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畢業去賣房是一種浪費嗎?房產中介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樣了?

2020-12-27 瀚海觀察

中新經緯11月23日報導,「門檻低」「流動大」「滿嘴跑火車」,是外界貼給房產經紀人這一群體的標籤。但近幾年,一些知名院校畢業生去賣房的報導屢屢引起社會關注,個別名校畢業的經紀人還不負眾望,取得令人羨慕的銷售業績。

近日,中新經緯客戶端在鏈家APP查詢發現,當前該平臺在北京共有超2.4萬名經紀人,「雙一流」高校畢業生達1463名,其中不乏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吉林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高校畢業生。

一些「雙一流」高校畢業生的銷售業績較為突出。北京鏈家新柏林愛樂東門店的一位陳姓經紀人,畢業於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在鏈家工作5年以上,共成交了153套二手房、10套新房,年成交金額過億元;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的一位李姓經紀人,二手房成交177套、新房8套、租房20套,年成交金額過億元。鏈家APP顯示,當前年成交金額超過1億元的經紀人有113名,其中,「雙一流」高校畢業生有16名。

名校生進入房產經紀行業,只是整個行業學歷提升的縮影。2019年10月,鏈家宣布,計劃在2021年將全國經紀人本科生佔比提升至51%以上,同時,通過內部組織氛圍營造、績效體系變革等手段增加經紀人留存率。

很多人都在問北大畢業去賣房到底是不是一種浪費?其實,這個問題並不難回答,這個是一種必然的趨勢,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對於整個就業市場來說,薪酬已經成為了引導就業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房地產經紀人也就是大家口中的房產中介,雖然一直以來都被稱為是低門檻的工作,基本上感覺什麼人都能幹,但是這是房地產發展前期的特點,當時的中國房地產市場由於剛剛發展起來不久,各大房地產企業都在跑馬圈地,當時的房地產投資幾乎就是一種無腦投資,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只要買房放在那裡就能賺錢,那麼這個時候幾乎所有的房地產經紀公司想的都是如何擴大規模,所以,只要是個人就能幹,所以房地產經紀產業引入了大量的低素質人員,讓不少人形成了房地產經紀產業內部素質較低的刻板印象。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房地產已經進入了「房住不炒」的後房地產時代,在這個時代中,其實房地產經紀產業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其本身的較高收入其實已經足夠吸引優質大學畢業生進入各市場,在價格導向的影響下,優質大學畢業生的進入也就顯得非常正常。

其次,我們從整個市場的標的來看,當前大家買房的時候,其實一套房產的市值已經非常高了,以北上廣深的房產為例,一套一線城市的房產市場價格動輒幾百萬,甚至上千萬,有的甚至好幾千萬,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按照標的的百分比例抽成來計算的話,其實每套房的交易佣金額度也能夠到達幾萬甚至幾十萬的額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即使是投資銀行不少企業債的項目其收益額度也就這麼多,在這樣的情況下,高額的交易必然需要專業的交易顧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房地產經紀人已經不僅僅是低水平的打雜置業顧問那麼簡單了,更多的是是需要更加專業的知識與素養,要有從財務分析、房地產專業分析等一整套的分析能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於房地產經紀人來說其市場的要求也在越來越高,越是高端的房地產項目就越需要專業的房地產經紀人,這也為優質大學畢業生的進入提供了可能性。

第三,從個人發展的角度出發,我們看到鏈家為代表的一系列房地產經紀企業也逐漸實現了上市,貝殼找房甚至成為了全國市值最高的房地產企業之一,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要房地產經紀人的職業發展通道能夠打通,不要有明顯的職業天花板,吸引優質高校畢業生也就非常正常了。

