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
1. 代謝物是指( )
A. 酶的輔助因子 B.酶促反應的產物 C酶促反應的反應物
D. 酶促反應的中間產物 E酶促反應的反應物和產物
2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所有的蛋白質都是酶 B.少數RNA有催化活性 C.所有的酶都需要輔助因子 D.所有的酶都有絕對專一性 E.所有的酶都以有機化合物為底物
3.關於酶的必需基團的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可與底物結合 B.可由輔助因子提供 C.可能與底物發生反應
D.可保持酶活性中心的結構 E.只存在於酶的話性中心中
5.關於酶活性中心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所有的酶都有活性中心 B.所有活性中心都有金屬離子
C.所有活性中心都有輔助因子 D.所有抑制劑都作用於活性中心
E所有必需基團都位於活性中心中
6.關於酶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能提高反應的活化能 B.所有的酶都有活性中心 C.隨反應進行酶量逐漸減少D.所有的酶都有輔基或輔酶 E.所有的酶都有絕對專一性
7. 關於酶活性中心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均由親水性胺基酸組成 B.含結合基團和催化基團
C.是必需基團存在的唯一部位 D.酶原有能發揮催化作用的活性中心
E.由一級結構上相互鄰近的胺基酸組成
8. 酶活性中心中使底物轉化為產物的基團是( )
A.催化基團 B.鹼性基團 C.結合基團 D.疏水基團 E.酸性基團
9. 關於酶的輔基( )
A. 又稱輔酶 B. 通過非共價鍵與酶蛋白結合C. 不能通過透析與酶蛋白分開D.由活性中心中的胺基酸殘基組成 E.與酶活性有關,但在反應中不被修飾或發生改變
10.酶可根據其催化反應是否需要輔助因子參與分為單純酶和( )
A.串聯酶 B 寡聚酶 C.結合酶 D.多功能酶 E. 多酶複合體
11.僅結合酶有( )
A 催化基團 B.輔助因子 C.活性中心 D.結合基團 E.變構調節劑
12. 由酶蛋白和輔助因子兩部分構成的酶是( )
A.單純酶 B.單體酶 C.寡聚酶 D.結合酶 E.多功能酶
13. 結合酶是指( )
A.酶蛋白-底物複合物 B.酶蛋白的無活性前體 C.酶蛋白一抑制劑複合物D.酶蛋白-輔助因子複合物 E酶蛋白-變構調節劑複合物
14.下列敘述中,符合輔助因子概念的是( )
A.決定酶的專一性 B.是一種高分子化合物 C.不參與構成酶的活性中心D.不能用透析法與酶蛋白分開 E.參與傳遞電子、原子或基團
15.關於輔酶和輔基的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輔酶或輔基直接參與酶促反應 B.可以存在於同一個酶蛋白分子
C.只有結合酶才需要輔酶或輔基 D. B族維生素多參與輔酶或輔基的組成
E.一種輔酶或輔基只能與一種酶蛋白結合
16.關於輔助因子( )
A.本質為蛋白質 B.決定酶的專一性 C. 組成單位為胺基酸
D.所有酶都有輔助因子 E.一種輔助因子可以與不同的酶蛋白結合
17.下列酶中,屬於多酶複合體的是( )
A 核糖核酸酶 B. L-乳酸脫氫酶 C. L-穀氨酸脫氫酶
D.丙酮酸脫氫酶複合體 E.大腸桿菌DNA聚合酶Ⅰ
18.由一條多肽鏈組成卻催化多種反應的酶是( )
A.單純酶 B.單體酶 C寡聚酶 D.結合酶 E多功能酶
19.同工酶的共同點
A催化同一反應 B.電泳行為相同 C理化性質相同D.免皮學性質相同
