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福建省泉州市救助管理站通過引入專業社工服務和「網際網路+」相關技術,在街頭流浪乞討人員街面勸導、站內個案服務、社會力量參與、救助尋親等方面亮點頻出,不斷推動民政救助管理工作創新發展。
一、 率先開展政府購買服務項目,引入專業社工服務
從2013年開始,泉州市救助管理站就率先在福建探索以社會工作服務項目購買為主的社會救助領域的政府購買服務工作,先後開展街頭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社工外展服務項目、心理諮詢服務項目、困境未成年人救助保護社工服務項目的政府購買服務工作。其中,街頭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社工服務項目已連續開展六年。社工服務涵蓋站內、站外兩大方面。在站內服務方面,由專業社工提供站內幫扶和救助回訪服務,運用個案、小組等工作方法為站內受助人員提供情感、就業、能力提升等,同救助站工作人員定期回訪特殊受助人員如送醫院就醫人員、託養機構託養對象等,並做好回訪記錄;在站外服務方面,由專業社工定期到泉州市區街頭尋找流浪乞討人員,根據需求為其提供相應幫助,降低流浪乞討人員發生危險指數,及時救助困難人群;聯動和組建志願者隊伍、愛心商家,共同參與外展服務,擴大外展服務隊伍,提升外展服務效率;開展各類主題活動和項目服務宣傳,在街頭廣場、外來工子弟學校、社區等開展主題活動, 宣傳救助政策和知識,為困境人群提供物質等方面的幫扶,通過微信、微博,聯動媒體力量、定期開展主題宣傳活動等多樣化的宣傳方式,傳播正確的救助理念,使街頭流浪乞討人員,老年人、未成年人和精神疾病患者等特殊群體能夠獲得及時的幫助。項目開展六年來,累計建立街頭流浪乞討人員檔案450份,個案輔導86個,開展外展服務670次,勸導和探訪746人次;建立校園志願者團隊4支、社會志願者團隊1支、環衛工志願者隊伍2支,成立1個救助志願者微信群,參與項目的志願者共計676人次;策劃開展60場主題宣傳活動;連結4家愛心商家、7個愛心單位為流浪乞討人員提供義務服務,連結9家愛心企業為流浪乞討人員提供就業機會。
二、 利用「網際網路+」技術,深入開展救助尋親服務
近年來,網際網路信息技術蓬勃發展。泉州市救助管理站順應資訊時代發展潮流,利用「網際網路+」技術,聯動相關部門,充分融合各大平臺,紮實深入開展救助尋親服務。2017年6月,泉州市救助管理站就開始與轄區派出所合作,使用公安部門人臉識別技術,開展滯留託養受助人員尋親服務,幫助5名託養對象尋親成功;2018年6月,泉州市救助管理站在福建首創與公安部門建立「警務大數據+救助尋親」合作機制,共同籤署《關於建立健全全市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尋親服務機制的通知》,從組織領導、工作機制、工作要求三個方面明確尋親服務合作機制的具體內容;加入公安部門組建的尋親工作微信群,在微信群內發布尋親人員信息,由110指揮中心統一協調,利用警務刑偵技術,對尋親人員進行比對查找,同時,由今日頭條推送尋親信息,發動社會大眾積極提供信息線索;統籌協調全市尋親工作,要求泉州各級救助站按照一人一檔的方式,提供滯留人員的照片、外貌特徵、精神狀況、入站安置情況等,由泉州市救助站統一匯總,上報公安部門協助尋親。泉州市各級救助管理機構共有滯留受助對象142人,經過努力,共幫助63名滯留人員尋親成功,長期滯留人員尋親成功率接近50%;2019年5月,泉州市救助管理站與社會公益組織寶貝回家首次攜手合作,通過將尋親人員視頻影像信息、文字信息進行網上發布,由遍布全國各地的寶貝回家志願者協助進行核實查找,提供信息線索,成功幫助1名走失時間長達19年的受助人員尋親成功。通過「網際網路+」技術,泉州市救助管理站近年來尋親工作成效明顯,多名尋親成功人員均為離家走失時間超過十年以上人員。(李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