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氣造假、虛假交易……直播帶貨該如何監管?
信息公示不到位、涉嫌虛假宣傳產品功效、人氣造假和評論造假…… 直播帶貨如何變「一時火」為「一直火」 在30個直播帶貨體驗樣本中,有9個樣本涉嫌存在證照信息公示問題,佔比30%;有3個樣本涉嫌通過虛假宣傳產品功效或極限用詞誘導消費者購買商品,佔比10%。
-
...李佳琦被指虛假宣傳 直播帶貨又翻車了 直播帶貨是什麼意思?
而快手某網紅主播創下單場帶貨上億元的戰績……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直播購物並不陌生。自2016年「直播元年」起,直播電商產業不斷蓄力,並隨著「帶貨一哥」李佳琦的一句「OMG!我的天吶!買它!」而在全國爆紅。「相較於傳統電商和實體商鋪,直播帶貨擁有更強的互動性和娛樂性。」
-
法規 | 直播帶貨加強監管,這7類行為將被依法查處
直播帶貨從一開始的產品雜亂無章,到各種大品牌進駐直播間,直播帶貨這一商業模式浮現出越來越多的問題。這些問題中匯聚了產品質量、性價比、活動力度和售後等層面,也是基於這些問題,加上品牌商家也需要通過新渠道擴充銷量,才出現了如今的品牌帶貨趨勢。
-
柳江:抖音視頻、直播帶貨,柳江人的雙十二,夠勁兒!
柳江:抖音視頻、直播帶貨,柳江人的雙十二,夠勁兒!買家忙選購,賣家忙促銷。為了能夠吸引更多市民前來購買藕粉,企業代表覃炳六更是使出渾身解數,現場唱起了山歌促銷:「百朋蓮藕甜又鮮,科技種藕真是靚真是靚,全靠當地好領導,藕進東協掙大錢,藕進東協掙大錢,謝謝大家,開心就好,來咯來咯!」覃炳六說,我們的展銷是為了讓老百姓吃上本地的好東西,也是為了把我們柳江特產宣傳出去,走向全國。這次展銷的效果還不錯,老百姓非常喜歡,幾千斤藕粉所剩不多。
-
直播帶貨引發的那些糟心事兒
11月20日,中消協對10月20日—11月15日期間相關消費維權情況進行網絡大數據輿情分析,共收集有關「直播帶貨」類負面信息334083條。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的消費「槽點」主要集中在明星帶貨涉嫌刷單造假,售後服務滿意度低、體驗較差兩個方面,並點名汪涵、李雪琴直播帶貨「翻車」和李佳琦直播間「買完不讓換」等。
-
直播半小時賣貨3000件!義烏電商備戰雙十二,很拼!
被雙十一席捲後的你 過得還好嗎 雙十二接踵而至 你還會繼續嗎 雙十二是繼雙十一之後 促銷規模較大的電商活動 這不
-
查處虛假打折、洩露個人信息……「雙十一」前監管層發話了
11月6日,市場監管總局、中央網信辦、稅務總局三部門聯合召開規範線上經濟秩序行政指導會。特別是在「雙十一」促銷期間,強迫商家「二選一」等競爭失序問題突出,促銷規則暗藏玄機,假冒偽劣商品屢禁不絕,消費維權實施困難,違法廣告時有出現,直播營銷問題凸顯,侵害消費者、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線上市場秩序。 會議從九個方面對網際網路平臺企業提出了明確要求—— 不得濫用市場優勢地位排除限制競爭。
-
狂歡之後直播帶貨回歸理性 亂象亟待監管
當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發致線下消費停擺時,直播帶貨作為「救命稻草」引來萬物爭相擁抱。但隨著線下經濟逐步復甦,直播帶貨回歸理性。時至歲末,近期頻頻曝出的造假新聞,又掀開了直播帶貨亂象一角。狂歡疫情開啟「萬物直播」時代「因為疫情不得不宅在家裡的時候,我迷上了看直播。」
-
北京市消協:部分直播帶貨商家涉嫌虛假宣傳,應設置...
