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已有2103個院內製劑品種,年產值約7億元!

2020-12-20 瀟湘名醫

醫療機構製劑(又稱「院內製劑」)是某一家醫院製作獨有的藥品,在廣東,不少醫院的院內製劑是民眾口中便宜又好用的「神藥」。廣東省也一直鼓勵各醫療機構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優勢,不斷發掘秘方、驗方和古方。

如今這些院內製劑發展得如何?

12月16日,廣東衛生在線從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全省已建立78家醫療機構製劑室,年產值約7億元,在保證臨床醫療需要、彌補市場藥品供應不足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全省醫療機構製劑室年產值約7億元

廣東是傳統中醫藥大省,很多醫療機構特別是中醫院都有自己獨有的、臨床驗證有效的經典方、驗方,是製劑開發的巨大寶庫。

廣東省也一直鼓勵各醫療機構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優勢,以臨床療效為出發點,不斷發掘秘方、驗方和古方,重視中醫方劑複方的綜合效應,摸索出一套科學的、符合自身特點的中藥製劑研發新方法、新思路,更好地服務臨床,方便病人,樹立醫院特色品牌形象。

廣東省藥監局數據顯示,目前,廣東已經批准的醫療機構製劑室有78家,共配製獲得批准文號的製劑品種1872個,應用傳統工藝配製的中藥製劑備案品種231個,年產值約7億元。

院內製劑哪家強?公開信息顯示,廣東省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和佛山市中醫院等醫療機構製劑室,在規模、質量、效益等方面屬於發展勢態較好的單位。

已在編寫「標準化建設指南」

醫療機構製劑是醫療機構根據本單位臨床需要經批准而配製、自用的固定處方製劑,這些製劑可以滿足臨床醫療需要、彌補市場藥品供應不足。為保障用藥安全,廣東嚴格規範醫療機構製劑準入工作,對醫療機構製劑註冊許可、日常監管、不良反應監測、抽查檢驗、案件查處等環節加強管理,對醫療機構製劑實施全鏈條監管,強化對醫療機構製劑全生命周期的監管。

截至11月底,全省藥品監管部門共對省內醫療機構製劑室開展進行了81次監督檢查,實現了監管全覆蓋。抽驗醫療機構製劑134批次,合格133批次,合格率超過99%。

院內製劑也需要遵醫囑使用以及不斷完善使用說明書。統計顯示,全省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系統監測到醫療機構製劑臨床不良反應有89例。

「絕大多數經處理得到了痊癒或好轉,這些案例也為完善製劑使用說明書和指導臨床合理用藥發揮了較好的作用。」省局藥品監管一處副處長鄒玉婷表示。

另外,廣東衛生在線獲悉,《全省醫療機構的製劑標準化建設指南》已經在組織編寫,今後全省將通過建立統一、規範的制度、培訓、管理、記錄標準模式,促進全省醫療機構製劑室逐步走向規範化配製與管理,提高製劑配製質量,保障用藥安全。

醫療機構製劑和普通藥品的區別

南方醫科大學皮膚病醫院的「維E乳膏」「熊果苷」,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的「膚必潤」「小兒三寶」,省中醫的「喉特靈含片」「茶菊脂溢性洗液」……這些網友瘋狂打call的品種都是省內各家的醫院的「看家藥」「王牌藥」。

雖然院內製劑也是藥品,但它與普通藥品也是有區別的。

註冊、許可、審批上的區別。醫療機構製劑是由省級藥品監管部門進行審批,在市場上流通的藥品是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進行註冊、審批和許可。

生產配製主體不一樣。醫療機構製劑主要是由醫療機構的製劑室來配製;普通藥品是由藥品生產企業進行生產。

生產配製條件不同。醫療機構製劑是執行《醫療機構製劑配製質量管理規範》,英文簡稱GPP。普通藥品生產是執行《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英文簡稱GMP。為此,兩者生產條件要求不同,質量標準也是有區別的。

配製範圍不同。醫療機構製劑的配製範圍是有限制的,原則上是市面上沒有流通和銷售的品種才可以作為醫療機構製劑,如果已經有供應的品種,一般不會作為院內製劑進行開發。

流通環節上有不同。院內製劑只能夠在本院內進行流通,特殊情況下經藥品監管部門批准後可以在醫院內進行調劑。如在中醫醫聯體範圍內,有一部分院內製劑是可以進行調劑的。而普通藥品經批准則是可以在市場(藥店零售端和醫院)進行流通的。

