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也有底線,家長請勿觸碰

2020-09-04 寶媽育上娃

也許家長會這麼認為,我家孩子,我想怎麼管教就怎麼管教,我生的,我養的,我供他吃穿,愛他教育他,哪有什麼該不該做,我對孩子做什麼都沒有不對的。這樣的想法是絕對不能有的。

世界上的每個人,包括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不管孩子的年齡是多大,都應該被當做一個獨立的人被對待。所以不要認為孩子是父母的附屬品,他們有自己的獨立的人格,也擁有自己的底線,即使是父母,也不應該跨越這個底線

1 窺探孩子的秘密

每個人也許都有屬於自己的秘密,就算是孩子也不例外。

作為父母,沒有孩子的許可不要隨便翻看孩子的東西,比如偷看孩子的日記,翻閱孩子的手機等

父母這種窺探孩子隱私的行為,一旦讓孩子知道的話,只會讓孩子更加反感,產生逆反心理,甚至出現吵鬧或過激行為,因為他們會認為自己沒有得到足夠的尊重!

也許你是想要更加了解孩子,但並不要這樣窺探孩子的秘密。

父母可以主動和孩子交流,溝通,和孩子成為可以信賴的朋友。也許這樣,孩子就會以朋友的角度主動和父母說自己的秘密。面對孩子的煩惱,不要打擊或批評,跟孩子一道想辦法。

當然,如果孩子不想和父母說這件事,不要逼他,這是他的隱私。如果實在很擔心,可以通過和孩子交談,多和老師同學打聽孩子是否有異常表現,排除一些過激的想法。

2 不分場合罵孩子

即使孩子很小,也是有自己的感受的,他能夠輕易地察覺到周圍人的目光和情緒。

直接當著親戚朋友的面責罵孩子,孩子肯定會覺得丟臉,若是在學校,父母當著老師同學的面打罵孩子,更是讓孩子在同學們面前抬不起頭,甚至會產生厭學的想法。

如果孩子哪裡所得不夠妥當,可以跟他理智溝通,教育孩子跟他講道理都可以事後進行,尊重孩子,那就別當眾責罵,有什麼事兒不能回家說呢!

3 宣揚孩子的糗事

有的時候,家長們在一起聊天,就會說說自家孩子的事情,也許家長是無意間,也許家長就是在一起開玩笑;

但是孩子也是要面子的,就算家長沒有惡意,開玩笑的跟朋友講孩子的糗事,也會讓孩子感到羞愧不好意思,甚至每次在面對這些親朋好友的時候他們也會打趣的開玩笑;也許別的朋友知道之後,就會拿著這些事情跟他開玩笑,甚至嘲笑他,這會讓他感覺自己更沒有面子。

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離開父母去獨自面對世界,那麼從現在開始,好好尊重孩子,不要去觸碰孩子的底線。

