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古磚古瓦搭新厝 新村新景入人心

2020-12-22 騰訊網

在推進鄉村振興「八項行動」工作中,石亭鎮龍秋村將舊村改造過程中一些舊物料進行充分利用,讓舊物料重新煥發出新活力,打造出頗具特色的村莊文化,並將其作為鄉愁記憶符號潛移默化地植入到村莊的各個角落。

走進龍秋村的村民公園,一堵用紅磚砌成的屏風門特別引人注目。這個門有著閩南建築特色的燕尾脊,古色古香。您看,門這面的牆上還鑲嵌幾個磨盤。走進公園,這裡的休閒桌椅也挺特別;仔細一看,你會發現桌子和椅子腳是用磚塊一塊一塊壘起來的,加上石條為面兒,就成了幾張別有特色的桌椅了。趕緊坐上去試試看。您別說,還特別舒適的。再仔細找找,您還能發現,這裡的花盆也是由舊酒缸「變身」而來。原來呀,這些東西都是在危舊房拆除中被充分利用起來的舊物料。

龍秋

變廢為寶的景觀在村子裡比比皆是。來到村子裡的幸福大院,一堵醒目的紅牆引入眼帘。金色的「喜」字擺在正中間,兩邊是鏤空的福字,牆上還有一些祝福語。據了解,這裡曾是荒廢閒置的學校舊址,通過調研與規劃,如今建成了具有閩南傳統文化習俗的婚慶大院和村民食堂。除了滿足本村村民舉辦婚慶喬遷喜宴外,還可以承辦村建黨建活動等等。

當時是龍秋小學比較破舊,成為危房。我們就利用拆除龍秋小學,拆除一些磚、瓦,還有木樑什麼的,能利用的,我們全部把它重新利用上去,當做原材料,重新把它建成幸福大院。以後整個村的喜事都會定點在這裡辦。

石亭鎮龍秋村包村組長 陳躍文

據介紹,龍秋村的許多新建設施都遵循就地取材原則,利用危房整治拆除的廢舊磚頭、閒置或廢棄的石條、石板、豬食槽等物件,通過藝術化設計,打造出富有創意的微景觀,美化了鄉村人居環境,讓村民們讚不絕口。

未來二期會在繼續整治和改造。比如說下面的祠堂旁邊會做一個督司府的改造。督司府以後會做成像民風民俗的展示地點。裡面會展示村裡收集一些縫紉機或者鼓風機這些比較老舊的物件,把它陳列出來。給下一代,給這些小朋友見識見識說,以前這些祖輩們父輩們一些生活物件。

