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在當代面臨的十大執政風險

2020-12-17 人民網

(五)固步自封、能力不足產生的風險

適應時代發展,提升能力素質,是政黨的永恆主題。在世界和中國都在發生深刻變化的今天,我們惟有常懷「能力不足」的憂患意識,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努力學習新知識,增強新本領,不斷提高執政能力,才能在重大風險和挑戰面前,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我們黨的成長發展本身就是一個逐步提升能力素質的過程。在黨的歷史上的幾次重大轉折關頭和工作重心轉移中,黨都遇到並成功解決了「本領恐慌」和能力不足的問題。在從土地革命的十年烽火,走向建設最廣泛的抗日民主統一戰線的過程中,毛澤東嚴肅的提出了「本領恐慌」的問題,要求全黨都要「學習本領」、「增加知識」,「把工作做得更好」。在黨的工作重點由鄉村轉移到城市的前夕,他再次要求全黨尤其是黨的幹部要加強學習,明確指出:「我們熟悉的東西有些快要閒起來了,我們不熟悉的東西正在強迫我們去做」,「我們必須學會自己不懂的東西」[7](P1480-1481)。改革開放伊始,鄧小平進一步提出了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問題,他明確指出:「怎樣改善黨的領導,這個重大問題擺在我們的面前。不好好研究這個問題,不解決這個問題,堅持不了黨的領導,提高不了黨的威信[5](P271)。」正是由於我們黨對能力不足的危險時刻保持著高度警覺,黨才能從幼稚走向成熟,從能力和經驗不足逐步走向能夠從容應對複雜的國內外局面,領導革命和建設事業不斷取得勝利。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們黨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發生了新的變化,黨需要繼續對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當代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作出進一步的解答;需要科學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破解發展中的難題,做到既要加快發展、又要保障公平,既要深化改革、又要保持穩定,既要鼓勵競爭、又要整合利益,以便凝聚社會共識,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這就迫切要求全党進一步增強理論創新的能力、領導發展的能力、利益調節的能力、資源整合的能力、完善制度的能力、應對危機的能力等等。然而在我們的黨員幹部隊伍中確有不少人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滿足於往日的業績;固步自封、抱殘守缺,思想僵化、墨守成規,心態浮躁、淺嘗輒止;熱衷於迎來送往、不喜歡看書學習,發展沒有新思路、改革沒有新突破、開放沒有新局面、工作缺乏新舉措,對落後的現狀視而不見、對群眾的呼聲充耳不聞、對面臨的危機無動於衷。黨員幹部的能力素質是黨的執政能力的基礎,這種現象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地克服,其存在和發展必然導致黨整體執政能力的下降、應對複雜局面和處理危機能力的不足,以致出現在重大風險和挑戰面前的進退失據,貽誤黨的事業。

