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叛逆,打真沒用,家長「硬碰硬」將兩敗俱傷

2020-07-08 母嬰參考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叛逆,打真沒用,家長「硬碰硬」將兩敗俱傷

孩子正如火藥桶一燃就炸,家長以暴制暴只會兩敗俱傷。

執筆:明珠

定稿:蘇子後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依舊推崇棍棒教育,或許打孩子的效果立竿見影,可是卻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尤其是這一年齡段的孩子,真不能動手,硬碰硬可能會起反作用。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叛逆,打真沒用,家長「硬碰硬」將兩敗俱傷

案例

張先生有一個13歲的兒子,孩子小時候經常被他棍棒教育,後來長大後慢慢聽話,父子關係處得蠻不錯,可是自從孩子升初中以後,兩人便經常吵架。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叛逆,打真沒用,家長「硬碰硬」將兩敗俱傷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張先生的語氣和態度都顯得十分霸道,總是以長輩的姿態訓斥孩子,可是兒子不再像小時候那般服從管教,要麼愛搭不理,要麼頂嘴,甚至嫌父親管得太寬,這讓張先生著實不能接受,難道是自己對娃沒有威懾力了?

某次孩子再次惹惱了他,他怒斥道:「你小子翅膀硬了是不是,你再頂句嘴試試?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了還?」結果娃當場還擊,他一下沒收住暴脾氣,上去就揍了一頓,孩子氣得摔門而出。

在那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父子倆互不說話,甚至不同桌吃飯,這讓張先生不知如何是好。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叛逆,打真沒用,家長「硬碰硬」將兩敗俱傷

其實,這種現象發生在多數家庭裡,不是孩子大了不好管教了,而是他們的心理發生了改變,需要家長換一種教育方式。

我們都知道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段,會進入叛逆期,此時他們的情緒很不穩定,內心的想法頗多,完全不想再被父母控制,有了強烈渴望獨立的想法,如果父母依舊採取打罵教育,「硬碰硬」的最終結果就是兩敗俱傷。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叛逆,打真沒用,家長「硬碰硬」將兩敗俱傷

孩子到了這一年齡,家長最好不要打

一般來說,孩子進入青春期就會開始出現叛逆的心理,此時他們的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父母的束縛和監護,叛逆多從10~12歲開始,14歲是青少年叛逆行為的高峰年齡。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叛逆,打真沒用,家長「硬碰硬」將兩敗俱傷

處在叛逆期的孩子主要有兩個特點

1、喜歡唱反調

當孩子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烈的時候,為了表達自身的情緒和想法,就會想方設法地和家長對著幹,家長讓讓往東,他們偏偏要往西,以此來宣示主權,獲得更多的自由。

2、情緒波動大

處在叛逆期的孩子一燃就爆,經常忍不住發脾氣,缺乏情緒控制能力,行為表達異常激烈衝動,甚至不考慮後果,據調查顯示,13~15歲是青少年犯罪的高峰年齡段,他們可能在衝動下做出過激行為。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叛逆,打真沒用,家長「硬碰硬」將兩敗俱傷

叛逆是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經的階段,他們開始傾向用自己的方式方法處理和解決問題,因心理矛盾和情緒衝撞容易做出叛逆行為,如果父母發現孩子變得愛頂嘴、自以為是、動不動就發脾氣,自身的教育態度和對待方式就要開始轉變。

家長的教育方式不當不是叛逆的起因,而是能夠決定叛逆去向的關鍵因素,如果採取「以暴制暴」的教育策略,只會激化孩子的叛逆行為,讓其感受到人格侮辱,在父母身上得不到尊重和理解,孩子容易產生孤獨感、無助感,親子關係也會慢慢疏遠。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叛逆,打真沒用,家長「硬碰硬」將兩敗俱傷

青春期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轉折點,父母在此期間要是沒有發揮好自己的角色,可能會讓孩子誤入歧途,甚至疏遠親子關係,有人說青春期的孩子就像一個火藥桶,說爆發就爆發,那麼,作為家長到底該如何教育呢?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叛逆,打真沒用,家長「硬碰硬」將兩敗俱傷

叛逆期的孩子到底該如何教育?

1、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

青春期的孩子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父母應該耐心詢問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掃除他們的困惑和焦慮,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尊重他們想法的同時指出缺點。

2、尊重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迫切渴望得到尊重,他們擁有獨立的人格和思考問題的空間,家長只有將自己放在與孩子平等的位置上,才能進行無爭吵的談話,孩子內心也更能接受父母提出的建議和意見。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叛逆,打真沒用,家長「硬碰硬」將兩敗俱傷

3、多給孩子一些權利

既然孩子的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愈發強烈,家長就應該學會適度地放手,不要包辦一切,給孩子更多的權力,讓他們決定自身的行為,當然這並不代表著放任自流,而是適時提出中肯的意見,讓孩子採納。

