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32歲就當上的戶部郎中,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說出來別不信

2020-12-22 騰訊網

2002年,一部名為《李衛當官》的電視劇火遍大江南北,由於太過火爆,接連出了四部,劇中的李衛出身低微,家世貧寒,與其母四處流浪,其母因哄搶糧食被判斬立決,萬般無奈的李衛假扮欽差,並偷走真欽差的尚方寶劍,誰知誤打誤撞,進入仕途,開啟了傳奇人生!

那麼歷史上真有李衛其人嗎?答案是有的!李衛乃清朝名臣,三朝元老,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其一生雖沒有影視劇中那般傳奇,卻也稱得上「波瀾壯闊」!

入仕伊始

李衛是江蘇人,家族世代經商,頗有資產,並不向電視中描述的那般家世貧寒。不過古代「士農工商」四大階層中,商人地位最低,所以李衛一直謀求步入仕途!

李衛天資聰穎,卻不好讀書,甚至大字都不識幾個,靠讀書入仕是走不通了,好在李衛家底豐厚,康熙五十六年,靠「捐資」謀了個兵部員外郎的官位,總算步入了仕途!

兵部員外郎聽起來挺唬人,其實就是一個沒有實權的「虛職」,清朝雖然「捐官」盛行,但科舉入仕才是正途,「捐資」所得官位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類似於現在的「名譽會長」等虛職。

破格提升,實權在握

經商之人「捐官」只為提高家族的社會地位,並不求在仕途上有多大建樹,李衛不同,他是真想有所作為,所以儘管員外郎沒有多大權力,他卻將其當成自己的跳板,認真對待,勤勤懇懇,於平凡的崗位做出了不凡的業績!

康熙五十年,由於政績非凡,李衛被破格晉升為戶部郎中,此時的他年僅32歲!清朝的戶部郎中為正五品,兵部員外郎為從五品,從品級上來看,不過升了半級,但從權力來看,可謂是天差地別,員外郎手中無權,戶部郎中卻是手握銀糧實權,至此,李衛才算真正邁入權力機構!

那麼戶部郎中一職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

清朝中央架構參考「三省六部制」而設,六部長官為尚書,六部之下設各司,分管具體事務,司的最高長官即為郎中,也就是說,郎中是一部之中僅次於尚書的實權人物!

清朝的戶部掌管天下錢糧,職能與現在的財政部類似,也就是說,戶部郎中相當於現在財政部下設各司的司長!從級別上來說為「正廳級」,相當於一般地級市的市長!想像一下,一個「野路子」出身的32歲的地級市市長,是個什麼概念!

平步青雲

李衛入仕之時已是康熙晚年,雖然有所作為,但也只做到了戶部郎中,其仕途真正騰飛始於雍正年間!

雍正帝即位後,李衛被任命為雲南鹽驛道,由於在任時政績非凡,於雍正二年被提拔為雲南布政使,清朝的布政使為從二品,主管一省財務稅收,真正的實權人物,相當於現在的省部級!

此後李衛仿若開掛一般,以平均一年晉升一次的速度,於雍正十年,出任直隸總督!

直隸總督什麼概念?

《清史稿·職官志》記載,總督「掌釐治軍民,綜制文武,察舉官吏,修飭封疆」,

清朝明確規定總督和巡撫為省級最高軍政長官,而總督一般能能管兩三個省。歷史上能夠擔任直隸總督一職的,無一不是「風雲人物」,比如曾國藩,李鴻章,再比如袁世凱!

至此,李衛的仕途達到了鼎峰!

從康熙五十年開始,到雍正十年,期間不過十餘年的時間,李衛從正五品的戶部郎中到總督幾省的封疆大吏,靠的是什麼?要知道李衛大字都不識幾個!

首先肯定是李衛的個人才能

李衛雖然「目不識丁」,卻天資聰穎,頭腦靈活,於政務方面極有天賦,最擅處理鹽政。

清朝「鹽鐵官營」,鹽政乃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當時私鹽泛濫,國家財政入不敷出,李衛最擅鹽政,自然平步青雲!

其次就是雍正帝的用人政策

據《清實錄》記載:雍正曾經對大臣說:「敷政之道,用人為本,其餘皆枝葉耳。」

正是雍正「任人唯賢」的用人理念,使得目不識丁,「野路子」出身的李衛得以施展自己的才華!

乾隆三年,李衛病逝!縱觀其一生,可謂波瀾壯闊,「虛職」入仕,破格提拔,僅十餘年,官居直隸總督!實非凡人!

