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聖誕節」為什麼要吃「烤雞」?應景的傳統美食還有這些!
聖誕美食點點名!
隨著聖誕節腳步接近,過節氣氛也越來越濃厚,外國人的聖誕大餐有那些必嘗美食?在西方,只要是聖誕節享用的家宴都稱為聖誕大餐,其實就是吃得比平時豐盛、品項及分量較多,當中還有具有特殊典故的食物,十分有趣、讓節慶味更濃厚。
火雞
一提到聖誕大餐,大家一定先想到火雞,其實早年歐洲人聖誕節是以鵝為主角,因為鵝比鴨或雞的體型大,適合用於節慶料理、供多人分享,吃火雞則是16世紀時才出現。
相傳當時某一年聖誕節,大批英國移民抵達美洲的樸裡毛斯山,而那裡除了滿山遍野的火雞外,幾乎沒有別的動物,這些人只好烤火雞過節。火雞體型大、肉很多且味道鮮美,膽固醇含量又低,因此深受西方人青睞,聖誕節吃火雞也延續下來,成為一項傳統。
樹幹蛋糕
樹幹蛋糕是常見的聖誕甜點,相傳早期法國人深信燒柴能趕走黴運,因此聖誕節來臨的前一周便開始在家中燒柴,一直延續到聖誕節當天,希望藉此驅走厄運。
樹幹蛋糕造型多變,有些直立起來、還會搭配薑餅人。另一個較浪漫的說法,是一位法國青年因沒錢買聖誕禮物給情人,便在森林裡撿了一段美麗的木頭送給女方,不料竟贏得芳心,從此好運連連!無論是源於哪個傳說,樹幹蛋糕從此成為聖誕節必嘗的甜點。
薑餅
薑餅(Lebkuchen)是一種介於蛋糕與餅乾口感的點心,因可存放較長時間,多半被做成娃娃或是小屋形狀,放在聖誕樹下討吉利。
相傳十字軍東徵時,姜屬於昂貴的進口香料,只會在聖誕節、復活節等重大節日使用;而在大雪紛飛的聖誕節,把薑汁倒進蛋糕、餅乾中,不只增加風味,更有驅寒的作用!
另外,還有傳說在聖誕節當晚,於耶誕樹下吃了薑餅,便會和心愛的人永遠在一起。 除了薑餅人、聖誕樹、雪人之外,有些薑餅還會做成屋子、星星。
各國聖誕大餐!
位於南半球的澳洲正值炎炎夏日,許多家庭在這天會到戶外舉辦聖誕BBQ派對,或享用羊肉、火雞與海鮮冷盤大餐;在義大利南部,平安夜時會享用由龍蝦、海膽、蛤蜊、鱸魚、蝦、蚌類、扇貝等7種海鮮組成的傳統「七種魚盛宴」;法國習慣食用加大分量的鵝肝加牛排;英國會有炸魚跟整條的爐烤牛肉、獵人式燉雞;北歐則以豐富的海鮮如鮭魚、扇貝等料理為主;德國除了豬腳跟香腸,還會有加了水果丁與蜜餞的甜麵包。
豬腳是德國人過聖誕節時必備大菜。
牛肉丸是瑞士、歐陸傳統節慶會有的家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