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直播帶貨7類行為將被依法查處

2020-08-28 中國食品安全報遼寧站

帶貨主播到底是啥身份?在直播間買的商品有問題誰負責?直播間價格欺詐怎麼辦?

直播帶貨如火如荼,但同時遇到的問題也不少。

今年6月,北京消協「暗訪」直播帶貨,3個樣本涉嫌虛假宣傳,三成商家證照信息公示有問題。

中消協今年發布的「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中,「點名」眾多消費者「吐槽」直播帶貨


終於!,市場監管總局出手了!

7月29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這是我國首次把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的監管上升到法制層面。


徵求意見稿中,有哪些重點、亮點呢


三種行為嚴格規範,未滿十周歲不能在直播中代言

嚴格規範商品或服務營銷

不得通過網絡直播銷售法律、法規規定禁止生產、銷售的商品或服務;不得通過網絡直播銷售菸草製品等法律、法規規定禁止進行商業推銷、宣傳的商品或服務;不得通過網絡直播銷售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等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禁止進行網絡交易的商品或服務。


嚴格規範廣告審查發布

嚴格遵守廣告審查有關規定,未經審查不得發布。不得以網絡直播形式發布醫療、藥品、醫療器械、農藥、獸藥、保健食品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等法律、法規規定應當進行發布前審查的廣告。


嚴格規範廣告代言

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接受委託,在直播中以自己的名義或形象對商品、服務作推薦、證明,直播內容構成商業廣告的,應遵守廣告代言有關規定。


不得利用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在網絡直播營銷活動中開展廣告代言活動。不得委託因在虛假廣告中作推薦、證明受到行政處罰未滿三年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網絡直播營銷活動中開展廣告代言活動。


刷單炒信、誤導消費等,7類行為將被依法查處

依法查處電子商務違法行為

針對網絡直播營銷中「刷單炒信」、平臺責任落實不到位等問題,根據《電子商務法》,重點查處虛構交易、擅自刪除或編造用戶評價、對平臺內經營者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未採取必要措施、未盡到資質資格審核義務、對消費者未盡到人身和財產安全保障義務等違法行為。



依法查處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違法行為

針對網絡直播營銷中售後服務保障不力等問題,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重點查處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等違法行為。

依法查處不正當競爭違法行為

針對網絡直播營銷中網絡主播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等問題,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重點查處實施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商業混淆、商業詆毀和不當有獎銷售等違法行為。


依法查處產品質量違法行為

針對網絡直播營銷中售賣假冒偽劣產品等問題,根據《產品質量法》,重點查處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冒用他人廠名廠址、銷售「三無」產品和侵犯他人智慧財產權商品等違法行為。

依法查處食品安全違法行為

針對網絡直播營銷中的食品安全問題,根據《食品安全法》,重點查處無經營資質銷售食品、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銷售標註虛假生產日期或超過保質期的食品等違法行為。

依法查處廣告違法行為

針對網絡直播營銷中發布虛假違法廣告問題,根據《廣告法》,重點查處發布欺騙或誤導消費者的虛假廣告、發布違背社會良好風尚的違法廣告和違規廣告代言等違法行為。

依法查處價格違法行為

針對網絡直播營銷中價格欺詐等問題,根據《價格法》,重點查處捏造或散布漲價信息、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進行交易等違法行為。


