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濟鐵路沿線探訪——濰坊段:百年老站 笛聲依舊

2020-12-23 半島網官網

文/圖 半島記者 陸金星 報導

膠濟鐵路濰坊段沿線站點眾多,有高密站、岞山站、坊子站、二十裡堡站、青州站等站點,而其中依託坊子站建成的德日建築群——坊茨小鎮,無疑是整個濰坊段的最大亮點。在2013年3月,國務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坊子德日建築群就名列其中。與坊茨小鎮相同,依託二十裡堡車站開辦的大英煙公司建於1917年,目前也已保護性開發成為了濰坊1532文化產業園。濰坊在膠濟鐵路老站點的保護開發上下足了功夫。

高密站:進入濰坊段的第一站,記者來到了高密。現在的高密火車站在德建車站原址上建設而成,原站房已不復存在。周邊的老居民告訴記者,在高密站南側還保留一處德建教堂遺址。記者經過實地探訪發現這處建築外觀風格獨特,外表刷的黃漆很是特別,而建築內部則空閒著。採訪時,81歲的孫守孝老人介紹,這處建築為德國人所建,原為教堂,後來高密一中當作了學生宿舍,目前處於保護狀態。

岞山站:離開高密站,記者輾轉來到德建岞山站。原岞山站位於濰坊昌邑市岞山鎮,建於1901年,離濟南站約250公裡,離青島站約140公裡。該站已經廢棄。站房周圍雜草叢生,鐵軌在雜草中已鏽跡斑斑。岞山站的站房依然保存完好,繞到站房另一側,牆上「岞山站」三個大字依然清晰。在附近居民何德榮的指引下,記者來到了離站房不遠的一處水塔,該水塔保存完好,建築風格別致,水塔上留下的彈孔見證了那段戰火紛飛的歷史。據何先生介紹,1984年6月岞山站停用,後來改作貨場,現在已徹底棄用。

坊子站:車站位於濰坊市坊子區一馬路,始建於1902年,距離始發站青島站169.83公裡。坊子站保存完好,目前還在使用。德國人在修建膠濟鐵路時,在濰坊段突然向南拐了個彎,坊子站因此誕生。而這看似不便利的舉動為德國人帶來了巨大的收益。根據探明的諸量,坊子煤礦當時為全國第三大煤礦,德國人依據籤訂的《膠澳租借條約》取得了膠濟、膠沂濟和由濟南到山東西部邊界的鐵路修築權,以及鐵路兩旁30裡內的礦山開採權。正是如此,德國人在修建膠濟鐵路時在濰坊段向南拐了個彎,開始了對坊子煤礦長達17年的資源掠奪。一戰爆發後,日本出兵山東並佔領膠濟鐵路,展開了對坊子煤礦長達30年的破壞式開發,期間共從坊子煤礦掠奪煤炭400餘萬噸。

坊茨小鎮就是以膠濟鐵路坊子段為中軸線兩側發展建設而成。這片德日式建築群形成於德日殖民時期,現有德式建築103處,日式建築63處,在全國都是比較罕見的。其中德軍司令部、德軍醫院、火車站、扇形機車庫、電報大樓、郵局、煤礦、修女樓、教堂、學校、兵營、水站、高級軍官別墅區等都保存完好。其中的扇形機車庫,據稱是世界上僅存的兩座扇形機車庫之一,具有非常寶貴的價值。目前相關單位正在對扇形機車庫進行保護性修復。中國建築學會近代建築史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清華大學教授張複合說:「各種功能的建築幾乎應有盡有,這樣的德日式建築群在我國獨一無二……此類建築我在世界各地只看到過兩處,一處在德國的漢堡,再一處就是這裡,值得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古城保護專家同濟大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儀三教授說:「坊子德日式建築是中國的,也是整個世界的。與其他近現代歷史建築遺存相比,具有許多獨特的價值。遊人至此,可以慎終追遠、憑古吊今。無論從發展抑或傳承的角度,我們都不能遺棄記憶,葬送文脈。」

