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畢業生去賣房,76.9%的受訪者覺得現在大學生就業壓力非常大

2020-12-15 問卷網

近幾年,一些北京外國語大學、南京大學、鄭州大學、吉林大學等知名院校畢業生去賣房的報導引起了網友熱議。

很多人覺得高學歷人才去賣房是一種浪費,而有些人則不這麼想。

網友們紛紛對此事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網友一:自己喜歡就好,沒有什麼浪費不浪費的!

網友二:還是沒有人回過味來,不是說高學歷的做中介的是浪費人才,而是沒有高學歷的人未來可能中介的工作都做不了。用人單位在付出同樣的勞動報酬的情況下,能選擇更高學歷的,可能就不會考慮學歷更低的了。

網友三:真的是大材小用,只能說明現在大學生就業非常困難。

網友四:有人會說這是人才的浪費,我不這樣認為。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良禽擇木而棲,這很正常。 這種現象,與其說是無奈,不如樂觀看待。360行,行行需英才。中國的人才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若行行都有英才,則行行都會生氣勃勃。

網友五:學歷貶值,學歷水分太大,高學歷人過剩。

小編針對此事,在問卷網上做了一個調查,具體調查數據如下:

調查顯示,51.58%的受訪者認為北大畢業去賣房不是一種浪費,48.42%的受訪者則覺得這是一種浪費。

另外,調查顯示,76.9%的受訪者覺得現在大學生就業壓力非常大,16.46%的受訪者認為大學生就業壓力一般,只有6.65%的受訪者覺得大學生就業壓力不大。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相關焦點

