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言:「閏月年」不宜下葬? 專家稱迷信說法無科學依據

2020-12-20 本溪網

  中國有句古話:人死為大,入土為安。指的是舊時土葬,埋入泥土之中,逝者方得其所,家屬方覺心安。時至今日,雖早已不再流行土葬,但是及早將逝去親友下葬,亦是對逝者最大的尊敬。然而近年來社會上開始流行這樣一種說法:閏月年,不下葬。究竟此種說法是空穴來風還是真的有其科學道理,是以訛傳訛還是真的有其歷史依據?日前,記者帶著這些疑問採訪了我市民俗、社會學專家李泮成。


  記者:究竟什麼是「閏月年」?


  李泮成:我國傳統曆法陰曆是按照月亮的圓缺安排大月和小月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12個月共354天或355天,同陽曆一年365天相差10天或11天,三年就相差約三十天。為了與節氣同步,從而滿足指導農業生產的需要,每二到三年就要增加一個月,這個額外增加的月份就叫閏月,有閏月的年份就叫閏月年。由此可見,閏月年只是為方便指導農耕而設的一種時序調整手段。


  記者:「閏月年,不下葬」有無歷史依據?


  李泮成:本人是學習和研究周易的愛好者,也注重專研風水典籍收藏,藏書包括黃帝《宅經》、郭璞《葬書》等歷代風水典籍。所敘內容都是有關論山、論水、論形、論勢、論陰陽五行、論九宮飛星、論龍脈、論藏氣等五門八派。我常與同行切磋交流,無論從歷代風水典籍,還是大師口中都沒有「閏月年不能下葬」之說。所收藏的一部有關擇日的《日課》,專指擇日,「安葬」部分涉及到「年」的問題,但指的是某年只可在某山下葬,沒有涉及閏月年下葬會怎樣的說法。


  記者:「閏月年,不下葬」說法從何而來?


  李泮成:很久以前我聽我的老師說過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有五十多戶人家的村莊裡,有一位人稱「百事通」的人,誰家有個紅白喜事他都跑前跑後張羅著,久而久之,十裡八村誰家有個紅白喜事都去找他,事情辦完之後給幾個賞錢。有一年閏四月,該村有一家一位92歲的老人去世了,卻從很遠的地方找個先生。事也湊巧,喪事辦完並安葬後沒多久,這位老人的三個兒子因分家產大打出手,老三的妻子被老大的妻子打死了。這位「百事通」正因老人死的時候沒找他來主持心裡不痛快,看到他家又死了人,正是出氣的機會,於是對村裡人說:「先生不是誰都能當的,他不會看,今年是閏月年,不能下葬,他們家犯『重喪』了,能不繼續死人嗎?你們看著吧,還不能就死一個呢?」


  這件事傳開以後,凡是閏月年,這個村子再也沒有人敢挪墳下葬了。久而久之「閏月年,不下葬」在民間訛傳開來。一旦誰家在閏月年需要下葬或挪墳,就需要請教這些「陰陽先生」或「出黑先生」,他們會告訴你非要入土的話得「破」啊,拿660元錢(或其他數額不等貌似有說法的錢數),就給「破」了。結果一部分愚昧無知的人就上當受騙,受騙之後還覺得心裡大為寬慰,好像免去一「劫」。