二十裡堡站:德建二十裡堡車站站房保存完好,始建於1903年,距離青島站178.34公裡。站房後邊就是建於1917年的大英煙公司舊址,目前該園區在保持大英煙公司舊址工業風格的基礎上,開設了1532文化產業園,秉承「建設文化名市、塑造品質南城」理念,對園區進行提升改造,著力打造集特色旅遊、文化創意、物流倉儲、商務展示、時尚發布於一體的「城市會客廳」。

濰縣站:濰坊車站就是在德建濰縣車站舊址上建成的,老站已不存在。

大圩河站:過了濰坊站,記者來到大圩河車站,這裡的老站房已經被拆除。64歲的附近居民賈秀美告訴記者,在車站不遠處還有一處德國人建的鋼結構鐵路橋依然在使用。記者現場看到,鐵路橋為鋼鐵結構,外觀呈灰色,橋梁保養完好,根本看不出已經經歷過百年風雨。

昌樂站、青州站:昌樂、青州站的德建老站都已被拆除,記者多方了解才找到了站點旁的兩處老建築,但附近居民都不知建築的原來功用。

保護性修復與開發提升文化產業競爭力

過了青州就是淄博的地界。本次濰坊段探訪,最讓記者印象深刻的就是坊茨小鎮建築群保存的完整性。百年歷史的坊茨小鎮是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國外文化有機結合的典型代表,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教育、藝術價值。當地政府對坊茨小鎮以及膠濟線濰坊段沿線的保護性修復與開發,培育了特色小鎮,促進了產城融合,加快了新舊動能轉換步伐,提升了文化產業整體的競爭力。

