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枯燥且現實的文章。
出於隱私保護,本文的例子都是模糊處理。
請各位醫學生勿過於深究和對號入座!謝謝!
廢話不多說,開始正文!
規培生羨慕專碩和學碩
因為同樣是三年,專碩生除了拿到規培證,還可以拿到碩士的學位證和畢業證。
學碩雖然沒有規培證,但也有個碩士學歷!
畢竟,學歷是個硬指標,尤其是在公立的三甲醫院!
碩士在三年後的找工作中還是非常佔有優勢的!
如果和老闆(導師)關係好,老闆可能還會留你,或者找工作時動用他的人脈關係幫你打一下招呼。
舉個例子,廣州某所大醫院的耳鼻喉科。
本科規培完了想要留下來,只能轉為技師。
但如果你是大佬學生,還是有機會留下來成為醫生!
許多規培生不甘心只能成為技師,都會在規培的第三年,選擇考取學碩來拼一把!
但第三年的時候,因為忙著規培結業,能按捺下心思並最後考取到學碩的規培生,幾乎是鳳毛麟角!
專碩生羨慕規培生
同樣是規培,規培生和專碩生的待遇簡直天差地別!
在廣東某個醫學院校的附屬醫院的兒科中,工作上規培生和專碩生一視同仁,分配相等的任務。
但在津貼上,專碩就被當成學生了!
每個月的津貼少得可憐。
更奇怪的是,兒科帶教更喜歡規培生,態度也更好。
值班時,帶教都會常規請規培生吃飯,專碩則沒有!
在這個醫院,規培生遠比專碩生過得更瀟灑!
專碩也羨慕學碩
因為學碩畢業時有文章,讀博的機會比較大!
畢竟現在,內、外科飽和得差不多了。
哪怕是985/211畢業的內、外專碩,都很難在大的三甲醫院留下來。尤其是一些效益不錯的內科和外科科室,入門門檻更是誇張地達到了博士!
所以這也逼得某些專碩,不得不繼續考博,才有機會進入到自己心儀醫院的心儀科室。
但現在讀博,大多數院校都是申請考核制,沒有文章,想進複試或者成功被錄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假如學碩的老闆(導師)是博導,有博士名額,那讀博的概率就更大了!
然後找工作上,因為學碩常年呆實驗室搞科研,和大佬關係不錯。畢業時也可以有大佬的幫襯,找到的崗位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學碩生羨慕規培和專碩
因為好醫院的規培生的待遇真的不錯。
考了執業醫後可以分科室獎金。
如果能獨立值班,還會有夜班費!
假如幹得不錯,到時被某些缺人科室的主任看上了,還有機會可以留下來。
科研說到底還是在賭運氣!
不是所有的學碩畢業時都有文章!
也不是所有的學碩畢業時都有高質量的文章!
如果你跟著的導師實力不強,沒有國自然,也沒有足夠的科研基金和實驗室,那你這學碩三年也學不了什麼東西!甚至,有些學碩導師還會讓你去輪臨床,幹臨床的活!
許多學碩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要不是老闆對我好,我早就退學了!」
如果你跟得是一個大老闆,那也不要高興得太早!
因為假如老闆想憋一篇高質量的大文章或做一個大項目,那麼你可能忙碌三年,最後仍然無所得,只能草草做一個小實驗,寫一篇論文應付畢業!
如果老闆仁慈一點,可能會給你一部分項目的實驗數據,讓你西岸發一篇SCI畢業、找工作或者讀博。
但更多的,還是草草了事!那些帶著高質量文章畢業、有著「人生贏家」光環的學碩,終究還是少數!
大部分學碩還都只是混個畢業!
學碩羨慕那些有一紙規培證的規培生和專碩生。
因為如果你不在老闆影響力範圍內就業的話,例如老闆是某個省的大牛,但你家在遙遠的另外一個省,老闆的人脈關係根本輻射不到那裡。
你找工作時,基本只能靠自己。而這時,你會發現,一紙規培證卡死了你很多進醫院的機會!
例如在廣東省珠三角這一片的醫院,基本上大部分醫院在招聘時,都要求要有規培證。
因為他們想要招收可以直接上手的勞動力,而不是還要自己辛辛苦苦培養三年。
學碩在這一點上則非常不吃香!
成年人的世界都不容易!
規培、專碩和學碩,三者都有各自面臨的困境!
但這畢竟都是我們自己的人生!
雖然我們經常抱怨學習和工作的種種不如意,但既然已經選擇踏上這條路,那就要走好這條路。
哪怕前路荊棘滿布,哪怕生活艱辛萬分,也要樂觀地繼續生活下去,且行且珍惜!
因為至少你不是最糟糕的,因為你還有擁有著來自愛人、家人和友人的支持!
所以,加油吧,陌生人!
不管你選擇了哪條路,我都會在這裡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