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興國60年:應對風險挑戰 提升執政能力

2020-12-17 中國臺灣網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已執政60年的中國共產黨面臨哪些風險與挑戰?將怎樣積極應對?新形勢下黨的執政水平和能力還有哪些不足?該如何提高?圍繞上述重大命題,本刊編輯部邀請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有關權威專家展開研討。

  從革命黨到執政黨

  角色轉型任重道遠

  很長一段時間,由於對自身所處的歷史方位、所肩負的歷史使命缺乏科學、深刻的認識,我們黨曾犯過錯誤,走過彎路,付出過沉重代價。如何順應世情、國情、黨情新變化,明確黨的歷史方位,準確把握執政規律,努力提高執政能力是保證中國共產黨長期更好執政的前提。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教授甄小英:中國共產黨成立88年來,歷經革命、建設和改革,已經實現了兩大轉變,即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鬥的黨,成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並長期執政的黨;從受到外部封鎖和實行計劃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成為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這種歷史方位和使命的變化,深刻揭示了執政黨面臨的嶄新課題。新時期我們黨的歷史使命就是執政興國,就是領導人民奮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樣的歷史使命,要求我們黨必須具備相應的執政能力,始終保持先進性。剛剛閉幕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明確指出:黨的先進性和黨的執政地位都不是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的,過去先進不等於現在先進,現在先進不等於永遠先進;過去擁有不等於現在擁有,現在擁有不等於永遠擁有。革命過程中形成的一套關於黨自身建設的思想、思路,包括黨的目標、指導思想、性質、任務等,對於奪取政權非常有用。掌權成為執政黨後,情況變了,方向、任務、目標、職責都有了很大不同。但是,在很多方面我們黨仍處在轉型過程中,還有待進一步改進。在這一過程中,一定要處理好黨的領導與依法治國、人民當家做主的關係,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框架下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過去黨一度凌駕於國家和法律之上的教訓實在太沉痛了。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政黨政治是現代民主政治普遍採用的一種形式,比較好地體現出民眾和公共權力的互動。應該說,我們黨的執政能力同肩負的重任和使命總體上是適應的。但是,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還不完善。一些思想、體制、架構、手段還停留在革命黨建設時期,要完成轉變任重而道遠。比如一些領導幹部和領導班子思想理論水平不高、依法執政能力不強、解決複雜矛盾本領不大;一些黨員幹部事業心和責任感不強、思想作風不端正、工作作風不紮實、脫離群眾等問題比較突出;一些黨的基層組織軟弱渙散,一些黨員不能發揮先鋒模範作用;腐敗現象在一些地方、部門和單位還比較嚴重。這些問題嚴重影響黨的執政成效,必須引起全黨高度重視,切實加以解決。加之當前社會矛盾凸顯,利益分化加大,突發事件、群體性事件不斷發生,這些都對執政黨的執政能力帶來很大考驗。