相關焦點

  • 緊箍咒終於要來了,直播帶貨7類行為將被依法查處
    文丨時林平直播帶貨風頭正盛,一大批名人、網紅當起主播開始賣貨,資本也趨之若鶩。然而紅人、熱錢的湧入,讓一直以來缺乏明確行業規範和監管機制的直播帶貨市場,更加亂象叢生、翻車不斷。前有李佳琦「不粘鍋」名場面,後有羅永浩賣花自賠錢,直播帶貨的底線到底在哪裡?7月29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這是我國首次把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的監管上升到法制層面。
  • 法規 | 直播帶貨加強監管,這7類行為將被依法查處
    直播帶貨從一開始的產品雜亂無章,到各種大品牌進駐直播間,直播帶貨這一商業模式浮現出越來越多的問題。這些問題中匯聚了產品質量、性價比、活動力度和售後等層面,也是基於這些問題,加上品牌商家也需要通過新渠道擴充銷量,才出現了如今的品牌帶貨趨勢。
  • 直播賣貨必看 | 刷單等7類行為將被依法查處
    刷單炒信、誤導消費等7 類行為將被依法查處1.依法查處不正當競爭違法行為針對網絡直播營銷中網絡主播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等問題,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重點查處實施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商業混淆、商業詆毀和不當有獎銷售等違法行為。4.
  • 「刷單炒信」將被查處!化妝品網絡直播迎來嚴管時代
    近兩年,網絡直播帶貨成為化妝品銷售領域的「新生力量」,湧現出不少化妝品「網紅主播」。「網紅主播」帶貨,在活躍化妝品經濟的同時,有少數不法「主播」「售假賣假」「虛假宣傳」等給消費者帶來困擾,淨化網絡直播帶貨成為當務之急。日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就《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公開徵求意見。
  • 提示 | 「刷單炒信」將被查處!化妝品網絡直播迎來嚴管時代
    近兩年,網絡直播帶貨成為化妝品銷售領域的「新生力量」,湧現出不少化妝品「網紅主播」。「網紅主播」帶貨,在活躍化妝品經濟的同時,有少數不法「主播」「售假賣假」「虛假宣傳」等給消費者帶來困擾,淨化網絡直播帶貨成為當務之急。
  • 《網絡直播營銷行為規範》7月1日起開始實施 9類內容、20種行為被...
    據了解,這一《規範》將從7月1日起實施,這是國內第一個關於網絡視頻營銷活動的專門自律規範。這份《規範》對直播各個主體明確了怎樣的義務和責任?直播中,你踩過的坑真的能被有效治理嗎?據北京市消費者協會日前發布的《直播帶貨消費調查報告》,直播帶貨消費存在不少問題。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新規:網絡直播中這8種違法行為將依法查處
    為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直播營銷新業態健康發展。11月6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規定了將依法查處網絡直播營銷活動中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侵犯智慧財產權、破壞市場秩序等8種違法行為,促進網絡直播營銷健康發展,營造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 網紅直播「帶貨」,結果直播間成抓捕現場
    帶貨直播,如今可以說是最火的銷售形式。但是最近,上海警方偵破上海首例利用「網紅主播直播帶貨」形式對外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案。就在這一天,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經過2個多月的偵查,成功破獲上海首例利用「網紅主播直播帶貨」形式對外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案,在浙江多地抓獲售假犯罪團夥5個,查處窩點8處,當場繳獲假冒多個奢侈品牌的箱包、服飾等各類商品3000餘件,抓獲正在直播帶貨的27歲女網紅廖某等犯罪嫌疑人50餘名,其中41人已被依法批准逮捕。
  • 直播帶貨數據造假?金華查處刷單大案
    當然是「直播電商」啦上架商品一秒搶空?一晚成交上億訂單?是不是聽著就很刺激直播帶貨真的能這麼火嗎?其實這裡面可能有貓膩有一些不法分子專門為直播商家提供虛假流量,偽造直播數據近日,金華市場監管就查處了一起刷單大案!
  • 網紅直播「帶貨」,突然闖入便衣警察……
    帶貨直播,如今可以說是最火的銷售形式。但是最近,上海警方偵破上海首例利用「網紅主播直播帶貨」但在為期2個月的偵查過程中,虹口警方已將她所有涉嫌售假的直播活動錄製了下來。在視頻證據面前,廖某及其團隊的知假售假行為暴露無遺。目前,廖某與其團隊共6人已被虹口檢察機關依法批准逮捕。
