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開始叛逆,其實是一件值得慶祝的大喜事,很多家長不明白

2020-11-27 小屁孩兒

文|文兒

朋友家的孩子,今年12歲,最近毫無徵兆地叛逆,每次放假回家,都要和家裡人吵一次架。朋友很崩潰,因為現在的孩子,完全沒有了以前乖巧的模樣,好像總是故意跟大人作對,變得越來越不懂事,令人痛心......

孩子從聽話變得叛逆,家長往往難以適從,所以朋友也很焦慮,正在想各種辦法讓孩子變回原來的樣子。不過,我勸朋友,要理性看待孩子叛逆。叛逆中的孩子,自我意識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他們對於獨立、自主、自由,有了迫切的需求。叛逆只是孩子成長的標誌,家長不用擔心。

孩子開始叛逆,其實是一件好事

叛逆期的孩子,開始質疑家長的權威,不再對家長的話言聽計從,有的時候,他們連家長的好意,也會拒絕。作為家長,往往會很失落,感覺自己被遺棄、被背叛。但是,這裡提倡各位家長以更加積極的心態,面對孩子的叛逆,孩子的叛逆其實是一件好事。

①叛逆是孩子人格成長的需要

叛逆,是孩子探索自我的方式。一般,處於快速成長階段的孩子,對於未來、對於人生,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他需要不斷地擺脫權威力量的幹涉,去明白自己真正想要做的是什麼。所以,叛逆是孩子人格成長的需要,家長不過度幹涉,反而有助於養出有主見,有想法的孩子。

②叛逆是孩子不良情緒的發洩通道

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一般都會經歷身材變高、體型變壯、聲音變粗等生理變化,再加上學習的壓力、競爭的激烈、家長的期待等等,孩子的內心容易積攢起大量的負面情緒。叛逆則是幫助孩子發洩不良情緒的通道。孩子想要藉機會去表達自己,讓生理和心理處於平衡狀態,才不容易生病。

孩子叛逆,不及時引導,後果很嚴重

可以說,孩子叛逆是一個好的開端。不過,孩子出現叛逆以後,家長還要給以正確的引導,不然孩子叛逆的性格就容易發展至極端,出現多疑、偏執、不合群、對抗社會等變態性格。

之前,網上就出現過一個事件,13歲男孩因為叛逆,揣著15塊錢離家出走,最後還是家長報警多番尋找,整整6天才找到他,期間孩子吃住都在地下車庫。難以想像,一個年齡小小的孩子,萬一在車庫這樣隱秘的地方遇上壞人,該怎麼辦。家長發現孩子叛逆,不容忽視。

孩子叛逆家長應該怎麼做?

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叛逆,關鍵是家長該怎麼處理。像上面提到,13歲叛逆男孩離家出走6天,直接導火索就是他的家長,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讓孩子感覺心灰意冷。面對叛逆的孩子,家長一定要處理好:

孩子叛逆,家長讓他往東,他偏往西,家長首先要做的是,不要跟他硬碰硬,而是要放下架子,學會傾聽,讓孩子感覺被尊重,願意和家長溝通。

其次,放棄對抗,學會接納孩子。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家長要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幫助孩子去解決問題。

最後,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支持孩子獨立嘗試,孩子就會把家長當成強有力的後盾,變得更加積極、勇敢。

