;臨床專碩畢業後四證合一,學碩畢業後需要再規培三年。這兩點讓很多臨床醫學生選擇了報考臨床專碩。
  • 醫學生考研:規培政策下,專碩或成最大贏家!但報考仍需謹慎!
    此規定的實施對大部分即將進入以及已經進入規培基地的同學,尤其是熬過了漫長實驗室生涯的大齡科研型博士們是一個絕對的噩耗!而該決定,甚至會對本科醫學生的職業生涯選擇,造成決定性和不可估量的影響,原本八年制醫學生的最大優勢——年輕,也可能徹底不復存在。
  • 醫學生考研:一戰成碩,中大學姐教你如何高效複習(專碩篇)
    圖片來源:考研殿堂受政策影響,現在的醫學生畢業後,假如想繼續從事臨床,晉升主治,就必須得參加規培!選擇專碩還是學碩?選擇名校還是雙非?選擇什麼科室?哪一個更容易報考?這些問題通通縈繞在考研醫學生的心頭。
  • 醫學生選專碩vs學碩?
    雖然此次「屠呦呦班」不招考研黨,但是沒關係,胖嘟知道大部分的醫學生,特別是臨床醫學考研的同學,最關心的其實是>選專碩還是學碩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究竟臨床醫學的專碩和學碩有什麼區別?又該如何選擇?胖嘟整理了幾點乾貨,供考研的醫學生參考,快來看看吧! 1、專碩與學碩培養方向不同專碩是指專業型碩士,這類研究生對醫學實踐要求比較高,注重實際操作能力,側重於臨床醫學研究,學制是2年。
  • 醫學生考研:規培期間,我要不要考研?
    按小A自己的話來說,反正考研報名費也不貴,每年參加一次,給自己一種緊迫感,還能鍛鍊題感。等到規培第三年再衝刺一把,把握也大很多,萬一僥倖上了985的學碩,退培去讀也不虧!自己的這波操作簡直就是穩賺不賠!
  • 考研報考,你知道如何選擇學碩VS專碩,院校、專業及導師嗎?
    很多中醫考研的學弟學妹早在大四下學期就已經開始考研的備考,也初步選擇過想要報考的院校和專業,但是複習到8月這個時間段後,又會重新陷入迷茫。21考研群裡的學弟學妹從7月份開始也陸續和我私聊有關如何選擇學碩&專碩、院校、專業及導師等問題。這篇文章,我們採訪了一些考研成功上岸和已經研究生畢業的學長學姐,總結他們做選擇的經驗,期望對2021年考研的你有所幫助。
  • 臨床醫學專碩更吃香?學碩反倒不受待見,老醫生:晉升職稱見分曉
    但我們通過臨床醫學的就業情況發現,很多醫院更喜歡臨床專碩,對於學碩臨床醫學生反而不受待見,不過老醫生直言,晉升職稱的時候,沒有學術實力就會很尷尬。這又是什麼道理呢?目前醫學專業尤其是臨床醫學,大醫院招聘之後當然希望能夠很快上手給病人看病,現實倒逼醫學生在上學的時候就要更注重實踐,如果想成為一名臨床醫生的話,那麼醫學專碩就會比醫學學碩吃香,這只能說是多學制,多種培養綜合下出現的情況。
  • 護理學碩與專碩到底有什麼區別?
    去年一年都在準備考研,一戰上岸。讀研後時間會變得少,美妝類的文可能就會少更了,會不定期持續更文噠。很多朋友在考研的時候都會猶豫,到底是選專碩還是學碩呢?下面我來給大家簡單說說兩者異同。先說不同點。專碩大部分學校都考護理綜合308,很多學校都是自主命題,在官網上還可以搜到前幾年的真題,有的話一定要下載練習。二、招生人數不同大部分學校學碩招生人數低於專碩,周七七關注到的學校大多一年招收學碩1~5個,專碩15~40個。各個院校的招生情況,錄取分數參考目標院校官網。
  • 為什麼醫學生都想要考研?
    據不完全統計,將近一半的醫學生都會去參加研究生考試。以筆者所在的班級為例,全班56人中,只有3個人未報名參加研究生考試。很多人都好奇,為什麼那麼多醫學生都去考研?今天我就聊聊這個話題。首先,醫學是對學歷要求很高的學科。在西部地區的市級醫院,還是會招收普通雙非一本類臨床醫學畢業生。
  • 醫學生考研:談談專碩轉學碩的那些事!
    小師妹大學成績和基礎都算不錯,所以大膽報考了某個領域的大牛導師的專碩。而大牛導師今年招一個學碩和一個專碩。但在這裡,小師妹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就是她在報考大牛導師之前,沒有詳細去了解這個大牛導師的相關情況。
  • 考研學碩和專碩的區別?非全能夠考慮嗎?
    說出來大家可能不信,很多考研的新手對考研的整體流程、基本的考研常識都不是很了解,甚至不知道英語有英一、英二之分,數學也有一二三之分。 學碩&專碩如何選擇? 專碩是為了實踐而生,教育部明文規定:每個專碩學生在讀期間必須有超過半年的實習經歷。
  • 2021考研:學碩和專碩哪個更好一些?
    估計還有很多同學對考研還不了解,所以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關於學碩和專碩的區別,一起來看看吧!【簡略介紹】學碩:面向學科專業需求、培養在高校和科研機構從事教學和研究的專業人才,培養具有原創精神和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偏重學術理論研究。
  • 臨時醫學專業三種學制的比較,醫學類學碩和專碩的區別
    學碩與專碩的區別 學碩就是學術型碩士,注重理論研究,搞實驗寫論文;專碩就是專業型碩士,注重實踐應用和臨床。臨床醫學的學碩與專碩的區別,在培養方式上比較明顯。
  • 考研黨:專碩真的不如學碩嗎?
    今天是19級考研放榜的日子,小編先在這裡預祝各位19級考生金榜題名。經過初試的選拔,相信各位19級考生們的壓力已經減輕了不少,而觀望的20級考生們則壓力滿滿,大家現在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在來年報考專業時到底報考專碩還是報考學碩?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哪一個更好呢?
  • MPA備考:學碩、專碩、非全日制,該怎麼選擇?
    而對於18考研的同學來說,或許對於學碩、專碩、非全日制還不太明白怎麼回事,正面臨著選擇的困境,下面就詳細的為大家解讀一下: >1.為什麼會出現專碩與學碩之分? 由於大環境的影響本科學歷越來越不值錢,為了緩解一部分就業壓力和滿足企業的的「高學歷情結」,研究生擴招勢在必行,但科研形式又不支持研究生的大量擴招,於是就有了專碩和學碩的區別。並且,專業碩士的地位逐年提高,招生力度每年都在擴大,甚至達到與學碩1:1持平,所以,近兩年專碩的報考熱度也在不斷增加。
  • 考研:選專碩還是學碩,清楚是否適合自己,再做決定
    即將迎來五月份,不少21屆考研學子也開始了自己考研的複習,但是對於選專碩還是學碩糾結不定,不知道自己應該複習數一還是數二,複習英一還是英二,導致複習漂浮不定,影響學習效率。那麼到底如何選定專碩還是學碩呢?我們首先分析他們兩者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