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素材來自《清史稿》一書,作者原創,獨家首發,轉載必究,拒絕偽史,保證不涉時政。
據《清史稿》記載,李衛乃是江蘇徐州人,靠著捐錢,做了個兵部員外郎。對,他這官可不是通過科舉考試考上的,而是拿錢砸出來的!由此可見,李衛的家境應該還是挺富裕的。但請注意,他這所謂的兵部員外郎,其實就是個虛職,沒啥實際的權力。
這就好比是現在,只要你給學校捐足夠的錢,你就可以得個名譽校長的頭銜。雖稱為校長,但實際上並不負責學校管理。說回李衛,他這官屬於從五品,這種人擱北京城那是遍地都是,用胤祥的話來說,永定河裡的王八都比他珍貴。但就是這麼一個職位,卻在李衛這兒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據史料記載,他喜歡直言不諱,經常指出上司工作中的失誤,看到有當官的欺負老百姓,他也會據理力爭。據說在當兵部員外郎的兩年內,他總共彈劾了13位有問題的官員,這讓晚年的康熙特別欣喜,認為他是當時混沌官場中的一股清流。於是,1719年,康熙將其升為戶部郎中,雖說品級並沒有太大的提升,但他畢竟有了實權,真正意義上走上了仕途。
據史料記載,當年有個親王的下屬私自增加稅銀,在每千兩白銀外加收十兩,作為庫平銀。李衛知道後特意在露天搞了個柜子,上面寫著「某王贏錢」。說白了,就是告訴天下人,這是某親王的非法收入!那麼,李衛32歲時當上的這個戶部郎中,類似今天的什麼官?
據史料記載,戶部掌管著天下戶籍與財政,放今天就大致相當於民政部和財政部。而李衛又是專管銀庫的,那就相當於財務部下面,管理具體事務的司長,級別為正廳級。事實上,李衛的這些做法雖然得罪了當時的權貴,卻讓雍正看到了一個人才。所以,雍正繼位後,李衛的官職越做越大,並長期主持地方鹽政。
由於他不畏權貴,又經常為民請命,所以後人在西湖花神廟裡給李衛造了個神像,人稱「湖山神位」。據史料記載,乾隆南巡時曾到過這裡。看到李衛的神像後很是不滿,說他借著雍正的恩眷,任性嬌縱,算不得純臣。乾隆的暗示,和珅聽懂了。所以便命人燒毀了李衛的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