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城一中79屆校友李鋒 現任應城一中化學教師
1975年9月,我進入楊嶺中學學習,上初一。身為英語教師的姚幼安老師,「客串」教我們的地理。初見姚老師時,我認為他就應該是個外國人。他眼睛深凹,鼻梁高聳,腰板筆挺,還說外國話。姚老師上地理課時,不帶書,那時也沒有書。他信口講課,娓娓道來,要求學生做筆記。現在我只記得,他講的「地球為什麼是球形」,證據有:地平線呈圓形,從衛星上拍攝到的地球照片是球形等。那時,楊嶺中學開英語課。高中用的是廣東省編的教材,而初中沒有教材。最先教我們英語的是王忠祥老師,他從26個字母開始教起。王老師形象很「卡通」:身材矮胖,腦殼碩大,動作誇張,語言風趣。我曾問王老師是怎麼學會英語的,他說,我是姚老師的徒弟,又睡在姚老師的隔壁,自然就學會了。王老師教了我們一年英語,在課餘還給我們排練文藝節目。他的月琴彈得很好。他說過:頭痛、感冒、發燒,阿司匹林三包。1979年,50歲不到的王老師因病去世。一年後,姚老師教我們英語。那時,我們依然沒有課本。姚老師教英語的「三部曲」,至今難忘。
上英語課了。姚老師健步走進教室,站在講臺中央。
Boys and girls,now let's begin our class.
Stand up. Good morning teacher.
Good morning comrades. Sit down please.
師生問候之後,姚老師開始上課。
第一步,背語錄。他選了十條偉人語錄,每節課開始都要背。「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己的動機,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做他自己的事業,這是什麼精神……」「外國語是人生鬥爭的一種武器!」「語言這東西………非下苦功不可。」……第二步,念「三字經」。內容如下:身坐正,腰伸直,胸挺起,口張開,發嘍米(Follow me)。第三步,喊口號。姚老師喊一句,我們就跟著喊一句。曾經喊過的口號有:Long live Chairman Mao!(毛主席萬歲!)Long liv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Long liv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中國共產黨萬歲!)Learn from Comrade Lei Feng!(向雷鋒同志學習!)We always remember Chairman Mao!(我們永遠懷念毛主席!)Down with Gang of Four!(打倒四人幫!)……
「三部曲」完成後,姚老師再開始上新課。姚老師上課時板書瀟灑漂亮,聲音洪亮清晰;批改作業細緻,紅對勾打得又粗又大。
姚老師的作業除了書面作業外,還要我們回家做家庭作業——製作英語標語。他要求我們用白色的紙,用剪子或小刀剪出或刻出字母,然後貼在紅紙上。我記得,我的手寫體標語與舒凡的印刷體標語被評為最佳。
姚老師住在學校馬路對面的單身宿舍裡,大約12平方米。他的宿舍簡陋,但乾淨整潔,房間裡除了一張掛著蚊帳的木床,還有一張桌子,一個凳子,桌子上書籍、作業本擺放得井井有條,地上還放著一個熱水瓶和一個煤油爐。那時楊嶺中學沒有家屬宿舍,也沒有辦公室,老師備課、改作業,都在宿舍裡。平時姚老師和其他老師一樣在學校食堂打飯吃。他平時很忙,埋頭做事,昂首走路。我沒見到過他高談闊論,也沒見過他與人作無聊的爭論,他「特立獨行」,過著「苦行僧」式的生活。我們不知道他的家在哪裡,不知道他有沒有孩子。
老一中木樓
姚老師曾經說過:我什麼運動都怕,就是不怕愛國衛生運動。這句話,讓人感到他是多麼的悽苦和無奈!
姚老師的名諱是姚幼安,祖籍南京。他出生於1923年4月,抗日戰爭期間,在國民政府的陪都——重慶政治大學學習,畢業後擔任過國民黨的翻譯官;1948年返回應城並受聘於西河中學(應城一中的前身),先後任教地理、英語;1957年反右時,被劃為右派分子,從一中「下放」到原西十公社勞動改造,一年多後安排在應城四中(棉花田)任教,7年後回到應城一中;文化大革命開始後,被「流放」到楊嶺中學。每次政治運動,姚老師都是挨整對象。
在二十六七年的歲月裡,他身處逆境,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但他泰然處之,不甘消沉,從未失去希望。他每天凌晨起床,鍛鍊身體,冬天還衝冷水澡。他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將滿腔的熱情傾注在孩子們(boys and girls)的身上。姚老師、王老師等老師多才多藝,他們是楊嶺中學文藝宣傳隊的編導、指揮和伴奏。姚老師在我們上初中時,曾教過我們一套軍體拳(我們叫作武術),該拳打起來,動作舒展,節奏明快,氣勢恢宏。這個集體表演節目是我們文藝宣傳隊的壓臺戲。我、胡學年、曾建新、許嘉、夏心波(女)等,是這個文藝宣傳隊的骨幹成員。
胡學年、李鋒、許嘉(1977年初中畢業留影)