記者|陳樂

編輯|周豔梅責編|張秀麗

來源|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

【來源:廣東衛生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河北:576個院內中醫藥製劑可省內調劑使用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張淑會)記者從12月1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北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河北省共有中藥生產企業279家,從業人員達4.7萬人,年產值約293億元,擁有中藥批准文號3200個,11個地市均有中藥生產企業分布。
  • 濟南24個製劑品種和25個飲片品種被列為防控疫情用藥
    濟南24個製劑品種和25個飲片品種被列為防控疫情用藥助企獲得「金貝口服液」院內製劑批准文號和「清肺排毒合劑」傳統醫療機構製劑備案(應急)兩個「抗疫」新品,上市30多萬支……這樣的「爭分多秒」在疫情期間不斷上演。
  • 河北計劃用5年時間實現中藥重點品種來源可查去向
    原標題:河北:計劃用5年時間實現中藥重點品種來源可查去向可追從河北省藥監局獲悉,河北藥品監管部門將會同相關部門,探索建立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生產全過程追溯體系。計劃用5年左右時間,逐步實現中藥重點品種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
  • 82個注射劑參比製劑曝光 23個品種遭「哄搶」
    昨日(6月3日),CDE發布第22批化藥仿製藥參比製劑目錄,共涉及495個藥品,其中有231個屬於注射劑/注射液,涉及82個品種(以藥品名稱計)。據米內網數據,82個品種中,有64個已有企業布局一致性評價(包括一致性評價補充申請及新註冊分類申請),其中有23個品種申報企業數超過2家(含2家),18個品種暫時未有企業申報,包括多個銷售過億的大品種;從企業申報情況看,科倫藥業以申報9個品種領跑。
  • 科倫藥業:兩個品種通過一致性評價,專科製劑持續推進
    兩個品種通過一致性評價,進度領先。公司發布公告,氫溴酸西酞普蘭片(20mg)和鹽酸克林黴素膠囊(0.075g/0.15g)通過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其中西酞普蘭片為首家通過,進度領先。截止目前,科倫共有3個品種通過一致性評價,6個產品的補充申請獲CDE受理,後續還有多個品種進行BE中,各品種進度均位於國內前列,一致性評價工作穩步推進。
  • 中國禮品行業年產值約1500億元
    海口晚報網9月22日訊  中國禮品行業年均產值增長速度超過12%,年產值約1500億元左右。  記者從全國工商聯禮品業商會了解到,目前我國從事禮品及相關聯的企業總數已超過10萬多家,而且大多數是民營企業,大型禮品企業年產值超過20億元。
  • 粵澳中藥製劑孵化平臺初見成效 推動兩地醫療臨床合作
    馮推順 攝中新網廣州12月16日電 (蔡敏婕 李婷婷)廣東省藥監局行政許可處四級調研員吳波林16日在新聞發布會上稱,作為粵澳醫療機構中藥製劑的創新孵化平臺,粵澳醫療機構中藥製劑中心建設初見成效。未來一年,該製劑中心將承接更多粵港澳大灣區醫療機構中藥製劑的委託研發及配製工作,推動粵澳兩地醫療臨床及學術相互交流與合作。
  • 13家大醫院40種兒童製劑可以在家門口醫院開了 「明星製劑」惠及...
    此次《通知》明確,本著「合法、安全、簡便、高效」的原則,對臨床使用時間在10年及以上的兒童專用製劑在不同醫療機構間調劑使用簡化手續。兒童專用製劑調入調出雙方只需將一年調劑使用總量一次性向藥監部門提出申請,獲批後按季度向批准單位報備調劑使用的品種、劑型、規格、批准文號、批號、數量、有效期、檢驗合格報告等信息即可。
  • 化州致力建設全球最大化橘紅產業中心,年產值30億元
    2019年,化橘紅全產業鏈年總產值30億元。依託資源稟賦優勢,做大做強化橘紅產業。化橘紅的生產具有很強地域性,化州得天獨厚的土壤條件和適宜的氣候環境出產的化橘紅中柚皮苷含量達7%以上,最高可達40%,比其他地區出產的橘紅高出數倍。目前,化州市發展種植化橘紅面積近10萬畝。
  • 王階:重視院內中藥製劑研發 提高臨床療效
    新華健康3月11日消息 (孫慧)「重視醫療機構中藥製劑研發,促進臨床療效提高。」    緩解「看病難」需要多方聯動    據了解,廣安門醫院一年的門診量約300萬人次。王階表示,醫院通過制定合理就診流程、整合醫療資源,醫生提高效率並加班加點等方式,來儘量滿足老百姓的看病需求。具體做法一是在就診流程和提升醫務人員的技術水平上下工夫,二是通過提高臨床療效來實現。
  • 注射劑一致性評價全覽:齊魯領跑 7個品種已通過
