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賣貨必看 | 刷單等7類行為將被依法查處

2020-08-27 有贊

7 月 29 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

這是我國首次把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的監管上升到法制層面。

對於賣家來說,有哪些是需要關注的呢,接下去就來劃重點啦!

三種行為規範

1. 嚴格規範商品或服務營銷

① 不得通過網絡直播銷售法律、法規規定禁止生產、銷售的商品或服務。

② 不得通過網絡直播銷售菸草製品等法律、法規規定禁止進行商業推銷、宣傳的商品或服務。

③ 不得通過網絡直播銷售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等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禁止進行網絡交易的商品或服務。

2. 嚴格規範廣告審查發布

① 嚴格遵守廣告審查有關規定,未經審查不得發布。

② 不得以網絡直播形式發布醫療、藥品、醫療器械、農藥、獸藥、保健食品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等法律、法規規定應當進行發布前審查的廣告。

3. 嚴格規範廣告代言

① 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接受委託,在直播中以自己的名義或形象對商品、服務作推薦、證明,直播內容構成商業廣告的,應遵守廣告代言有關規定。

② 不得利用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在網絡直播營銷活動中開展廣告代言活動。

③ 不得委託因在虛假廣告中作推薦、證明受到行政處罰未滿三年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網絡直播營銷活動中開展廣告代言活動。

刷單炒信、誤導消費等7 類行為將被依法查處

1. 依法查處電子商務違法行為

針對網絡直播營銷中「刷單炒信」、平臺責任落實不到位等問題,根據《電子商務法》,重點查處虛構交易、擅自刪除或編造用戶評價、對平臺內經營者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未採取必要措施、未盡到資質資格審核義務、對消費者未盡到人身和財產安全保障義務等違法行為。

2. 依法查處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違法行為

針對網絡直播營銷中售後服務保障不力等問題,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重點查處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等違法行為。

3. 依法查處不正當競爭違法行為

針對網絡直播營銷中網絡主播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等問題,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重點查處實施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商業混淆、商業詆毀和不當有獎銷售等違法行為。

4. 依法查處產品質量違法行為

針對網絡直播營銷中售賣假冒偽劣產品等問題,根據《產品質量法》,重點查處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冒用他人廠名廠址、銷售「三無」產品和侵犯他人智慧財產權商品等違法行為。

5. 依法查處食品安全違法行為

針對網絡直播營銷中的食品安全問題,根據《食品安全法》,重點查處無經營資質銷售食品、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銷售標註虛假生產日期或超過保質期的食品等違法行為。

6. 依法查處廣告違法行為

針對網絡直播營銷中發布虛假違法廣告問題,根據《廣告法》,重點查處發布欺騙或誤導消費者的虛假廣告、發布違背社會良好風尚的違法廣告和違規廣告代言等違法行為。

7. 依法查處價格違法行為

針對網絡直播營銷中價格欺詐等問題,根據《價格法》,重點查處捏造或散布漲價信息、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進行交易等違法行為。

