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進校門時會不會人員密集?食堂用餐怎麼確保安全距離?學校裡有人發燒怎麼辦?……根據省教育廳要求,全省各級各類學校自3月30日起分批次、錯峰開學。為全力保障師生的健康安全,連日來,我市多所學校進行了「開學一日流程」模擬演練,為開學時刻準備著。
泰州二中
按班級錯時用餐
一人一桌同向就座
學生進校門,前後間隔1米排隊測量體溫;就餐時,學生錯時有序領取一次性餐盒;教室裡,學生一人一座,全程戴口罩……3月20日下午,泰州二中進行了「開學一日流程」模擬演練。
泰州二中正在進行開學演練
在進行教室突發情況處置演練時,體溫出現異常的學生隨即被帶到了隔離室,並通知家長接回後及時就醫。學生就醫後,後勤人員立即按操作細則,對隔離室和教室進行消毒,由班主任負責追蹤發熱學生去醫院就診的結果。
學生開學後,如何進行校園一日學習和生活是家長們最為關心的。當天的演練,還展示了學生在校期間用餐和就寢等方面的安全措施。泰州二中校長戴榮舉例說,如就餐環節,同學們按「七步洗手法」洗手後,按班級錯時進入學校食堂,依次領取一次性餐盒,且保持一桌一人同向而座進行就餐。
泰州二中開學演練現場,餐廳值班人員正在仔細詢問身體不適「學生」的相關情況。
為確保集體宿舍安全,寄宿生進出宿舍都要測量體溫。早上,學生離開宿舍前,將房間窗戶打開通風,開水間、淋浴區等公共區域由宿管人員每天消毒。
「此次演練包括入校、上課、食堂用餐、到宿舍就寢等4個流程19項操作細則,主要檢測開學日常教學和校園生活的可行性和科學性,確保開學後全體師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以及教育教學的有序高質。」戴榮說。
城東中心小學
專用通道有序入校
紅外線無感監測「學生」體溫
3月18日下午,泰州市城東中心小學進行了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整個過程相當「教科書」。
入校是阻隔病毒的第一道關卡。當天下午,在值班人員的引導指揮下,由老師扮演的「學生」在校門外有序排隊。「請大家戴好口罩,相互間保持一米的距離。」「學生」從兩個專用通道依次有序進入。紅外線測溫儀及時無感監測「學生」體溫,與其相連的電腦屏幕上,頭像有綠標顯示表示體溫正常,呈紅色圖標則表示情況緊急,就會馬上發出警報。
網絡配圖
「這位同學,你的體溫有點偏高,請到隔離室再進一步測量……」現場,發現了一名「體溫異常」的「女生」,被帶到校門口的隔離點後,身著防護服的校醫,用水銀體溫計對她進行二次體溫測量,做好記錄,並向學校相關負責人匯報,學校隨即啟動應急預案。同時,值班老師第一時間通知家長。
課間活動是避免校園內人員聚集的關鍵。當下課鈴聲響起後,校園廣播立即通知:打開門窗、不聚集。老師組織學生到室外進行分區活動。如廁時,同學們要有序排隊,橫排、縱排間距都在一米以上。
城東中心小學校長鄭曉彤說,正式複課後,學校將嚴格對教室、食堂、辦公室、洗手間等區域加強通風和消毒工作,每日早、中、晚打開門窗通風3次以上,每次不少於30分鐘。
智堡實驗學校
一旦發現發熱者
隔離、轉運、消殺,一小時內完成
3月18日,在泰州市智堡實驗學校演練現場,只見在值勤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們」在測溫等待區排隊等候,根據安排分批進入測溫通道進行入校體溫測量,體溫正常者依次進入校園。
教室是學生的集中區域,教室演練也是校園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該校模擬演練第二現場為教室內突發事件演練。教室內,所有「學生」單人單桌,全員佩戴口罩,保持最大距離間隔。課堂上老師正在講課,一名「學生」突感身體不適,並有發熱、嘔吐狀況。
網絡配圖
按操作流程,學校立即啟動緊急預案。任課老師一邊語言安撫嘔吐的學生,一邊組織班裡其他學生間隔一米排隊,快速、有序撤離到其他教室。同時,校醫身穿防護服,佩戴著口罩、手套,快速進入班級對嘔吐物進行處理,並給學生佩戴好N95口罩,帶領該生撤離到隔離室,聯繫家長接孩子就醫。身穿隔離服的工作人員立即對事發班級進行全面消毒,並拉好緊戒線提示師生勿入。最後,針對上述突發情況,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按要求報告主管部門進行後續處置。
記者發現,從發現發熱學生,到隔離、上報、排查、轉運、消殺及管控,演練全程控制在一個小時內。
來源:泰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