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金融保險業:將在21世紀滅絕的恐龍?
2013年,對金融領域而言,再沒有一個詞能像網際網路一樣讓人振奮而糾結。
隨著網際網路大佬們戴著「網際網路金融」的帽子頻頻祭出各路金融產品,以及P2P平臺瘋狂地生長,作為傳統金融大佬的銀行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在2013年銀行間流動性偏緊的大前提下,銀行年末的攬儲大計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過去一年,以阿里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巨頭已從游離在金融邊緣到逐漸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攪局者」。網際網路金融會將銀行置於何地?比爾·蓋茨曾有一個著名預言:商業銀行將成為21世紀滅絕的恐龍。
「蓋茨先生的這句話還有一個作為前提的上半句,那就是如果『傳統商業銀行不能對電子化作出改變』」,交通銀行董事長牛錫明曾表示,隨著IT技術發展,網際網路金融可以取代商業銀行,但僅僅是從技術層面而言。
事實上,最早從上個世紀末出現的網絡銀行開始,到後來相繼出現的網絡支付、手機銀行、快捷支付,網際網路金融機構等,後來者的挑戰早已從單純的改變銀行交易渠道,演變為蠶食銀行核心業務、搶奪其客戶資源。
謀變
是危也是機!
但不可否認,銀行也在謀變。一方面,作為正面回擊,電子渠道正成為商業銀行服務的主渠道,有銀行開始探索電商模式,也有銀行聯手貨幣基金推出類似網際網路理財產品,「微信銀行」的概念也在年末興起;另一方面,商業銀行也開始試水社區銀行,利用傳統金融特點,正逐漸增加與社區客戶的黏合度,尋找新的擴張模式。
對比起銀行業,網際網路金融卻給傳統保險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依託網際網路,無論是在產品還是在渠道上,去年保險業都突破了傳統的設計與售賣模式,充分顯示出企業適應市場的主動性和創新性。
2013年8月,安聯財險在天貓推出「賞月險」,將意外險與生活消費事件捆綁,成為標誌性的跨行業營銷事件之一。但最具標誌性的還要算眾安在線保險公司的成立。去年11月,由馬明哲、馬雲和馬化騰「三馬」聯手的眾安保險揭開面紗,演繹了一段傳統保險業主動轉型、創新的佳話。
無論是商業銀行的「未雨綢繆」還是保險巨頭的活力空前,不可否認,網際網路就像一條「鯰魚」,讓傳統金融大佬們無法坐以待斃,只能奮起還擊。記者戴曼曼、程行歡
(來源: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