石亭鎮龍秋村包村組長 陳躍文

記者:韓金木 沈白川 張茶香

通訊員:範有義

編輯:林婕

監製:孫亞容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同安汀溪鎮推出鄉村振興動線 激活發展新動能
    作為全國首批特色小鎮,在區委鄉村振興辦指導下,同安汀溪鎮最近推出「隘頭村-頂村村」鄉村振興動線,推動實現「業興家富村美人和」。汀溪鎮黨委書記林虹介紹,汀溪古蹟有「五寶」:古瓷、古道、古民居、古渡口、古山寨;產業有五產:一棵樹、一朵花、一池溫泉、一間民宿、一條街。「汀溪文化與產業有機融合,推動實現產業鑄根、文化鑄魂,激活了鄉村振興新動能。」
  • 「鄉村振興」韓廟鎮:聚力五大振興 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全文共2400字 閱讀時長約8分鐘近年來,韓廟鎮緊緊圍繞 「打造鄉村振興的商河樣板」目標,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立足實際,搶抓機遇,順勢而為,開啟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
  • 韓國新村運動帶動鄉村振興及經驗啟示
    韓國新村運動是國際社會公認的農村開發的成功案例。本文基於農村開發政策視角,結合韓國新村運動中的典型案例深入剖析韓國新村事業帶動鄉村振興的成功經驗及重要因素。政府、市場、村莊的交互作用,政府體系化的支農政策及激勵機制,村莊指導者的領導力及村民的協同創新,韓國新村運動的這些經驗啟示可以為當前中國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一些鏡鑑。
  • 魯源新村:儒韻鄉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按照「儒韻鄉風、文化傳承」的主題,魯源新村緊扣「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針,致力於打造濟寧市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一幅鄉村振興的新圖景躍然紙上。新時代文明實踐讓儒家文化更生動村民張奉軍一大早就在學雷鋒志願服務站裡擦桌子掃地、整理魯之頌展館的展品,「我有空的時候就來實踐站當個義務解說員,給來參觀的遊客介紹我們村的村史、文化傳承和新村風貌。」
  • 丹徒黃墟村——讓古村落在鄉村振興中「煥新」
    近年來,黃墟村積極修繕保護傳統村落和古建築,讓古村落「煥新」,讓歷史文化「活起來」。據《黃墟殷氏家乘》載,黃墟村始建於元代。現存的黃墟古村落,以「十字街」為中心,向東西南北方向延展,建築以徽派風格為主,歷史遺蹟眾多。古村核心區民國前所建民居約2.1萬平方米,古街、祠堂、故居、古墓、古樹等保存較為完好。
  • 解鎖「鄉村振興」新思路,詳細解析韓國「新村運動」經驗!
    鄉村衰退是一個世界性共同關注的世紀難題。自十九大提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戰略後,社會各界都在為「如何破解鄉村問題」群策群力。墨泉也已推出了系列文章《解鎖「鄉村振興」新思路,詳細解析各國鄉村振興經驗!》
  • 設計點亮鄉村:鄉村美學如何賦能鄉村振興| 永江新村開村系列報導
    永江村全景鳥瞰   10月21日上午,一場以「設計點亮鄉村——鄉村美學如何賦能鄉村振興」為主題的論壇在永江新村鄉村旅遊示範區的遊客中心舉行。   圓桌對話與新村民籤約   論壇現場還舉行了圓桌對話和新村民籤約儀式,邀請到場嘉賓就永江新村鄉村振興的美學路徑、鄉村社區營造方式、美學藝術如何賦能縣域等,從多維度出發,展示鄉建領域的前沿理論和最新實踐成果,探討鄉村價值再造路徑,開啟了一場關注和探討「鄉村美學賦能鄉村振興」的鄉村文化盛事。
  • 廈門:同安區汀溪鎮打造「隘頭村—頂村村」旅遊動線賦能鄉村振興
    當前,同安區汀溪鎮正在加緊打造和完善「隘頭村—頂村村」鄉村旅遊動線,以「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為主題,串聯轄區歷史文化和現代產業資源,勾勒出一幅「業興、家富、村美、人和」的鄉村振興圖景。  據悉,「隘頭村—頂村村」動線項目總投資約2200萬元,注重要素聚集和內涵發展,旨在實現鄉村振興「面子」「裡子」的雙提升。目前,大部分項目已進場施工,預計年底完成建設。
  • 寧波象山:鄉村振興讓古村落「活起來」
    &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寧波8月15日電 日前,寧波象山儒雅洋村理想村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計劃投資1.2億元,將重建宗祠文化、國學學校,引入伴城伴鄉實踐基地,打造多業態集聚的鄉村旅遊綜合體。
  • 一古一新,景村融合的竹泉村走出了自己的鄉村振興道路!
    10年後,她邁著「竹泉模式」全域旅遊的堅實步伐,一躍成為「最美鄉村齊魯樣板」鄉村振興的典範。高起點、新思路、大手筆、大創意,注重獨具特色、吸納人氣,一古一新不斷提升,為竹泉村旅遊興村帶來無限可能。今天地道農旅地道君帶你走進竹泉村,看這個鄉村的發展模式對其他具有古村落資源村子的鄉村振興具有怎樣的借鑑意義!
  • 連江鄉村振興試水「跨界融合」 小鄉村裡探索大課題
    福州新聞網4月22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蔣雅琛/文 黃立新/攝)跨界融合,振興鄉村。昨日,一場鄉村振興跨界交流會在連江三落厝舉行,40多位來自建築、藝術、制茶等行業的「大咖」齊聚一堂,分享行業發展心得,探索與鄉村振興融合的可能性。三落厝是連江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群落,但由於村民陸續遷出,大宅日漸蕭條。
