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前,一定要逼孩子養成4個好習慣,他會感激你一輩子

2020-09-05 童媽媽的寶貝育兒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養成的,需要家長們的耐心引導、言傳身教。

記得我之前採訪過一位很有名望的老教師,當問到他「成績優異的孩子有什麼樣的特質」時,老教師是這樣回答的:

「他們可能不是天賦最高的,或者最勤奮的,但是他們往往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不僅能讓他們在學業上取得成功,而且在將來的工作和生活中也能比有所成就。」

在孩子10歲之前,請一定要「逼」孩子養成這4個習慣,孩子長大之後,一定會感激你!


1、自我規劃的習慣

教育專家尹建莉老師講過一個故事:有個朋友,是名牌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工作能力也非常出色,生了孩子之後,為了教育孩子毅然辭掉工作,在家做全職媽媽。

她把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了孩子的教育中,可以說大事小事照料地面面俱到,但是他的孩子各方面越來越差,剛上小學時是班裡的前三名,到了小學六年級,卻成了倒數,而且性格特別內向,既不聽話,又顯得很窩囊。

尹建莉老師最後說:指令和監視,對孩子來說不是教育,是管制。牢牢牽住孩子內心的自我,令他們沒有主見,不會思考,更別說對自己進行合理規劃了。

讓孩子有主見、有魄力、會規劃,是家長們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不妨從現在開始,學著適度放手,從小事開始,讓孩子們自己來決定吧。


2、獨立自強的習慣

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大多數是由於父母引導錯位所致。很多父母覺得生活自理能力不用刻意培養,孩子長大了自然而然就會了,但這些孩子長大之後,大多數仍然是心理上沒有斷奶的「巨嬰」,今後難道能讓父母跟在後面一輩子嗎?

所以,請一定要從小培養好孩子的獨立自強的習慣,生理上讓他們能夠自理生活,心理上讓他們獨立強大。

否則,二十年前操心的是媽,三十年後吃苦受累的,還是媽!


3、抗挫抗壓的習慣

由於孩子小,他們的心智發展還不成熟,沒有處理負面情緒的恰當方法。遇到挫折,會採取過激、極端的手段來應對。

在這方面,父母必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父母一定要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讓他知道,無論發生了什麼,你都會願意去嘗試傾聽、理解、原諒他。

同時,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幽默感和樂觀的性格,讓他們明白:現在看來很令人煩惱的事情,只不過是你人生中微不足道的一個坎兒,你完全可以應付得了,後面我們要做的事情,可多著呢。

這樣的孩子,將來才不會被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打倒,而是能用自己堅韌的品格和樂觀的心態,積極面對,成為生活的強者。


4、自省習慣

學會自我反省,內在思考,也是能夠幫助孩子在未來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的重要習慣之一。

擁有自省的能力,說明孩子是一個有責任心、敢於擔當的人,不會遇到一點困難就把所有的原因都推給外部環境,怨天尤人,而是能冷靜地分析事實,從中找出自己做得不夠好的地方,並加以改進。

自省是一種非常可貴的品質,它不僅能夠讓孩子們迅速在心態上成熟起來,也能幫助他們更好地處理事情,遇到問題時不會去抱怨,而是會迅速找到處理、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位著名的美國心理學家曾經說過: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希望大家的孩子們,都能夠按照自己的軌跡成長,在爸爸媽媽的悉心教導下,健康、自信、陽光地成長。