E. 分子組成和結構相同
20.同工酶的不同之處不包括( )
A.等電點 B.專一性 C.化學性質 D.米氏常數 E物理性質
21.關於同工酶概念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催化不同反應 B.都有四級結構 C.結構相同,而存在部位不同
D.催化的反應和酶的性質都相似,分布不同 E是催化相同反應而分子結構不同
22.關於同工酶的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都是單體酶 B.免疫學性質不同 C.催化相同的化學反應
D.理化性質不一定相同 E.酶蛋白的分子結構不同
23. 關於同工酶( )
A.一級結構相同 B.對同種底物親和力相同 C.不同組織有不同的同工酶譜
D. 組成同工酶的亞基定不同E組成同工酶的亞基定相同
24. 細胞質L-乳酸脫氫酶同工酶有
A. 2種 B 3種 C4種 D 5種 E 6種
25.酶與一般催化劑的主要區別是
A 降低活化能 B 不改變化學平衡 C 具有很強的專一性
D 能縮短達到化學平衡的時間 E 只催化熱力學上可以進行的反應
26.影響酶活性的因素不包括
A. pH B.底物 C.溫度 D.激活劑 E.抑制劑
27. 關於酶促反應調節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溫度越高反應速度越快 B.反應速度不受酶濃度影響
C.反應速度不受底物濃度影響 D.在最適pH下,反應速度不受酶濃度影響
E 底物飽和時,反應速度隨酶濃度增加而加快
28.在底物足量時,生理狀態下決定酶促反應速度的是( )
A. 溫度 B.酶含量 C.酸鹼度 D. 輔酶含量 E鈉離子濃度
29.Km是指反應速度為1/2 Vmax時的( )
A.酶濃度 B產物濃度 C. 底物濃度 D.激活劑濃度 E.抑制劑濃度
30.關於酶Km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Km( )
A.與酶結構無關 B.與底物性質無關 C.不能反映酶與底物的親和力
D.是酶-底物複合物的解離常數 E. 等於最大反應速度一半時候底物濃度
32.關於酶的Km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是達到1/2Vmax時的底物濃度 B.是與底物性質無關的特徵常數
C.催化相同反應的一組同工酶Km相同 D. 是達到Vmax所必需的底物濃度的一半
E. 在一般情況下是酶一底物複合物的解離常數
33.對於一個單底物酶促反應,當[S] =4Km時,反應速度為最大速度的( )
A. 70% B.75% C.80% D. 85% E. 90%
34.關於Km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Km越大活性越高 B.對於多底物,其Km相同
C.不能反映酶與底物的親和力 D.對同一底物,不同的酶有不同的Km
E.是反應速度達到最大反應速度時的底物濃度
35.因抑制巰基酶而引起中毒的是( )
A.肼 B.氰化物 C巰基乙酸 D.有機磷農藥 E重金屬離子
36.下列酶中,被有機磷農藥抑制的是( )
A. 己糖激酶 B.琥珀酸脫氫酶 C. 檸檬酸合成酶
D.乙醯膽鹼酯酶 E異檸檬酸脫氫酶
37. 神經遞質在神經肌內接頭完成信息傳遞後,能將其在接頭處消除的酶是( )
A. 磷脂酶 B. 磷酸二酯酶 C.腺苷酸環化酶D.乙醯膽鹼酯酶 E Na+,K+-ATP酶
38. 關於競爭性抑制特點的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抑制劑與底物結構相似 B 抑制劑與酶分子共價結合
C. 當抑制劑存在時,表觀Km增大 D.抑制劑與底物競爭酶的活性中心
