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美國聯邦海軍「開羅」號鐵甲艦 被水雷擊沉的第一個犧牲品

2021-01-19 hawk26講武堂

1862年12月12日,南北戰爭中,美國聯邦海軍「開羅」號鐵甲艦航行在南部邦聯軍隊控制的河流時,進入雷區觸發水雷被擊沉。這艘在當時非常先進的「開羅」號成為歷史上第一艘被水雷炸沉的軍艦。1846年,沙俄海軍在克裡米亞戰爭中首次使用水雷,但由於水雷中只有4千克黑火藥,所以沒有對英國皇家海軍的護衛艦造成任何傷害。

「開羅」號鐵甲艦排水量512噸,配備4種13門火炮。艦體上部有鐵甲保護,能夠有效抵禦敵方炮彈的射擊。綠色部分在木製艦體上附加了64mm厚的鋼板,藍色部分在木製艦體上加裝了鋼質鐵軌。

憑藉厚重的裝甲,「開羅」號鐵甲艦在攻打孟菲斯的戰鬥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南方邦聯軍隊的火炮根本無法擊穿其裝甲,「開羅」號可以明目張胆地進行炮轟。

這就是擊沉「開羅」號的錨雷,繩子「A」控制水雷的深度,木頭浮漂「B」讓雷體處於漂浮狀態,雷體「C」其實就是一個19升容積的玻璃瓶,內部裝炸藥和電雷管,有電纜「D」控制引爆。