相關焦點

  • 10歲前,一定要逼孩子養成4個好習慣,他長大後會感激你一輩子
    好的習慣不能在一夜之間養成。父母需要耐心的指導,言傳身教。我記得我曾經採訪過一位非常有聲望的老師。當被問及「成績優秀的孩子的特點是什麼」時,這位老老師回答道:「他們可能不是最有才華或最勤奮的人,但是他們經常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不僅使他們取得了學術上的成功,而且使他們在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成功。」在您的孩子10歲之前,請確保「強迫」您的孩子養成這4種習慣。
  • 14歲前,請逼孩子養成這四個好習慣,他會感激你一輩子
    成功的教育出優秀的孩子,從培養好的習慣開始。對孩子而言,成長中會面臨無數機遇,而機遇,永遠只給有準備的人。養成這4個好習慣,孩子將受益終生!01 制定計劃的習慣孩子小的時候,性情還沒有穩定,做事容易三心二意,沒有準頭。
  • 12歲前,請逼孩子養成這5個好習慣,他會感激你一輩子
    你能不能擔重任,會不會辦事,能力如何……這些都跟你的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從小養成好的習慣可以讓孩子受益終身,但是習慣並不是靠一天兩天養成的。孩子12歲之前,請家長逼孩子養成這5個好習慣,他會感激你一輩子。
  • 在娃12歲之前,請逼娃養成這8個好習慣,他會感激你一輩子
    在孩子的一生中,好習慣能夠推著孩子向前,而壞習慣會使孩子在正常的軌道上越走越偏,所以在娃12歲之前,請逼娃養成這8個好習慣,他會感激你一輩子。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 6歲之前,請逼你的孩子養成4個好習慣,受益終身,他會感激你的
    古羅馬詩人奧維德說:「沒有什麼比習慣的力量更強大。」一些好的習慣,長期堅持下去,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優秀。所以當出現一些壞習慣的時候,家長同樣不能慣著,尤其是3-6歲這段時間。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黃金期」3-6歲這個年齡段,正是孩子行為習慣培養最關鍵的時期,孩子85%-90%的性格、思維模式、行為方式都是在這個階段形成的。
  • 12歲之前,不管多難也要讓孩子養成4個好習慣,未來他會感激你
    看到這樣的情況,我也十分的好奇,並且詢問自己的朋友「你家孩子怎麼這麼喜歡看書啊?一定學習非常好吧!」畢竟孩子到12歲左右,進入青春期會更加叛逆,父母讓往東他往西,這時候想要教育就非常的困難,所以,一定要在12歲之前明白習慣養成的重要性。
  • 這6個小習慣,父母一定要「逼」孩子養成,孩子未來會感激你
    家長們都知道,一個人的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一個好的習慣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大有益處。習慣如此強大,可以把一個人送上天堂,也可以把一個人拖下地獄。壞習慣會驅使孩子偏離正道,好習慣會驅使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奮進。古人說:「性相近,習相遠。」
  • 12歲前,請家長逼孩子養成這4類好習慣,以後他們會感激你!
    此外,堅持體育鍛鍊也是孩子必須儘早養成的好習慣之一。在飲食方面,要讓孩子做到三餐規律、營養均衡、不貪吃亂吃。其中,家長務必告訴孩子不能喝生水、吃來路不明的食物,以免發生意外。要想很好吸收老師所教的內容,家長務必讓孩子養成以下習慣:·課前做好預習,瀏覽大致內容,標註拼音段落等。要注意的是,預習是正式聽課前的「預熱」,不必要求孩子把新課都弄懂。
  • 李玫瑾:孩子6歲前,家長要逼他養成3個習慣,長大後才容易出息
    人想要養成好習慣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這需要每天的重複訓練才能達到,如果你家孩子從小就調皮、做事不認真,家長沒有及時糾正的話,那麼這些壞習慣會跟隨孩子一輩子。,意思就是從孩子小時候的行為特徵,就能看出他未來是什麼樣,所以,我們從小培養孩子好習慣是很重要的。
  • 在孩子5歲前,「逼」他養成這3個習慣,將來才會更優秀
    鄰居是一位北大退休的老教授,這位老教授對育兒方面非常重視,而正巧我也是一位育兒師,所以我經常會和這位老教授一起聊一些關於育兒方面的知識,有一次我們交談的時候,談到孩子習慣方面的問題,而這位老教授告訴我:5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將來才會更優秀!
  • 班主任坦言:7歲之前,「逼」孩子養成以下習慣,上小學會很省心