E. 抑制劑濃度時,增加底物濃度能達到最大反應速度
39. 下列敘中,符合競爭性抑制劑的是( )
A. 與底物結合 B.與酶的活性中心結合
C.還原二硫健,破壞酶的空間結構 D.與酶括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團
E.與輔助因子結合,抑制其與酶蛋白結合
40.酶競爭性抑制的動力學特徵是( )
A.表觀Km不變,表觀Vmax減小 B. 表觀Km不變,表觀Vmax增大
C.表觀Km減小,表觀Vmax不變 D.表觀Km減小,表觀Vmax減小
E.表觀Km增大,表觀Vmax不變
41.關於酶競爭性抑制劑的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抑制劑和底物結構相似 B. 抑制劑與酶非共價結合
C. 當抑制劑存在時,表觀Km增大 D.抑制劑與底物競爭酶的活性中心
E.增加底物濃度也不能達到最大反應速度
42.可用增加底物濃度的方法削弱甚至消除的是( )
A.不可逆抑制 B.競爭性抑制 C.反競爭性抑制D.反饋抑制作用E.非競爭性抑制
43.下列成分中,屬於可逆抑制劑的是( )
A.磺胺類 B.氰化物 D.有機磷 C.有機汞 E.有機砷
44. 磺胺類藥物的藥理作用是( )
A.對病毒感染有效 B.殺滅結核分枝桿菌 C.對立克次體感染有效
D.抑制二氫蝶酸合成酶活性 E.對念珠菌屬的細菌感染有效
45.磺胺類藥物的作用機制屬於( )
A競爭性抑制B.反競爭性抑制C.反饋抑制作用D.非競爭性抑制E.使酶變性失活
46.關於磺胺類藥物和磺胺增效劑的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它們影響細菌一碳單位代謝 B.磺胺類藥物不影響人體一碳單位代謝
C.磺胺類藥物抑制二氫蝶酸合成酶的活性 D.磺胺增效劑抑制二氨葉酸還原酶的活性
E. 它們通過非競爭性抑制作用抑制細菌生長繁殖
47. 磺胺類藥物能競爭性抑制二氫蝶酸合成酶是因為其結構類似於( )
A.穀氨酸 B.酸氨酸 C.苯丙氨酸 D.二氨蝶酸 E.對氨基苯甲酸
48.關於反競爭性抑制劑的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使表觀Km增大 B. 使表觀Vmax成小 C.只與中間產物結合
D.不抑制酶與底物的結合 E.作用強弱取決於抑制劑和底物的濃度比
49.酶反競爭性抑制的動力學特徵是( )
A.表觀Km不變,表觀Vmax減小 B.表觀Km不變,表觀Vmax增大
C.表觀Km減小,表觀Vmax不變 D.表觀Km減小,表觀Vmax減小
E.表觀Km增大,表觀Vmax不變
50.某抑制作用的動力學特徵為表觀Km不變,表觀Vmax減小,該抑制作用屬於
A.反饋抑制 B.不可逆抑制 C.競爭性抑制 D.反競爭性抑制 E.非競爭性抑制
51.酶非競爭性抑制的動力學特徵是( )
A.表觀Km不變,表觀Vmax減小 B.表觀Km不變,表觀Vmax增大
C.表觀Km減小,表觀Vmax不變 D.表觀Km減小,表觀Vmax減小
E.表觀Km增大,表觀Vmax不變
二、X型題
1、關於酶活性中心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有特定的空間結構 B.所有酶都有活性中心
C.必需基團都位於活性中心中 D.由催化基團和結合基團組成
E.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有輔助因子
2、輔助因子根據與酶蛋白的結合程度等分為( )
A,輔基 B.輔酶 C.金屬離子 D.必需激活劑 E小分子有機化合物
3、關於酶和輔助因子的下列敘述,正確的基( )
A.酶蛋白也稱蛋白酶 B 所有的酶都由酶蛋白和輔助因子構成
