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固步自封、能力不足產生的風險
適應時代發展,提升能力素質,是政黨的永恆主題。在世界和中國都在發生深刻變化的今天,我們惟有常懷「能力不足」的憂患意識,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努力學習新知識,增強新本領,不斷提高執政能力,才能在重大風險和挑戰面前,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我們黨的成長發展本身就是一個逐步提升能力素質的過程。在黨的歷史上的幾次重大轉折關頭和工作重心轉移中,黨都遇到並成功解決了「本領恐慌」和能力不足的問題。在從土地革命的十年烽火,走向建設最廣泛的抗日民主統一戰線的過程中,毛澤東嚴肅的提出了「本領恐慌」的問題,要求全黨都要「學習本領」、「增加知識」,「把工作做得更好」。在黨的工作重點由鄉村轉移到城市的前夕,他再次要求全黨尤其是黨的幹部要加強學習,明確指出:「我們熟悉的東西有些快要閒起來了,我們不熟悉的東西正在強迫我們去做」,「我們必須學會自己不懂的東西」[7](P1480-1481)。改革開放伊始,鄧小平進一步提出了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問題,他明確指出:「怎樣改善黨的領導,這個重大問題擺在我們的面前。不好好研究這個問題,不解決這個問題,堅持不了黨的領導,提高不了黨的威信[5](P271)。」正是由於我們黨對能力不足的危險時刻保持著高度警覺,黨才能從幼稚走向成熟,從能力和經驗不足逐步走向能夠從容應對複雜的國內外局面,領導革命和建設事業不斷取得勝利。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們黨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發生了新的變化,黨需要繼續對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當代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作出進一步的解答;需要科學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破解發展中的難題,做到既要加快發展、又要保障公平,既要深化改革、又要保持穩定,既要鼓勵競爭、又要整合利益,以便凝聚社會共識,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這就迫切要求全党進一步增強理論創新的能力、領導發展的能力、利益調節的能力、資源整合的能力、完善制度的能力、應對危機的能力等等。然而在我們的黨員幹部隊伍中確有不少人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滿足於往日的業績;固步自封、抱殘守缺,思想僵化、墨守成規,心態浮躁、淺嘗輒止;熱衷於迎來送往、不喜歡看書學習,發展沒有新思路、改革沒有新突破、開放沒有新局面、工作缺乏新舉措,對落後的現狀視而不見、對群眾的呼聲充耳不聞、對面臨的危機無動於衷。黨員幹部的能力素質是黨的執政能力的基礎,這種現象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地克服,其存在和發展必然導致黨整體執政能力的下降、應對複雜局面和處理危機能力的不足,以致出現在重大風險和挑戰面前的進退失據,貽誤黨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