下期我們將推出「膠濟鐵路、濟青高鐵沿線探訪——淄博段」,繼續帶您沿著鐵軌探尋百年滄桑。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百年膠濟鐵路「裝進」陳列館
    陳列館主樓為原老濟南火車站候車室,距今已有百年歷史。(記者 王宗陽 攝)  據山東中鐵旅遊廣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戚斌介紹,陳列館展區分為膠濟鐵路的修建背景及過程、對山東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風雨滄桑路、邁向新時代四個主題和濟南兩座老火車站的前世今生、膠濟鐵路與歷史文化名人、紅色膠濟、走過百年四個專題區,系統的介紹了膠濟鐵路的發展歷程以及在近代中國歷史上所產生的深刻影響,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座建於百年以上的老建築內的鐵路展館
  • 發現最美鐵路:膠濟鐵路博物館讓歷史觸手可及
    4月23日「發現最美鐵路 感受齊魯文化」走進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膠濟鐵路博物館。百年膠濟是中國鐵路建設的一個縮影,見證了一個國家的滄桑巨變,展示了中國鐵路所承載的屈辱與艱辛、所傳承的光榮與夢想。膠濟鐵路始建於1899年,是山東境內首條鐵路,也是中國較早的鐵路。當時,京漢鐵路還未通車,京張鐵路還未修築,津浦鐵路還在醞釀,這條鐵路的築成與通車,對山東社會、經濟各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國幅員遼闊,在各個歷史時期,鐵路交通成為時代發展的縮影。歷經風雨洗禮,巍然屹立的膠濟鐵路,在美麗中訴說她百年的屈辱和新生的榮耀。
  • 青島火車站:百年老站成「智慧車站」
    青島火車站(濟南鐵路局供圖)央廣網青島4月26日消息(記者宋雪)發現最美鐵路,感受齊魯文化。火車站是城市的名片,青島火車站是青島市具特色的地標建築之一。始建於1901年的青島火車站是具有德國文藝復興建築風格的百年老站。
  • 發現最美鐵路發現齊魯文化 環球網系列網評六:百年膠濟鐵路濃縮...
    在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的膠濟鐵路博物館門口,有一臺編號為「0616」的上遊型蒸汽機車。「多拉快跑、爭當上遊」是這臺機車命名的由來。它像是膠濟鐵路博物館的「守護神」,安靜的守護著歷經滄海桑田的博物館,又像是一個體型碩大的「吉祥物」,高奏凱歌昂首提胸的邁向新時代。
  • 「博物館遊」持續升溫 鐵路博物館穿越「百年鐵軌」
    濟南火車站南面附近矗立著一座古樸的德式建築——膠濟鐵路博物館,它的前身是膠濟鐵路濟南站舊址,現已成為一座反映膠濟鐵路誕生發展的專題性展館,也是全國目前唯一一座建於百年以上老建築內的鐵路展館。隨著「博物館遊」熱度的持續升溫,如今的膠濟鐵路博物館吸引了大量遊客尤其是鐵路迷前來打卡參觀。上遊型蒸汽機車(央廣網記者宋雪 攝)博物館大門西側的一臺蒸汽機車吸引了諸多遊客駐足觀看。
  • 在喜慶的日子,回看鐵路沿線的足跡
    《牡丹江晨報》文體副刊部與牡丹江鐵路作家協會聯合開展了「尋找牡丹江鐵路沿線的紅色遺存」系列探訪活動,通過史料收集、實地踏查、採訪鐵路老工人和知情者等形式,挖掘牡丹江鐵路沿線的紅色基因,並以此傳承鐵路精神,激勵前行。
  • 濃縮中國鐵路百年時光,尋找鐵路主題博物館
    如果唐胥鐵路建設的1880年算起,鐵路和火車走入中國,已經有140年了。百年時光,中國鐵路從無到有,從依賴國外技術到今日成為世界高鐵第一強國,從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到高速動車組,鐵路技術和速度在不斷刷新。
  • 膠濟鐵路濟南站:火車來,商埠開
    提起濟南的火車站,就不能不提膠濟鐵路。東起青島、西至濟南的膠濟鐵路,是德國通過武力逼迫中國清政府籤訂《膠澳租借條約》後獲得的修建權。1904年2月25日,膠濟鐵路修到了濟南東站,山東巡撫周馥親自參加了通車典禮,但他知道,德方是想通過修鐵路的方式將勢力滲透到山東內地。
  • 膠濟鐵路博物館舉辦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
    央廣網濟南5月19日消息(記者 唐磊)為充分發揮博物館文化窗口作用,5月18-19日,膠濟鐵路博物館攜手阡陌書店、山東中國文學藝術博物館、濟南市民間文藝家協會舉辦以「百年膠濟 走向社會」為主題的系列活動。據悉,今年的5·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是「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
  • 穿越百年的旅行,乘坐安奉鐵路老火車,賞沿線老火車站風光
    見證百年榮辱的鐵路:安東至奉天的安奉鐵路 今天我們一起穿越時空,來一次跨越時空的旅行,回到100年前的1919年,從中朝邊境的丹東出發,乘坐安奉線的老火車,欣賞一下沿線火車的站的風光,旅行之前,讓我們回顧一下安奉鐵路的歷史背景和建設的時間軸。