在岸邊隱蔽處有南方邦聯海軍的工兵,控制這枚水雷。這就是當時邦聯海軍的工兵上校、中尉和中士。

上世紀末,「開羅」號鐵甲艦被打撈出水,部分修復後進行了公開展示。

左前部是「開羅」號鐵甲艦觸雷的位置,這裡毀損嚴重。與裝滿鐵甲的艦體不同的是,「開羅」號的水下部分依舊採用了木質船體,防禦非常脆弱,留下了隱患。

儘管這是一艘配備了蒸汽機的鐵甲艦,但其艦炮與風帆時代的軍艦沒有多少區別。

相關焦點

  • 章騫:南北戰爭是鐵甲艦時代的第一次大型戰爭
    北方聯邦獲悉後前往攔截,蒸汽巡航艦「聖哈辛託」號在1861年11月8日攔截成功並將兩人捕獲。英國聲稱其國旗遭到侮辱而要對北方宣戰,並將艦隊和8000名士兵開赴加拿大。林肯政府則一方面頂住國內由於一雪1812年之恥而揚眉吐氣、不畏對英宣戰的民氣,另一方面則採取了多方面靈活對策,並在英國的國喪期間釋放了南方同盟的代表,在沒有進行公開謝罪的情況下,確保了英國中立,成功地迴避了開戰危機。
  • 代表現代第一次鐵甲戰爭,開啟蒸汽鐵甲戰爭的美國莫尼特鐵甲艦
    文|老白359 開啟蒸汽鐵甲時代的美國莫尼特鐵甲艦在19世紀,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艦船開始從風帆木頭到鋼鐵裝甲和蒸汽動力的時代邁進。至此以後,世界海軍認識到鐵甲艦的威力,而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國也拿出了更加接近現代戰艦的方案。在美國內戰中建造的鐵甲艦主要包括兩種類型。一種是以北方聯邦海軍莫尼特號為代表的淺水炮艦,其特徵是幹舷極低,吃水淺,配有封閉式旋轉炮塔。
  • 圖說:美國邦聯海軍建造的第一艘重型戰艦「維吉尼亞」號
    1862年5月11日,美國邦聯海軍建造的第一艘重型戰艦「維吉尼亞」號在諾福克港自爆沉沒。當時這個港口已經被北方聯邦軍隊佔領,「維吉尼亞」號沒有任何逃脫機會。由於「維吉尼亞」號吃水太深,無法通過詹姆斯河航行,而浮力儲備不足,它又無法進入大西洋。無奈之下,值得選擇自沉。
  • 舊日本海軍高雄號重巡洋艦被英國袖珍潛艇擊沉記
    10時到達了日海軍基地前的防潛網附近。恰好碰到該處有日本艦艇巡邏警戒,Xe-3號又潛入水中,從水下派出了潛水員用割網器在防潛網上開闢一條通道,從這個通道口穿過。 Xe-3號突破防潛障礙後,不久就發現了停靠在基地內的巡洋艦高雄號,於是快速向目標駛去。
  • 目標擊沉出雲號:日軍出雲號軍艦中國戰記
    1931年出雲號成為侵華日軍海軍旗艦在間戰期間,「出雲」號成了訓練艦隊的旗艦,退出了第一線,為此其鍋爐被改為6臺艦本式,其航速也減為了16節。不過其遠航的機會到反而有所增加,時常前往印度洋甚至美國西海岸進行訓練,在1921年2月15日,該艦還搭載了大量海軍官校畢業生進行了一次環球遠航訓練。
  • 巴鐵打造百噸級微型潛艇,二戰時表現優異,曾擊沉萬噸級戰列艦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報導,由於巴基斯坦海軍一直沿用的MG110微型潛艇已服役近30年,即將超過使用年限。因此,巴海軍為了替換這些老化嚴重的裝備,正在展開新一代微型潛艇的研製計劃。眾所周知,義大利是世界上最先研製並使用微型潛艇的國家,它在二戰時期曾用「人操魚雷」,也就是以上第一種由蛙人直接操控的自毀式裝備擊沉了英國戰列艦「伊莉莎白女王」號和「勇士」號;之後德軍又用「海豹」微型潛艇擊沉了法國「戰鬥」號驅逐艦和3艘重量級貨輪;接下來英國也著手打造了一款排水量僅30噸的XE微型潛艇,由於體型太小,因此它並沒有配備魚雷,只是攜帶了3~4噸的高爆炸藥
  • 「定遠艦」鐵甲出水!
    「定遠艦」鐵甲出水! 9月17日山東威海灣劉公島昔日北洋海軍基地東側海面「定遠艦」遺址水下考古隊在廣州打撈局的協助下經過10多小時的
  • 日本海軍裡的祥瑞戰艦,自佐世保而來的白露級驅逐艦——時雨號
    當時日本為了鑽《華盛頓海軍條約》和《倫敦海軍條約》的漏洞,開始發展噸位小但火力強勁的「水雷艇」,這一產物就是千鳥級水雷艇。按照日本人的思維,這千鳥級水雷艇的噸位雖然小,但是火力卻非常強大,真要是和驅逐艦單挑也未必能輸。然而很不幸的是,這種千鳥級水雷艇的設計有先天的問題,比如重心過高,抗風浪能力過差。
  • 潛行的「天龍」,專用水雷戰隊的旗艦,舊日本「天龍」級輕巡洋艦
    「天龍」級首艦「天龍」號而舊日本海軍中的「天龍」級輕巡洋艦,就是舊日本海軍中第一種專門作為水雷戰隊旗艦而設計的輕巡洋艦。在同年年中,這兩艘輕型巡洋艦也正式獲得了「天龍」號和「龍田」號,根據當時舊日本海軍的首艦命名規則,這兩艘輕巡洋艦都被劃分為「天龍」級輕巡洋艦。舊日本海軍給「天龍」級輕巡洋艦定下的性能指標十分清晰,首先就是要擁有高航速,至少要能夠跟得上「水雷戰隊」中的驅逐艦。
