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老街巷:布政司街

2021-03-05 濰坊五好青年

喜歡他的文章,就點擊上面藍色字體,關注他吧。

友情提示:本文1500字左右,閱讀需4-6分鐘

導語:

隨著時代進步、社會發展以及城市規劃的需要,有很多老街巷已經離開我們而去,消失在歷史塵埃之中,追憶它們只能通過老照片了.

老濰縣城有一條老街,名字很有歷史底蘊,它叫做布政司街。單聽這名字,便知道這條街歷史悠久。 這條位於老濰縣城中心位置的老街,應是在老濰縣建城以後就有了。

在我們濰坊,還有這樣一些已消失的、即將消失的、已保留的、已經保護的老街巷(歡迎各位好友提供老街巷線索:位置、名字由來、歷史典故等)。

布政司街】其名字的由來要追溯到明朝,明初沿用元朝的行省制,並將行省制改為「承宣布政使司」,所以當時的山東省稱為「山東布政使司」。百姓還是習慣叫山東省,但這條街卻被叫做布政司街。

布政司街以前的牆面

布政司街現在的文化牆面畫

因為兒時住在布政司街西邊的增福堂街緣故,小時候沒少在布政司街玩耍,由此對它也是很熟悉,又有感情,相比蕩然無存的增福堂街,幸好布政司街今天還存在著,有時還經常去溜達幾圈,以此找回那些兒時的點滴記憶。

最近發現布政司街的牆面煥然一新

以老濰縣記憶為主題的文化牆面畫

 布政司街上曾經有不少名門大戶和豪華的明清古建築。濰縣四大家族之一的張家本支張雲衢,清代歷史名人陳介眉,濰縣工商界人士、致新商店經理譚筱齋,濰縣民主人士王振論,都曾在此居住。路北大院是明代布政司署所在地,民國年間為郵政局、青年中學、濰坊三中分院,街頭有著名的雙小廟等。
   

從濰城區東風西街與向陽路交叉口往南,再往西轉進一條僅容一輛車通行的小街,這就是布政司街。

不桑

五顏六色的幼兒園圍牆,大大小小的門頭商店,如果不是巷子盡頭藍色路牌上的「布政司街」四個大字,你很難想像這條有著幾百年歷史的老街已是年歲悠長。

東風街與向陽路交叉口曾經是老濰縣城內的制高點,這裡交通便利,四通八達,被稱為大十字口,從路口往南不足200米,有一個路口,當地百姓稱之為小十字路口。此路口往東是郭宅街,往西就是布政司街,再往西就是增福堂街。布政司街東頭是濰城城建公司,旁邊有個小飯店,往西走就是機關幼兒園,旁邊有個老街裡美食,再往西走就是老街裡酒店,然後到芙蓉街了。

布政司街與增福堂街東西相接,接口被南北走向的芙蓉街與羅家巷子斷開,路口往南是芙蓉街,往北是羅家巷子,羅家巷子有個遠近聞名的十鐘山房,就是萬印樓。現在已經不叫羅家巷子了,統一叫芙蓉街。

也許由於機關幼兒園的緣故,也許因為什麼種種原因,布政司街得以保留下來,只可惜與它東西相望的,比它歷史更悠久的增福堂街(這條街伴我走過多少難忘的童年時光),沒毀於戰亂烽火,沒毀於文革浩劫,卻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因為城區改造和學校擴建而拆毀一空,現在已是難尋其蹤、蕩然無存了,可惜,可惜了。

老街巷丨有多少人知道,

            又有多少人了解。

這些消失的每一條老街巷背後,

似乎都有一段難以忘卻的記憶。

(部分圖片來自好友提供特別感謝)