相關焦點

  • 「兩個務必」是應對執政風險的銳利武器
    執政風險是可能發生的影響黨的執政安全、動搖黨的執政地位的各種危險。從事物發展規律來看,執政地位不可能一勞永逸;執政風險是伴隨執政黨執政活動始終的一種現象。我們黨從辯證唯物主義出發認為執政風險具有兩重性,對執政風險不能被動抵禦和規避,而應主動應對和防範。
  • 中國共產黨在當代面臨的十大執政風險
    (五)固步自封、能力不足產生的風險 適應時代發展,提升能力素質,是政黨的永恆主題。在世界和中國都在發生深刻變化的今天,我們惟有常懷「能力不足」的憂患意識,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努力學習新知識,增強新本領,不斷提高執政能力,才能在重大風險和挑戰面前,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我們黨的成長發展本身就是一個逐步提升能力素質的過程。在黨的歷史上的幾次重大轉折關頭和工作重心轉移中,黨都遇到並成功解決了「本領恐慌」和能力不足的問題。
  • 新形勢下中國共產黨抵禦執政風險問題研究
    無論什麼性質和類型的政黨,從執政當天起就面臨著現實的或潛在的執政風險,如何應對執政風險是當今世界各國執政黨面臨的共同課題。在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改革攻堅期、矛盾凸顯期和問題多發期的新形勢下,對於擁有13億人口,8600多萬黨員的中國共產黨來說,所肩負的任務更加艱巨和繁重,所面臨的執政風險更加嚴峻和寬泛,正如十八大報告所講:「當前,世情、國情、黨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們面臨的發展機遇和風險挑戰前所未有」,因此,如何抵禦執政風險是中國共產黨不容迴避的重大課題。
  • 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2018年02月02日 07:3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陸航 字號 關鍵詞:社會發展;中國;延安大學政法學院;社會主要矛盾
  • ...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四力」特點 全面提升黨執政興國的...
    摘要: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統一全黨的意志,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將「四力」看作一個緊密聯繫、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統籌兼顧,科學推進,全面提高;同時,又要結合「四力」不同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加強各自領域的能力建設,切實形成黨執政興國的強大領導力
  • 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
    要堅持黨的領導,就要不斷改進黨的領導,特別是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使黨的領導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過程中煥發出更為強大的生機和活力。  黨的十九大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主線是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
  • 【黨章學習】黨章學習手冊 十| 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黨章學習】黨章學習手冊 十| 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2020-10-14 19: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運用制度威力應對風險挑戰
    要充分發揮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中的牽引性、決定性作用,推動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制度優勢在實踐層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形成合力,有效提高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和解決重大矛盾的能力。
  • 許先春:持之以恆加強執政能力建設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寶貴經驗
    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創辦各級各類軍政學校培養人才,掀起大規模生產運動,實行精兵簡政,開展「整風」運動等集中性教育,都體現了黨在局部執政條件下提升執政能力的探索。1949年3月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同志充分估計革命勝利以後國內外鬥爭的新形勢,要求全黨同志牢記「兩個務必」,警惕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進攻。
  • 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走好新時期的網上群眾路線
    三、邁向「網絡強國」必須提升黨的網絡執政能力  當今世界,網絡媒介信息技術不斷推陳出新,基於數位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推進的全球信息技術革命,正將治國理政帶入全新的發展階段。歷史和實踐已經表明,推進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關鍵取決於我們黨自身的執政能力建設。
  • 習近平:縣委書記是執政興國一線總指揮
    習近平在講話中,對縣一級在我們黨的組織結構和國家政權結構中所處的關鍵作用給予充分肯定,對縣委書記在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維護穩定、促進國家長治久安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給予高度重視,指出縣委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一線指揮部」,縣委書記就是「一線總指揮」,是我們黨在縣域治國理政的重要骨幹力量。習近平在講話中,對廣大縣委書記提出殷切期望。
  •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必須發揚黨執政興國的根本優勢
    講話科學總結了95年來黨的偉大貢獻、歷史經驗,深刻揭示了黨執政興國的基本規律和獨特優勢。學習領會講話精神,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特徵是黨的領導,而黨領導我們事業取得成功的關鍵在於擁有無與倫比的根本優勢。偉大貢獻得之於根本優勢,寶貴經驗凝結著根本優勢,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必須發揚以下幾方面黨執政興國的根本優勢。
  • ...挑戰——學習《習近平關於防範風險挑戰、應對突發事件論述摘編》
    我們黨要鞏固執政地位,團結帶領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時刻準備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摘編》的第一部分,習近平同志深刻總結了我們黨防範風險挑戰、應對突發事件的歷史經驗,深刻闡發了一以貫之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的重大意義。  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治黨治國必須始終堅持的一個重大原則。
  • 【十九大·理論新視野】堅定不移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黨的十九大強調,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必須堅定不移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我們要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要求,緊扣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
  • 社評:93歲的中共漸入執政佳境
    中共對國家65年的全面領導帶來了中國的繁榮和崛起,逐漸形成了與西方模式差異明顯的國家發展之路,也開始有了政治示範效應。然而中共長期執政也面臨黨建方面的嚴峻挑戰,這當中官員腐敗問題尤顯突出。客觀認識並評價中共,已是當今世界意義重大的基礎性政治課題。中共長期執政是現代政治領域迄今並不多見的現象,國內外都有人願意將中共與蘇聯共產黨做對比。蘇共一共執政74年,執政65年時是1982年。
  • 全面從嚴治黨是執政興國的重要保證
    在95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建立了新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以大無畏的勇氣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極大地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
  • 中國制度具有應對重大風險挑戰的三大能力
    提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在應對這場重大風險挑戰面前,我國制度充分展示了非凡的組織動員能力、統籌協調能力、貫徹執行能力。這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顯著優勢的新論述。
  • 《之江新語》現象與思想理論創新、 執政能力現代化
    作為初步形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體系、跳動著治國理政新思想新理論之魂的書,《之江新語》發揮主題出版與主題閱讀五大優勢,通過記錄和傳播思想理論創新成果、助推我們黨執政能力與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政治文化現象,實現了圖書政治文化價值的彰顯、提升與引領。
  • 高度自覺 風險自警 執政自信
    新的機遇和挑戰對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提出了新要求。 高度自覺: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重要前提 黨的十八大對新時期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進行了全面部署,宣示了我們黨對歷史使命的高度自覺,彰顯了我們黨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自覺能力。 理論自覺。
  • 築牢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 深入認識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重要性
    作者:董大海  張 克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長期以來,我國國有企業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國防建設、民生改善作出了歷史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