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粉筆,多少年來都是一個教師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具,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板書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走進課堂後,一直以其簡潔、形象、便於記憶等特點深受教師和學生的喜愛。
然而,隨著現代化多媒體教學設備逐漸成為主流教學手段,傳統的板書教學在課堂上用得越來越少。
近幾年,各學校組織的教職工板書比賽的新聞,又將人們的視線拉回到往日那熟悉親切的教學場景,並引發了熱議。
/ 板書—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
板書,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而利用黑板以凝練、簡潔的文字、符號、圖表等呈現的教學信息的總稱。
每年清華大學舉辦的教職工粉筆板書比賽,都能吸引一大波圍觀小夥伴羨慕的眼光!
學校也表示,希望粉筆板書比賽能夠成為學校老師展示書法的一個品牌,實現傳播美好事物正能量、服務學校教育教學的兩個初衷。
除了清華大學以外,越來越多的高校都對教師書寫表示關注。
老師在板書中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會影響著學生,整潔乾淨的板書也能夠把嚴謹的學風和老師們對於美和藝術的追求傳遞給同學們。
還有很多老師認真寫好每一堂課的板書。
翻飛的手腕,流暢的筆畫,粉筆接觸黑板的「吱呀」清響...七彩顏色深情有愛地描繪,一筆一畫酣暢淋漓地表達,他們的每一個筆觸,都在訴說著對課堂的熱愛。
黨鑫老師 淮陰師範學院美術學院
李喬琦老師 淮陰師範學院化學學院
趙文瑞老師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縣濱河小學
雖說板書的「形」還留在大學,但與小中高階段相比已經風光不再。
粉筆除了被用來丟上課開小差的學生之外,最主要的功能,還是在書寫。
記得高中上數學課,仿佛你低頭撿個東西,在臺上滔滔不絕的老師隨時就能寫滿整個黑板。
上了大學後,解鎖了一些「慕課」「智慧樹」「超星講堂」等新的學習形式,能在大學的課堂上看到老師們認真板書的粉筆字,確實倍感親切。
在日前某媒體進行的一項問卷調查中,其中90.8%的受訪者確認身邊的學校在使用多媒體教學,而且64.1%的受訪者認為多媒體教學效果好。
這不免讓人感嘆——板書,在大學越來越來少見的。
/ 多媒體or板書,老師們也有過苦惱/
大學課程有專業,要細分,不是每一門課都適用傳統板書。
就大學英語這門課而言,大學生較之以前更加重視聽說能力的培養,而多媒體課件的直觀形象以及視頻音頻播放功能正好可以讓他們用於提高自身的聽說技能。
在理論講解為主導的文科課程裡,文字、資料佔比最大,多媒體教學顯然能夠更迅速地把課程資源顯現在學生面前;藝術類課程,賞析、評辯的學科性質下,需要學生動用五官去感受,靜態、扁平的傳統板書更是意義不大。
但是以邏輯、演算推導為主的理科專業,一直堅守手寫。板書具有即時性,表現力強,師生臺上臺下同步推導的互動過程,造就理科的「靈魂」。
板書在理科像公開的演算紙 /圖:知乎用戶@除餘弦的小鉛筆頭
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青年教師程斯宇,曾經在黨史課上,靠一張紅軍長徵,四渡赤水的精緻手繪板書成為網紅。
正是因為他發現理工科的專業涉及大量的演算,理科對於板書的使用率要遠遠高於文科,程斯宇老師才努力想把理科的思維形式運用到重視讀文的黨史教學裡。
天津大學程斯宇老師的手繪板書。圖/@天津大學微博
「理科的課程可能有些枯燥,講課時,看到學生們注意力不集中,我就會在黑板空白處畫一個相關科學家的頭像,學生們很是喜歡,課堂氣氛瞬間就活躍起來了……」梁昌洪說。
梁昌洪教授
這位74歲的老教授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原校長、首屆國家教學名師獎獲得者。
同學們說梁教授的板書「比PPT還要好看」,梁老師在書寫板書時偶爾會穿插畫一些科學家的頭像。
習題裡配的插畫圖
在課堂上,伴隨著教學的步步展開、步步深入,教師的分析過程、知識的形成過程、思維的漸變過程,也會隨著板書一步一步地呈現出來。
科學研究證明:在進入人腦的各種信息中視覺信息約佔75%,可見視覺信息的重要。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個漂亮的板書,就是一個流動的課堂。
/學生認真聽講與老師板書有聯繫嗎?/
話說回來,如果在大學課堂上真的有媒體與板書相結合的「神仙老師」,大家就會認真上課了嗎?
