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臣子嚴苛的雍正帝,為何對李衛恩寵有加?3大優勢,無人能及

2020-12-25 網易

  導讀:隨著《雍正王朝》的熱播,流浪乞丐出身的李衛,被皇四子胤禛從江南帶回潛邸成為貼身奴才以後,便迅速成熟起來。皇四子胤禛從「九子奪嫡」事件中殺出重圍,成功升級為雍正皇帝以後,李衛得以在仕途迅速升遷,布政使、巡撫乃至威名赫赫的兩江總督,權傾一時、聖寵無以復加。

  歷史上的李衛,並非流氓乞丐出身,而是出生於江蘇家境頗為殷實的人家,康熙五十六年,李衛通過「捐官」也就是「花錢買官」的方式,進入仕途,成為從五品的員外郎。

  

  通過「捐官」的方式,能夠購得從五品,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司局級幹部,所費銀兩肯定不少,由此也能看出李衛的家境,絕非一般人家能及。

  但李衛在康熙朝最高只做到了正五品的戶部郎中,存在感並不強。雍正皇帝繼位以後,李衛才開始在仕途的飛躍。

  《清史稿·列傳八十一》記載了李衛在雍正朝的升遷歷程:

  世宗即位,授直隸驛傳道,未赴,改雲南鹽驛道。雍正二年,就遷布政使,命仍管鹽務。三年,擢浙江巡撫。四年,命兼理兩浙鹽政。五年,尋授浙江總督,管巡撫事。七年,加兵部尚書。十年,召署刑部尚書,授直隸總督,命提督以下並受節制。

  

  也就是說,李衛在雍正皇帝繼位以後,僅用了五年時間,便做到了一方封疆大吏,品秩從一品,基本相當於現在的副國級幹部。雍正十年,更是一躍成為「九大總督」之首——直隸總督兼領刑部尚書。

  雍正皇帝繼位以後,大力整頓吏治,整治貪官汙吏,對待臣屬的嚴苛態度,遠超清朝任何一位帝王。

  那麼,作為一個「買官」出身的漢臣,李衛為何能夠得到對待臣下異常嚴苛之雍正皇帝的恩寵有加,成為雍正皇帝「三大寵臣」之一呢?

  筆者認為,李衛身上有著三大優勢,針對雍正皇帝的「胃口」,他能得到聖寵並迅速成為一方封疆大吏,乃係必然結果。

  

  1、怡親王胤祥的大力舉薦

  對於李衛,雍正皇帝早在繼位之前,便有所耳聞。《清史稿·列傳八十一》有載:

  世宗在藩邸,知衛才,眷遇至厚,然察衛尚氣,屢教誡之。

  但這並不是雍正皇帝重用李衛的主要原因。

  雍正皇帝即位之初,因為在康熙朝晚期「九子奪嫡」事件中所保持的中立態度、隱晦路線,使得自己身邊並沒有形成一股強有力的政治勢力集團,以至於立足未穩,對於朝政大權的掌握尚未達到絕對程度。所以,初登皇位的雍正皇帝對於朝臣的渴求程度非常之大,但礙於類似廉親王胤禩等人於朝中的龐大勢力,雍正皇帝對於自身政治勢力的選擇和重用,非常謹慎。

  

  但是,雍正皇帝選擇賢能的謹慎並不包括自己愛弟——怡親王愛新覺羅·胤祥的舉薦。

  愛新覺羅·胤祥,作為「九子奪嫡」事件中皇四子胤禛的堅定支持者,備受雍正皇帝信任和仰賴。這個曾被雍正皇帝評價為「自古無此公忠體國之賢王」的「俠王」,為雍正朝做出的眾多貢獻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為國舉賢之處甚多」。

  而李衛,就是經過愛新覺羅·胤祥以「才品俱優,可當大任」為由,舉薦給了雍正皇帝,才開始的仕途飛躍。

  有如此備受雍正皇帝恩寵和仰賴的怡親王舉薦,李衛能夠得到雍正皇帝的信任和恩寵,也屬情理之中。

  02 鹽政任上的卓越表現

  

  康熙皇帝在位期間,開創了「康熙盛世」,讓清朝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但在康熙皇帝晚年,因其過於「仁慈」的施政手段,出現了官風不正、朝政不明的消極發展狀態,「康熙盛世」一度出現停滯乃至倒退的情況。

