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府,門前的忠義坊石牌坊,用採自下虎跳金沙江邊的漢白玉建成,4根石柱撐著牌坊上的碑、椽、簷和坊蓋,匾額上鐫刻著明萬曆欽賜的「忠義」二字
▼木府是麗江木氏土司衙門的俗稱,位於麗江古城獅子山下,是麗江古城文化之「大觀園」
▼整個建築群坐西向東,是一座輝煌的建築藝術之苑
▼木氏土司家族歷經元、明、清三個朝代,鼎盛時期木府佔地一百多畝,有近百座建築,是八百年大研古城的心臟所在
▼儘管它只是一座土司的宅院,但它的奢華與恢宏,並不亞於任何一座王公貴胄的官邸
▼議事廳端莊大氣,氣勢恢弘,是麗江木氏土司議政之處
▼盤龍圖騰,代表無上的權利
▼
▼
▼萬卷樓,建於明代嘉靖年間,木氏土司推崇文化的表現,是木府最高的建築
▼
▼
▼萬卷樓為木公所建,經過不斷充實和豐富,到木增時,已成為雲南最大的藏書樓之一
▼萬卷樓集兩千年文化遺產之精粹,收藏的東巴經、大藏經及眾多名士書畫,皆是翰林珍奇、學苑瑰寶
▼
▼
▼木公以來木氏諸人的詩文集的手稿和刻版
▼
▼玉龍雪山終年雲霧繚繞,白雪皚皚,山峰在飄忽雲層間巋然不動,霧氣變幻莫測
▼木土司的宮廷式建築在明代已蔚為壯觀,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在他的《滇遊日記》中就曾驚嘆「宮室之麗,擬於王者」
▼
▼
▼
▼
▼護法殿又稱後議事廳,是木土司商議家事的地方
▼
▼
▼納西族人原來沒有漢族的姓氏,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後,遠在滇西北麗江納西族土司阿甲阿得審時度勢,於公元1382年「率從歸順」,舉人臣之禮,此舉大獲朱元璋賞識,朱將自己的姓去掉一撇和一橫,欽賜其漢姓「木」,從此納西傳統的父子連名製得以改成漢姓名字
▼木增【阿宅阿寺】,在任26年。木增是木氏土司世襲470年共22代中學習漢文化最多,並在各方面都取得較大成就的一位土司。電視劇《木府風雲》講述了木氏家族內部風雲變幻的恩怨情仇
▼木青【阿勝阿宅】,在任2年
▼木旺【阿都阿勝】,在任17年
▼木公【阿秋阿公】,在任28年
▼木高【阿公阿目】,在任15年
▼木東【阿目阿都】,在任11年
▼木老爺酒是記載和傳承從宋代末年到清初雍正年間麗江500多年歷史和文化的麗江特色酒
▼木老爺酒色澤黃潤,口感清醇,工藝獨特,包裝精美。原盒採用純進口木材,納西專業雕刻師傅純手工雕刻而成,做工精細
▼古樸而又高雅木質酒盒散發股股高貴之氣,做工精細而別致的圖騰引人進入納西聖地
▼麗江古城模型
▼玉音樓是土司歌舞宴樂之處
▼這座輝煌的建築藝術之苑,充分體現了明代建築古樸粗獷的流風餘韻,在明代漢族建築風格的基礎上,融入了納西、白族各地方工藝風格,同時又是納西名木古樹、奇花異草匯聚一所的園林
▼
▼
▼
▼
▼
▼三清殿,是木氏土司推崇道家精神的產物。三清殿為三重簷攢尖頂樓閣式木構建築,八角飛簷,屋頂富於變化,以地制宜,臨山一面亦作簡化。殿內供奉道教三清佛像,正殿左房掛著法道字帖,右面則有八掛圖表。現殿中有五個道教傳士,每日講經念佛,主持法事活動。殿內香火旺盛,遊客眾多,遊人如織
▼在獅子山極目下望,古城櫛次鱗比的民居瓦房呈現出一片與天地混融的黛青色,蒼蒼茫茫宛若一幅巨大的水墨畫
▼木府是一座輝煌的建築藝術之苑,它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築的風採氣質,同時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築古樸粗獷的流風餘韻
▼
▼木府內玉溝縱橫,活水長流的布局,則又見納西族傳統文化之精神
▼玉音樓後身牌匾「天威咫尺」,是木府接旨的地方
▼麗江旅遊有一句話:不到木府,等於不到麗江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