參考資料:《清史稿·職官志》 《清實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李衛32歲就當上的戶部郎中,放到今天相當於什麼官?說出來不敢信
    不過這個員外郎的官職很有意思,雖然說它確實是中央六部下的官員,李衛的這個兵部員外郎,就是兵部下管理具體事務的各司的副官,其正官位正五品的郎中,而員外郎則是從五品的中央部委官員,聽上去也確實很威風。
  • 李衛32歲當上的戶部郎中,類似今天的什麼官?一般人還真看不懂
    於是,1719年,康熙將其升為戶部郎中,雖說品級並沒有太大的提升,但他畢竟有了實權,真正意義上走上了仕途。 李衛知道後特意在露天搞了個柜子,上面寫著「某王贏錢」。說白了,就是告訴天下人,這是某親王的非法收入!那麼,李衛32歲時當上的這個戶部郎中,類似今天的什麼官?
  • 員外郎、郎中、布政使、督撫,李衛歷任官職都相當於現今什麼職務
    李衛的仕途生涯康熙五十六年,30歲的李衛「捐官」成為「兵部員外郎」,一個從五品的實權官職。根據《清史稿·職官志》的記載,「員外郎」乃係「郎中」的副職,「郎中」具體負責某司事務,基本類似於現在各部的司長,行政級別稍低於正廳級。也就是說,李衛直接買了一個副司長的官職。
  • 李衛官職和和珅沒有可比性?李衛沒有爵位
    我們先來看看李衛一生的簡歷。首先李衛非正途出生,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靠捐資(買官)得了一個員外郎的官職,從而進入官途。康熙朝,李衛的官途並不順利,大概是因為他太剛正,不畏權貴,因此得罪了一大批人,比如他在擔任戶部郎中的時候,李衛連王爺都敢不給面子,當時某位主管戶部的王爺,都會借用「庫平銀」(每入戶部千兩都要額外徵收十兩的庫平銀)的名義來中飽私囊,而李衛對這種現象十分不滿,可屢次勸諫這位王爺都不聽,如此沒有辦法的李衛只能另闢蹊徑讓這位王爺放棄貪汙。
  • 雍正的寵臣李衛,巔峰時最高職位是個什麼官?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
    面對當朝首輔鄂爾泰的新兄弟鄂爾奇時,李衛敢於直言上奏,向皇帝陳言這位九門提督的罪行看到皇子愛新覺羅·胤祉府上的護衛欺凌普通老百姓,與老百姓們爭奪賴以生存的田產時,李衛及時出手彈劾,最終讓那名護衛得到了應有的懲罰;當大清的河道總督貪汙受賄,獨霸一方時,李衛不懼這股行於官場間汙流,收集多方證據後將其「拉下了馬」。
  • 歷史上,包拯包青天的「官職」,相當於如今什麼級別?常人想不到
    與歷史上其他牛人相比,年輕時他的仕途並不順利。28歲才考上進士,獲得功名,做了一方縣令。 那時候恰逢父母年邁,包拯又是個孝子。於是向朝廷申請,調任到了合肥做了個監稅官。後來父母相繼去世,包拯守喪期滿之後,才算正式開始進入官場,接任了一方知縣。 包拯做了知縣後,開始平步青雲,一生之中升官記錄達到28次,差不多一年就能升官一次。
  • 清朝京官調任地方官,一般擔任什麼官職?
    清朝為此也是絞盡腦汁,一方面從人員選拔上提高地方官的總體素質,另一面將能力較差或沒有從政經驗的官員調到京城歷練考察。乾隆八年,朝廷頒布詔令,對於那些已經擔任州縣官職的官員,如果感覺自己才具平庸,沒有辦法處理好地方事務,情願擔任小京官的人,可以申請調任翰林院詹事、翰林院詹事、博士等京官職位。
  • 李衛是一代名臣,他的5個兒子,後來怎麼樣了
    因為所需費用空缺極大,賣出的官職數量也極多。僅是陝西一省,光縣丞職位就賣出一萬兩千餘人。甘肅更高,賣的縣丞職位高達一萬七千多個。而在這次賣官熱潮中,李衛憑著家裡富裕地主的身份,也向朝廷買了一個員外郎的官職。這個官職屬於六部衙門裡的低級官員,事務繁雜,屬七品京官。不得不說,李衛還是非常幸運的。
  • 雍正為何重用大文盲李衛?現在就告訴你,這才是真正原因
    雍正為何重用大文盲李衛?現在就告訴你,這才是真正原因李衛,字又玠,生於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江南銅山人。李衛家境比較富裕,但是李衛讀書不行,所以於康熙五十六年,李衛捐了從五品的員外郎,後來入朝擔任了兵部員外郎。 康熙五十六年,李衛擔任戶部郎中,正五品。
  • 大清的「九門提督」,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官職,說了你別不信
    但是或許知道和坤實際出任過什麼官職的人,可能就很少了,在領班軍機大臣、領護衛內大臣、主管內務府大臣這些一聽就赫赫有名的官職以外,還有著一個相比沒有那麼赫赫有名,甚至是聽起來還有一些「不值一提」的官職,那便是「九門提督」,這一官職聽起來極易就給人一種「保安」的感覺,殊不知並不是這樣的?