C.多數輔助因子與B族維生素有密切關係
D.同一種輔助因子可以與不同的酶蛋白結合
E.輔酶與酶蛋白結合不牢固,用透析或超濾的方法可去除
4.關於LDH1和LDH5,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酶蛋白相同 B.可用電泳法分開 C.均含有H和M兩種亞基
D.均催化可逆反應,但主要方向不同
E.在心肌細胞和肝細胞中的含量不同
5.酶和一般催化劑的共同特點是( )
A.不直接參與化學反應 B.只催化熱力學允許的化學反應
C.催化機制都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D.本身在化學反應前後沒有質和量的改變 E.可以提高反應速度,但不改變化學平衡
6. 關於酶的下列敘述,( )
A.不改變化學平衡 B. 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 C.催化熱力學允許的化學反應
D其化學本質是含有輔助因子的結合蛋白質
E.是由活細胞合成、在細胞內起催化作用的蛋白質
7. 下列敘述中,屬於酶的特徵的是( )
A. 對底物具有特異性 B.對催化的反應有特異性 C.分子量一般在500以上
D.能加快所催化的反應速度 E.大多數酶在中性pH附近活性最高
8.酶與一股催化劑相比,不同點有( )
A.專一性 B. 加速化學反應速度 C.可改變反應平衡點
D.反應條件溫和,在常溫、常壓下進行
E.在反應前後酶本身不發生質和量的改變
10.關於pH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 )
A.影響酶和底物的結合 B.最適pH是酶的特徵常數 C.影響酶和底物的解離狀態
D.動物體內各種酶的最適pH在6-8 E.過酸或過鹼會導致酶蛋白變性失活
11、使酶發生不可逆失活的因素是( )
A.低溫 B.高溫C. 強酸強鹼 D. 重金屬鹽E.競爭性抑制劑
12.救治有機磷農藥中毒首選的藥物( )
A.解磷定 B.乙醯膽破C.琥珀醯膽鹼I 甲氧氧普胺E.抗膽鹼能藥物
13.有機磷農藥中毒出現的菸鹼樣症狀是( )
A.多汗 B.肌束顫動 C.瞳孔縮小 D.支氣管痙攣 E.流涎
14、被有機磷抑制的酶和抑制類型是()
A.膽鹼酯酶 B.絲氨酸酶C.不可逆抑制D. 競爭性抑制E.二氫葉酸合成酶
15. 關於可逆抑制( )
A. 競爭性抑制屬於可逆抑制B. 反競爭性抑制不屬於可逆抑制
C.有些抑制劑以非共價鍵與酶結合 D. 有些抑制劑以非共價鍵與底物結合
E.有些抑制劑以非共價鍵與酶底物複合物結合
16.關於酶的競爭性抑制劑( )
A.與底物非共價結合 B.不影響最大反應速度 C.結構大多數與底物相似
D. 抑制程度取決於底物和抑制劑的濃度比
E.與酶可逆結合的抑制劑均呈競爭性抑制
17. 關於麗的競個性抑抑制劑( )
A.不改變表觀Km B.與底物結構相似 C使酶的表觀Vmax減小
D.與酶的活性中心結合 E抑制作用強弱取決和底物的濃度比
18.關於周的非競爭性抑制劑( )
A.使表觀Vmax減小 B.不改變酶的表觀Km C.不抑制沒與底物的結合
D.提高底物濃度不能消除其對酶的抑制作用
E抑制作用的強弱與抑制劑和底物濃度比無關
19. 非競爭性抑制與競爭性抑制的不同點在於前者( )
A. Km不變 B.不影響ES→E+P C.底物和抑制劑之間無競爭關係
D.抑制劑與活性中心以外的基團結合
E.增加底物濃度時表觀Vmax仍然小於正常值
20.關於非競爭性抑制劑( )
A.破壞酶的構象 B.可單獨與酶結合 C.不抑制酶與底物的結合
D.與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團結合 E.可以和底物同時與同一酶分子結合
