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打開微信對話框,出現下圖這樣的畫面,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是平靜淡定,還是心煩氣躁?
簡單概括,說的人爽了,聽的人慘了。
訊飛輸入法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在智慧型手機誕生之初,就著手研究語音輸入,這樣說的人爽,看的人也爽。現在,訊飛輸入法已經在語音輸入領域穩坐頭把交椅,它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輸入方式,對秘書、學生、文員等職業的幫助非常大,有人調侃這是「君子動口不動手」。
而最近,訊飛輸入法的Android版和iOS版均進行了升級,從更新日誌可以看出本次升級更新了AI語音引擎,除進一步優化了通用語音識別效果外,還基於說話人和使用場景,重點提升了語音候選詞、噪聲環境、輕聲說話及專有名詞的識別準確率。通過此次升級,訊飛輸入法通用語音識別準確率在98%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
帶口音普通話輸入
曾經,也給家裡的長輩們推薦過語音輸入的方式,但他們普遍還是不喜歡用,大致原因就是自己普通話不標準,輸入法不能準確識別。
針對這一痛點,最近新版訊飛輸入法支持無切換的帶口音普通話語音識,通過「普通話(隨心說)」識別模式,幫助這些普通話不標準的用戶可以更好地使用語音輸入功能與他人聊天。
上面這張動圖,是用山東口音的普通話輸出的,如果按照普通話的音譯,原話接近於「你是個好銀,腫麼了」,但訊飛輸入法的「普通話(隨心說)」識別模式能準確識別出「你是個好人,怎麼了」。
有朋友可能覺得北方系方言再怎麼不標準,也和普通話很相似,魯式普通話不能說明什麼,因此,我們又納入了一個讓眾多語音輸入法經常翻車的段子進行測試。
原話如動圖所示,但說話輸出的人是一位南方大嬸,其口音前後鼻韻不太標準,訊飛輸入法的「普通話(隨心說)」識別模式依然能準確識別,「雨女無瓜」這樣的網絡梗。
中英混合輸入
日常生活中,我們使用的詞彙並非全部是中文,也有固定的英文短語或者縮寫,它們已經成為我們語言習慣的一部分。舉個例子,「AMOLED材質的屏幕」這樣的詞彙經常用,因為我們不太習慣說「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屏」這樣的中文全稱。
但是,一般來說,輸入法的語音識別在一個模式下只能識別一種語言,如果在整段中文中突然插入一個英文單詞,很多輸入法可能反應不過來,識別直接翻車。升級後的訊飛輸入法能扛住中英混合輸入的「攻擊」嗎?
測試句子「在一個陽光普照的moment,我欣喜若狂地拿到了大公司offer」非常洋氣,訊飛輸入法一字不漏、準確無誤地識別了出來。
方言輸出
受歷史和環境因素影響,很多人並沒有受到過良好的教育,特別是老一輩的人,壓根就不會說普通話。但現在,他們依然能用訊飛輸入法。
更新後的新版訊飛輸入法支持多達23種方言語音的輸入,換句話說,方言語音輸入可以「翻譯」成普通話文字。這個功能在現在非常實用,舉個例子,你去民風淳樸的鄉村旅遊,但村子裡的人不會說普通話,這時候你掏出手機中訊飛輸入法,就可以解決溝通難題。
一分鐘暴風輸出400字,既能識別帶口音的塑料普通話,又能扛住中英混合輸出的「攻擊」,還會方言,訊飛輸入法會的可真不少,快向周邊人推薦徹底告別長語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