  • 現代海戰中水雷是否已經過時,還有應用價值麼?
    ▲ 即便是老式水雷在現代海戰中的能力也不可輕視 美國海軍統計,其在二戰後共有15艘軍艦因遭水雷攻擊而受重創或沉沒,是反艦飛彈、戰鬥機和小型船隻對美艦攻擊戰果總數的近
  • 3000噸小艦能當旗艦,是英國海軍衰落,還是小艦實力太強?
    一戰後,各國海軍開始研發、建造專用的水雷戰艦艇,以實施布雷作戰。英國皇家海軍最早的布雷艦是1922年建造的"冒險"號,排水量6740噸,最高航速27.8節,可搭載280~340枚水雷,布設操作也符合預期,但英國海軍對其航速不甚滿意,僅建造了一艘。
  • 從「科羅拉多」級到「衣阿華」級,二戰中美國海軍主力戰列艦盤點
    在這之中,受益於二戰時期美國強大的工業產能,美國海軍不僅快速修復了珍珠港事件中被日本海軍擊沉的戰列艦,還在二戰中興建了數款新型戰列艦。 「科羅拉多」級戰列艦——「海軍假日」時唯一建造的美國戰列艦 原本根據美國海軍自己的發展規劃,美國海軍打算建造一共10艘新銳戰列艦,以保證自己未來的戰鬥力。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隨著美國在1922年籤訂《華盛頓海軍條約》,美國海軍10艘戰列艦的建造計劃不得不被削減為3艘「科羅拉多」級戰列艦。
  • 風帆的落幕,蒸汽機時代的來臨,鐵甲艦時代的艦炮裝甲與火炮布局
    為什麼直到1860年英國皇家海軍依舊在建造落後的混合動力戰艦?在1862年以前,各國海軍在風帆戰列艦與鐵甲艦孰優孰劣這個問題上舉棋不定難以作答。鐵甲艦擁有一定的裝甲,但是裝甲的厚度很薄(木殼鐵甲艦裝甲厚了就該沉下去了)薄薄的一層裝甲能起到多少效果?
  • 人民海軍歷史上的若干個第一
    據此,海軍快艇第1大隊、快艇第11大隊、快艇第21大隊、快艇第31大隊分別在上海、廣州、塘沽、青島組建。 組建海軍第一個航空師1952年6月27日,以陸軍第10軍第30師師部為基礎,在上海虹橋機場組建海軍航空第一師。該師轄1個水雷轟炸機團,一個驅逐機團。
  • 沉入海底125年 定遠艦鐵甲重見天日
    羊城晚報記者 孫磊 黃宙輝9月17日,在山東威海灣劉公島昔日北洋海軍基地東側海面,定遠艦遺址水下考古隊在廣州打撈局的協助下,成功將定遠艦上一塊重達18.7噸的鐵甲起吊出水。這是目前國內出水唯一一塊北洋海軍鐵甲艦裝備的護防裝甲。鐵甲出水,進一步印證了定遠艦的「身份」。
  • 它是日本海軍撞船最多的重巡洋艦,最後被己方的魚雷擊沉
    它是日本海軍撞船最多的重巡洋艦,最後被己方的魚雷擊沉它是日本海軍撞船最多的重巡洋艦,最後被己方的魚雷擊沉到1931年為止,日本海軍已經先後建造了古鷹級重巡洋艦2艘,青葉級重巡洋艦2艘,妙高級重巡洋艦4艘,高雄級重巡洋艦4艘,合計共12艘重巡洋艦,按照華盛頓會議達成的限制海軍軍備條約,日本海軍的重巡洋艦噸位和數量均已用完
  • 陽炎級:二戰時日本海軍新型驅逐艦,除「雪風」號以外全部戰沉
    採用高幹舷、短首樓艦型、上部明顯外飄的雙曲線型艦艏的陽炎級驅逐艦,作為水雷戰隊的核心力量,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官兵,對於陽炎級驅逐艦的性能是非常滿意的,對其評價是勝過列強所有的艦隊型驅逐艦。
  • 美國海軍將瀕海戰列艦命名為「薩凡納LCS 28」
    根據美國海軍在2020年8月29日發布的信息,美國海軍在8月29日(星期六)上午10點CDT儀式上將其最新的獨立式瀕海戰列艦(LCS)命名為未來的薩凡納號(LCS 28)。位於阿拉巴馬州莫比爾。  美國海軍獨立式瀕海戰列艦「薩凡納」號LCS28(圖片來源:美國海軍)  美國海軍研究、開發和採購助理部長詹姆斯·格特斯(James Geurts)將主持洗禮儀式的主要講話。
  • 美海軍史上一場可怕災難 運送原子彈巡洋艦被擊沉 882人沒能回家
    「印第安納波利斯」號重型巡洋艦不過令人遺憾的是,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號重巡洋艦卻成為了被日本潛艇擊沉的最後一艘大型軍艦。1945年7月30日,就在日本法西斯宣布無條件投降的前夕,美國海軍「印第安納波利斯」號重巡洋艦在執行完運輸原子彈的使命之後,被日本潛艇用魚雷擊沉,從而造成了882人喪生的慘劇,成為美海軍史上一場可怕災難。
  • 螳螂行動:1988年美伊荷姆茲海峽交火,伊朗海軍幾乎團滅
    1987年初,蘇聯海軍率先響應,從印度洋分艦隊抽調了一些艦船,前來護航。美國還在猶豫,但伊拉克沒有給美國太多的猶豫時間——1987年5月17日,美國「斯塔克」號護衛艦遭到伊拉克誤擊,艦船雖然沒有被擊沉,但死傷官兵近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