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1月18日訊 近日,市物價部門監測顯示,揚城市民冬季偏愛去沐浴中心消費,足療行業淡季經營下滑三成,部分沐浴企業浴資漲價,人氣比上月同期增加三四成。業內人士介紹,足療行業節前閒已成規律,相比之下沐浴企業裡的修腳、足療師傅忙個不停。
沐浴行業生意紅火
記者走訪市場了解到,目前市區足療業整體服務價格平穩,市民冬季偏愛去沐浴中心消費,部分沐浴企業浴資漲價,足療行業進入淡季,促銷優惠活動較多。
「近年來我市的足療業經營一直處於整體下滑的狀態,監測發現,市區所監測足療店的服務價格較上期(2017年9月,下同)未作調整,價格未變。」市價格監測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如陟雲閣足藝普通足療服務價格為98元;陸琴腳藝西峰店普師修足全套價格為54元;東方貴足尚錦匯店全套普通足療價格108元,足春堂(新城河路)店頭部按摩、刮痧、拔火罐價格分別為30元、38元、38元,均同上期監測價格持平。
監測人員介紹,不少足療店反映冬季是足浴行業淡季,經營較為困難,推出了很多促銷活動。
與此同時,我市沐浴、汗蒸、溫泉等場所生意紅火,「我記得去年御龍灣的浴資是20元,今年漲到了28元,不過其他保健類的項目沒有漲價。」市民王女士的心態也許代表了不少消費者的想法,「冬天太冷啦,有汗蒸的沐浴場所肯定去得多,而且還可以帶孩子去玩一下。」
足療行業進入淡季
昨天,記者走訪市區多家足療企業了解到,「生意淡」成為主題詞。據介紹,冬季浴室人氣旺足療店生意淡,春季足療店人氣旺而浴室生意淡,已經成為揚州沐浴足療行業的一個規律。
「其實我們真正的淡季也就是過年前的一兩個月,過了春節,足療店的客源會有所回歸,到了旅遊旺季,天氣也暖和了,我們的優勢會比較明顯。」揚子江中路業紅腳藝的周業紅告訴記者,揚州人冬季喜歡泡澡、汗蒸,大多數客人會選擇直接在浴室裡找修腳師傅修腳、捏腳、刮腳做足療。
「足療店與浴室最大的差別在於空調暖氣不如浴室開得足,室內的體感溫度也不如浴室舒服。」茉莉蔻足藝的楊老闆告訴記者,為了在淡季也吸引客源,他們在新開店時專門加入了小型浴室和汗蒸房,「有了這些服務,我們最近在江都的人氣還是不錯的。」
「我是每天中午12點上班,到下午4點半以後吃晚飯,除了星期天,每天不到凌晨一兩點下不了班。」連運小區南邊老揚城浴室的足療師傅許永春告訴記者,最近是浴室的旺季,不少男士喜歡到浴室洗澡順便修腳,「修腳一般一個月一趟即可,刮腳一般三四天、五六天就要來一趟,到了晚上八九點鐘,大家吃完飯來洗澡的時候我們會忙得不可開交。」許永春笑著說,各家浴室的師傅工作規律都跟他相似。
■業內人士
積極創新轉型應對困局
「人員工資福利和房租等成本呈現年年遞增的態勢,統計顯示,今年足療行業僅人工成本較去年上漲10%,壓力有增無減,導致部分足療企業不得不縮小經營規模,以減少開支。」市價格監測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
上述人士表示,經營上的長期壓力,對一般中小規模的足療店來說難以承受,「而此類中小足療店的員工不少都是40、50就業困難群體,一旦企業不能維持,這些人群將被再次推向社會,對家庭對社會都會產生不小的壓力和影響。」
業內人士建議,面對經營困局,應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組織我市足療業人才外出參觀學習外地先進的理念和特色,積極創新轉型應對,「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要加大揚州足療文化品牌對外的宣傳力度,擴大影響,同時施行減稅降稅等政策,助力企業發展。」
記者 陳高君 屠明娟
實習生 楊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