相關焦點

  • 青春期的孩子一燃就爆?多數父母沒用對方法,硬碰硬多是兩敗俱傷
    最忌諱的就是跟孩子抬槓、較真,「硬碰硬」的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相信多數父母都遇到過類似這樣的問題,你讓孩子往東,他們偏要往西,你不讓做什麼,他們非要做什麼,總而言之,就感覺在和自己作對,其實,陪青春期的孩子成長,最忌諱的就是跟孩子抬槓、較真,「硬碰硬」的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
  • 家有叛逆期的孩子,家長「硬碰硬」只會兩敗俱傷,這樣管教更有效
    編輯|黃文珍定稿|瑩媽對孩子而言,家庭教育好比媽媽的子宮,媽媽的子宮是孩子的第一宮殿,而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二宮殿。因此,影響孩子人格塑造的主要源頭不是學校,而是家庭。家庭教育是人的成長的根部和根本,我們可以將之形象化地稱其為「培根教育」。
  • 家長注意:3個孩子「最叛逆」的年齡段!打罵是沒用的
    現在很多家長都面臨著同樣一個問題,叛逆,大部分孩子都會有這樣的一個問題。叛逆其實是每個家長都很頭疼覺得不知所措的一件事情,很多人可能覺得孩子最叛逆的時候是在青春期。當然青春期叛逆這是大家公認的,但是還有另外兩個年齡段的孩子也會非常的叛逆。
  • 孩子越管越叛逆,家長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打罵更管用
    所以針對三個叛逆期的孩子,無論哪個年齡段來說,硬碰硬都不是好方法。建議你家長善用「魚缸法則」!這個觀點和李玫瑾教授的觀點很像,李玫瑾教授曾經在青春期孩子叛逆的演講中提到,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長第一件事需要做的就是閉上嘴,其實就是在給孩子自由和空間。
  • 惡父逼兒子吃手機,將其打吐血:面對叛逆孩子,「硬碰硬」最愚蠢
    爸爸惱羞成怒,將兒子暴打一頓,並將視頻傳到了班級群裡。其實這個時候,孩子們的叛逆往往是不滿外界(包括父母)制定的種種規則,用「自尊」的盾,去碰家長的「矛」,想要引起父母的關注。而這兩種原因很多時候也是共同存在的,當父母和孩子缺少溝通,雙方的距離就會越來越遠,這個時候,孩子不理解父母,父母就越想抓住孩子、掌控孩子,孩子也越反感、越叛逆。
  • 孩子青春期,家長越管他越叛逆?試試「魚缸法則」,比發脾氣管用
    其實問題就出在教育方式上,家長們覺得自己把道理都告訴孩子了,但孩子們卻覺得家長總是把想法強加在自己身上,最終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孩子心情變差,家長也日益焦慮,這樣的家庭生活就會陷入不良循環。家長們不妨冷靜下來想一想,這樣激烈的方式是否真的合適,看看下面的這個「魚缸法則」,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 為什麼男孩更容易叛逆?讀懂孩子叛逆的3個真相,養成暖男並不難
    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叛逆?當我意識到這個問題時,已經接待了不低於10位家有兒子的來訪者。其中也有的家庭兒女雙全,卻唯獨只諮詢同一件事:"怎樣矯正叛逆期男孩的行為?"怎麼,難道叛逆的只有男孩嗎?
  • 家長以身作則、性情平和、以誠相待,就能讓叛逆期孩子不叛逆!‍
    家長以身作則、性情平和、以誠相待,就能讓叛逆期孩子不叛逆!‍青春期的孩子有叛逆心理,那是因為他們經歷的還不夠多,他們想闖出一片新天地,他們有理想有抱負,敢闖敢拼,是好事。建議不要苦口婆心的去嘮叨他們,適當的讓他們自己經歷讓他們自己處理,一個人不真正經歷一件事就不能真正理解這件事,讓他們自己歷練歷練。
  • 孩子出現這3種行為,多半是進入「仇親期」,家長別「硬碰硬」
    孩子進入「仇親期」,「硬碰硬」沒有效果,父母要學會化敵為友。隨著社會快速發展,也讓孩子承受了巨大的壓力,甚至孩子很小就出現了「焦慮」等負面情緒。而有些孩子則過早地進入了「青春期」,也就是「仇親期」。如果家長在這段時間,沒有引導好孩子,那麼與孩子的關係就會變得異常脆弱。
  • 孩子叛逆的3個年齡段,家長引起重視,這樣管教比打罵管用10倍
    導讀:孩子叛逆的3個年齡段,家長引起重視,這樣管教比打罵管用10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叛逆的3個年齡段,家長引起重視,這樣管教比打罵管用10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如何應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鋒哥的觀點是: 1、不是孩子叛逆,是父母成長太慢 青春期是每個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是孩子向成人發展的關鍵階段,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迅猛發展,他更希望被當作成人而不是一個孩子來對待,他希望有更多的事情可以自己做主,希望自己的事情,爸爸媽媽能減少管控,所以很自然的,會表現得不像小時候那麼乖、那麼聽話。