今年以來,直播帶貨模式異常火爆,在為企業復工復產、促進產品銷售做出了積極貢獻的同時,也暴露出了部分虛假宣傳、信息公示不全以及售後沒有保證等損害消費者權益問題。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6月16日,北京市消協發布了直播帶貨消費調查報告。
-
羅永浩說做直播如履薄冰,直播帶貨強監管規範加速進行時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中國網絡購物用戶達7.49億,直播電商用戶規模達3.09億,佔網購用戶的41.3%,佔直播用戶的55%。直播帶貨火爆發展的另一面,直播數據造假、虛假宣傳、產品質量問題、售後服務無門、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等亂象叢生。
-
直播帶貨7類行為將被依法查處
帶貨主播到底是啥身份?在直播間買的商品有問題誰負責?直播間價格欺詐怎麼辦?直播帶貨如火如荼,但同時遇到的問題也不少。今年6月,北京消協「暗訪」直播帶貨,3個樣本涉嫌虛假宣傳,三成商家證照信息公示有問題。
-
如何將火熱的直播帶貨帶入法治軌道
直播帶貨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網際網路電商營銷模式。經線上直播平臺播出,通過主播的推介,讓消費者了解商品和服務,吸引和推動消費者在線購買商品和服務。直播帶貨將網絡視頻直播與商業營銷相結合,藉助直播平臺達到推銷商品和服務的目的。在促進商品和服務在線銷售的同時,也實現平臺和主播的流量變現,已成為網際網路經濟的新業態,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達到新高度。
-
「直播帶貨」熱潮的法律思考及監管探索
在「直播帶貨」這個新興商業形態蓬勃發展的同時,其中也不乏「諾貝爾化妝學獎」「喝茶防癌症」等直播亂象,欺騙消費者,擾亂市場環境,亟需監管規範。「直播帶貨」行為的定性直播行為。根據《網際網路直播服務管理規定》第2條第2款規定,網際網路直播是指基於網際網路,以視頻、音頻、圖文等形式向公眾持續發布實時信息的活動。
-
直播帶貨引發的那些糟心事兒 法官支招「避坑」
11月20日,中消協對10月20日—11月15日期間相關消費維權情況進行網絡大數據輿情分析,共收集有關「直播帶貨」類負面信息334083條。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的消費「槽點」主要集中在明星帶貨涉嫌刷單造假,售後服務滿意度低、體驗較差兩個方面,並點名汪涵、李雪琴直播帶貨「翻車」和李佳琦直播間「買完不讓換」等。
-
從「雙十一」看「雙十二」:直播經濟下的網購節慶日
年末將至,全球人民的購物熱情也被推向了一個新高點,西方國家歷年將傳統的感恩節與聖誕節作為購物打折力度最大的時機,而隨著以京東、淘寶為代表的電商平臺的迅速崛起,「雙十一」「雙十二」逐漸成為國內最受關注的網購盛宴。同時「事情也正在起變化」。
-
直播帶貨「翻車」 李雪琴們怎麼說
被中消協點名批評「造假」「注水」 直播帶貨「翻車」 李雪琴們怎麼說 11月20日,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在其官網發布《「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監測發現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消費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
-
直播帶貨「翻車」李雪琴們怎麼說
李佳琦汪涵李雪琴11月20日,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在其官網發布《「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監測發現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消費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不合理規則兩個方面,並點名汪涵直播帶貨涉嫌刷單造假;李雪琴直播銷售數據
-
網絡直播帶貨來了「緊箍咒」 「帶貨」的同時也必須帶上責任
李莉是北京的一位白領,每天的午休時間,她都會某平臺上雷打不動地看關注的一位主播的直播。「關注她是因為她帶貨的一些東西都不錯,不像有些主播在直播間『喊麥式』的帶貨,但推薦的商品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不過,隨著諸多監管規則的出臺和一系列行動的開展,網絡直播帶貨顯然已經被戴上了「緊箍咒」。
-
直播帶貨,帶出消費新活力
每日一淘相關負責人認為,和傳統電商相比,直播帶貨更有互動感,也更有溫度。5月1日晚上,洛天依等虛擬歌手進入淘寶直播間,通過VR技術實現口紅試色。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人工智慧、語音識別等技術的引入,直播帶貨將不斷湧現出新亮點,不僅讓場景更加豐富多元,連麥、打榜等娛樂直播的新玩法也在加速融入,不斷給消費者帶來新體驗。
-
直播帶貨那些糟心事,且聽法官以案說法
11月20日,中消協對10月20日—11月15日期間相關消費維權情況進行網絡大數據輿情分析,共收集有關「直播帶貨」類負面信息334083條。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的消費「槽點」主要集中在明星帶貨涉嫌刷單造假,售後服務滿意度低、體驗較差兩個方面,並點名汪涵、李雪琴直播帶貨「翻車」和李佳琦直播間「買完不讓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