點擊了解更多,免費網上開店~

相關焦點

  • 直播帶貨7類行為將被依法查處
    帶貨主播到底是啥身份?在直播間買的商品有問題誰負責?直播間價格欺詐怎麼辦?直播帶貨如火如荼,但同時遇到的問題也不少。今年6月,北京消協「暗訪」直播帶貨,3個樣本涉嫌虛假宣傳,三成商家證照信息公示有問題。
  • 緊箍咒終於要來了,直播帶貨7類行為將被依法查處
    此前,行業自律委員會—中國廣告協會曾發布了《網絡直播營銷行為規範》,並於2020年7月1日開始實施。徵求意見稿表示,對刷單炒信、誤導消費、銷售「三無」產品等7類違法行為都將依法查處。1依法查處電子商務違法行為。
  • 法規 | 直播帶貨加強監管,這7類行為將被依法查處
    意見指出,依法查處網絡直播營銷違法行為,針對網絡直播營銷中「刷單炒信」、平臺責任落實不到位等問題,根據《電子商務法》,重點查處虛構交易、擅自刪除或編造用戶評價、對平臺內經營者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未採取必要措施、未盡到資質資格審核義務、對消費者未盡到人身和財產安全保障義務等違法行為。
  • 「刷單炒信」將被查處!化妝品網絡直播迎來嚴管時代
    《意見》對解除直播中存在的網絡平臺責任落實不到位、商品經營者售賣假冒偽劣商品、網絡主播虛假宣傳等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意見》總體上釐清了直播營銷活動中有關主體的法律責任,嚴格規範網絡直播營銷行為,要求依法查處網絡直播營銷中的違法行為。
  • 提示 | 「刷單炒信」將被查處!化妝品網絡直播迎來嚴管時代
    近兩年,網絡直播帶貨成為化妝品銷售領域的「新生力量」,湧現出不少化妝品「網紅主播」。「網紅主播」帶貨,在活躍化妝品經濟的同時,有少數不法「主播」「售假賣假」「虛假宣傳」等給消費者帶來困擾,淨化網絡直播帶貨成為當務之急。
  • 直播帶貨數據造假?金華查處刷單大案
    其實這裡面可能有貓膩有一些不法分子專門為直播商家提供虛假流量,偽造直播數據近日,金華市場監管就查處了一起刷單大案!繼之前查處全國首例跨境刷單案件、首例組織刷單平臺大案,今年金華市場監管局又查處了新反法實施以來首例組織流量刷單平臺大案
  • 刷單率50%?黃金直播帶貨水太深
    「誰敢不刷單?誰敢?」上述黃金品牌代運營負責人如此反問剁椒娛投。 雖然中國廣告協會發布的《網絡直播營銷行為規範》已經在7月1日起正式施行,但在直播帶貨領域,買流量、刷單被視為正常的銷售標配。 「在所有品類裡,黃金是最容易刷單的」。
  • 700元/月就能變成帶貨小網紅 刷單等行為讓直播變得魚龍混雜
    對主播來說,直播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背後有著常人不知道的艱辛。對網友來說,買主播推薦的東西像是一次博弈,運氣好物美價廉,運氣差可能就是翻車現場。但刷單等行為,讓直播變得魚龍混雜。有刷單販子推出700元/月讓你成為帶貨小網紅。不過,這樣的局面或迎來改變。
  • 《網絡直播營銷行為規範》7月1日起開始實施 9類內容、20種行為被...
    據了解,這一《規範》將從7月1日起實施,這是國內第一個關於網絡視頻營銷活動的專門自律規範。這份《規範》對直播各個主體明確了怎樣的義務和責任?直播中,你踩過的坑真的能被有效治理嗎?據北京市消費者協會日前發布的《直播帶貨消費調查報告》,直播帶貨消費存在不少問題。
  • 賣假貨?刷流量?2020年明星直播翻車不斷,誰是最後的贏家?
    今年電商節「6·18」活動期間則大爆發,淘寶直播平臺邀請了200多位明星,京東則與嗶哩嗶哩、快手等直播平臺合作推出「明星直播課程表」,活動期間直播超過30萬場次。 演員陳赫宣布在抖音成立直播間,也成立了自己的帶貨團隊將在未來進行長期直播帶貨。
  • 《網絡直播營銷行為規範》7月1日起施行
    直播帶貨即將告別「野蠻生長」。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線下實體商業帶來衝擊,直播帶貨順勢快速發展。但與此同時,直播帶貨所帶來的人氣造假、虛假交易、質量欠佳等問題也層出不窮,急需監管。從今年7月開始,多份針對直播帶貨的規範標準將正式實施,激進發展的直播帶貨將進入「監管時代」。直播帶貨問題頻出目前,直播帶貨仍在快速發展中前進。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新規:網絡直播中這8種違法行為將依法查處