  • 網紅直播「帶貨」 突然闖入便衣警察
    帶貨直播,如今可以說是最火的銷售形式,但是最近,上海警方偵破上海首例利用「網紅主播直播帶貨」形式,對外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案。今年8月28日下午,浙江杭州某服裝公司的直播間內一位ID為「默默mo07」的女主播廖某,正在對著鏡頭試穿各類女裝,鏡頭背後,數以萬計的粉絲正在圍觀,這場帶貨直播。
  • 網紅直播「帶貨」,突然闖入便衣警察……
    帶貨直播,如今可以說是最火的銷售形式。但是最近,上海警方偵破上海首例利用「網紅主播直播帶貨」形式對外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案。」形式對外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案,在浙江多地抓獲售假犯罪團夥5個,查處窩點8處,當場繳獲假冒多個奢侈品牌的箱包、服飾等各類商品3000餘件,抓獲正在直播帶貨的27歲女網紅廖某等犯罪嫌疑人50餘名,其中41人已被依法批准逮捕。
  • 網紅直播「帶貨」,突然闖入便衣警察…
    帶貨直播,如今可以說是最火的銷售形式。但是最近,上海警方偵破上海首例利用「網紅主播直播帶貨」形式對外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案。但在為期2個月的偵查過程中,虹口警方已將她所有涉嫌售假的直播活動錄製了下來。在視頻證據面前,廖某及其團隊的知假售假行為暴露無遺。目前,廖某與其團隊共6人已被虹口檢察機關依法批准逮捕。
  • 直播帶貨:少了臺下「十年功」,臺上三分鐘就「帶禍」
    11月7日,王海在微博爆料稱辛巴售賣的即食燕窩的蛋白質含量為零,並呼籲已購買的消費者儘快要求退一賠三。但辛巴迅速否認。在王海拿出新證據後,11月27日,辛巴承認誇大宣傳。同時召回相關產品共57820單,承擔「退一賠三」責任,共先賠付6198萬元。從整個直播帶貨的大趨勢上看,直播帶貨中的虛假宣傳或主播有意無意的「口誤」觸犯廣告法的情況,並不少見。
  • 《網絡直播營銷行為規範》7月1日起施行
    直播帶貨即將告別「野蠻生長」。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線下實體商業帶來衝擊,直播帶貨順勢快速發展。但與此同時,直播帶貨所帶來的人氣造假、虛假交易、質量欠佳等問題也層出不窮,急需監管。從今年7月開始,多份針對直播帶貨的規範標準將正式實施,激進發展的直播帶貨將進入「監管時代」。直播帶貨問題頻出目前,直播帶貨仍在快速發展中前進。
  • 網絡直播帶貨來了「緊箍咒」 「帶貨」的同時也必須帶上責任
    據獨立第三方監測服務商O\'Ratings統計,僅「雙11」當天,直播帶貨在全平臺貢獻了63.12億元交易額,觀看量達7.91億人次;活動整個期間,直播帶貨累計創造了107.56億元交易額,累計銷售超過12.09億件商品,觀看量累計達141.34億人次。值得關注的是,諸多上市公司也在直播帶貨方面發力。
  • 上海首例「網紅直播帶貨」售假案成功告破
    10月15日,記者從上海市公安局了解到,上海首例利用「網紅主播直播帶貨」形式對外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案於近日成功告破。警方在浙江多地抓獲售假犯罪團夥5個,查處窩點8處,當場繳獲假冒多個奢侈品牌的箱包、服飾等各類商品3000餘件,抓獲正在直播帶貨的廖某(女,27歲)等犯罪嫌疑人50餘名,其中41人已被依法批准逮捕。
  • 如何將火熱的直播帶貨帶入法治軌道
    直播帶貨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網際網路電商營銷模式。經線上直播平臺播出,通過主播的推介,讓消費者了解商品和服務,吸引和推動消費者在線購買商品和服務。直播帶貨將網絡視頻直播與商業營銷相結合,藉助直播平臺達到推銷商品和服務的目的。在促進商品和服務在線銷售的同時,也實現平臺和主播的流量變現,已成為網際網路經濟的新業態,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達到新高度。
  • 雙十二在即 杜絕虛假促銷 「直播帶貨」將迎強監管
    15:30:42 /a/20201210/ef649f6cb55c45578bbd009deb31de5b.shtml   隨著「直播帶貨
  • 《網絡直播營銷行為規範》7月1日起施行,9類內容、20種行為被禁止
    據《中國消費者報》報導,進入2020年,特別是疫情防控形勢下的經濟生活變化,網絡直播營銷已迅速成為現階段一個重要的帶貨及引流手段。越來越多的企業看到了網絡直播營銷對於品牌宣傳推廣和營銷市場的影響,開始選擇其作為營銷新戰場。一些有實力的廣告公司也轉型提供直播營銷服務,企業和品牌代言人紛紛走入直播間,加入主播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