相關焦點

  • 孩子也有「底線」,家長千萬不要自以為是去觸碰,你踩雷了嗎?
    各位家長們是不是在生活當中苦於不知道該怎麼教育孩子?事實上孩子們心中都有一根線,也就是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桿秤。只要家長善於對待孩子,不去觸碰孩子們心中的那根線,那麼家長與孩子肯定能相處得十分愉快,畢竟大家都好過,只要彼此不過分,不碰到「底線」,而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商量的。
  • 孩子也是有心理底線的,千萬別觸碰孩子這些底線
    很多家長往往教育孩子都不以鼓勵的方式而是用打擊的方式,往往會觸碰到孩子的底線,可能家長們不知道除了成人,孩子也有不可觸碰的底線,那麼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孩子也是有心理底線的,千萬別觸碰孩子這些底線!孩子對這些錯誤可是會耿耿於懷的,如果在眾人面前來揭開孩子的傷疤,無一會讓孩子感到痛苦,比如他曾經的倒數第一名,比如他曾經是個愛哭鬼等等。這些錯誤可會讓孩子很是尷尬,這個底線可是會很傷自尊的哦!
  • 家長最不能觸碰孩子這3個底線,否則孩子自尊心會受到傷害
    有些大人喜歡在客人面前說孩子的一些小毛病,比如尿床、亂扔垃圾等,甚至女兒第一次初潮有些家長也會給別人說,一點都不顧及孩子的自尊心。對於大人來說,孩子沒什麼自尊心,而且很多人把自尊心與面子混淆在了一起,覺得所謂的自尊心就是面子問題,孩子需要什麼面子。
  • 高考,不能觸碰的底線
    每次涉及到高考,必是如此,因為高考是不能觸碰的底線。我想起前段時間的兩個事件。一個是藝人仝卓在直播中自曝「高考時曾通過一些手段從往屆生變為應屆生」一事。直播中他居然完全不認為這是一件多麼嚴重的事情,只是當個笑話來說。這個直播引起了全網的聲討。仝卓不知道他觸碰了底線,高考就是那個底線。另一個就是前段時間爆出的農家女陳春秀,16年前高考考上山東理工大學被冒名頂替。
  • 請勿觸碰法律底線!
    請勿觸碰法律底線,堅決對毒品說不!販賣毒品!判刑!��案例一:2019年9月6日,被告人陳某在嫩北農場加油站,將0.3克甲基苯丙胺以700元的價格銷售給嫩北農場居民宮某。當日,陳某即被公安幹警抓獲。請勿觸碰法律底線!》閱讀原文
  • 想要得到孩子的尊重,就別觸碰孩子這些底線,家長千萬不能做
    導讀:想要得到孩子的尊重,就別觸碰孩子這些底線,家長千萬不能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想要得到孩子的尊重,就別觸碰孩子這些底線,家長千萬不能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聰明的家長,不會輕易觸碰孩子這5個底線,否則親子關係只會疏遠
    其實,這可能是因為家長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才讓親子關係變得生疏。如果家長想一直與孩子保持親密的親子關係,下面這些孩子的「底線」不要輕易觸碰。家長要注意不要侵犯孩子的隱私,讓孩子維護最原本的自我。比如:偷看孩子的日記、檢查孩子家中的每一樣東西、跟蹤孩子的行蹤、要求孩子匯報在外面做了什麼等等的一些行為,會讓孩子十分反感,家長最好不要做。家長要記住,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能隨意侵犯孩子的隱私。
  • 孩子總是調皮該不該打?觸碰這幾條底線,不打就不會長記性
    文|文兒很多家長都說現在的孩子越來越調皮,越來越不容易管教。更讓家長頭疼的是,孩子總是調皮搗蛋到底該不該打?雖然現在已經不是之前那個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年代了,但是為了孩子能夠養成一個良好的品行和性格,該打的時候還是要打,只有這樣才能夠幫助孩子改掉陋習,成為一個不會違法亂紀危害社會的人。現在很多家長在決定要不要打孩子的時候心中都會充滿顧慮,擔心打孩子會不會給孩子的心理留下陰影,會不會影響到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等。
  • 「保護自我 請勿觸碰」我的身體我做主
    6月18日上午,在衡陽市救助管理站、市未成年人保護中心的指導下,衡陽市善德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在衡南縣雲集鎮毛塘幼兒園舉辦了「保護自我 請勿觸碰」防性侵安全教育課程,旨在讓孩子們充分認識自己的身體,建立自我保護的意識與方法。
  • 觸碰孩子底線的這幾件事,各位家長知道嗎?可別犯了教育中的大忌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和成年人一樣,也會有自己的底線。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隨著年齡長大,他們會形成獨立的人格,擁有屬於他自己的底線。這些觸碰孩子底線的幾件事,所以很多家長總是為了激勵孩子做出承諾。
  • 觸碰孩子底線的幾件事,家長千萬別做!樹袋寶寶來告訴
