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選科目保障機制(託底政策)讓家長吃了顆定心丸

2020-08-28 王道天下

《江蘇省政府關於進一步深化高考綜合改革若干意見》(蘇政發【2020】18號)第七條規定:七研究建立符合實際的再選科目保障機制。在高考綜合改革制度框架內,結合我省實際進一步細化配套政策,建立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四門再選科目保障機制。任何再選科目出現考生選考比例明顯偏低、嚴重失衡的情況時,可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研究確定保障比例,作為計算該再選科目考生等級賦分的基數,以滿足國家對該學科的人才需求,保證高考公平公正。


一、為什麼研究建立再選科目保障機制

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動,第三批八省市採取「3+1+2」的選科模式。以下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實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屆學生(準高三)的各科選考數據,從整體來看各省選科佔比相對比較均衡,最受歡迎的科目是生物。


1、兩個首選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數較往年有所上漲

首先從首選的物理、歷史兩個科目來看,總體來說選考兩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選歷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們通過對比2019年其中六個省份的文科生佔比情況(見下表)發現,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漲。


說明:表中2019文科佔比數據是基於2019年各省發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數計算而來,藝術類考生暫未計入。

2、生物成熱門,政治受冷落

為方便大家直觀的看出各科目選考比例,我們將2020屆七省選考數據轉換成柱狀圖:



從上述圖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選考比例高居首位,緊接著就是物理和地理兩門科目選考人數最多,其次就是歷史、化學。而政治科目選考人數最少,學習哥認為這可能與政治這門學科背誦內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關。而選擇生物,地理較多的原因應該是和初中基礎關聯不大,只要高中期間用心學好好準備,誰都有勝出的可能。大多數學生都會在生物或地理中選擇一科,甚至兩科,以緩解其他科目壓力。

3、江蘇出現「棄化學」現象

江蘇選科數據與其他幾省相比,顯得比較獨特,結合數據具體分析一下:


單從這批數據來看,江蘇選考地理和生物選考人數最多,但選考科人數最少的卻不是政治,而是化學。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自從江蘇新高考選科以來,很多考生或是家長為了在賦分制度下平衡分差,在選擇化學時普遍比較謹慎,甚至在網絡有流傳江蘇重點中學為了保證升學率而不開設化學學科。很多人都認為選化學的基本上都是學習高手,在新高考實行賦分制政策下,和優秀學生PK要吃虧的。顯而易見,理化成了牛娃們「自相殘殺的戰場」,也就是說學霸們選理化,大多數人選生物、地理。

二、建立再選科目保障機制原則和目標

再選科目保障機制是指,在實施新高考方案(「3+1+2」模式)過程中,經充分論證,確定再選科目的保障比例。當某一再選科目考生實考人數佔總實考人數的比例低於保障比例時,啟動再選科目保障機制,依照保障比例計算該科目的保障基數進行賦分。

建立再選科目保障機制的目標是,促進考生自主選科與國家人才需要和高校選拔要求更加匹配。其原則是「四個有利於」:一是有利於更好地滿足國家人才需要,二是有利於高校科學選才和人才培養,三是有利於普通高中教育健康生態的形成,四是有利於維護高考的公平公正。

三、再選科目保障比例的測算依據和方法

再選科目保障機制針對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等全部四門科目。針對當前學生選考科目實 際,先實行化學選考科目保障機制。

保障比例的測算主要依據國家人才宏觀需求和高校人才選拔現實要求。以化學為例,根據國家人才需要,依據相關學科(專業)對化學科目選考要求和全國高校近5年面向江蘇的招生計劃數進行測算,化學科目保障比例為當年高考總實考人數的25%。當化學科目實考人數佔當年高考總實考人數的比例低於25%時,啟動化學科目保障機制。考生原始分轉換等級時,將以保障比例(25%)對應的考生數作為等級賦分基數;當化學科目實考人數佔當年高考總實考人數的比例等於或高於25%時,以實際參加化學科目考試的人數為等級賦分基數。

其他再選科目出現類似情況的,參照上述方法建立相應的保障機制,具體辦法由省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制定實施。

示例:假如今年考生共有10萬人,而報考化學的人數是2000,只佔實考人數的20%,而依據相關學科(專業)對化學科目選考要求和全國高校近5年面向江蘇的招生計劃數進行測算,化學科目保障比例為當年高考總實考人數的25%,報考化學的人數應不低於2500人,等級賦分的基數應是2500人,按照等級賦分辦法E等佔2%,2500*2%=500人,這500人卷面分是0分,他們的賦分應是30分,但是這500人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原來實報的2000人的賦分位次相應的要前移,賦分也就相應的高起來。

