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長春5月22日專電(記者何悅)從21日起,剛過去的農曆四月又開始重複,成為今年第二個農曆四月,即「閏四月」。對於民間流傳的「閏四月不宜嫁娶」的說法,民俗專家認為這並沒有科學依據。
「閏四月」的出現和農曆曆法有關,今年的農曆是「閏四月」,即從陽曆4月21日至6月18日,共59天,都是農曆四月。民間流傳有「閏四月不宜嫁娶」的說法,這種觀念使得本應火爆的婚慶市場「旺季不旺」。
本打算五月份和女朋友結婚的天津市民楊瑞就聽從了老人的建議,把婚期改在了十月份。「中國人對結婚日期的挑選頗為看重,很多人都覺得結婚必須要選個良辰吉日,這樣以後的日子才能過得順順噹噹。」
長春鵬緣婚慶公司負責人也對記者表示,「閏四月不宜嫁娶」的說法使得今年五、六月份婚慶活動預定情況較往年遜色了不少。
「 閏四月 是正常曆法現象,與婚喪嫁娶、吉兇福禍沒有聯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曹保明對記者說。
「 閏四月 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一個節氣,用來指導生產與生活。民間說的 春脖子長 ,就是反映了 閏四月 的現象。」曹保明表示,中國民俗是流傳千百年的文化存在,而人們在生產生活中也產生了不少「民俗延伸」,「閏四月不宜嫁娶」就是一種「民俗延伸」,並沒有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