21.在口腔中參與澱粉水解的是( )
三、判斷題
1. ( )酶是生物體內的無機催化劑。
2.( )一種輔助因子與酶蛋白的結合可有共價結合和非共價結合兩種方式。
3. ( )輔基和輔酶的區別在於與酶蛋白結合的牢固程度不同,輔酶結合鬆散(非共價結合),而輔基結合較牢固(以共價鍵或配位鍵結合)。
4.( )輔基可以結合於酶的活性中心之外,影響其結構,從而影響其活性。
5.( )酶促反應都需要特異的輔助因子。
6.( )結合用的鋪助因子都具有特異性,即結合酶中的輔助因子不能被其他輔助因子代替。
7.( )一種輔助因子只能與一種酶蛋白結合。
8.( )寡聚酶一般是指由多個相同亞基構成的酶分子。
9.( )所有多酶複合體都有四級結構、多功能酶又稱串聯酶。
10.( )有的酶存在多種同工酶形式,這些同工酶所催化的反應完全相同,而且反應的平衡常數也相同。
11. ( )酶促反應的高效性是因為酶能啟動熱力學不能發生的反應。
12.( )催化可逆反應的酶都有兩個活性中心,分別催化正反應和逆反應。
13. ( )酶對底物都有絕對專一性。
14.( )酶在體內發揮能化作用時,不受任何調控。
15.( )酶能顯著地降低反應活化能。
16. ( )酶的催化高效性是因為酶能為反應提供活化能。
17. ( )酶的催化高效性是因為酶對底物的選擇性。
18. ( )如果底物能使酶全部形成酶底物複合物,則酶促反應速度與酶濃度成正比。
19. ( )酶促反應的初始速度與底物濃度無關。
20. ()Km由酶和底物的相互作用特性決定。
21. ()Km是酶的特徵常數,它不隨反應體系的pH和溫度改變而改變。
22. ( )Km是酶的特徵常數,與酶濃度、pH、離子強度等條件或因素無關。
24.( )Km是酶的特徵常數,與底物濃度無關。
25. ()酶促反應最適pH不僅取決於酶分子的解離狀態,同時也取決於底物分子的解離狀態。
26.( )抑制劑對酶的抑制作用是使酶變性失活的結果。
27.( )強酸強鹼可以使酶蛋白變性失活。因為這種變性是不可逆的,通常我們說強酸強鹼可以不可逆抑制酶活性。
28.( )不可逆抑制劑與酶結合時,可以永遠改變其構象,抑制其活性,使其不能復活。
29.( )不可逆抑制劑與酶的活性中心結合使酶失活,且不能用透析等物理方法去除。
30.( )競爭性抑制劑與酶的活性中心結構相似。
31. ()符合米氏方程的酶促反應其最大反應速度不受添加競爭性抑制劑的影響。
33.( )凡有抑制劑存在, 都會降酶與底物的親和力。
34. ( )只要加入足夠的底物,即存在非競爭性抑制劑,酶促反應也能達正常的Vmax
35. ( )在結構上與底物無關的各種代謝物有可能改變酶的Km
36. ( )測定酶活性時必須知道酶分子量。
四、填空題
1.酶的活性中心中的必需基團分為兩類,其中一類( )基團,其作用是降低底物分子中特定化學鍵的穩定性,從而將其轉化為( )。
2、在酶促反應中,絕大多數輔助因子直接參加與催化反應,起傳遞電子、( )或( )的作用。
3.酶促反應的的特點包括高處高效性、專一性、( )性、( )性。
4、酶的專一性可分為()專一性、()專一性和立體專一性。
5、酶的輔助因子在酶促反應中起傳遞()作用,而酶蛋白決定酶的( )
6、影響酶活性的主要因索有pH、溫度、( )、( )。
五、名詞解釋
1. 新陳代謝 2、酶的活性中心
3、酶的輔助因子 4、單體酶
5、寡聚酶 6、多酶複合體
7、多功能酶 8、同工酶
9.酶的專一性 10、酶的絕對專一性
11、酶的相對專一性 12、酶的立體專一性
13、酶的抑制劑 14、不可逆抑制劑
15、競爭性抑制劑 16、競爭性抑制
31.反競爭性抑制劑 17、反競爭性抑制
18、非競爭性抑制劑 19、非競爭性抑制
20、酶原 21、酶原的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