    一句「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7歲前就撒開歡玩!但上小學以後問題就開始層出不窮,孩子坐不住板凳、適應不了團體生活、沒有學習習慣……讓家長焦頭爛額。 一位從教10餘年的班主任朋友曾坦言:「父母再愛孩子,7歲前也要狠心逼娃一把!」
  • 孩子6歲前,家長要逼他養成這3個習慣,未來才容易有出息
    孩子6歲前是習慣養成的黃金期,孩子在這個階段所養成的性格和習慣會跟隨他一輩子的,很多時候孩子小時候看上去很聰明,長大後卻沒有什麼出息,這就是因為從小沒有養成好習慣,所以,家長們平時一定要多注意,千萬不要過度的寵溺孩子。
  • 這10個習慣,父母一定要「逼」孩子養成,終身受益!
    俗語說:「好變壞一刻鐘,壞變好需一年。」喜歡看書的好習慣會在一瞬間就消失,然後染上上網打遊戲的習慣;而抽菸的壞習慣要想去掉,往往需要很長時間。所以說,只有從小培養的好習慣,才能使孩子終身受益。教育孩子,先從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開始。
  • 孩子小學畢業前,家長再難也要給孩子養成4個習慣,將來會感激你
    培根曾言: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這足以說明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而好習慣的養成應該從孩提抓起,並陪伴著我們的一生,無論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都將成為我們未來人生道路上的助推器或是絆腳石。因此,家長們對於孩子好習慣的培養刻不容緩,加以重視。
  • 孩子小學畢業前,家長再難也要給孩子養成4個習慣,將來會感激你
    那麼問題來了,家長要在孩子幾歲時培養其好習慣為最佳時期呢?準確說來,我們家長應在孩子小學畢業之前,也就是在孩子12歲前讓其養成好習慣。其實我們可以觀察到,有些孩子一上初中就開始變得十分叛逆,不僅愛跟父母唱反調,甚至還荒廢學業,成日在外玩耍搗蛋。
  • 想要孩子有出息,父母要狠心逼他養成這5個習慣,長大他會感謝你
    針對這一問題,專家指出:想要孩子有出息,父母要狠心逼他養成這5個習慣,長大他會感謝你三四歲的孩子已經有了思考能力,趨利避害是人類的本能,所以孩子這個時候已經學會了說謊,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教育。千萬不要覺得寶寶還小就不當回事,如果孩子說謊次數多,獲利次數多,就會養成說謊的習慣。我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變成謊話精,所以一旦孩子有不誠實的行為,一定要及時教育,適當給予一定的懲罰。
  • 5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不僅記憶力會更好,大腦也更聰明
    5歲前孩子記憶力發展的特點最近璐璐媽經常看到一些家長總拿孩子還小為藉口,逃避自己教育孩子的責任,正是因為孩子小,思維並沒有固化,所以學習、記憶東西的速度會更快。孩子的記憶力一般在2歲半之後就已經開始發育了,這時的寶寶已經能夠認出身邊的人和事,還能夠講一些簡單的詞語進行組合。
  • 孩子三歲前,家長需要給孩子養成這幾個好習慣,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所以家裡有寶寶的家長,最好是能夠狠心給寶寶養成幾個好習慣,將來受用無窮。那麼寶寶三歲之前,需要養成的好習慣有哪些呢?這是寶寶的吃飯習慣存在問題,家長一定要狠下心來,即使是寶寶哭鬧,也不要讓他在吃飯的時候有這些壞毛病。
  • 6歲前,家長「逼」孩子養成這4個習慣,記憶力超過同齡人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6歲之前,是孩子心智成長的黃金時期,在這段時間,如果沒有家長的言傳身教和以身作則,他們是很難養成良好的習慣的。而一個孩子擁有超強的記憶力,那麼在學習的道路上走的更輕鬆,家長也能少操不少心,記憶力並不是父母遺傳的,更多是需要後天的培養,家長「逼」孩子養成這4個習慣,記憶力超過同齡人!
  • 6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記憶力會越來越強,大腦更聰明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一個的記憶力好與壞跟日常生活中的習慣是分不開的,比如你吃的好、睡眠充足、平時多運動,這都能提高記憶力,特別是對於小孩子來說,平時家長多帶孩子做益智遊戲,對開發智力是有很大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