相關焦點

  • 新形勢下中國共產黨抵禦執政風險問題研究
    無論什麼性質和類型的政黨,從執政當天起就面臨著現實的或潛在的執政風險,如何應對執政風險是當今世界各國執政黨面臨的共同課題。執政風險作為風險在政黨政治領域的具體表現,其客觀性是不言而喻的,作為執政黨,從執政的第一天起就要面臨來自方方面面的執政風險,而且隨著執政活動的不斷深入,執政風險的表現形式也會隨著執政活動的發展而改變,不斷抵禦和化解執政風險是其永恆課題。
  • 執政興國60年:應對風險挑戰 提升執政能力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已執政60年的中國共產黨面臨哪些風險與挑戰?將怎樣積極應對?新形勢下黨的執政水平和能力還有哪些不足?該如何提高?圍繞上述重大命題,本刊編輯部邀請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有關權威專家展開研討。
  •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合法性基礎
    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如此告誡即將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裡長徵走完了第一步……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話音剛落,「貪汙、浪費和官僚主義」之風就接踵而至,居功自傲者有之,腐化墮落者有之。誓言不當李自成的毛澤東和執政的中國共產黨,揮淚斬馬謖,嚴懲大貪汙犯張子善、劉青山。
  • 修身立德是當代共產黨人提高執政倫理的初心和使命
    湖南省社會科學院院長劉建武教授主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當代共產黨人修養》叢書,是基於對時代精神的深度把握、對黨組織所處方位和使命以及黨員自身成長的深刻洞悉而編撰的。面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面對中國共產黨的光榮歷史,面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取得的輝煌成果,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應當有充分的精神文化自信,無論是五千年綿延不絕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抑或是中國共產黨近百年來培育的中國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建設文化,都有著無數可歌可泣的輝煌篇章,理應成為我們民族和當代國人的精神底本、寶貴財富,足以令我們產生內在的文化自信。
  • 以人民為中心:中國共產黨執政價值取向與治國理政旨歸的統一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創新治國理政實踐的重大理論成果,它既是對中國共產黨思想傳統的繼承,又是對馬克思主義人民觀的創新。國家的發展離不開政黨功能的發揮,在當代世界政治實踐中,由政黨擔負治國理政的職責是普遍的制度化操作。然而,各國政治制度和政黨制度千差萬別,因此賦予政黨的使命也各不相同。新中國政治發展邏輯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制度與新型政黨制度同步建構。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以人民為中心:中國共產黨執政價值取向與...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作者:齊衛平 東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特聘教授,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創新治國理政實踐的重大理論成果,它既是對中國共產黨思想傳統的繼承,又是對馬克思主義人民觀的創新。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以人民為中心:中國共產黨執政價值取向與...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作者:齊衛平 東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特聘教授,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創新治國理政實踐的重大理論成果,它既是對中國共產黨思想傳統的繼承
  • 「兩個務必」是應對執政風險的銳利武器
    執政風險是可能發生的影響黨的執政安全、動搖黨的執政地位的各種危險。從事物發展規律來看,執政地位不可能一勞永逸;執政風險是伴隨執政黨執政活動始終的一種現象。我們黨從辯證唯物主義出發認為執政風險具有兩重性,對執政風險不能被動抵禦和規避,而應主動應對和防範。
  • 中國共產黨章程
    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是毛澤東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引導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不斷前進。
  • 鍾君談地方執政風險一是基層軟弱渙散二是群體性事件
    今天來到訪談現場的嘉賓是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經濟與社會建設研究室主任鍾君,與網友在線互動,一起探討地方政府的執政風險等話題。  首先是要規避的就是地方政府的執政風險。地方政府現在執政過程中,風險主要有哪些呢?第一,基層政權的軟弱渙散。這個並不是一個駭人聽聞的事情,一項網絡調查表明,有71%多的網友認為當前基層政權面臨很多問題。
  • 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
    為誰執政、靠誰執政、怎樣執政——這是中國共產黨始終面臨、不斷探索並努力回答的一個重大課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就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行專題研究,提出必須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
  •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支持
    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始終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根本宗旨,作為黨的一切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團結廣大人民群眾不屈不撓英勇鬥爭。在取得執政地位之後,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領導中國人民努力探索,走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光明大道。中國共產黨95年的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根本宗旨的歷史。正是因為如此,中國共產黨才能夠在一次次的歷史關鍵時期和重大關頭,始終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支持。
  • 理論強黨: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的重要法寶
    理論強黨: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的重要法寶石仲泉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43次集體學習時提出,理論強黨是我們黨之所以能夠不斷歷經艱難困苦創造新的輝煌的很重要一條歷史經驗。這是對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的總結。實際上,這是中國共產黨實現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的一個重要法寶。
  • 中共執政新考驗:需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價值體系
    執政黨的新考驗新使命  「當前,世情、國情、黨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們面臨的發展機遇和風險挑戰前所未有。」。  在中國社會變革發展進程中,中國共產黨逐步成長壯大為充分代表民意並在一個大國長期執政的現代政黨,承擔起推動中國現代化進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歷史使命。  胡錦濤同志同時指出,「當前,世情、國情、黨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們面臨的發展機遇和風險挑戰前所未有。」
  • 【地評線】用「中國共產黨的故事」為各國政黨前行提供「精神食糧」
    近日,「中國共產黨的故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江西的實踐」專題宣介會在南昌舉行。世界正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各國政黨來說都面臨著新的形勢和任務。在這樣的背景下,政黨前行更需要在吸納借鑑先進執政經驗中前行。「中國共產黨的故事」無疑能為各國政黨前行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和有益的借鑑。一個負責任的大黨值得學。「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
  • 2021考研政治:毛中特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
    一、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保證   1、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   (1)中國共產黨的性質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重要,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中國共產黨95年來應對危局和困境的偉大實踐及歷史啟示
    這些情況都說明,黨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始終保持血肉聯繫,是黨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成功應對各種危局和困境的根本保證。    中國共產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繫群眾,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脫離群眾,就是挫折的開始,就是失敗的開始。
  • 中國共產黨新黨章解讀
    李景田:現在我們面臨的情況是兩個轉變,一個就是從過去帶領人民群眾進行革命這麼一個政黨,變成要帶領人民群眾進行建設的執政黨,還有一個就是從受到封鎖和計劃經濟的條件下,變成對外開放和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麼個情況,由於情況的變化,我們做了現在這個表述,而且現在這個表述更為準確。
  •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這十個點說清楚了
    這「兩個先鋒隊」,意味著中國共產黨既要依靠人民執政、為了人民執政,又意味著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領導者、引路人,黨要時時刻刻站在時代前列,帶領人民完成革命、建設和改革不同時期的歷史任務和奮鬥目標,進而使中國人民享受相應的成果。這就從性質和本質上,保證了中國共產黨能逐漸成為深受人民擁護的強大政黨。
  • 中國共產黨章程全文英漢對照
    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是毛澤東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引導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