  • 《清平樂》裡神童晏殊做過哪些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其中,晏殊值得拿出來單獨說一說。晏殊,字同叔,撫州臨川(今江西省進賢縣文港鎮)人,生於991年。晏殊從小就聰明伶俐,勤奮好學,5歲寫得一手漂亮的詩文,因而被稱讚為「神童」。晏殊的名聲很快傳到官府。1005年,晏殊在江南按撫張知白的推薦下,參加了殿試,在幾千名考生裡脫穎而出,考中進士。那一年,晏殊才15歲。
  • 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說出來你別不信
    如果比較喜歡包拯包青天的人應該還能唱出來。一部《三俠五義》,一部《包公案》,早已經將包拯「鐵面無私」的形象深入到了民間心中。特別是包青天黝黑的皮膚加上額頭中間那一彎月亮,著實令人印象深刻。
  •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此人花錢買官,卻成為了清朝三代元老
    根據史料《清史稿·李衛傳》《清高宗實錄》記載,歷史上的李衛出生在江蘇豐縣,這個縣城可謂是人才輩出啊,我們熟悉的漢高祖劉邦,蕭何,周勃都是這個縣城的。李衛當然也是,李衛在康熙26年的時候出生,在他30歲的時候花了點錢給自己買了一個五品官,名叫員外郎。員外郎這個官是什麼官呢?
  • 雍正寵臣很少有得善終的,為何李衛就能被雍正高度信任,一生不疑
    實際上,在歷史上李衛的身份沒有什麼好猜的,他非達官顯貴之後,更非皇族成員的私生子,只是普普通通的商賈之後。李衛,清代名臣,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為三朝元老,官至署理(代理)刑部尚書、直隸總督。李衛出身在一個富裕的商賈之家(能花至少1700兩白銀捐一個員外郎官職的,他絕對是大富之家。
  • 明朝各個官職對應的品級都是幾品?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明朝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大一統王朝,自從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從中央到地方設置了各級官職,每一個官職都有對應的品級,從正一品到從九品,都有相應的權力。 那麼,明朝的這些官職與品級你都熟悉明白嗎?它們又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呢?下面,筆者簡單來敘述一下。
  • 和珅官職最多的時候相當於現在哪些,一不小心掌握了半個清朝
    這個職位相當於明朝的首輔,明朝沒有宰相,這個職位相當於宰相。當然,清朝的首輔也有宰相的意思,很多人都直接被稱為中堂或者宰相。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國務院總理。其次看一下領班軍機大臣。清朝的軍機大致相當於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軍機大臣雖然說最初只是跪著聽旨,但後來有議政的全力,甚至有一部分決定權。還有吏部尚書。
  • 劉墉、和珅、紀曉嵐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網友:和珅權利真大
    最受皇帝的重用、也擔任重要的官職。那麼劉墉、和珅、紀曉嵐都當過什麼官(揀大的說)?這些官放到現在相當於什麼官職?下面就一起來看一看。 劉墉:宰相,相當於現在的總理!
  • 古代員外到底是什麼官?若放到現在,相當於什麼級別的官職
    在我國古代,有很多的官職,其中一個就是員外,員外郎還有幾個別稱,比如員外和外郎,還有一個通稱為副郎。那麼,到底什麼是員外呢?為何在古裝電視劇中感覺員外這麼多呢?若放到現在,又相當於什麼級別的官職?在南北朝時期,將軍,司馬督這些官職之前都加上了「員外」二字,隋開皇六年時期,在尚書省的二十四司,分別置員外郎一人,作為各司次官。後來的幾個朝代也沿襲了這種制度,清朝的內務府也有員外這個職務。
  • 李衛與鄂爾泰同為一品官員,兩人到底誰的地位更高些?
    李衛、田文靜、鄂爾泰被雍正皇帝公開稱讚為「模範督撫」。這三位都是雍正時期的名臣,位居一品,各有一番政績。能得到這個稱呼,除了這三人能力過硬,可以擔當重任,也因為他們政治品格忠誠,對皇帝沒有二心,能作為官員表率。現在要說的就是李衛跟鄂爾泰。
  • 若放到現在,相當於什麼級別的官職?
    在古代我國,有很多官職,其中一個就是員外,員外郎有幾個別稱,比如員外和外郎,還有一個通稱為副郎。那麼,員外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你覺得古裝電視劇裡有這麼多員外呢?如果放到現在,相當於什麼級別的官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