  • 銅仁:「新市民·追夢橋」遍地開花,「新農民·逐夢路」振興鄉村
    搭「五橋」、建「五家」,「新市民·追夢橋」遍地開花  易地扶貧搬遷是中央確定的脫貧攻堅「五個一批」中的重大舉措,是「挪窮窩」與「拔窮根」的治本之舉,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的具體舉措。
  • 河南鶴壁淇濱鄉村振興園迎客 激活千年古村落
    航拍龍崗鄉村振興示範園一角。 馮大鵬 攝中新網鶴壁5月3日電(闞力)「五一」假期間,位於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的龍崗鄉村振興示範園迎來了不少遊客。鄉村振興示範產業與旅遊新經濟激活了所在地的古村落。作為河南全省目前規模最大的鄉村振興示範園,龍崗鄉村振興示範園有著田園綜合體的屬性。這裡田園風光秀麗,小橋流水,民宅錯落有致,剛開業的商業街上古樸的店鋪土特產琳琅滿目;山崗上的火鍋美食公園食客絡繹不絕,仿古木屋、溪流涓涓,令人流連忘返;在村頭的足球場和籃球場上,喜歡運動的鄉村少年正在飛舞……走進這裡,仿若走進了一幅和諧美麗的鄉村振興畫卷。
  • 林虹在調研鄉村振興工作時強調 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林虹強調,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搶抓鄉村振興戰略機遇,以更高標準、更高質量走好鄉村振興特色發展之路,實現產業興、農村美、農民富,努力走在前列、做好示範。林虹一行首先來到下各鎮下華村,詳細了解村莊規劃、村集體經濟收入、村莊整治和農民增收等情況。
  • 想打造鄉村振興的標杆?戳這裡,這十大鄉村振興模式值得學習借鑑!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即「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通過梳理目前國內外鄉村振興中產業發展較好的經典案例,總結出鄉村產業振興的十種模式,對於鄉村振興實踐頗具指導意義。三瓜公社位於合肥合巢經濟開發區,距離合肥市中心約50公裡,半徑150公裡內輻射人口近2600萬,是合肥旅遊發展的重要節點。
  • 繪就鄉村振興新藍圖 下好鄉村振興全盤棋
    我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總要求,統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推動鄉村振興區域布局,強化鄉村振興產業支撐,拓寬實現生活富裕渠道,建設幸福宜居新家園,推進鄉風文明大行動,全省湧現出了以基層黨組織為引領的班彥村,以產業帶動村民致富的哈西娃村,以生態畜牧業建設示範的拉格日村、崗龍村,以發展鄉村旅遊經濟的邊麻溝村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基層治理,宿遷3512名「新村幹」成鄉村振興...
    12月22日上午,新當選宿遷市宿豫區侍嶺鎮侍嶺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蔣竹清,在「支書領頭調結構」項目——車釐子種植基地,查看苗木栽植情況。記者從宿遷市委組織部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共選聘像蔣竹清這樣的返鄉興村新村幹(簡稱「新村幹」) 3512名,其中有創業項目的1958人,近200人現任或提名為村(社區)黨組織書記。
  • 以鄉村規劃引領推進鄉村振興
    工作隊在謀劃脫貧攻堅思路上,不僅是摘掉貧困村帽子,還要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機銜接,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鄉村振興要為脫貧攻堅提供支撐保障,以脫貧攻堅補齊鄉村短板。同時,堅持實事求是,堅持時間服從質量,堅決防止盲目冒進,做到鄉村振興事事有規可循、層層有人負責。
  • 小石厝裡有大生意|平潭石頭厝引領旅遊新風尚
    實驗區旅遊與文化體育局副局長吳傑華說,這本書對開發相關的旅遊產品,推進國際旅遊島古村落的人文歷史研究,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有價值小石厝裡有大生意在平潭,當下不少村落利用當地的自然景觀、特色民居和歷史文化資源,圍繞民宿經營、青年創業、休閒度假等功能,形成「特色產業+特色旅遊」核心競爭力,讓鄉村旅遊成為當地經濟發展增長點。
  • 「全國文明村」蘇州永新村:奮力書寫鄉村振興的「青春答卷」
    永新村「掌舵人」是位「85後」小夥,他用10年的堅守,把青春融入了一個村莊的成長和變遷。  陸志斌,用智慧和汗水,奮力書寫鄉村振興的「青春答卷」。陸志斌說,在村裡幹事,需要耐心、細心和恆心,如今村民的訴求已經從原來的鄰裡矛盾、家庭矛盾轉為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出現的新矛盾,對村幹部的服務水準要求越來越高。  2013年12月,村委會換屆選舉,陸志斌以高票當選村主任。  2016年7月,陸志斌被任命為永新村黨總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