    注射劑一致性評價全景回顧一、22家企業搶跑注射劑一致性評價,齊魯折冠據藥智數據,截至目前有22家企業申報注射劑一致性評價,涉及36個品種,其中申報最多的企業為齊魯製藥及子公司齊魯(海南),共計12個;其次為江蘇恆瑞,有7個;正大天晴5個,江蘇豪森4個,如下圖。
  • 日本第一乳企明治華南新工廠落戶增城,未來年產值約13億元!
    2023年底建成年產量約7.5萬噸的乳製品及食品點心生產基地株式會社明治成立於1916年,主要生產與銷售奶粉、休閒食品、牛奶/乳製品和藥品等,在日本乳製品企業中排名第一,位居明治華南生產基地項目佔地77畝,固定資產投資約1.4億美元,計劃2023年底建成年產量約7.5萬噸的牛奶、乳飲料、酸奶等乳製品及食品點心生產基地,達產後年產值約13億元。
  • 武漢臨空港集中開工9個重大項目,總投資約169.7億元
    目前,我區集中開工重大項目9個,總投資約169.7億元;復工項目達144個,總投資3451.3億元。此次集中開工的9個億元以上重大項目,含5大工業項目,協議總投資114億元;1項服務業項目,協議總投資20億元;2項房地產項目,協議總投資22億元;1項社會事業及其他項目,估算總投資14億元。
  • 院內中藥製劑難出門,於聖臣委員:降門檻促其服務大眾
    面對今年的疫情,結合自身多年醫藥行業的工作經驗,來自醫衛界別的全國政協委員於聖臣5月24日提出了《弘揚中醫傳統文化推動中藥製劑研發》的提案。他表示,至今許多院內中藥製劑宛如「閨中少女」仍邁不出醫院大門,有關部門應降低審批門檻通過廣泛應用讓更多患者受益。
  • 台州33個醫院製劑納入全省醫保支付
    2021年1月1日起台州市33個醫院製劑納入全省醫保支付這意味著醫保參保患者看病就醫的負擔進一步減輕藥品納入醫保,想必市民都不陌生,醫院製劑就顯得有些神秘。它是指醫療機構根據本單位臨床需要,經批准而配製、自用的固定處方製劑。
  • 年產值3億元,全市首個益生菌產業化項目投產
    今年1月份,益生菌微生態製劑已被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列入新冠肺炎的第四版診療方案;他希望,不久的將來,一康益生菌能夠在大健康領域大顯身手。 據了解,本次建成投產的益生菌產業化項目位於高新區科教孵化園標準化廠房,由內蒙古一康健康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設,產線總投資1300萬元,滿負荷年產能為600噸益生菌產品,滿負荷產能情況下,年產值可達
  • 健康元大規格布地奈德混懸液獲批,吸入製劑產品矩陣初形成
    健康元相關負責人12月11日上午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已有多款吸入製劑產品相繼獲批,符合前期部署的節奏,這款大規格布地奈德混懸液是市場體量較大的核心產品。公司相關負責人還指出:「今年7月公司2ml:0.5mg小規格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獲得藥品註冊證書,現在2ml:1mg大規格也獲得藥品註冊證書,吸入製劑產品矩陣推進順利,符合預期。
  • 關於對藥用輔料醫療機構製劑品種註冊實行網上受理審批的通知
    、醫療機構製劑品種註冊實施網上申報、在線審批。、已有國家藥品標準的藥用輔料補充申請、已有國家藥品標準的藥用輔料再註冊。>、醫療機構製劑調劑申報資料項目 7、醫療機構製劑補充申請申報資料要求   (3)連續3個批號的樣品檢驗報告書。
  • 開州集中投產5個工業項目 可實現年產值50多億元
    據介紹,此次建成投產的5個工業項目都位於浦裡新區,總投資17億元,涉及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材料等多個領域,全面建成達產後,可實現年產值達50億元、年稅收超2億元。  據了解,天致藥業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擁有原料藥批文8個,藥品生產批文400餘個,正在生產的品種288個,7個產品獲國家高新技術產品。二期項目前期耗資3000萬元,打造智能化車間重要生產基地,口服液糖漿劑項目共投資4000萬元,主要生產全國度假產品小兒脾靈糖漿、小兒咳喘靈口服液、小兒止咳糖漿等產品,達產後年產值3億元以上,為開州新增稅收2000萬元以上。
  • 2019年最值得關注的14個一致性評價品種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是國內銷售額最大的吸入製劑品種,該品種2017年國內銷售額達到42.9億元。吸入製劑的市場集中度一般都較高,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在國內更是由原研阿斯利康的普米克令舒獨佔市場,並且從2004年進入中國至今獨佔時間長達14年,無一家國產仿製藥上市參與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