但家長們注意了,從文件來看,化學科目保障比例為當年高考總實考人數的25%,這是個變數(其他科目也一樣),影響這個比例的確定有兩個變量:相關學科(專業)對化學科目選考要求和全國高校近5年面向江蘇的招生計劃數,由於這兩個影響因素各年是不同的,因此化學學科的保障比例每年也是不一樣的。

總之,選科要根據本人對個人志向、興趣愛好、自身優勢等因素的綜合評估,結合意願報考院校相關專業選考要求,選擇自己的選考科目。不管怎麼選,一切以分數說話,認真學習,把所選學科儘量向前考,這才是真理。


相關焦點

  • 深化江蘇高考綜合改革政策解析 為什麼要實行再選科目保障機制
    近日,我省出臺了深化高考綜合改革細化配套政策。其中,建立高考再選科目保障機制是重要內容之一,其積極意義至少體現在以下幾個層面。 一、新時代國家發展需要高素質多樣化人才此次我省深化高考綜合改革的核心之一就是增強選科評估指導,保證首選科目比例與各再選科目比例趨向合理。
  • 獨家解析:化學的保障比例為什麼定在25%?託底政策會帶來一波改選...
    江蘇建立4門再選科目保障機制,先行為化學學科「託底」高考方案是一個綜合系統工程,圍繞新高考方案江蘇也一直在研製細化配套方案,再選科目保障機制就是其中之一。所謂再選科目保障機制,是指在實施新高考方案(「3+1+2」模式)過程中,針對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這4門再選科目,充分論證後確定一個合適的保障比例,當某一再選科目考生實考人數佔總實考人數的比例低於保障比例時,將啟動保障機制,依照保障比例計算該科目的保障基數進行賦分。根據江蘇當前學生選考科目的實際,先行建立化學科目保障機制,保障比例設定為25%。
  • 江蘇新高考再選科目為什麼要賦分?化學科目保障機制指什麼?
    不少家長對於新高考相關的政策有一些疑問,比如:再選科目為什麼要賦分,用原始分不好嗎?化學的保障機制指的是什麼……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詳細地說一說再選科目為什麼要賦分?  「3+1+2」模式中的「2」指的是政治、地理、化學、生物這4門再選科目。由於這4門科目原始分之間不具備可比性和可加性,無法直接以原始分計入高考總分。
  • 江蘇高考改革解析:"再選科目保障機制"是什麼意思?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近日,江蘇省就進一步深化高考綜合改革制定了相關細化配套政策,其中「建立再選科目保障機制」是重點之一。此次細化配套政策中建立再選科目保障機制,目的就是要引導建立「兩個均衡」,將相關原則落到實處。
  • 江蘇明年高考「再選科目保障機制」是什麼?現在重新選科來得及嗎...
    今天上午,江蘇省教育廳正式發布「進一步做好深化高考綜合改革相關工作的通知」,明確明年高考實行的再選科目保障機制指的是什麼,建立再選科目保障機制的目標和原則是什麼,怎麼操作。江蘇省教育廳說——進一步深化高考綜合改革工作不是中途出臺新政、也不是前期政策有問題而現在中途完善、更不是打補丁。出臺相關細化配套政策對所有考生群體都是公平的。
  • 江蘇新高考改革下的賦分制 託底政策選化學的優勢
    明年將是江蘇高考綜合改革政策落地第一年,現在準高三的學生們將迎來高考改革後第一次高考。江蘇實行3+1+2的選科政策,語數外用全國卷必考;物理和歷史二選一,不賦分直接呈現;政治、生物、地理、化學四門課程自由選擇兩門,高考成績賦分後計入總分。
  • 2020年繼浙江上海後,又一省實行新高考選考科目保障機制
    考生原始分轉換等級時,將以保障比例(25%)對應的考生數作為等級賦分基數;當化學科目實考人數佔當年高考總實考人數的比例等於或高於25%時,以實際參加化學科目考試的人數為等級賦分基數。  下面我們來通過江蘇省教育廳的官方通知,具體了解一下這個科目保障機制。
  • 繼浙江上海後,又一省實行新高考選考科目保障機制!選這科終於有保障了
    六、建立高考再選科目保障機制,引導科學理性選科針對我省高中學生選科的實際情況,在高考綜合改革制度框架內,建立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等四門再選科目保障機制。任何再選科目出現考生選考比例明顯偏低、嚴重失衡的情況,可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研究確定保障比例,用於計算該再選科目考生等級賦分的基數,以滿足國家對該學科的人才需求,保證高考公平公正。針對當前學生選考實際,先實行化學科目保障機制,保障比例為25%。當化學科目實考人數的比例低於25%時,啟動化學科目保障機制。
  • 江蘇省教育廳高考改革新變化,啟動化學科目保障機制
