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捧在手心怕碎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孩子是父母的一切,父母無論為孩子付出再多也會覺的理所當然,然而往往就是這種無私的寵愛,卻親手把孩子推向了火坑,把一個天真可愛的孩子變成了一個個「熊孩子」。
大圖模式
在家長的眼裡總覺得「孩子小,不懂事」,孩子犯了天大的錯誤父母都會原諒,但其實是對孩子的一種縱容,是家長對孩子太過溺愛,孩子總會長大,早晚有一天會為自己犯下的錯誤買單。
吃你雞腿怎麼了」熊孩子搶鄰桌雞腿,女孩霸氣反擊讓寶媽沒話說
晶晶和閨蜜密約好了周末中午,一起去肯德基吃飯聊天,兩個人剛剛點完餐坐下,一對母子也走進店裡坐在了兩個人的旁邊,孩子剛坐下,就吵著要吃的,還十分沒有禮貌的,大聲嚷嚷,在桌子四周來回的轉來轉去,一點沒有顧忌周圍用餐顧客的感受。
而他的媽媽就站在一邊看著沒有阻止,任由孩子鬧來鬧去,過一會晶晶和閨蜜的餐好了,旁邊的小男孩就一直盯著兩個人的雞腿再看,孩子小經不住食物的誘惑很正常,不過令晶晶沒想到的是孩子竟然跑過來伸手拿了雞腿,就咬了一口。
這時晶晶已經很生氣了,她看向孩子的媽媽,而他的媽媽並沒有訓斥自己的兒子,也沒有上前阻攔,於是晶晶也學著孩子的樣子把孩子的玩具搶了過來,孩子立刻開始哇哇大哭,這時候她的媽媽開始瞪了晶晶一眼說:不就吃你個雞腿嗎?至於搶孩子的玩具嗎?不要臉!
大圖模式
晶晶聽了反而不生氣了,心想有其母必有其子,都是家裡慣得,她立刻反擊孩子媽媽:你兒子吃我雞腿的時候你沒看見嗎?這是你兒子也不是我兒子,憑什麼讓著他?晶晶的話讓孩子媽媽無話可說,狠狠的瞪了晶晶一眼,拉著孩子走開了。
家長的放任和溺愛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危害?
1.沒有禮數
很多家長對孩子都十分溺愛,有時候孩子沒有禮貌,家長卻毫不自知,見到長輩要打招呼,在公共場所不能大聲喧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其實這些基本的禮儀是每個孩子都應具備的品質,而由於父母對孩子太過溺愛以至於很多孩子上了學仍然不懂這些禮數。
2.性格自私,傲慢不懂得人際關係
當父母生活中什麼事都以孩子為中心的時候,孩子就會形成自我為中心的思想,這樣的孩子往往都非常的自私和傲慢,在上學以後會被其他小朋友孤立,不動得人際關係。
3.不自立生活難以自理
孩子在家就是小皇帝和小公主,衣食住行父母都會置辦妥當,孩子在家只會呼風喚雨,這種情況下,孩子便失去獨立自主的能力,上學以後很多小朋友都可以自己穿衣服,上廁所,反倒是受父母溺愛的孩子生活上難以自理。
大圖模式
育兒寄語:
我們常說「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個「熊家長」不是孩子不懂事,是家長沒有教會孩子懂事,可能在父母的心裡孩子無論多大都是孩子,但是當孩子步入社會的時候,即便真的是孩子也沒有人會讓著你,生活就是這樣,所以別再溺愛孩子,放手讓孩子去承擔自己犯的錯。
最後,你覺得是家長熊還是孩子熊?歡迎在評論區發表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