  • 就業壓力大,名校畢業生幹起中介與保姆,普通大學畢業生怎麼辦
    這幾年隨著高校畢業生不斷增長,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一直比較嚴峻。再加上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社會上不少上班族也因此失業了,職場激烈競爭在所難免。因此,對於大學畢業生來說,就業壓力更加嚴峻。從媒體上了解,2020年全國應屆高校畢業生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人,預計2020年上半年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
  • 名校畢業生去哪了?"雙一流"高校公布就業成績單
    而自2017年9月「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公布之後,眾多高校剛剛出爐的2018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可謂是「雙一流」建設實施以來高校的第一份就業成績單。在種種壓力之下,這份「成績單」頓顯格外亮眼。華南地區的高校京外就業率更是接近百分之百,華南理工大學本科畢業生京外就業率高達98.42%,東南大學為98.46%。  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大學生基層就業的政策紅利和發展空間優勢明顯,去基層就業也正成為越來越多名校畢業生的選擇。據統計,北京大學共有562名學生赴基層和西部就業,清華大學共有288名畢業生到基層公共部門就業。
  • 名校畢業生去哪兒了?「雙一流」高校公布就業成績單
    而自2017年9月「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公布之後,眾多高校剛剛出爐的2018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可謂是「雙一流」建設實施以來高校的第一份就業成績單。在種種壓力之下,這份「成績單」頓顯格外亮眼。華南地區的高校京外就業率更是接近百分之百,華南理工大學本科畢業生京外就業率高達98.42%,東南大學為98.46%。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大學生基層就業的政策紅利和發展空間優勢明顯,去基層就業也正成為越來越多名校畢業生的選擇。據統計,北京大學共有562名學生赴基層和西部就業,清華大學共有288名畢業生到基層公共部門就業。
  • 雙一流高校公布首份就業成績單 名校畢業生去哪兒了
    「雙一流」高校紛紛公布首份「就業成績單」  名校畢業生都去哪兒了而自2017年9月「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公布之後,眾多高校剛剛出爐的2018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可謂是「雙一流」建設實施以來高校的第一份就業成績單。在種種壓力之下,這份「成績單」頓顯格外亮眼。
  • 「雙一流」高校紛紛公布首份「就業成績單」 名校畢業生都去哪兒了
    而自2017年9月「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公布之後,眾多高校剛剛出爐的2018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可謂是「雙一流」建設實施以來高校的第一份就業成績單。在種種壓力之下,這份「成績單」頓顯格外亮眼。華南地區的高校京外就業率更是接近百分之百,華南理工大學本科畢業生京外就業率高達98.42%,東南大學為98.46%。  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大學生基層就業的政策紅利和發展空間優勢明顯,去基層就業也正成為越來越多名校畢業生的選擇。據統計,北京大學共有562名學生赴基層和西部就業,清華大學共有288名畢業生到基層公共部門就業。
  • 65.9%的受訪者坦言考研是為更好找工作
    楊方(化名)去年考取了廣西大學的研究生,談到當初選擇考研的原因,她說,現在工作競爭的壓力大,考研可以讓自己有名牌高校畢業生的身份,多一些選擇的機會,而且進一步學習也能提升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水平。來自山東的王爾(化名)畢業兩年了,現在正準備考研。在經歷了職場後,她覺得,一些人「逃避式考研」主要是在逃避踏入社會後的工作壓力和人際關係問題。「就業後不僅需要面對具體的工作壓力,還要處理公司裡各種人際關係問題。這樣的情況下,很多人會留戀學校裡面相對單純的環境」。
  • 76.0受訪者稱身邊大學生功利性選課現象普遍
    中新社記者 佟鬱 攝近日,各大高校學生已經陸續拿到這一學期的課程表,除了專業課,還可以根據興趣愛好選修部分課程,但不難發現,當下大學生選課更偏向於選修與就業相關度高、易得高分的課,拓展、興趣類課程聽課人數寥寥。
  • 64.2%受訪者認為畢業生應找適合的工作 不盲目跟風
    選擇空間大了,大學生該怎麼找工作  64.2%受訪者認為畢業生應找適合的工作,不盲目跟風  隨著新職業的出現和就業環境的變化,大學生的就業選擇更加多元化。當下的大學生找工作最看重什麼?72.8%的受訪者感覺是薪酬福利,59.8%的受訪者感覺是所在城市,57.5%的受訪者感覺是工作內容。  溫州醫科大學應屆畢業生榮姜昊(化名)已經被溫州的一家公立醫院錄取,他對於單位規模、工作環境和個人發展空間更為看重,「另外,我也很看重薪資,現在年輕人生活壓力確實比較大,我有同學就從事著高薪但不喜歡的工作」。