    不管孩子年齡多大,都應該被當做一個獨立的人被對待。所以別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他們會形成獨立的人格,也擁有自己的底線。,父母應當好好尊重孩子,不要去觸碰孩子的底線,尤其是這幾件事!1、宣揚孩子的糗事大多數家長覺得孩子小,沒有自尊心,喜歡把孩子的糗事當做一種樂事,到處和別人講。
  • 孩子也有六條底線!父母一條都別碰,對孩子的傷害將是一輩子
    1、孩子出過的糗事。孩子在生長過程中必定出過不少糗事,比方剛學說話時將「停電」說成「停蛋」,這種出洋相的事兒很傷孩子的自信,仍是少提為好。2、孩子丟人的小毛病。比方對三四歲了還尿床之類的缺點,家長不管在家仍是在學校,不管是在熟人仍是教師面前,都不要提,更不要拿來逗趣。3、孩子被捉弄的事。比方家長拿透明皂逗孩子說是糖塊,孩子吃後才知道上當。這種小時候的事再提,會讓孩子感覺尷尬和懊悔,也簡單對家長發生不滿。
  • 人都有倆面,請勿觸碰我的底線,不然我的另一面會讓你很難堪
    2.人都有倆面,請勿觸碰我的底線,不然我的另一面會讓你很難堪。3.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時,也還能以你所創造的一切為人們服務。4.愛情無須刻意去把握,越是想抓牢自己的愛情,反而越容易失去自我,失去彼此間應該保持的寬容和諒解,愛情也會因此變成毫無美感的形式。
  • 撤去「請勿觸碰」這個小牌子-光明日報-光明網
    但在筆者心裡,無數熱熱鬧鬧的活動,卻被一個不起眼的小牌子搶了風頭——在一幅新聞照片中,一臺地鐵模擬駕駛儀前立著一個小牌子,上面寫道:「專業設備無人指導/請勿觸碰。」仔細回想一下,類似的小牌子我們在很多科技館裡都能經常見到,仿佛已經習以為常了。    不要輕視這個小牌子,恰恰是它,在「成功的科普」與「不那麼成功的科普」間,劃出了一道深深的鴻溝。
  • 批評孩子,不能觸碰的三個底線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批評就成了父母教育孩子的手段之一。孩子犯錯應該批評,但嚴肅教育並不是劈頭蓋臉罵一頓那麼簡單,錯誤批評不僅不能讓孩子進步,反而會使其自卑或叛逆。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總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如果家長習慣性地對孩子進行批評和指責,反而有可能錯過孩子自我改正的機會。所以,即使要批評孩子,也要用正確的方式,而不是不管不顧的指責、打罵。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關於批評孩子的三個不可觸碰的底線。
  • 請不要觸碰底線!
    一、什麼是底線?什麼是底線,我的想法就是不改變社會公眾良俗和尊重社會道德,社會是包容的,而底線有很多,不管是哪個底線都約束著我們,尊重社會道德,我想正是一個底線,而底線在社會上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觸碰了底線的人,可以做出觸碰底線的事,底線在我的眼裡看來,就是要尊重社會公眾良知與良俗,往小說,就是做對事,做正人;往大說就是不觸碰社會的道德與公眾良知,尊重他人與尊重社會的傳統道德。
  • 「女大避父」不是簡單說說,這些雷區不能觸碰,否則就打破底線了
    導讀:「女大避父」不是簡單說說,這些雷區不能觸碰,否則就打破底線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女大避父」不是簡單說說,這些雷區不能觸碰,否則就打破底線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性格叛逆,家長要堅持這3大底線,讓孩子學會克制自己的行為
    孩子都是小幼苗,稚嫩到只能隨風搖擺,無法控制自己的方向。所以,家長要細心地澆灌、施肥,呵護孩子的成長。在這個過程中,家長還要教育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不能再跟著風「走」,要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形成一個正確的是非觀。
  • 孩子的這些隱私,是不能觸碰的底線
    在看到這個孩子私信之後,我趕緊做了個小調查,問了二十幾個寶媽的想法,得到的回應大多都是「這不是很正常,隱私權不如孩子走歪路來的重要,要是談戀愛了,那可算是毀了。」可見大多數父母的想法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片面的,而在這部分父母的背後,他們與孩子的關係自然也有著較大的隔閡。
  • 每個孩子都有「底線」,家長教育時不要踩雷,否則影響孩子一生
    都說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在學校裡老師的教育,可能只會影響孩子幾年,但是,家長的教育會影響孩子一生。所以,家長在批評孩子時,一定要控制住自己,不要因為一時衝動說錯話,影響到孩子的未來。有些孩子心理素質比較差,會因為家長訓斥兩句而改變性格,更甚者會出現輕生的想法,批評可以,但要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