  • 孩子越管越不聽話?魚缸法則:別和孩子硬碰硬,不如試試以柔克剛
    作者/英英編輯/英英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教育和引導,但是現代生活節奏快,各個方面的壓力接踵而來,家長有時在管教孩子上難免會顯得有些力不從心。看到孩子犯錯時便會採取"咆哮式"的方法來快速制止孩子的行為。而家長越喜歡對著孩子吼叫,孩子在之後出現的逆反現象就會更加嚴重。
  • 孩子叛逆不學習與媽媽炒菜不放鹽的關係,家長不能比孩子叛逆。
    這些表現只是孩子由原來一切被安排,現在慢慢發現了自己,有了自己的想法,這就是成長,「叛逆」只是父母的權威給孩子成長下的不平等定義。網上搜索「孩子叛逆」,還有許多驚心動魄的案例。那些悲劇的發生,大多是因為父母沒有處理好和孩子的關係。激怒了孩子。
  • 孩子最叛逆的3個年齡段,別再吼了,試試這樣做更有效!
    文:家長樹,大樹前幾日,樹媽跟幾位朋友聊天,聊到了自己孩子在哪幾個階段是最叛逆的,還聊到了那時候孩子是怎樣把家裡搞的雞犬不寧的。今天樹媽就給大家說說在孩子最叛逆的三個年齡段該怎麼管。有的家長會跟我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餵飯特別難喂,經常一碗飯得餵一個多小時。在英文上有個單詞叫「Terrible Two」,翻譯過來就是「可怕的兩歲」,這段叛逆期會一直持續到3歲,在3歲的時候達到一個頂峰。
  • 孩子叛逆頂嘴家長怎麼辦?
    一,孩子叛逆頂嘴 最近,總有家長向我反應,說自從孩子上了六年級,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 我仔細和這些家長溝通,從他們的言談中,我發現了一些端倪。 二,孩子叛逆頂嘴的原因 這些叛逆頂嘴的孩子,大都有這樣的問題:①,父母工作忙,陪伴時間少;②,父母更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少關心孩子的情緒和心聲;③,父母和孩子之間缺乏有效溝通。
  • 孩子第一個叛逆期不是青春期,進入這個年齡段後,家長就要多費心
    孩子在青春期的叛逆,讓很多家長感到苦惱。不過有經驗的家長會發現,不只是青春期,孩子在其他年齡段也會出現叛逆、不聽管、不聽話的現象。這就告訴我們,孩子的叛逆期不只有一個青春期,並且孩子的叛逆期也不是固定的。
  • 孩子有這4種行為,暗示進入「仇親期」,家長千萬別「硬碰硬」
    多數父母都會覺得非常的委屈,因為不是自己不願意和孩子溝通,而是孩子根本就不想和自己溝通。每一次父母一旦想要和孩子溝通一下,想跟孩子講講道理,就會發現孩子變得極其不耐煩,經常會打斷父母的談話,甚至於還有些孩子會直接甩門而出。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內心想法和觀點非常的多變,他們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生活,不愛聽父母嘮叨,所以說思想會和父母有很大的分歧。
  • 李玫瑾教授:你越管,孩子越叛逆?建議家長試試皮格利翁效應
    很多孩子再青春期時,都難免會遇上叛逆期。很多家長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大多數家長都會選擇對孩子硬碰硬。其實,家長選擇硬碰硬的方式,雖然可以理解,但是,這種方式並不實用,且並不適合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孩子在小時候本來是比較安靜的,就是因為自己身邊環境以及來自父母的遺傳因素的影響,所以孩子的性格方面會有很大的改變。很多孩子在小時候一般都是逆來順受的性格,到了青春期時,孩子多半進入就會進入到一個性格的探索時期。很多孩子就是在這個階段發生改變的。
  • 孩子最叛逆的3個年齡段,這樣管最有效
    孩子的每個階段會有不同的表現,那就需要家長悉心引導,幫助孩子改掉不好的行為,養成良好的習慣,以下3個階段需要家長們注意了。等到了這個年齡段之後,當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就會越讓他做什麼他就偏不做什麼,自己還有很多小主意。總是想方設法地實施自己的想法,為一丁點兒的事情就亂發脾氣等等。經過一年的醞釀,叛逆在3歲達到了頂點。
  • 孩子開始叛逆,其實是一件值得慶祝的大喜事,很多家長不明白
    孩子從聽話變得叛逆,家長往往難以適從,所以朋友也很焦慮,正在想各種辦法讓孩子變回原來的樣子。不過,我勸朋友,要理性看待孩子叛逆。叛逆中的孩子,自我意識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他們對於獨立、自主、自由,有了迫切的需求。叛逆只是孩子成長的標誌,家長不用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