    今年3月,江蘇省教育廳發布進一步做好深化我省高考綜合改革的相關政策,明確提出了啟動化學科目保障機制。政策出臺前後,我市有部分學生改選了化學學科,這些學生即將迎來2021年高考。針對這部分學生的複習迎戰,本報邀請專家給出建議。
  • 新高考再選科目怎樣排名賦分?權威解答來了
    &nbsp&nbsp&nbsp&nbsp華聲在線12月13日訊(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黃京)從湖南新高考方案發布至今,已有近8個月的時間。三湘都市報記者獲悉,目前我省各中學高二年級學生,已經按照新高考的要求,以選科走班的模式上課。
  • 【荔枝高校大會】 大數據解析2021年高考選考科目要求!高中生必看!
    今年4月江蘇新高考方案正式向社會公布,考生和家長都非常關心各高校將如何確定相關專業(類)的選擇性考試科目要求。昨天(8月20日),江蘇省教育廳正式公布了2021年擬在江蘇招生的普通高校本科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
  • 醫療救助的「託底」,到底應該怎麼「託」?
    來源:中國醫療保險 作者:王宗凡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醫療救助為託底,補充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慈善捐贈、醫療互助共同發展的醫療保障制度體系
  • 江蘇新高考文理科人數對各段考生的影響,化學託底,復讀生與擴招
    ;  這次八市的期中考試,貌似無錫化學設置了託底,DE檔為空,(看文末的數據,圖片不清楚,望知情者告知);  蘇州零模也託底了,但這次沒有,或者幅度非常小,化學賦分後的均分是74,鎮江的幅度也很小,揚州沒有託底,其他市情況不明;  也有傳言經過去年初的改科,化學人數已有改善;筆者認為政治改化學的人數應該比地理要多,因為地理相對好學,人數眾多,呈現正態分布,選科一個重要原則是去人多的地方
  • 江蘇新高考政策,為什麼大家不選化學?為什麼要採用等級分?
    等級分是按照統一規則,由原始分(也就是孩子們考出來的分數)進行等級劃定後,再由等級轉化來的分數。不同等級的【等級分】與【考生人數排名比例】的比值也不一樣,(體現為上圖中折線的每一段斜率有區別),呈現頭尾陡峭、中間平緩的趨勢。換句話說,處於頭尾A、D、E等級區間的考生,彼此之間拉開的分差是比較明顯的;中間B和C等級區間的考生,彼此之間拉開的分差較小。
  • 寒假時間或提前 教育廳發通知,給家長吃了定心丸
    寒假時間或提前 教育廳發通知,給家長吃了定心丸時間:2020-12-09 19:3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寒假時間或提前 教育廳發通知,給家長吃了定心丸 2021年寒假慢慢靠近了,中小學生又要回籠了,相信有不少的家長也感到越來越焦慮了 孩子放假,家長正常上班,因此家長最擔心的問題就是孩子放假在家沒人照顧
  • 2021年擬在江蘇招生的普通高校 本科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
    選考科目要求說明(3+1+2模式)經教育部及相關省份教育行政部門審定,目前,各普通高校已完成2021年擬在江蘇招生的本科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3+1+2模式)的編報工作,現將有關事項說明如下:02高考模式「3+1+2」模式是指:「3」為統一高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1」為首選科目,考生須在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的物理、歷史科目中選擇1科;「2」為再選科目,考生可在化學、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個科目中選擇2科。考生的選擇性考試科目,須符合高校要求,方可報考相關專業(類)。
  • 容錯糾錯機制,讓敢於擔當者吃下「定心丸」
    6月5日下午,湖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舉行第三次會議,會議通過了《關於建立容錯糾錯機制激勵幹部擔當作為的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試行))。《辦法》(試行)明確,相關部門在追責問責時要同時進行容錯糾錯,處理結果預告給當事人時,當事人認為未考慮容錯情形的可以向追責問責機關或紀檢監察機關、組織部門申訴,申訴不加重追責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