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杭州潛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業從事有機酯類精細化學品研發、生產、銷售的企業,通過借鑑國內外精細化工企業成熟發展經驗以及秉承市場導向的原則,以磷酸酯系列產品為核心,同步開拓低碳醇酯類產品和二元酸酯類產品的市場,形成「橫向多元化」的發展戰略。
主要財務指標
杭州潛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資產總額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逐年增加,2017年度資產總額為21,318.97萬元,2018年度資產總額為25,269.85萬元,2019年資產總額為34,688.00萬元,2020年資產總額為38,840.12萬元;2017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14,975.04萬元,2018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18,971.56萬元,2019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26,748.59萬元,2020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30,590.71萬元。
主要財務指標表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本次上市存在的風險
一、創新風險
公司一直專注於有機酯類精細化學品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主要產品廣泛應用於過氧化物、農藥、橡膠、塗料等行業。創新能力將是公司立足於全球有機酯類精細化工細分市場的重要前提。若公司未來創新發展未達預期,或新產品、新技術等創新成果未能得到市場認可,將對公司戰略發展及盈利能力增長產生不利影響。
二、技術風險
(一)技術迭代、產品更新的風險
公司擁有多種類型的有機酯類產品,現有的生產工藝裝置及較高的技術研發實力為公司支撐了較高的產品品質及生產效率。但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和下遊客戶對產品需求層次的提高,有機酯類化工產品生產工藝及產品技術更新速度也隨之加快。若公司不能順應未來市場變化,繼續研發出技術含量更高、品質更穩定的產品及提高生產效率,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公司今後的市場競爭地位。
三、經營風險
(一)主要原材料價格波動的風險
公司有機酯類產品的主要原材料為三氯氧磷、辛醇、苯酐、甲醇、乙醇等化工原材料。化工原材料受國內外宏觀經濟變化、供求關係、政策調控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價格波動頻繁。若主要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則會對生產成本的控制及公司營運資金的安排帶來不確定性,進而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二)安全生產風險
公司在生產過程中使用到了三氯氧磷、甲醇、乙醇等具有危險性的化學品,其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質,對存儲、運輸、加工和生產都有著特殊的要求,若處理不當則可能會發生火災、爆炸等安全事故,威脅生產人員的健康和安全。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公司的正常經營將受到不利影響。
四、財務風險
(一)重大客戶依賴風險
報告期各期,公司對第一大客戶上海祥源化工有限公司的銷售收入分別為4,732.84萬元、9,097.26萬元、16,309.34萬元和8,233.82萬元,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14.83%、24.12%、39.20%和41.47%。公司對上海祥源(終端客戶先正達)銷售收入逐年提高,儘管上海祥源化工有限公司為國際知名企業先正達(Syngenta)在中國的指定代理商,但如果先正達更換供應商,或大幅減少對公司產品的採購數量,將會對公司的產品銷售收入帶來較大影響。
(二)應收帳款增長的風險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帳款帳面價值分別為2,241.58萬元、4,238.23萬元、3,690.73萬元和6,177.18萬元,佔同期期末流動資產的比重分別為27.75%、33.75%、20.66%和30.07%。截至2020年6月30日,一年以內的應收帳款餘額佔比99.36%。公司應收帳款的增長均與公司正常的生產經營和業務發展有關。雖然公司應收帳款的帳齡主要在一年以內,並且主要是應收信譽良好的大型企業的款項,但如果主要客戶經營狀況發生不利波動,可能導致公司不能及時收回款項,對公司的經營業績造成一定影響。
(三)高毛利率可持續性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2.95%、22.75%、28.21%和33.29%,呈上升趨勢,主要系近年來公司產品品質穩定,原材料價格受環保及生產周期影響下降以及開拓下遊新應用領域,在公司產能受限的情況下,公司在維護優質客戶的同時,優先選擇高毛利的訂單,實現產品整體毛利率的提升。公司毛利率波動主要受產品下遊行業需求變動、產品價格波動、原材料價格波動等因素影響。一方面,如果宏觀經濟形勢和下遊需求放緩、行業內市場競爭變化,將導致供求關係及產品價格變化,存在影響公司毛利率的可能;另一方面,如果未來技術壁壘被打破,或者較高的毛利率水平吸引其他有實力的競爭對手進入該領域,則存在因市場競爭加劇使得公司面臨毛利率水平下降的風險。
五、市場風險
我國精細化工行業處於快速發展階段。一方面,在國家產業政策的大力扶持之下,國內企業研發投入將不斷加大,大中型生產商將不斷湧現,加劇中低端市場競爭程度;另一方面,國外企業憑藉強大的研發與資金優勢,在中高端市場對國內企業構成較大衝擊。近年來,公司注重中高端產品的研發與生產,公司產品結構持續優化。如果公司不能準確把握行業發展規律,在產品研發、技術創新、工藝水平、生產管控等方面進一步鞏固並增強自身優勢,將面臨市場份額或毛利率下降的風險,從而對公司的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六、自然災害和重大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經營風險
規模較大的自然災害和嚴重疫情,可能會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甚至給整體經濟運行造成一定影響。自然災害和重大疫情等的發生非公司所能預測,可能會形成停工損失,甚至影響市場信心和宏觀經濟環境,從而對公司的業務經營、財務狀況、發展戰略的實施造成影響。
2020年1月新冠疫情爆發,致使全國各行各業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疫情爆發初期,由於疫情管控需要,公司延遲了復工時間。因隔離措施、交通管制等疫情管控措施的影響,公司的採購、生產和銷售等環節在短期內均受到了一定程度影響。目前,國內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全球疫情依然十分嚴峻。如果新冠疫情出現反覆而得不到有效遏制,將對公司經營帶來一定不確定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