  • 鐵路橋被撞 膠濟客專列車昨天大面積晚點
    2019年12月31日下午,膠濟客專青島與濰坊間一鐵路橋被超限汽車撞擊,導致橋梁變形,中斷行車。截至當天晚7點,膠濟客專運行列車出現大面積晚點,影響廣大旅客出行。
  • 美麗鐵路,逐夢致遠!濟南膠濟鐵路博物館裡推介研學旅行
    6月29日至30日,以「美麗鐵路 逐夢致遠」為主題,由濟南局集團公司團委、經營開發部、客運部主辦,山東中鐵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濟南局集團公司第三屆研學旅行專列產品設計大賽決賽暨研學專列合作交流活動在濟南膠濟鐵路博物館舉行。
  • 濟南城裡和鐵路有關的老建築還有多少
    幾度易手、飽經滄桑的膠濟鐵路,始終與齊魯大地的命運緊緊相依。拋開當時的政治環境不說,客觀上,這條鐵路改變了山東的經濟、交通和民眾的生活方式,也給濟南留下了諸多西式建築。今天介紹的是濟南城裡那些與鐵路有關的老建築,有的變了模樣,有的今天還在發揮著原來的作用,看看你知道幾處?
  • 京張高鐵初探②|清河站:從百年老站到智能高鐵,都是大寫的「人」字
    11月28日下午,長城新媒體記者探訪京張高鐵沿線建築面積最大的清河站,實地感受這座百年老站蘊含的文化傳承與創新智能。夕陽下的清河站。長城新媒體記者劉瀟 攝文化傳承:百年京張,百年冬奧夕陽下,「清河站」三個字在巨大的飛簷下熠熠生輝。中鐵建工集團北京分公司副總工程師楊洪濤告訴記者,清河站站名採用老京張鐵路清河站的站名字體,以此舉向百年京張鐵路致敬。
  • 《「青」史「影」存》老照片展在膠濟鐵路博物館舉行
    9月24日,以「壯麗十七年 奮鬥新時代」為主題的老照片展覽,在百年老建築膠濟鐵路博物館舉行。許多照片首次面世,極其珍貴。一進展廳,觀眾頓時被一張長達6米的照片所吸引,上面有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等第一代黨和國家領導人。這是1964年6月11日,他們與出席共青團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的合影。
  • 「膠濟鐵路濟南博物館」帶你打卡「行走的城市」系列文化活動
    濟南膠濟鐵路博物館,又有新活動啦~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在濟南膠濟鐵路博物館設置了分會場,將舉行四場時間穿梭的文化活動,在9月17日至9月21日輪番登場。、國鐵國潮、青島啤酒百年之旅、楊小匠皮具、陶泥匠手作物、草木染漢工坊、濟南貝殼銀革皮具莊、葫蘆烙畫等二十家全新品牌入駐。
  • 地理答啦:為何濰坊市的新高鐵站——濰坊北站,離市區那麼遠?
    濰坊北站修建在現在市區以北很遠的的地方,主要是出於以下幾點考慮:一是為了拉動濱海新區的發展,近些年濰坊非常重視發展渤海灣畔的濱海新區,為了促進濱海新區的發展,把高鐵站、高速路等優質資源向濱海新區傾斜,有利於完善濱海新區的配套基礎設施。
  • 濰坊全力打造半島及環渤海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點線結合 打通鐵路發展脈絡2016年7月1日,「濰坊」號列車首發,濰坊結束了沒有始發終到北京的高鐵列車的歷史;2016年12月22日上午,滿載著國際貨櫃的列車從濰坊聯運鐵路貨櫃貨運站駛出奔向青島港,標誌著「一帶一路」濰坊國際多式聯運大通道正式開通;2017年6月16日,濰坊西火車站至烏西站中亞國際貨運班列正式開行
  • 5G設施、掃碼進站——探訪京雄城際北京段
    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題:5G設施、掃碼進站——探訪京雄城際北京段  新華社記者丁靜、樊曦  大興機場站全站預留5G信號設施、手機購票後可生成二維碼掃碼進站。20日,京雄城際鐵路北京段開通前組織媒體探訪,線路全貌初顯,令人震撼。  京雄城際鐵路北京段北起既有京九鐵路線李營站南至大興機場站,線路全長33.97公裡,設計時速250公裡/小時,沿線設北京大興站、大興機場站兩座車站。目前這段鐵路正在進行試運營,預計9月底具備開通運營條件。  步入大興機場站候車廳,地板上的特殊花紋映入眼帘。
  • 青島到烏魯木齊有望高鐵直達 串起沿線七大市
    在規劃中,延安到太原的高鐵,是蘭太高速鐵路 (蘭州到太原)中的一段,另外一段則是蘭州至延安的高鐵。蘭太高速鐵路,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的快速客運通道之一,是一條東起太原,西至蘭州的東西向鐵路幹線。途經山西、陝西、甘肅和寧夏,線路全長約870公裡,設計速度為350公裡/小時。而此前,延安的「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將推動蘭州經延安至太原的高速鐵路客運專線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