  可見,閏月年不能動土和下葬純屬一種無稽之談,是一種誤導行為。

相關焦點

  • 奇聞趣事:為什麼「閏月年份清明節不宜掃墓」?
    清明已過,早在民間就有傳聞:「閏月年」不宜掃墓。這到底是迷信說法還是有科學依據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據廈門民俗專家、閩南文化研究會理事黃錫源表示,歷史上並沒有這樣的習俗,大家可以按照計劃前往掃墓。
  • 專家:「閏四月不宜嫁娶」無科學依據
    對於民間流傳的「閏四月不宜嫁娶」的說法,民俗專家認為這並沒有科學依據。「閏四月」的出現和農曆曆法有關,今年的農曆是「閏四月」,即從陽曆4月21日至6月18日,共59天,都是農曆四月。民間流傳有「閏四月不宜嫁娶」的說法,這種觀念使得本應火爆的婚慶市場「旺季不旺」。本打算五月份和女朋友結婚的天津市民楊瑞就聽從了老人的建議,把婚期改在了十月份。
  • 農曆蛇年禁忌多 "寡婦年""不宜穿紅"引爭議
    中新網2月7日電 每逢年末歲初,民間各種流年運程的說法甚囂塵上。蛇年臨近,「蛇年是寡婦年」、「蛇年不宜穿紅」等說法流傳甚廣。種種說法有無科學依據?  農曆蛇年無立春日 舊俗是寡婦年、啞年  「龍年是寡婦年,不宜結婚」的說法,從龍年年初開始,就困擾著有結婚打算的年輕人。
  • 「閏月鞋,閏月穿,閏月的老人活一千」,閏月農村都有哪些說法?
    眾所周知,2020年是雙春年,一年兩頭打春,一個立春節氣在年頭,還有一個立春在年尾,並且,2020年還是閏四月。今天是2020年的農曆三月三十,後天就進入農曆四月初一了。在農村,每逢閏年閏月都有一些特殊的說法,其中,對於閏四月更是眾說紛紜,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說法。那農曆閏四月都有哪些說法呢?筆者就以筆者所在的家鄉為例來給大家說一下吧。
  • 今年閏四月,閏月都有什麼習俗和講究嗎?大家需要注意什麼呢?
    閏月是我國農曆的一種曆法現象,在我國農曆曆法中,有閏年和閏月的說法,2020年是閏年,閏的是4月(按照曆法規則,排放在從二月到十月的過後重複同一個月,重複的這個月為閏月,如四月過後的閏月稱為閏四月)。民間有「閏月鞋,閏月穿,閏月老人活一千。」的說法,民俗中,逢閏年閏月,子女要給父母買雙鞋,以報哺育之恩,祈求父母身體健康、平安,有的地區則是逢閏月年,出嫁的女兒要給母親買鞋,祝願母親福壽延年,不過送父母鞋子本身就是一片孝心,又有傳統風俗需要,建議大家都在閏四月給爸媽買鞋,討個好彩頭。
  • 2021年是寡婦年?農村有寡婦年不宜結婚的說法,為啥呢?
    導讀:2021年是寡婦年?農村有寡婦年不宜結婚的說法,為啥呢? 時間過的飛快後天將會迎來二十四節氣的:冬至,冬至的到來也就預示著立春也就不遠。農村有句老話叫做冬至逢壬數九。
  • 專家稱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這在現代多數人看來是迷信的,不過還是有不少人相信,包括認為上午產子和下午產子就不一樣,存在有差異。而這究竟是不是迷信呢?上午產子比下午產子好?孩子決定在哪個時辰來到這個世界,通常是很難決定的,尤其是順產。不過現代有剖腹產,通過和醫生溝通,還是能夠決定孩子出生的時辰的。
  • 「閏月鞋,閏月穿」,2020年閏四月有什麼講究呢?
    1、不宜結婚因為傳統的中國思想「四」和「死」諧音,因此閏四月結婚意味著感情不合、容易分離等,但結婚挑日子只是一種討喜頭的說法,真正看婚姻合不合適的,還需男女雙方適合,不要過於迷信  2、送父母閏月鞋民間有「閏月鞋,閏月穿,閏月老人活一千。」
  • 即將到來的農曆豬年為「無春」年 全年沒有「立春日」
    新華社天津1月8日電(記者周潤健)進入臘月後,農曆己亥豬年漸行漸近,年味愈來愈濃。天文專家表示,即將到來的豬年中,將出現我國傳統曆法中的「無春」現象,即農曆的一年中沒有「立春日」。天文年曆顯示,從2019年2月5日至2020年1月24日,為農曆的己亥年,即「豬年」。2019年的立春在2月4日,而此時仍然是農曆「狗年」,2020年的立春同樣也在2月4日,但那時已經是農曆「鼠年」了。所以,即將到來的農曆豬年沒有「立春日」。「無春」現象是如何形成的呢?
  • 專家:系農曆六月沒有「中氣」所致
    新華社天津7月22日電(記者周潤健)繼6月24日迎來農曆六月之後,7月23日又將迎來農曆雞年的第二個農曆六月,即「閏六月」。那麼,雞年為何是「閏六月」呢?天文專家解釋說,這是因為農曆六月沒有「中氣」所致。
  • 2021無春年三件事不能做!
    2021年是無春年, 民間流行: 無春年三件事不能做。 而2021年立春為2月3日, 春節在2月12日, 立春在春節之前,為無春年,俗稱,寡婦年。 一、無春年不宜結婚 民間流傳「寡年無春,不宜結婚」的說法。
  • 原來不是迷信, 從很久開始就有科學依據了
