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安徽晶奇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服務基層群眾的民生需求為宗旨,聚焦醫療醫保、民政養老領域的信息化建設,致力於提升民生服務的普惠性和公平性,主要為政府部門、醫療衛生機構等客戶提供軟體產品和解決方案。
主要財務指標
安徽晶奇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資產總額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逐年增加,2017年度資產總額為20,212.26萬元,2018年度資產總額為26,926.92萬元,2019年資產總額為30,624.59萬元,2020年資產總額為31,044.85萬元;2017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15,104.80萬元,2018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16,638.37萬元,2019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20,467.18萬元,2020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21,796.34萬元。
主要財務指標表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本次上市存在的風險
一、經營風險
(一)業務規模較小的風險
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1-6月,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0,597.51萬元、15,851.34萬元、15,866.04萬元和8,193.87萬元,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公司的業務規模較小。公司存在業務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弱的風險。若因技術研發、市場需求、自身經營管理等因素出現重大不利變化或發生因不可抗力導致的風險,公司盈利能力將可能出現較大波動。
(二)醫療醫保業務區域相對集中的風險
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1-6月,公司醫療醫保領域業務收入分別為6,448.74萬元、9,711.82萬元、10,052.45萬元和4,718.66萬元,其中來自於安徽地區收入佔比分別為44.39%、31.36%、72.01%和87.63%,安徽地區收入佔比較高,公司醫療醫保業務呈現一定地域性特徵。隨著業務發展,公司服務區域將逐步向全國其他區域拓展,但由於醫療醫保信息化領域具有較為明顯的區域性特徵,公司未來市場拓展將面臨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從而對未來經營規模和市場區域擴張產生不利影響。
(三)經營業績季節性波動的風險
公司客戶主要為政府部門、醫療衛生機構等,該類客戶一般都實施嚴格的預算管理制度,通常在上半年對全年的投資和採購進行規劃和招標,下半年進行系統測試、驗收。客戶的採購決策和採購實施的季節性特點決定了公司業務呈現季節性特徵,即上半年營業收入少於下半年營業收入,但由於公司費用支出基本在年內均衡發生,導致下半年實現利潤佔全年比重較高。公司業績存在季節性波動風險。
(四)人力成本上升的風險
公司所處行業屬於技術密集型行業,業務發展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且公司軟體產品業務和運維及技術服務業務主要成本為人力成本。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1-6月,公司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分別為3,716.61萬元、4,919.49萬元、6,021.61萬元和3,855.44萬元,報告期內呈穩步上升趨勢。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生活成本的上升,社會平均工資逐年遞增,公司為保持人員穩定並進一步吸收優秀人才加入公司,未來有可能繼續提高薪酬待遇,增加人工成本支出,若增加的人工成本未能產生效益,可能對公司盈利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
(五)經營業績波動的風險
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1-6月,公司軟體產品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2.66%、29.41%、42.54%和44.89%,公司的部分軟體產品項目金額較大、實施周期較長,大項目的收入確認對當期營業收入影響較大;受項目完工時間、客戶驗收時間等因素影響,項目的收入確認時點具有不確定性。若這類合同集中完工,會造成收入、利潤在不同報告期之間出現較大波動。
二、創新風險
公司所屬的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具有技術升級迭代較快的特點,近年來,以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新技術、新應用層出不窮。如果公司在未來經營發展過程中,對技術、產品和市場的發展趨勢不能正確判斷,對行業關鍵技術、需求的發展動態不能及時掌控,無法根據社會和客戶的需求及時進行產品或技術創新,將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三、財務風險
(一)應收帳款與長期應收款無法及時收回及發生壞帳的風險
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和2020年6月末,公司應收帳款餘額分別為4,472.53萬元、10,628.71萬元、11,011.64萬元和14,846.48萬元,帳齡1年以上的應收帳款帳面餘額分別為807.53萬元、1,856.29萬元、3,904.15萬元和3,201.40萬元,佔各期末應收帳款帳面餘額的比例分別為18.06%、17.46%、35.45%和21.56%;公司長期應收款餘額分別為1,556.59萬元、1,524.45萬元、3,166.65萬元和4,458.34萬元,其中1年內到期的長期應收款餘額分別為467.70萬元、871.11萬元、1,526.22萬元和2,931.03萬元。隨著公司經營規模持續擴大,公司應收款項餘額呈增長趨勢。若未來公司欠款客戶的資信狀況發生變化,導致付款延遲,可能存在部分應收款項不能及時回收的風險,進而影響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入,對公司帶來不利影響。此外,如果客戶喪失付款能力,公司將因發生壞帳損失對公司利潤造成負面影響。
(二)經營性淨現金流波動的風險
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1-6月,公司經營性淨現金流分別為-340.47萬元、-1,054.34萬元、2,001.30萬元和-4,078.71萬元,波動較大。2020年1-6月公司經營性淨現金流為較大負數,主要系公司客戶主要為政府部門、醫療衛生機構,該類客戶均執行嚴格的預算管理制度,通常來說公司銷售回款上半年較少,下半年較多,而公司的人力成本、差旅費等支出在年度內發生較為均衡。若未來公司經營性淨現金流持續波動,將給公司營運資金管理帶來一定影響。
四、技術風險
(一)技術和產品開發質量風險
軟體開發對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未來發展具有重要影響。軟體和信息技術行業技術升級和更新換代較快,客戶信息化建設的需求也在持續提升,公司必須不斷進行技術創新以適應客戶需求。如果公司不能準確地把握行業技術的發展趨勢,在技術開發方向的決策上發生失誤,或不能及時將新技術運用於產品開發和升級,或開發的產品存在質量問題,將對公司的聲譽和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響。
(二)核心技術洩密的風險
作為軟體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優勢以及持續的創新能力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為防止技術失密,公司的關鍵技術一般由核心人員掌握,並與核心技術人員均籤訂了《保密協議》和《競業禁止協議》,以保證核心技術的保密性。此外,公司還採取了嚴格執行研發全過程的規範化管理、建立健全內部保密制度、申請軟體著作權保護等相關措施。但基於軟體企業的經營模式及行業特點,公司仍然存在核心技術失密或被他人盜用的風險。
五、內控風險
(一)實際控制人持股比例較低的風險
本次發行前,公司實際控制人冷浩先生直接持有公司32.32%股份,並通過雲康合夥間接控制公司5.48%表決權股份,合計控制公司37.80%表決權股份。本次發行後,冷浩先生控制公司表決權股份比例將降至28.35%,存在實際控制人持股比例較低帶來的控制權不穩定的風險。
(二)業務規模擴大帶來的管理風險
本次募集資金到位後,公司經營規模將進一步擴大。業務及資產規模的快速增長對公司的管理水平、決策能力和風險控制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管理層不能根據上述變化進一步健全完善管理制度,不能對業務及資產實施有效的管理與協調,則公司可能面臨規模擴大帶來的管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