  康熙六十一年,皇四子胤禛從康熙皇帝手中接過的大清王朝,只是一個虛晃的盛世,一個國庫嚴重虧空、國家財政嚴重不足的江山。所以,初一登基的雍正皇帝急需解決的首要任務,便是恢復國家賦稅收入,填補國庫欠款。

  江浙地區作為大清王朝的「糧倉」、「錢庫」自然成為了雍正皇帝重點關注的區域。

  我們再來看下李衛在雍正朝初期的官職變化情況:

  雍正元年:雲南鹽驛道;

  雍正二年:雲南布政使,主管全省財政稅賦,但仍然兼管鹽務的職務,兼管鹽務;

  

  浙江巡撫衙門內景

  雍正三年:浙江巡撫;

  雍正四年:浙江巡撫,兼領兩浙鹽政使,整理鹽政,查處私鹽販賣;

  雍正五年:浙江總督,管浙江巡撫事;

  也就是說,通過在雲南鹽政職位上的出色表現,雍正皇帝將大清國的賦稅重點——浙江鹽務交給了李衛,李衛在任職期間出色的完成了雍正皇帝交付的各項任務,為國家財政的恢復做出了重大貢獻。

  03 對江浙一帶社會的有效治理

  自清朝入關以後,江浙地區就一直是抗清活動、反清思想作為猖獗的地區,沒有之一。康熙皇帝「六下江南」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招撫該地區民眾,完成皇權的穩固統治。

  

  雍正皇帝繼位以後,對於江南地區的社會穩定非常重視,為李衛就為此做出了巨大貢獻。

  《清史稿·列傳八十一》有載:

  衛尤長於治盜。盜匿山澤間,詗得其蹤跡,遣將吏捕治,必盡得乃止。以是所部乃無盜。

  李衛在其任上對所轄地區的有效治理,一度達到了「江南所留諸盜窮究黨羽,剪除巢穴」的理想狀態,在穩定皇權對江南地區穩固統治的同時,充分保證了大清國「糧倉」、「錢庫」的正常乃至超常供應,為雍正皇帝的皇權統治、為清朝鼎盛時期的到來,做出了該有的貢獻。

  

  《雍正王朝》李衛劇照

  所以,李衛之所以能夠被御下極為嚴苛的雍正皇帝委以重任、倍加恩寵,對雍正皇帝的絕對忠誠當然是必要條件,但怡親王胤祥對其的舉薦,其在任上的出色執政成績,為雍正王朝做出的巨大貢獻,才是其成為雍正皇帝「三大寵臣」之一的主要原因。