    ,有的具有一定的科學道理被人們保留了下來。比如在對待去世後,人的屍體要停屍3天,才能夠下葬的習俗,在我國大多數地區都被保留下來。    這在今天有些人看來認為是封建迷信的一種做法,但是我們的先人是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之上,才有此習俗,在現在看來也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 老人常說嬰兒的衣服不能隔夜晾,3點科學依據,直破迷信傳言
    老人常說嬰兒的衣服不能隔夜晾,3點科學依據,直破迷信傳言過來人都知道帶孩子有多累,跟著孩子上躥下跳,孩子哭了得哄,不吃飯得喂,還得陪著玩,得一直看著孩子生怕磕了牆角或桌角。其實這並不是迷信,孩子的衣服的確不能隔夜晾的,是有科學依據的,這3點依據就能直破迷信傳言。第一點,吸引灰塵和昆蟲產卵。特別是在夏天,如果是在樓房中的陽臺還好,但是如果是在外面的話就有很大的可能性沾染到灰塵,對嬰兒稚嫩的皮膚造成傷害。還有可能吸引昆蟲在衣服上產卵停留等等,因為嬰兒的衣服本身都是棉質的,而且剛洗後又溼潤,是昆蟲產卵最喜歡的環境。
  • 俗語:「閏月鞋,閏月穿,閏月老人活一千」,準確嗎?看完明白了
    現在的商家,也會想方設法的想出一些噱頭,用以來拉攏客戶,有的會利用年份的不同,民間的一些習俗演變而來,有的確實是傳統的習俗,大家也都比較習慣接受,而有的卻是商家故意為之,根本就是莫須有的由大家傳頌一通之後,就變成了很多樣的說法,而且不信還不行。
  • 俗語:「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2020年是雙春年,也是閏月年
    導語:俗語:「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2020年是雙春年,也是閏月年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歷史中留下的文化也被中華兒女所傳承,其中俗語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因為其通俗易懂,且背後蘊含著深刻的道理而廣為流傳,其中有描述農村生活的,
  • 專家稱「潔廁塊致癌」無科學依據—新聞—科學網
    文章稱,馬桶水箱裡的潔廁塊帶來的藍色汙水,會反流進自來水系統,引起包括癌症、白血病等致死病,呼籲大家停止往馬桶水箱投放潔廁塊這種「自殺行為」。潔廁塊真的會致癌嗎?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把潔廁塊和癌症聯繫起來,是一件不太靠譜的事。
  • 閏月年結婚有什麼說法 講究
    因此他們對於婚姻一般都是比較嚮往的,那麼閏月年結婚有什麼說法和講究?  閏月年結婚有什麼說法  閏月結婚好  在選擇結婚吉日的時候有一條為要「選擇閏年閏月」,並且月份比年份重要,因此在閏月結婚的話是很好的。
  • 這個說法是迷信,還是有科學依據?專家告訴你
    眉毛長是不是真的容顏長壽?專家說,其實單以人的眉毛長短來判定此人的壽命長短,是比較武斷的。的確,眉毛濃密,長得長是代表體內氣血充沛。人的氣血足,身體就好,那麼自然壽命長,但這並不是絕對的事,這只是一項可參考的特徵,有些眉毛短的人身體氣血一樣充沛。長沙的老年醫學研究所曾對一些高壽老人做過對比分析,分析後發現,雖然長眉老人長壽佔多,但只是散見於高齡老人中,並不具有代表性。
  • 然而這並非迷信,是有科學依據的
    其實,這並非是因為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人人都想長生不老,在浩瀚的宇宙中,人類非常的渺小,我們就像是螻蟻一樣,即便能夠做很多事情,但在世間萬物面前,卻是一粒塵埃。古往今來,人們從未停止追求長生不老藥,希望自己能延年益壽。早在「淮南子」中就曾有記載,秦始皇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即便他是一位偉大的人物,卻也難逃生老病死。
  • 鼠年將至,「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雙春年好嗎?看完有數了
    由於在2019年並沒有立春節氣,2020年的春節來得比較早,雖然在2019年沒有立春節氣,但是在2020年中卻有兩個立春節氣,再加上明年還是閏年,所以在農村還有「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的說法,那麼關於雙春年還有哪些說法呢?有閏月的年份,人們稱之為閏年,而沒有閏月的年份,則是平年。在2020年是閏四月,所以便是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