    為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直播營銷新業態健康發展。11月6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規定了將依法查處網絡直播營銷活動中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侵犯智慧財產權、破壞市場秩序等8種違法行為,促進網絡直播營銷健康發展,營造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 國家郵政局將整頓刷單等行為
    打開包裹後,裡面多是質次價廉的物品……針對快遞領域存在的此類非法行為,國家郵政局有關負責人在14日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將加快推廣信用承諾制度,完善失信行為信息披露機制,對刷單、販賣快遞盲盒等進行清理整頓。同時,加強對快遞數據收集、管理、使用的監管,嚴肅查處洩露用戶信息等違法行為,為消費者營造安全平穩暢通的寄遞環境。
  • 直播帶貨規範來了 薇婭、李佳琦們還能單場銷售過億嗎?
    其中直播帶貨的「槽點」主要集中在五個方面:直播帶貨商家未能充分履行證照信息公示義務;部分主播特別是「明星主播」在直播帶貨過程中涉嫌存在宣傳產品功效或使用極限詞等違規宣傳問題;產品質量貨不對板,平臺主播向網民兜售「三無」產品、假冒偽劣商品等;直播刷粉絲數據、銷售量刷單造假「殺雛」;售後服務難保障等。
  • 《網絡直播營銷行為規範》7月1日起施行,9類內容、20種行為被禁止
    網絡直播營銷因其具有及時性強、交互性強、真實感強等優勢,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品牌商、網紅競相走入直播間賣貨。然而,隨著網絡直播營銷這種新業態新模式的快速發展,其暴露出的問題也逐漸呈現,產品質量、虛假宣傳、售後服務、甚至一些內容導向等問題不時見諸報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
  • 直播刷單2.0版:佣金到手,訂單退清
    霍剛透露,在和機構合作了一個月後發現直播賣貨的銷量並不理想,他便暫停了合作。但是近一個月來,隨著周圍做直播賣貨的廠家越來越多(有的據說賣得相當火爆),他又有些按捺不住了。恰好有一家MCN機構主動聯繫他詢問合作需求,給出的網紅名單還實力不俗,他便決定再次試水直播賣貨。
  • 直播帶貨「翻車」 李雪琴們怎麼說
    、不合理規則兩個方面,並點名汪涵直播帶貨涉嫌刷單造假;李雪琴直播銷售數據「注水」;李佳琦直播間「買完不讓換」等明星直播帶貨亂象。監測還發現,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消費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不合理規則兩個方面。  《報告》列舉了明星直播圈粉熱,刷單售假頻「翻車」的案例。一方面,觀看人數吹牛、銷售數據「注水」等「影響力」指標的造假,已經形成一條產業鏈。而另一方面,惡意刷單、花式踢館、虛假舉報等同業競爭也汙染了直播生態。  例如,日前,「汪涵帶貨疑似造假刷單」的話題引發關注。
  • 直播帶貨「翻車」李雪琴們怎麼說
    中消協銷售數據「注水」惡意刷單花式踢館明星直播圈粉頻「翻車」據中消協的《「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輿情監測系統共監測到「吐槽類」「消費維權」信息2045862條,佔「消費維權」信息總量的14.31%
  • 直播賣貨與天橋的大力丸
    網紅帶貨是有特殊性的,直播賣貨則沒有特殊性,這是一種新的購物行方式。直播賣貨這有點像解放前天橋市場上賣大力丸的,先耍一下石墩子,展示一下力氣,聚一下人氣,然後再叫賣自己的藥。我們再舉個例子的話,其實直播賣貨更像超市裡邊煎雞蛋邊賣不粘鍋的現場銷售,你看看是不是很相似的邏輯。
  • 李佳琦直播翻車 是時候對「網紅帶貨」祛魅了
    目前,「網紅帶貨」已成多家電商平臺標配,電商正在進入一個「網紅帶貨」時代。這裡「網紅帶貨」的「網紅」,指的是,以在電商平臺、短視頻平臺等直播賣貨而出名的網紅。被稱為「口紅一哥」的李佳琦,就是個中典型。目前他是多個電商平臺的主播,賺錢按分秒來算,他曾15分鐘賣掉15000支口紅。但近日,李佳琦的直播就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