北青網的一項調查顯示,近3成的學生還會在教師使用多媒體時會走神。
過分的依賴,強調多媒體,把它從配角的地位上升的為主角,有的課堂變成了放電影,一張一張幻燈片,放完課堂教學也就此結束,至於留下了什麼不可得知。
一堂課下來,字沒寫幾個,但一打開手機,相冊裡全是上課時拍下的照片。
對於學生來說,回去整理固然好,但是,真的會有很多人這麼做麼?
據我了解,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等你整理時就會發現課件上的信息多到讓你找不到重點到底是哪裡,在這種情況下,手裡又抓著更具誘惑力的東西——手機,你的「歸納整理大計」可能也就草草收尾了。
在這個碎片化的資訊時代,大家手裡需要整理的東西都很多,這樣用手機照下來,真的不如手寫記得牢靠。
那麼,這個時候誰能不愛重點明了的傳統板書呢?
同時,大家也知道,板書它像課件一樣可以拷貝保存,一旦被擦掉就難以恢復。
但是!「老師寫板書才有利於學習」的虛假繁榮,到了學期末就會面臨考驗。
面對七零八落的筆記和一整相冊的板書圖片,又會有一部分同學開始抱怨老師沒有完整的PPT可供拷貝複習。
強調及時記錄的板書在期末焦慮裡無辜中槍,成為了那些浮躁的學生們無法偷懶速成的靶口...
/這二者,到底誰主浮沉?/
同樣的教學內容,不同的眼光,不同的取捨,板書也會因之而各異。
多媒體確實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手段工具,它能增加課堂教學內容的互動,讓課堂教學更形象性和動態的,有利於促進知識的生成,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生學習興趣。
但課堂教學不是照本宣科,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回應做出積極反饋,這時板書即時性的優勢便體現出來。
教師能夠通過板書即時地呈現學生的回應,由此展開針對性教學,這種隨機性是PPT無法完成的。
正如有教師指出的那樣:「這個過程是即時的,往往不能像教案上寫的那樣提前固定。然而,正是因為這種隨機性,才更加突顯了板書的價值。"
總之,在資訊時代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去平衡多媒體與傳統板書的關係,學生也同樣要去適應這任何一種教學手段。
end
參考文獻:
1.宋家宏|教學是一門藝術(三):板書設計
2. 有間大學:說實話,板書在大學差點滅絕了
3. 老師板書教學已成過去?多媒體教學喧賓奪主.局外視界
4.馮懿.試論應用型大學通識課教學中的板書呈現——以歷史類課程為例[J].大學教育,2020(02):135-138.
●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統計等課程完整推送內容參見公眾號底部菜單高數線代下的各選項,主要內容包括各章節內容總結、課件,題型、知識點與典型題分析、典型習題講解、知識點擴展與延伸和單元測試題等!
●歷屆考研真題及詳細參考解答瀏覽考研幫助菜單中考研指南真題練習選項
●全國、省、市、校競賽真題、模擬試卷請參見公眾號底部競賽實驗下競賽試題與通知選項
●全國賽初賽歷屆真題解析教學視頻/高等數學解題思路、方法探索與「解題套路」,參見咱號配套在線課堂的歷屆競賽真題解析課程,具體介紹請在公眾號會話框回復「在線課堂」或者點擊公眾號菜單高數線代下的在線課堂專題講座選項了解!
更多好玩數學內容參見公眾號底部菜單"競賽實驗「下的「應用雜談大學生活」與「好文推薦妙招分享」選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