姚老師除了教書,還兼有兩份工作。一份是負責學校報紙管理,每天接收郵遞員送來的報紙,然後夾到報夾上,每月再裝訂成冊。姚老師對報紙的管理嚴肅認真負責,近乎苛刻,有老師從他那裡「借」報紙,說回去看,實際上是包東西,只要過兩天不還,姚老師就要去索要。另一份工作是負責一個氣象站。所謂氣象站,就是在學校南面大操場的東南角放著一個百葉箱,裡面有氣溫計、溼度計等。姚老師組織了一個「氣象哨」,每天帶著幾個女生(夏心波、樊維玉、李學英等)去抄錄溫度、溼度等,一日三次。星期日學生不上學,他就自己抄。姚老師從教一輩子,年逾七旬,還在講臺上上課,教過的學生不計其數,可謂桃李滿天下。此外,我認為,姚老師對應城教育還有特殊的貢獻——培養了一批英語人才。
應城一中名師 姚幼安
1977年恢復高考,姚老師敏銳地感到,既然恢復了高考,英語學科的地位就會提高,現在不考,以後肯定要考。於是,他召集了一批理化成績薄弱的學生,動員他們學英語,並義務輔導。這批學生有我們上一屆的,如www等,更多的是我們一屆的,如xxx, yyy,zzz等。姚老師此舉,不僅改變了這批學生的命運,也為應城英語教育儲備了人才,後來這批學生大部分成為了應城英語教育的骨幹。我印象最深的是金有章同學,他家在農村,身材瘦小,皮膚漆黑,開口就露出半口白牙。那時楊嶺高中沒有文科班,上物理、化學課時,他就出去自學歷史、地理。後來,金有章從楊嶺考入孝感師專英語系。姚老師對我一直是「器重」的。他認為我比較細心認真,曾想發展我進「氣象哨」,有一天,他問我願不願意參加。我因為性格靦腆,思想封建,平時不跟女生說話,看到「氣象哨」裡都是女生,沒有答話就溜了。1978年,我們從高一考入應城一中。與老師們告別時,姚老師送了我一本紙張已發黃的英漢小詞典,囑咐我:Study well and make progress.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應城一中特級教師 陳衛東
進入一中,錢築敏老師教我們的英語,錢老師聽出了我、胡學年同學的語音有異,後來我才知道姚老師教我們的是美式英語,美式與英式發音有些不同。錢老師教我們一個多月,就隨丈夫嶽新霖老師調到孝感師專去了。又到了英語課,上課鈴聲響過之後,從門外走進一個老頭,他身穿白衣黑褲,頭戴一頂舊草帽,手提一個竹籃子,籃子裡裝著一本書。許多學生很驚訝,以為是找學生的家長。我一看——是姚老師!沒想到,姚老師回歸一中了。
在一中,有幾件事,我留有印象。姚老師曾教過我們唱英語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1978年歌詞,1982年被撤銷,恢復老歌詞),歌詞的後一句話是:高舉毛澤東旗幟,前進,前進,前進、進!老歌詞的後一句是: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但最後一句是相同的——March on, march on,march on , on! (馬鏘,馬鏘,馬—鏘—鏘!)
我曾寫過一篇短文——《英語中的「有」》,大意是:「有」有兩個含義,一是表示所有,一是表示存在。沒想到這篇稚嫩的「文章」,姚老師給我「發表」了,他親自用粉筆抄在校園內的大黑板上。
應城一中名師 辛金芳
學校舉辦了一次英語單詞默寫比賽,我竟獲得了「一等獎」,獎品是一支鋼筆和一個筆記本。獲獎後,姚老師伸著大拇指,對我說:Good, very good !
記得辛金芳老師是評委之一,他進入一中不久,當時還是個小夥子。2019年末辛老師因喉癌去世,我深感惋惜,又一位好老師仙逝了。
1979年高考,英語是考試科目,但不計入總分。一年後,畢業了。高考後,我們離開了母校,離開了老師。
李鋒 1979年高中畢業照
1985年,我回應城,去看望姚老師,那時我已成為了一名中學教師,參加工作兩年了。見到姚老師時,姚老師還記得我,叫得出我的名字。他與我交談了一個小時,他勉勵我要努力工作,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做一個好老師。他為我沒有成為英語老師,表示惋惜。分別時,姚老師叮囑我,不要荒廢了英語。
2010年應城一中79屆同學畢業30年留影
2010年,我們79屆同學畢業30年聚會,我們有幸請到姚老師參加。姚老師 已87歲高齡,但興致勃勃,他老人家還在會上唱了一首英語歌。
2013年10月9日,姚老師仙逝,享年90歲。
2019年應城一中79屆同學畢業40年留影
2019年12月,79屆師生40年再聚首,同學們從全國各地返回應城,60餘人到會。應邀參加的有班主任、數學老師張國芳(80歲)、物理老師潘祥健(83歲)、化學老師曾奇書(88歲),遺憾少了姚老師的身影······
姚老師離開我們已經6年多了,每當有人提到姚老師,他的音容笑貌就浮現在我的眼前。作為姚老師的學生,我永遠懷念姚老師,永遠銘記著姚老師的教誨。
Study well and make progress. March on, march on,march on ,on!
李 鋒 撰稿於應城一中
作者介紹:
李鋒:男,學名李紅生。出生於1963年。1977年畢業於楊嶺初中,1979年畢業於應城一中。孝感師專畢業後,在湖北雙環學校任教,現為應城一中化學教師。
2019年79屆校友畢業40周年
李鋒老師組織師生重返母校捐贈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