相關焦點

  • 北大畢業生當房產中介,高學歷去做房產中介,是人才的浪費嗎?
    近日,一則關於「北大畢業生當房產中介的現象,高學歷去做房產中介,是人才的浪費嗎?」的話題引發了熱議,932萬的領域熱度。那麼高學歷做房產中介真的是人才浪費嗎?做老師:浪費人才,不如當初考師範去網際網路996:拜金、世俗,沒有情懷。創業:白瞎了北大文憑,不一定比高中畢業的強。……的確為什麼名校的無論做什麼都能引發熱議呢?名校出身的仿佛就應該站在社會的頂層,做最光鮮亮麗,聽起來高大上的工作,這是理所應當,做房長中介,那不是賣苦力,埋沒了人才嗎?
  • 北大畢業生從事房產中介引發熱議,過千萬收入證明:知識改變命運
    北大畢業生從事房產中介引發熱議,過千萬收入證明:知識改變命運說起我國最強高校,必然繞不開「清華與北大」。在人們的認知中,清華北大畢業生日後所從事的必然是光鮮亮麗收入頗高的職業,房產中介不管怎麼說也聯繫不到北大畢業生頭上。
  • 北大本科畢業生成房產中介,沒學歷連賣房都不配?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23日電 (薛宇飛)「門檻低」「流動大」「滿嘴跑火車」,是外界貼給房產經紀人這一群體的標籤。但近幾年,一些知名院校畢業生去賣房的報導屢屢引起社會關注,個別名校畢業的經紀人還不負眾望,取得令人羨慕的銷售業績。
  • 從北大畢業生當中介,賣豬肉引起的熱議看,我們是否管的太多?
    賣豬肉,「國家花那麼多錢培養你就幹這個」;出國,辜負了祖國的培養;做老師,是對人才的浪費;做公務員,不想著服務總想做官。作為老師,我曾經跟學生講,你書讀的越多,在你面前的世界就越廣,但我沒想到,讀了北大,路會越走越窄,甚至沒有擇業自由。這次,是北大畢業生在某公司當起了房地產中介,賣房。
  • 北大交大畢業生當房產中介引熱議,人才浪費?還是中介收入不菲?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名校畢業生去做房產中介,其中不乏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大等雙一流高校的畢業生。圖片中的黃燦來自北京大學,按照大家習慣思維,她畢業後要麼是金融精英,要麼是公務員等高薪體面的工作,選擇辛苦的房產中介行業,確實讓很多人驚訝。
  • 為何房產中介月薪上萬,離職率卻那麼高,難道真的不賺錢嗎?
    現在說起做銷售什麼最賺錢,很多人都會說賣房賣車,這兩個職位好像真的非常掙錢一樣。不過房產中介雖說可以月入上萬,但是常常會看到很多人幹一兩個月就離職了,難道掙不到錢了嗎。為何房產中介月薪上萬,離職率卻那麼高?
  • 房產打工人真相中介篇|房產中介:985畢業12年,我當中介攢了三套房
    現在,隨著存量房市場逐步在一二線城市佔據主流,如今的房產中介已經不再是早些年的房產中介,他們在學歷、專業度、財富積累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提升。騰訊房產採訪了四位中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正如他們所說:見的買房人多了,對生活的忍耐力也提高了不少。
  • 985、211院校畢業去賣房,是人才的浪費?還是新擇業觀?
    因為他兒小王跑去當房產經紀人了。小王在我們本地一所985院校讀光電通訊專業,將於明年6月份畢業。小王最近拋棄了自己所學專業,跑到了當地一家房公司賣房,當起了房產經紀人,這個事情把老王氣炸了。因為小王讀的學校,在全國高校排名中位居前20,是響噹噹的985院校,學了最好的光電通訊專業,跑去賣房,老王一想到這事,總覺得在親朋面前抬不起頭來。
  • 疫情後,是賣房的好時機還是在等等,看房產中介怎麼說
    就有很多人想方設法去弄一些現金流回來,或者又不能變賣房產套現,比如說能更快得到一部分的現金,讓自己很多企業或者店鋪能很快的運作起來,是吧?不管是說交房租還是說呃,購買一些新的設備是吧?或者招人,這些東西都要運作起來,然後今年能更快地走入一個軌道,是吧?要不然今年的生意就泡湯了。
  • 名校畢業生去賣房,76.9%的受訪者覺得現在大學生就業壓力非常大
    近幾年,一些北京外國語大學、南京大學、鄭州大學、吉林大學等知名院校畢業生去賣房的報導引起了網友熱議。很多人覺得高學歷人才去賣房是一種浪費,而有些人則不這麼想。網友們紛紛對此事發表了自己的觀點。網友一:自己喜歡就好,沒有什麼浪費不浪費的!網友二:還是沒有人回過味來,不是說高學歷的做中介的是浪費人才,而是沒有高學歷的人未來可能中介的工作都做不了。用人單位在付出同樣的勞動報酬的情況下,能選擇更高學歷的,可能就不會考慮學歷更低的了。