本文內容如若引用轉載請告知我

如果提供街巷線索請私聊或留言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謝絕抄襲

一切不打招呼的轉載,視為侵權

如果你覺得此文不錯的話

可以轉發+點讚,十分感謝

如果喜歡他的文章,就關注他吧

喜歡記得來一個



愛我濰坊支持原創!感謝您的打賞

相關焦點

  • 尋覓成都老街巷的記憶
    老街巷承載著城市歷史的記憶隨著時間的逝去,老街巷越來越少。今天,讓我們去尋覓老成都街巷的蹤跡,拾起那段被遺忘的時光。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黃駿陽 記者/視頻 袁弘 編輯 王鵑 校對 田莉
  • 老街巷的新小名叫時光
    ●記者 裴梓臣老樹、老樓、舊鄰居,家在時光裡。石井坡街道的這條街巷,年歲比20多歲的年輕人都要長。時間一久,容易相熟,也愛互相起小名,所以這條老街巷有了自己的小名——時光小巷。目前,該小巷正在參加「重慶市最美街巷」評選。時光小巷原本是老雙碑特鋼花園入口到光榮坡法治廣場的街道加窄巷。小巷不長,但由於地形原因,小巷階梯分成了4級平臺,每一級平臺都有樓棟進出口,因此它成了兩側居民進出的必經之地。同時,它處於樓棟之間,沿線圍牆成為「亞文化」塗鴉的興盛土壤,讓小巷獨具風味。
  • 《逛老街巷 品本地味》後續 熱心市民提出建議
    ­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  此前報導提及,老街巷擁有代表閩南文化、海洋文化、華僑文化的旅遊資源——市旅遊局原副局長彭一萬提到,可以由政府牽頭,把老街巷這些獨特的資源進行梳理、整合,這是「拿過來」的過程,之後才能通過街巷遊導遊的講解等方式「拿出去」。­  除了資源的整合,線路規劃與主題設計也頻被受訪者提及。
  • 常熟這些老街巷變精緻了,不信?走著瞧!
    對於常熟的老街巷,你有哪些印象呢?
  • 隨太原蓮花落遊走太原老街巷(圖)
    萬壽宮巷保留的老建築。  太原道路改造,讓許多市民憶起那些老街巷,憶起逝去的時光。老太原都知道太原有東西南北八道門,街巷更是數不清,每條街巷都各有其獨特之處,如果你是個老太原,或者你對太原的老街有興趣,那麼請跟隨蓮花落《老街老巷老情趣》,遊走一下太原的老街巷吧。  至於蓮花落,大多數太原人對此並不陌生,但是說起其歷史可能不甚了了。蓮花落有著悠久的歷史,可追溯唐五代的「散花落」,宋代被稱為「蓮花落」,是佛教勸善和募捐的形式,清乾隆年間興盛於北京,被叫作「晉中落子」。
  • 濰坊美食——老濰縣的麵食
    作者:劉漢傑 來源:一枝一葉總關情濰坊古稱濰縣,有「東萊首邑」「北海名區」之稱。自古文風昌盛、科甲蟬聯,有「南蘇州、北濰縣」之說。明清時期,「田賦彌充、商賈雲集」,是魯東重鎮。正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千百年來,這片土地的人民創造了輝煌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走進濰坊,感受老濰縣的美食,你一定會喜歡上這裡。
  • 老濟南街巷-制錦市街
    老濟南街巷 制錦市街 作者 布建忠(小布丁)
  • 老五中、紅軍巷、石榴園……婺城老街巷再現「芳華」
    一條條曾經「老、舊、亂」的小巷,以最鮮明的特色或歷史印記為主題,通過環境治理、細節雕琢得以再現「芳華」,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增添了一抹抹亮色。 但顯然,作為一條承載了無數學子青春記憶的老街巷,它不僅需要顏值,更需要注入承載歷史印記的靈魂。於是,今年初,天長巷被列入打造「特色示範街巷」名單。
  • 老電影裡的首屆濰坊國際風箏會
    老電影裡的首屆濰坊國際風箏會 2020-04-25 12: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路過上海本地老街巷,在繁華都市走出復古老上海味道
    古老的街巷,帶著滿滿的時光的韻味,在車水馬龍的繁華街道裡,像是安然停留下來的一隅,有著緩慢悠然的節奏。在上海這座國際都市裡,走一走那些很有味道的絕美老街巷,帶你回到八九十年代的老上海。濃縮百年歷史的街:武康路如果來上海只有去遊覽一條街道的機會,相比很多老上海人都會首推武康路。
  • 成都不僅有錦裡和寬窄,這條被遺忘的老街巷才是真正的美食勝地