【話題討論:你家孩子正處於叛逆期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兒童發展,時尚教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孩子叛逆其實是最好的開始,家長看懂了,孩子就有救了
    很多家長都對孩子的「叛逆」頭痛不已。總想找一些什麼辦法來「修理」孩子。實際上,孩子叛逆是好的開始,如果父母把握好了,對孩子受益一生;如果沒有把握好,可能就會害了孩子。對於少年期和青春期的叛逆,我們每個人或許都曾經歷過,只是身為家長的我們已經無法真正地理解一個孩子的感受。
  • 叛逆其實是好的開始,家長看懂了,孩子就有救了
    很多家長都對孩子的總想找一些什麼辦法來「修理」孩子。實際上,孩子叛逆是好的開始,如果父母把握好了,對孩子受益一生;如果沒有把握好,可能就會害了孩子。其實,孩子叛逆本身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每個人的內在都會有叛逆的傾向。
  • 孩子叛逆其實是好的開始
    很多家長都對孩子的「叛逆」頭痛不已。總想找一些什麼辦法來「修理」孩子。實際上,孩子叛逆是好的開始,如果父母把握好了,對孩子受益一生;如果沒有把握好,可能就會害了孩子。對於少年期和青春期的叛逆,我們每個人或許都曾經歷過,只是身為家長的我們已經無法真正地理解一個孩子的感受。我經歷過上千個關於孩子「叛逆」的個案,有自己的心得和總結。最近,一篇描寫少年尋找自己的文章讓我深受感動。
  • 孩子內向、不愛說話,是值得慶祝的大喜事,原因無法反駁
    還記得,上一次我們一起去郊遊,朋友家的孩子,在人群中顯得孤零零的,有其他小朋友找他玩,他還扭扭捏捏不好意思。我們大人鼓勵他,去玩吧,他才加入對方一起玩。所以,朋友經常嘆氣說,家裡孩子太內向了,將來走上社會該怎麼辦,肯定會被人欺負死的。但是,我卻不這麼認為。因為,家裡孩子內向、不愛說話,不見得是壞事,也許是值得慶祝的好事情。
  • 孩子叛逆其實是好的開始,家長看懂這篇文章,孩子就有救了
    很多家長沒發現,叛逆並不是孩子的問題,也不是很難解決的問題。想要讓孩子變得更好?讀懂這篇文章,您和孩子都會一如心中所想,變得越來越好。很多家長都對孩子的「叛逆」頭痛不已。總想找一些什麼辦法「修理」孩子。實際上,孩子叛逆是好的開始,如果父母把握好了,對孩子受益一生;如果沒有把握好,可能就會害了孩子。
  • 孩子叛逆其實是好的開始,家長看懂這篇文章,孩子就有救了!
    很多家長沒發現,叛逆並不是孩子的問題,也不是很難解決的問題。想要讓孩子變得更好?讀懂這篇文章,您和孩子都會一如心中所想,變得越來越好。很多家長都對孩子的「叛逆」頭痛不已。總想找一些什麼辦法「修理」孩子。實際上,孩子叛逆是好的開始,如果父母把握好了,對孩子受益一生;如果沒有把握好,可能就會害了孩子。對於少年期和青春期的叛逆,我們每個人或許都曾經歷過,只是身為家長的我們已經無法真正地理解一個孩子的感受。
  • 青春期孩子叛逆,其實是成長的開始,家長看懂了,孩子就有救了
    叛逆看似是孩子的問題其實恰恰是孩子開始成長了父母往往是看不見,也看不懂希望能把孩子拽住,用自己看得懂的方式來管教其實,「叛逆」沒有什麼稀奇的,孩子的世界叫「叛逆」,成人的世界叫「不服」,最關鍵的是要看到行為背後的內在需求,才能有力的支撐到孩子的成長,叛逆只是一個過程,父母和孩子只有經歷過其中的痛苦和掙扎,才會慢慢成熟,父母更懂孩子,孩子也會理解父母。2、做到「放手」,我和媽媽在等你的好消息!
  • 孩子越教育越叛逆,多半是家長方式不對,這4個禁忌很多父母在犯
    ​孩子小時候明明是乖寶寶,長大了卻越長越叛逆,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很多家長百思不得其解。其實孩子變化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出在家長的教育上。孩子在成長,家長的教育方式也要隨之變化,否則就別怪孩子越來越叛逆。身邊不少家長都在感嘆和煩惱孩子變叛逆了,憂慮的家長很多,但解決問題的家長卻很少。因為孩子變得叛逆,問題不一定就是出在孩子身上,透過孩子叛逆的表象,更值得關注的是家長的教育方式。
  • 青春期叛逆有很多類,而這一類最可怕,13-18歲孩子家長值得一看
    上了初中的孩子,顯著的特點是變:生理上在變,孩子開始發育了;心理上也在變,家長會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孩子不聽話了,甚至還可能與家長對著幹。你要東,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東。叛逆是由青春期孩子的成長規律決定的,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現,不叛逆反而是不正常的。
  • 孩子叛逆是好的開始,家長用對方式能讓教育升級
    叛逆是改變的開始,為教育指明方向,家長不急孩子好管教叛逆並不是到了青春期才會有的特殊行為,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有了自我意識之後往往時不時地就會做出一些和大人命令相反的行為,甚至會使用一些小手段去騙父母。這其實就是叛逆的開端,面對這種情況很多父母都會生氣著急,覺得孩子自己有注意力,不聽家長的話了,就開始指責和批評他們,企圖用更加嚴厲的教育讓孩子聽話。