  • 北大、復旦等名校畢業生,從事房產中介、家政被熱議,你怎麼看?
    近日,「北大、復旦畢業生從事房產中介,32歲碩士做家政」的一條新聞,引發熱議。在鏈家的在線直選經紀人的「 雙一流高校」欄裡,名校畢業生比比皆是,其中不乏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大、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等頂尖名校,碩士、博士也在其列。據悉,其中多位經紀人實現銷售超過1億元,提成非常可觀。
  • 211大學畢業幹房產中介,不僅不丟人還能年入百萬,事實真香了
    01我211畢業,幹房產中介,一點也不丟人 有人夢想自己長大以後做科學家,有人想做明星,有人想當醫生,但你問問身邊人,很少有人會希望自己長大以後做一個房產中介吧。可實際上,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房產中介一族,其中不乏高學歷的人。
  • 畢業就拿到華為的offer的他,為啥最後卻選擇當中介賣房?
    華龍網消息,8年前,研究生來賣房是一件令人驚訝的事。何況,牛旭亮一畢業就拿到了華為的offer。牛旭亮的工作,一邊連著人,一邊連著房子,相比「中介」這一稱呼,他和他們更願意管自己叫「房產經紀」,或者「置業顧問」。因為「中介」這個詞常常和手機裡的來電黑名單劃上等號。
  • 對話房產中介:《安家》賣房太容易,我們底薪3000,一套房看上百次才...
    剩下99%的店長,基本都是熱衷於「打雞血、抓業績」,「徐姑姑算是一位富二代,不存在生存壓力。你試想,當一個人衣食住行都成問題時,還會佛系嗎?反正擱正常人是不會的,這是抓的典型。」而《安家》裡,就刻畫了這樣的情景,畢業於985高校的房產經紀人,由於遲遲未開單,頂不住壓力了,中午餓了不敢叫外賣,只能吃兩個包子和豆漿。觀眾為之擦把汗的同時,也忍不住長嘆一聲,「這麼多年的書真是白讀了」。
  • 北大畢業生當房產中介業績佳 高學歷人才受到青睞
    「我,北大本科畢業,現在是一名房產中介」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23日電 (薛宇飛)「門檻低」「流動大」「滿嘴跑火車」,是外界貼給房產經紀人這一群體的標籤。但近幾年,一些知名院校畢業生去賣房的報導屢屢引起社會關注,個別名校畢業的經紀人還不負眾望,取得令人羨慕的銷售業績。
  • 中介的災難來了!電商出手賣房,不抽佣金還給能退
    你第一次到中介去問房,無論是買新房買二手房賣二手房,基本上所有的中介都會告訴你獨自買房賣房風險極大,通過他們的"專業團隊"來購房才足夠安全穩定。大力渲染為的就是留住你這個客戶,至於抗風險的能力,如果真的出現了什麼問題,你覺得房產中介會替你承擔風險和責任嗎?
  • 南寧「刷臉賣房案」追蹤:房產中介韋某已被逮捕
    記者了解到,今年6月~10月,廣西南寧一些業主委託一家房產中介公司工作人員韋某賣房時,遭遇了詐騙,據不完全統計,受害人有數十人之多。目前警方已對韋某事件進行立案調查,韋某及同夥被逮捕,這些售房者被過戶的房屋已經被凍結交易。
  • 中介賣房常用忽悠技巧(一)
    賣房究竟有哪些常見的忽悠技巧需要我們警惕呢?下文中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提醒大家要警惕。1.熱銷假象相信很多人都見過在一些銷售現場上,房產中介寫著「已售完」的牌子,這樣的話購房者就會有緊迫感,認為不抓緊買的話,好房子就會買不到。往往在這樣的情況下,房產中介會採取一些方法來製造熱銷氣氛,讓購房者產生緊張感,很多購房者一時頭腦發熱,還沒有考慮清楚,便匆匆的交了錢。
  • 房產風雨驟!中介跑路,多地「乾貨」調控,「房價如蔥」提前了?
    江西南昌一位失去雙腿的殘疾人,是一名房產中介。他每天帶客看房,最高一天走25000多步。不迴避的地說,這位房產中介用膝蓋找房源帶客,不斷掌握樓市行情,房產政策,稅率計算和銷售話術等知識,成為一名業務合格能力優秀的房產經紀人的故事,很勵志。
  • 200萬房產中介與「職業尊嚴」的距離
    和一畢業就加入房產經紀行業的潘超不同,譚偉是在接近30歲那年,才決定改行成為一名房產經紀人。  2005年從中國農業大學畢業時,譚偉選擇了做銷售,並且立下在北京買房置業的目標。  在京打拼的第五年,因為計劃買房,他和房產經紀人第一次有了深入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