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江蘇省教育廳正式發布「進一步做好深化高考綜合改革相關工作的通知」,明確明年高考實行的再選科目保障機制指的是什麼,建立再選科目保障機制的目標和原則是什麼,怎麼操作。
江蘇省教育廳說——
進一步深化高考綜合改革工作不是中途出臺新政、也不是前期政策有問題而現在中途完善、更不是打補丁。
出臺相關細化配套政策對所有考生群體都是公平的。
實行再選科目保障機制不是啟動,而是達到相關條件才啟動。
現在重新選科來得及,教育部門和學校制定了完善的保障措施。
「實行再選科目保障機制,最差也能考得六七十分」,這是不可能的。
深化高考綜合改革
「不是對前期政策打補丁」
江蘇省教育廳說,2019年4月,江蘇作為第三批高考綜合改革省份正式發布新高考方案。高考綜合改革作為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在推進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
《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及時研究解決改革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總結經驗、調整完善措施」。基於上述情況,在廣泛調研、充分聽取意見的基礎上,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擴大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深化高考綜合改革有關工作,提出六個方面的政策措施和要求。
新情況新問題是指什麼?記者了解到,主要是化學等科目選科人數太少,與國家人才需要、高校學科要求不太相符。
啟動化學保障機制
「按實際參考人數算」
通知中明確,針對我省高中學生選科的實際情況,在高考綜合改革制度框架內,建立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等四門再選科目保障機制。任何再選科目出現考生選考比例明顯偏低、嚴重失衡的情況,可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研究確定保障比例,用於計算該再選科目考生等級賦分的基數,以滿足國家對該學科的人才需求。
"
一位高考專家解釋,新高考方案中,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這4門的成績,是按等級分計入的總分。所謂的等級分是由原始分進行等級劃定後,再由等級轉換而來的分數。
具體轉換時,第一步先是按考生原始分從高到低劃定 A、B、C、D、E 共五個等級,各等級人數所佔比例分別約為 15%、35%、35%、13%和 2%,從而將考生的原始分轉換成了等級。第二部再將 A 至 E 五個等級內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轉換法則,分別對應轉換到 100~86、85~71、70~56、55~41 和 40~30 五個分數段,從而將考生的等級轉換成了等級分。
"
針對當前學生選考實際,先實行化學科目保障機制,保障比例為25%。當化學科目實考人數的比例低於25%時,啟動化學科目保障機制。
教育廳舉例說明,假設江蘇考生30萬人,25%就是7.5萬人,當再選科目選化學的考生不足7.5萬時,保障機制將啟動,以7.5萬人作為等級賦分基數,也就是前15%的A等級是7.5萬的15%,即:拿到A等級的人將有11250名考生。
如果按照這一方法測算,化學高考即使排在最後的考生,也可以得到一個還算不錯的等級分。網上有人計算,這個等級分甚至能夠達到六七十分。
「沒有那麼誇張,2021屆選考化學的人數不像網上說的兩三萬那麼少。所以如果有學生改選化學,得到的所謂的不錯分數也不會有六七十分那麼高。」江蘇省教育廳說。
記者了解到,需要注意的是,實行再選科目保障機制不是明年高考一定啟動,而是達到相關條件才啟動,是以實際高考的人數來算,「已經保送的學生、高職提前錄取的學生、出國棄考的學生等都不算在內。如果又有一批人改選化學,導致選化學的人數達到了總人數的25%,保障機制就不啟動了。所以對於目前想改選科目的考生來說,需要考慮周全。」
高二學生如果重新選科
「學校幫助補課」
再選科目保障機制明年高考中施行,那麼,這屆考生已經高二,早已完成分科,如果想重新選課是否來得及?
江蘇省教育廳說,考生可以根據本人對個人志向、興趣愛好、自身優勢等因素的重新評估,結合意願報考院校相關專業選考要求,調整自己的選考科目。考生在做出調整決定時應做到理性慎重,對自己的選擇行為負責。
考慮到學習和複習備考的實際,有調整意願的考生,應該儘早向所在中學提出申請,調整並填表確認自己的選考科目。
對調整選科的學生,普通高中學校應專門制訂學科教學支持服務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支持服務與補習輔導,幫助學生儘快適應調整後科目的學習。
「其實,我們並不想啟動這一保障機制。那樣表明我們學生的選科是均衡的,教育生態才是更健康的。」江蘇省教育廳說。
南報融媒體記者 談潔
【附深化高考綜合改革相關政策的解讀1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