  • 青春期叛逆有很多類,13-18歲孩子家長建議看看
    這話不假。上了初中的孩子,顯著的特點是變:生理上在變,孩子開始發育了;心理上也在變,家長會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孩子不聽話了,甚至還可能與家長對著幹。你要東,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東。叛逆其實是孩子適應人際關係調整、成長為獨立個體的一種方式。
  • 孩子為什麼會叛逆?可能是家長的教育出現問題,試試"魚缸法則"
    導語:養育孩子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問題,小到穿衣吃飯,大到交友學習,每一件事情都需要家長為孩子做決定,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小朋友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對父母的一些決定出現不滿,這時候,叛逆就成了家長最頭疼的問題。
  • 家長以身作則、性情平和、以誠相待,就能讓叛逆期孩子不叛逆!‍
    家長以身作則、性情平和、以誠相待,就能讓叛逆期孩子不叛逆!‍青春期的孩子有叛逆心理,那是因為他們經歷的還不夠多,他們想闖出一片新天地,他們有理想有抱負,敢闖敢拼,是好事。建議不要苦口婆心的去嘮叨他們,適當的讓他們自己經歷讓他們自己處理,一個人不真正經歷一件事就不能真正理解這件事,讓他們自己歷練歷練。
  • 孩子太過叛逆?家長了解海格力斯效應,快速糾正孩子的叛逆
    一些家長可能都遇到過孩子叛逆的表現,但通常家長都會用暴力去壓制家長,可家長有沒有想過孩子為什麼會存在叛逆的表現呢?孩子為什麼會出現叛逆的情況?1、家長總是強迫孩子孩子存在叛逆的情況,很有可能和家長對孩子的強迫有著一定的關聯。
  • 青春期叛逆有很多類,而這一類最可怕,叛逆期孩子家長必看
    叛逆說明孩子生理上成熟了,變得更聰明了,才有跟家長反抗的資本。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和思維水平提高的結果,是孩子成長的表現。所以說,叛逆不是一件壞事,而是一種成長和進步。叛逆是對人際關係調整的一種適應叛逆其實是孩子適應人際關係調整、成長為獨立個體的一種方式。進入青春期,孩子開始疏離父母,更多地與同伴相處。這種人際關係的調整對孩子未來的發展非常重要。在青春期之前,依戀是親子關係的重要特徵。
  • 孩子叛逆是好的開始,看懂的家長都很了不起
    所謂叛逆,不過是大人一廂情願的說法,對孩子來說那是成長的一個標誌而已。其實,叛逆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每個人都會有叛逆的傾向。對於一個人的成長來說,它也不過是暫時的,而且只有經過了這暫時的痛苦,才會慢慢成熟,真正地理解父母的用心。
  • 父母一定要明白,青春期的敏感、叛逆,其實是孩子發出的求救信號
    不僅不希望跟父母溝通,而且特別叛逆。無論父母說好話還是孬話,孩子都聽不進去。很多時候,父母往往說的一句無關緊要的事,就能讓青春期的孩子炸毛,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那為什麼孩子在青春期後,會突然變成這樣呢?其實這並不是孩子跟人學壞了,性格發生變化了,而是孩子的發展進入了一個關鍵的階段。敏感、叛逆並不是孩子真的想這樣,只是他們想健康度過此階段發出的求救信號。父母不僅不應該排斥反感,反而應該重視。
  • 青春期叛逆有很多類,而這一類最可怕,13-18歲孩子家長定要看!584
    這話不假。 上了初中的孩子,顯著的特點是變:生理上在變,孩子開始發育了;心理上也在變,家長會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孩子不聽話了,甚至還可能與家長對著幹。你要東,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東。 逆反期的孩子,儘管自我意識發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還差,常會無意識地違反紀律。
  • 孩子瘋狂叛逆,家長的救命稻草,就是送去叛逆青少年特訓學校?
    孩子瘋狂叛逆,家長的救命稻草,就是送去叛逆青少年特訓學校?不少青春期家長對孩子的瘋狂叛逆束手無策,好話說盡,辦法用盡,最後孩子還是不吃那一套,依舊我行我素,可憐家長步步後退,孩子卻絲毫不感恩。一些家長開始考慮:是不是應該將他們送去叛逆青少年特訓學校?
  • 慶祝孩子青春期叛逆?日本媽媽的神操作,值得所有父母學習
    或者說,歷經兒童叛逆期的樂樂,和青春期叛逆的高峰值相比,程度低很多,我尚無實戰經驗可以分享。而且有些糟糕的是,可能因為之前做記者的職業病,我的代入感特別強,每回聽這類故事,總是自己琢磨:如果樂樂到了那個階段,我是不是也慘兮兮?呃,好可怕!因此今天早飯時,當我看到一位日本媽媽慶祝孩子有叛逆期時,真是眼前一亮。哈哈哈,我要把這個神操作記錄下來,收藏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