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徐三木
2019年5月20日傍晚,39王珺騎無牌三輪車不幸與一小汽車相撞,受傷住院32天,共花2.5萬多醫療費,且致殘9級。
幸好幾年前在平安人壽買了一份保險,本以為可以拿到20多萬的賠償金,結果不得不打官司爭取。
一審勝訴,平安人壽不服,打二審,出人意料輸了,賠償金從20多萬變成了4萬多。
01
案情回顧
2015年8月,王珺在廈門平安人壽給自己購買了一份平安福,主險為終身壽險、附加平安福重疾、長期意外險、附加一年期住院醫療、意外醫療、住院津貼等。
其中意外身故殘疾保額20萬,意外醫療保額20000元,住院津貼50元/天。
2019年5月20日,王珺騎三輪發生車禍,經事故調查,交警判小汽車主責,她次責。出院後,經司法鑑定中心鑑定,傷殘九級,後續醫療費11000元。
之後,王珺向平安保險提出意外險理賠,索賠金額如下:
①意外傷殘賠償金20萬元。②意外醫療保險金2萬元。③住院津貼1600元。平安保險同意賠償住院津貼1600元,但不同意賠償續期醫療費,只同意承擔王珺已經實際支出的醫療費,也不同意賠償殘疾賠償金,理由是不構成殘疾。
爭執不下,最終上訴至法院,一審法院判決平安賠償王珺,傷殘賠償金20萬元,醫療費和續醫費合計7869.1元,住院津貼1600元。
二審法院重新改判平安保險賠償王珺傷殘賠償金4萬元,醫療費、續醫費、住院津貼維持原判。
02
案例分析
20萬到4萬元,兩級法院判決賠償金額差距很大,但爭議焦點卻都一樣,主要圍繞以下3個點展開。
1、傷殘鑑定依據哪個標準?
交通事故傷殘鑑定標準是《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而意外險條款約定的標準是《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標準》。
按照前面標準王珺可定傷殘九級,按照後面標準,王珺不構成傷殘;前者為多個部門聯合制定,後者為保險行業協會統一制定;前者中立性、客觀性優於後者,依據《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標準》進行鑑定實質是縮小了保險公司責任承擔範圍,應屬於免責條款。
2、九級傷殘按照100%保額賠還是按照20%保額賠?
保險合同中載有:「與人身保險傷殘程度等級相對應的保險金給付比例分為十檔,傷殘程度第一級對應的保險金給付比例為100%,傷殘程度第十級對應的保險金給付比例為10%,每級相差10%。」
按照此規定,王珺九級傷殘,對應的保險金為20%的保額,也就是4萬元。
3、免責條款對被保人是否有效?
非常重要一點,保險人如果就免責條款已經對投保人做了提示和明確說明,那麼免責條款有效,否則無效。
經法院調查,傷殘賠償金按照等級比例賠償文字背景也予以加黑處理,而《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標準》沒有加黑,可認作未做到提醒和說明。
一審法院認為這兩處平安保險都沒有盡到提醒和說明義務,因此判平安按照20萬賠償。
二審法院認為文字背景加黑已經做到提醒,並且投保人在投保單和條款中已經籤字認可,且電話回訪中已經說知道了,因此判平安按照4萬賠償。
03
三木觀點
一起簡單的意外險事故,理賠金額相差巨大,並且一直打到了二審,說明便宜的意外險理賠一點也不簡單。
三木認為,相比壽險、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理賠其實更加複雜,爭議的地方可能更多,比較常見的有這些:
1、傷殘標準的爭議,《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標準》相比《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要更加難評上殘疾。
2、醫療費用的爭議,按照保險條款,意外事故發生180天之後的醫療費,保險公司不承擔。
3、申請身故保險金一定要有死亡證明,要明確是意外身故。
4、部分意外險還有這樣的陷阱,2米以上高空作業不賠,特定意外事故保額減半等。
5、高風險運動不賠,如果有這些運動愛好的朋友,要買特定的意外險。
6、買意外險,對職業有嚴格的限制,工作時發生意外事故,如果當時從事的職業不在投保範圍內,理賠糾紛是必然的。
總之,買保險,條款要閱讀,且加黑字體要特別注意。
案例來源:(2020)川15民終1809號,王珺為化名。
上一篇:
我爸52歲,只有醫保,想給他買個保險,如何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