  • 就業吧發布2020湖南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
    為及時準確地了解大學生的就業狀況,為政府決策和高校就業提供更豐富有效的信息,中人社傳媒旗下就業吧於5月25日-6月3日發起了一項大範圍的網絡問卷調查活動。 本次調查包括省內外50餘所高校及相關行業人員,共回收有效問卷2605份。調查不僅追蹤了畢業生的畢業去向、工作滿意度、專業對口度、薪酬等情況,且對畢業生的升學、出國、創業情況進行了深入分析。
  • 臺灣大學生就業壓力大 碩士搶當清潔工賣場工
    據臺當局「教育部」資料,去年共有24.9萬多名大專畢業生,碩士約6萬人,博士逾3800人,和前年相較,大專畢業生減少約2500人,但碩士增加約500人,博士增加近60人。學生就業壓力大 10碩士搶當賣場工
  • 名校畢業生都去哪了?快看看這些「雙一流」高校的情況
    京外就業成為大趨勢,基層就業人數增多 一直以來,「北上廣」是高校畢業生心中的「白月光」,即使沒戶口,去一線城市闖一闖也是不少大學生的共識。然而記者梳理後發現,一流高校畢業生的京外就業率普遍超過50%。
  • 就業壓力那麼大,每年大學畢業生都去哪了?
    據統計,2008年起,全國每年的大學生畢業人數超過了五百萬人,2014年,超過了七百萬人,2018年超過了八百萬人。每年這麼多的畢業生,加上往屆失業繼續找工作的畢業生,社會的就業崗位能消化了嗎?這些畢業生都去哪了呢? 每年,每所大學都有就業率的統計,就業率基本都至少在90%以上,其數據大概做個參考就可以了。
  • 應屆畢業生就業難 學無所用眼高手低是主因
    其中,男、女生各佔39.3%、60.7%,本科、大專、碩士學歷分別佔72%、18.4%和9.6%。工科、理科、管理學類佔比分別為30.3%、16.5%和16.1%。此次受訪的畢業生中,有九成表示,今年就業形勢嚴峻,找工作越來越難,不容樂觀。對此,受訪者中有63.6%認為,首要原因在於大學所學知識無法滿足實際工作所需;有63.1%認為,大學生眼高手低,期望值和現實之間落差大。
  • 這6大專業的畢業生「泛濫」!就業競爭壓力大,需謹慎報考
    而高考就是學生們面臨的一個比較大的競爭,只有考得更好才能進入頂尖學府。當然考個好大學重要,報考一個好專業同樣也很重要。但近些年大學畢業生太多了,本科生的含金量在逐漸降低,為了能夠在就業的時候能夠更有優勢,家長們也很重視專業的選擇。
  • 僅32.9%受訪者覺得現在大學好課多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1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認為周圍大學教師認真備課的受訪者不到五成,僅32.9%的受訪者認為大學好課多。57.3%的受訪者認為所謂「好課」應該不拘泥於課本,實現師生互動。64.7%的受訪者建議高校重視學生對教師授課的評價反饋。    受訪者中,在校大學生佔28.2%,已經大學畢業的佔64.9%。
  • 大學裡「偽熱門」的4個專業,畢業生供過於求,就業壓力大
    高考已接近尾聲,錄取通知書正在快馬加鞭的奔向準大學生,等待通知書的日子,是不是很漫長呢?隨著每年高考報考人數的增多,各大高校也在逐年擴招,在更多的學生實現了大學夢後,開始面臨就業難的問題。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近幾年錄取分數高,但是畢業生供過於求,就業難度很大的4個專業。
  • 「省會城市」成大學畢業生就業首選
    最新就業報告顯示,現在中國大學生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市場,採取了更為現實和理性的應對方法,包括降低對薪資和職位的期望,多數畢業生表示願意到二三線城市去工作,從而減輕自身的就業壓力。服務中心副主任李昂說:「許多畢業生更願意到二線城市去工作。受訪者有50%表示他們想在省會城市工作,不到20%的受訪者稱他們想在北京或上海這樣的大都市工作。」 調查顯示,多數大學畢業生的首選就業地是provincial capital(省會城市)或second-tier cities(二線城市)。
  • 大學生不會寫論文:近九成受訪者認為應設論文課
    因為自身積累不足、缺乏相關訓練以及本科論文不受重視等原因,大學生論文抄襲現象普遍存在於校園之中。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2名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6.4%的受訪者周圍存在抄襲課程論文的情況,67.3%的受訪者認為這是嚴重的學術不端。64.0%的受訪者認為大學生抄襲論文是因為缺乏知識積累和研究能力。
  • 985、211院校畢業去賣房,是人才的浪費?還是新擇業觀?
    文:職言慧語同事老王最近非常生氣。因為他兒小王跑去當房產經紀人了。小王在我們本地一所985院校讀光電通訊專業,將於明年6月份畢業。小王最近拋棄了自己所學專業,跑到了當地一家房公司賣房,當起了房產經紀人,這個事情把老王氣炸了。
  • 疫情之下,名校畢業生都去哪兒了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梳理發現,經歷了2020年這一特殊的年份,名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總體穩定,留學率有所下降,越來越多的本科畢業生選擇在國內深造。此外,畢業生們不再扎堆兒「北上廣」,不少學生選擇留在大學所在地或鄰近省份就業。在就業行業和用人單位性質的選擇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在企業就業,基層就業也成為不少名校大學生的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