    春熙路、總府路、錦裡、寬窄巷子等等,都是外地遊客來成都瘋狂打卡的美食集散地,但是想要品嘗真正的四川當地美味,還是要去那些只有成都本地人才會光顧的美食街巷,比如這條隱藏在不知名角落的香香巷。知道成都香香巷的遊客不多,即便是成都本地人,也只有那些在成都生活裡很多年的人來知道這條美食街巷。
  • 走尋贛州老街巷攀高鋪,逝去的繁華熱鬧模樣仍很熟悉,看看怎樣
    不管城市大小都有一些我們最熟悉的街巷,然而隨著時代的變化很多老街巷都已經告別了過去拿番熱鬧的景象。攀高鋪街即今天攀高鋪巷位於贛州市河套老區,它是著名的「三十六條街」之一,曾經是贛州老城區中規模最大的一條農貿街,維繫著附近成千上萬居民的飲食起居、柴米油鹽,然而那些熱鬧的景象永遠的一去不復返了。隨著舊城的改造拆遷過去進進出出的門現在已是永遠緊閉的門。
  • 江西老街巷長324米,在贛州城區中略偏北部,無人居住已成空巷
    當高樓大廈割裂了無垠的天空,燈紅酒綠迷醉了寧寂的夜晚,你是否還記得那些失落在繁華背後的老街巷?儘管一座城市能夠裝點得富麗堂皇、霓虹閃爍,但唯有那些古老質樸的白牆青磚、飛簷灰瓦,方才保留著這座城市深邃的歷史印記,見證著時代變幻歲月滄桑。小巷又彎又長,沒有門,沒有窗,我拿把舊鑰匙,敲著厚厚的牆。——顧城。顧城的《小巷》。
  • 青州市黃樓街道打造「街巷長制」基層治理品牌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劉臻 通訊員張丹丹 濰坊報導今年,青州市黃樓街道被列入山東省第二批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示範創建名單,在人居環境、文明創建、產業發展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 漫步老街巷:23坊,重現老杭州的煙火氣
    在城市面貌飛速變化的今天,在杭州已經很難找到這樣一個地方:有粉牆黛瓦的江南傳統民宅,可以在殘柱、古井、老牆界上摩挲,慨嘆時光的力量、建築的堅韌;居民們保留著老底子杭州人那種悠閒緩慢、不疾不徐的的生活步調,蒲扇一搖,閒話家常
  • 膠濟鐵路沿線探訪——濰坊段:百年老站 笛聲依舊
    文/圖 半島記者 陸金星 報導膠濟鐵路濰坊段沿線站點眾多,有高密站、岞山站、坊子站、二十裡堡站、青州站等站點,而其中依託坊子站建成的德日建築群——坊茨小鎮,無疑是整個濰坊段的最大亮點。與坊茨小鎮相同,依託二十裡堡車站開辦的大英煙公司建於1917年,目前也已保護性開發成為了濰坊1532文化產業園。濰坊在膠濟鐵路老站點的保護開發上下足了功夫。高密站:進入濰坊段的第一站,記者來到了高密。現在的高密火車站在德建車站原址上建設而成,原站房已不復存在。周邊的老居民告訴記者,在高密站南側還保留一處德建教堂遺址。
  • 逛古早老街巷品本地味 開發廈門深度街巷遊
    連日來,有不少市民打進本報熱線968820,講述他們與老街巷的故事,記者也實地走訪了老街巷,傾聽遊客的聲音。這些市民遊客不約而同地發出了類似的感慨:廈門是不是可以開發深度街巷遊,讓市民遊客真正深入鷺島肌理,捕捉到這座城市從古至今沉澱下來的古早風味?
  • 西安老街巷,不一樣的市井生活和人間煙火
    今天小張帶你去一個好地方有著千年歷史的西安老街巷10塊錢能吃到撐逛盡興的那種天不亮,早餐店裡冒出第一縷熱氣,就算是喚醒了整個沉睡的街道。街上漸漸有了人氣,各種各樣冒著熱氣的小吃攤,可是餵飽了三中學子。古街裡的老故事唐長安城一百零八坊,長樂坊便是其一。而長樂坊以酒坊聞名,相傳大詩人李白經常來長樂坊痛飲。在長樂坊的中段,有個萬壽八仙宮,這裡是西安城區裡香火最旺盛的道觀,門票只要3塊錢。
  • 「北京最美街巷」之潞河中學北街:老通州教育「三寶」再現小巷
    原來,這三所可謂老通州教育「三寶」的學校,就恰好都分布在潞河中學北街上。百年前,來華傳教的外國教會在這條1200米長的小街上興建起三所學校,時過境遷,女童蒙館的舊址上現今坐落著通州二中,華美學校則成了北京衛生職業學院。「之所以要選在這建口袋花園,完全是居民的主意。」
  • 記憶復甦南強街巷傳承昆明城市文化
    央廣網昆明11月21日消息:華燈初上,位於昆明老城區商業中心的南強街巷裝飾一新正式開市。時光交織,光影錯落,文化的傳承和溫度的傳遞共同譜寫著動人的音符。更是讓冬夜的昆明夜空透著春城特有的溫暖。    記憶中的老昆明,有熙熙攘攘的街道,親切的叫賣聲,還有一排排古色古香的房屋裝點夜空。如今,這一記憶正逐漸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