  參考文獻:《清史稿·列傳八十一》、《清實錄·雍正朝實錄》、《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李衛新政動了誰的奶酪,為什麼雍正帝問賣字先生,也不說他好話?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210期:雍正王朝:雍正帝微服私訪江蘇,為何賣字先生不好評價李衛官聲?一、雍正帝即位之後,先是追繳戶部欠款,然後鑄造新錢、開科取士、樹立模範巡撫等等。隨後便是竭盡全力供應西北戰事,等到年羹堯大捷之後,轉過頭來便是推行新政。
  • 雍正為何重用大文盲李衛?現在就告訴你,這才是真正原因
    雍正為何重用大文盲李衛?現在就告訴你,這才是真正原因李衛,字又玠,生於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江南銅山人。李衛家境比較富裕,但是李衛讀書不行,所以於康熙五十六年,李衛捐了從五品的員外郎,後來入朝擔任了兵部員外郎。 康熙五十六年,李衛擔任戶部郎中,正五品。
  • 乾隆為什麼燒毀了李衛神像?
    《李衛當官》這部影視劇,讓這位曾經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任職的官員,晉升清朝名臣之列。李衛初入仕途本是一個戶部小吏,由於他在自己的崗位上嘔心瀝血、勤於政事,從而得到雍正帝的賞識。隨後,他又憑藉著自己顯赫的名聲,得到官家信任逐步升任為浙江巡撫、浙江直隸總督。
  • 「模範督撫」李衛,為清廷做了很多功績,為何死後神像被乾隆燒毀
    當然,電視劇這個東西,尤其是中國的電視劇,都是以搞笑為主,看看就行了,不能當真,在電視劇中,李衛是從一個乞丐一點點做成了大官,大概是導演為了增加這種前後衝突的戲劇效果,其實,歷史上真實的李衛,本身就很有戲劇效果。
  • 雍正王朝中雍正賜死高福,在李衛回京後為什麼讓他先見鄔先生!
    雍正王朝中雍正賜死高福,在李衛回京後為什麼讓他先見鄔先生!中國古代有過不少人才,其中以清朝為例,就曾有過李鴻章、嶽鍾琪一類。而在雍正時期更是人才輩出的年代。雍正帝身邊曾有很是寵信的宦官高福,但是高福卻被九子奪嫡的另一位主角十四皇子的擁立者八皇子的管家收買後,因事情敗露被感念高福服侍多年的雍正帝賜死。而與高福相關的清朝名臣李衛在回京後雍正沒有先準他去宮中請安,而是讓他先去找鄔思道。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為什麼李衛回京後雍正讓他先去見過鄔思道。
  • 員外郎、郎中、布政使、督撫,李衛歷任官職都相當於現今什麼職務
    李衛,身歷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一代名臣,和雍正朝名臣鄂爾泰、田文鏡並稱為「雍正帝三大寵臣」,但凡有反映雍正朝時期的影視作品或者小說傳記,李衛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人物。作為雍正皇帝的「改革先鋒」,李衛的仕途生涯和鄂爾泰、田文鏡極為相似,康熙朝默默無聞、雍正朝飛黃騰達、乾隆朝落得善終。
  • 小混混也能當皇帝的心腹?別開玩笑了,人家有的是特色
    說起雍正帝,很多人肯定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李衛這個人了。為什麼呢?因為李衛可是雍正帝的心腹。但是據說這個心腹是個市井混混,是這樣子的嗎?史料中記載道,李衛此人,家庭富裕,但是性格桀驁不馴,成日在市井裡混日子,也不學習,根本就沒什麼學問。但是在當時科舉制的情況下,他又是怎麼入仕的呢?
  • 雍正硃批:「朕就是這樣漢子」,這句話寫給誰的,又為何這樣寫?
    在這短短的十三年之中,雍正帝批閱了大量的奏摺,據統計,其總數竟然達到了42000多件,而不同於康熙喜歡用「知道了」3字回復大臣,雍正幾乎對每一份奏摺都認認真真回復,遇到有感而發的摺子,他還要洋洋灑灑寫上數千字。
  • 雍正寵臣很少有得善終的,為何李衛就能被雍正高度信任,一生不疑
    李衛到任後,先是設官兵巡緝查私,大力打擊鹽梟整頓鹽政,而後為徹底杜絕鹽梟的出現及壯大,他到處走訪去查探兩浙地區為何會出現數量頗多的鹽梟。在走訪的過程中,李衛發現之所以當地多鹽梟,是因為人多地少,以致無業農民只能多以販私鹽為生,為此他招募百姓前往玉環島墾田曬鹽,減少失業農民的數量,又興修水利,灌溉農田,在他的治理下,兩浙地區一改此前的積弊,鹽梟大減,鹽稅大增,農業昌榮,是"千裡無盜賊"。為此,雍正多次向群臣讚賞李衛,說:「督撫中能察究匪類,惟李衛為第一,爾當仿效之」。
  • 雍正的寵臣李衛,巔峰時最高職位是個什麼官?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
    這部經典的歷史劇已經成為了一代人的回憶,除了陳道明老師飾演的主角康熙以外,一些配角也給觀眾印象深刻,其中就有一位叫做李衛的官員。劇中的李衛,原本是沿街乞討的流氓乞丐,後被康熙的四兒子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帝收入了自己的府中,悉心調教後為大清做出了巨大貢獻,最終成為了一代名臣。浪子回頭的故事總是吸引人眼球的,但也無法改變這一故事有編劇編撰的部分。
  • 李衛短短10年,為什麼從一個員外郎擢升一品總督?原因很簡單
    該時期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陵三代帝主,前後經歷了一百三十四年,這時中國改革最多,軍事和經濟實力都比較強,社會穩定,人才眾多,其中李衛是深得雍正的賞識。雍正也是愛才、惜才之人,但同時他對他的臣子也是非常嚴苛的,但是除了李衛之外。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李衛,字又玠,江南銅山人,入貲為員外郎,補兵部。
  • 雍正帝生性刻薄寡恩,為什麼卻對老十三情有獨鍾?
    有次狩獵,一頭猛虎突然之間呼嘯而出,撲了過來。在千鈞一刻的時候,胤祥「神色不動,手利刃刺之」,陪同的人無不為他神勇而折服。同時他作詩、寫文也樣樣精通,綜合素質相當高。假如胤祥要不是捲入黨爭的話,任何一個人當了皇帝也不會虧待他。胤祥為保全胤禛,失去康熙帝的恩寵,自己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 雍正帝鐵血無情,卻與十三弟的感情如此深厚,讓人感動落淚!
    雍正帝鐵血無情,卻與十三弟的感情如此深厚,讓人感動落淚!常言道,最是無情帝王家。面對象徵權勢滔天的皇位,鮮少有皇子會顧及手足之情而選擇退讓,即便在奪嫡之戰中選擇了退讓,其餘皇子亦不會選擇放過他,畢竟奪嫡之戰中任何皇子都是日後會威脅到自己地位的隱患。為了自己的地位穩固,所做的便是盡一切可能消滅所有隱患,把一切危機扼殺於萌芽時期,如此便可稍稍寬心些。而這等做法顯然是被眾多皇子所接受的。
  • 李衛32歲就當上的戶部郎中,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說出來別不信
    2002年,一部名為《李衛當官》的電視劇火遍大江南北,由於太過火爆,接連出了四部,劇中的李衛出身低微,家世貧寒,與其母四處流浪,其母因哄搶糧食被判斬立決,萬般無奈的李衛假扮欽差,並偷走真欽差的尚方寶劍,誰知誤打誤撞,進入仕途,開啟了傳奇人生! 那麼歷史上真有李衛其人嗎?答案是有的!
  • 年羹堯寫錯了一個四字成語,被雍正帝賜自盡,寫錯了什麼?何意?
    而雍正帝登基前經過了激烈的奪儲之爭,登基之後又流傳有他皇位來得不正的說法。這次日月合璧的祥瑞,對於雍正來說有很大的政治意義。除了雍正帝之外,這次異象還對另一個人影響很大。這個人就是雍正朝權臣年羹堯,而與雍正帝不同的是,這次異象之後他迎來的卻是禍事。都知道雍正帝以92條大罪賜年羹堯自盡,又與這異象有何干係呢?天降異象,官員們自然要大拍皇帝馬屁。不管是否相信天降祥瑞與君主治理國家有關係,為了討好最大的boss,就必須說感謝皇帝陛下用心治理國家,所以上天有感降下祥瑞的話來。
  • 雍正皇帝去世後,乾隆是如何對待李衛的?
    李衛的日常工作主要是管理鹽政,這個差事有很多的油水,經常有官員中飽私囊,從中作梗。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個明君身邊總要有能臣,才能締造出盛世,李衛雖然得罪了不少權貴,但是李衛的背後有雍正在撐腰,那些人也只能敢怒不敢言。
  • 雍正欣賞的乾隆都不喜歡,唯獨對「買官」的李衛讚賞有加,為何?
    自此封建帝王就有了一套完整的選拔人才的體系。當然除了科舉考試之外,也有一些人想要當官,於是就進行買官,不過這樣的人很多時候皇帝不是很願意重用,因為這些的能力顯然不是那麼的出色,買官無非是官府想要多賺點錢衝國庫,所以買官的很難被皇帝信任,不尤其是期望有一番作為的皇帝更是不會用這些人。不過凡事總有例外,在清雍正年間,就有著這樣一個依靠買官才坐上官的人卻得到了雍正的賞識,這個人就是李衛。
  • 雍正帝稱年羹堯為恩人,幫助雍正奪得皇位,他被殺只因做錯一件事
    導讀:大家一定看過徐崢演的《李衛當官》,劇中主要講的就是康熙帝的四皇子雍正帝,稱帝的過程和與眾多皇子爭奪皇位的鬥爭,在劇中年羹堯在雍正帝稱帝之前就已經是雍正的左膀右臂,可以說雍正最後能夠奪得皇位,年羹堯佔有很大的作用。
  • 傅恆為何能得乾隆帝如此恩寵?2步巔峰操作,成就開掛人生
    曾經被乾隆皇帝評價為「第一宣力大臣」、「所受恩寵最盛者」的大學士訥親,面對傅恆所受乾隆盛寵也只有自嘆不如的份。傅恆所受恩寵之盛,乾隆皇帝也曾直言不諱地給出過原因說明:大學士公傅恆之加恩,亦由於皇后,而況其兄弟乎。朕為天下主,何事非秉至公,何事能逃明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