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怎麼精讀RAZ?
如果要給這篇文章取一個網紅的標題,可以是這個,「每天40分鐘,精讀RAZ,聽說讀寫全覆蓋,兩年趕上同年級美國初中生水平」,哈哈。
孩子的英文基礎:
我們家做RAZ應該差不多從4年前開始吧,那時候兩個孩子還在WDF學校,英語基礎非常非常的弱,弱到什麼程度?弟弟當年三年級轉國際學校的時候,只積累了兩三百個聽力詞彙, My family member,就這樣最簡單的英語,看到也不認識。
姐姐的情況呢?從四年級開始,她的中文閱讀剛剛突破了整本書,突飛猛進,《貓武士》幾十本都看下來了。
所以一開始姐姐絕對是,標準的,錯過了英文啟蒙的大童,最大的問題,她的中文閱讀能力遠遠超過英文。她的英語水平能看懂的章節書,什麼神奇書屋啊,簡直就太小兒科了,一點不能吸引她,所以我們RAZ,基本就是用它的nonfiction。不過嘛,RAZ的fiction部分,偶爾我們會換換口味做一個,按我這個文學老師的眼光來看,的確是很一般。
第一個階段 入門:4-6年級
我們大概是從E level開始的,那時候姑娘還在WDF學校,做RAZ不是很配合,老覺得是媽媽給她加作業,所以有一搭沒一搭,兩三天能做一個就不錯了。
一開始,就是過自然拼讀關,至少看到英文單詞你能讀出來啊,學校裡面是基本沒教的。
那時候的流程,一頁文章,先聽一遍,然後自己再跟讀,一開始她不會讀,那麼就跟著我讀,有一些單詞,我覺得她會讀的,停下來,讓她自己讀。
這個過程挺漫長的,因為一開始姑娘的基礎弱,讓她讀,對她來說其實挺難的,不願意讀,讀一小段就覺得累,再讓她讀,就發脾氣了。還得哄著,跟著媽媽再讀幾句,語音,語調,拖音,各種毛病都有,還不能說,一說又發脾氣。唉,容易嗎?
我記得RAZ到了一個level,G吧,題目系統就不給讀了,那時候銘的英文,看題目她還不能理解,於是媽媽要當人肉閱讀機,把問句,還有所有的選項都給她讀出來。有時候也有一點小崩潰,天啊,什麼時候是個頭啊?這英語什麼時候能趕上啊?
我的案頭,會放一本比較輕鬆的書,在陪娃做RAZ的間隙,比如她在抄單詞,想題目的時候,可以讀幾頁,最近的案頭書,是《尋路阿富汗》。
咬緊牙關,告訴姑娘,英文「讀」這一關,好過,再讀3個月,就好了,媽媽當年上大學,啞巴英語,也是這麼過來的。
二.英語學習 上路 6年級—初一
姑娘英語開始真正上路,願意學英語,是初一轉學以後。
初一的時候,姑娘終於答應轉學了,我們轉到了家附近的一所外國語學校。學習氛圍和WDF學校,驟然不同了,這對她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姑娘從小就是個好強的孩子。知道自己的英語和班上同學的差距,願意跟著媽媽做了,至少,沒有原來那麼抗拒了。
方法調整過幾次,慢慢的也固定下來,現在這個,是我覺得最省時間,又比較適合銘的英語水平的方式,40分鐘,聽說讀寫,單詞記錄,延展討論,都有了。
1. 聽&讀 RAZ我覺得最好的地方,就是它有完整的讀,很多其他網站都沒有的,這點太有幫助了
一開始姑娘不願意讀,後來過了拼讀關,讀得基本順溜了,拖音也好多了,於是我們就不整本讀了,這個就省了很多時間。
現在我們做「X」level,文章很長了,一般一頁文章,聽2/3,讀1/3,讀其中1-2段,短的就讀一半。
當然,這一點誦讀時間,遠遠不夠,姑娘基本到了「不磕巴」,順暢還說不上,所以我們現在準備每天大聲朗讀,至少10分鐘新概念英語。
2. 積累單詞,聽讀的過程中,遇到有不認識的詞彙,停下來問她,不認識的,記在旁邊的單詞本裡,旁邊寫上中文,一篇大概能積累個15-30個單詞。
3. 翻譯 我覺得有點難,複雜一點的從句,她理解起來會有困難的句子,讓她翻譯。
這個翻譯的過程啊,一開始小朋友也是很抗拒的,因為難。我還專門請教過美國的好友,她說你讓小朋友太難不行,先保持興趣,知道大概意思就行。後來吧,也是她英文理解力跟上了,就不難麼難了,現在基本是適應了。大部分句子都不需要翻譯了,有時候我會和她double check一下,這段懂吧?懂,那麼就跳過去,現在要她翻譯的句子,不多了。
4 延展討論
視主題而定,有時候這個主題她感興趣,我們會做相關搜索,延展聊一些,這是家裡的常態。聊天的質量決定孩子的高度啊。
5. 做quiz,完成後面的問題。如果這時候媽媽精力尚充沛,母女關係尚好,還可以用通過quiz再考一考單詞,哈哈,說得我象周扒皮一樣。
6. 做完quiz,過剛剛記錄的單詞,遮住中文,說意思,認識的就pass,不認識的做標記,抄寫三遍。
小Tips,姑娘單詞不認得的時候,我會援引剛剛讀過的材料的原文,巴拉巴拉說幾句,回到當時的閱讀情境,十有八九,就反應出來了。有時候也挺佩服自己的,也沒有刻意記憶,畢竟剛剛和姑娘一起讀了一遍啊,就是在腦子裡了。也是親媽,才願意這麼陪孩子吧。
這個單詞本,按我們的完美流程,應該是第2天早上吃早飯前過一遍,帶到學校裡過一遍,第2天做新的RAZ之前,再把昨天的單詞過一遍。當然了,這種情況,99%不會發生,每天做新的raz之前,過昨天的單詞,這個還可以。
今年非典期間,單詞有一個小突破,突然發現,抄在單詞本上的詞,大部分都是帶姑娘認過的了!!!所以至少是到第2輪或者第3輪,認得的機率就高多了。這時候,成就感油然而生啊,簡直是,登高四顧,一覽眾山小。
7. 寫作
這一步是最難的,到現在我們還沒走溜。
本來嘛,學語言,最後的綜合output就是寫作,本身就是最考驗孩子的。
一開始都沒讓她說,還差得遠呢,後來好點了,讓她試著說幾個句子,我也會和她對話,慢慢的,說得長一點,大概一年半以前,開始持續寫吧。
現在寫還是比較澀的,先說,然後再寫,剛剛的單詞本就在旁邊,其實把積累的單詞造句,一篇文章也就出來了。現在主要的問題是,單詞認是會認了,拼寫還差,好多單詞不會寫,就讓她蒙,根據自然拼讀原則來蒙,然後再修改,加深印象,英文有這個好處,大部分能猜出來。
一般來說,現在每次可以寫6~8個完整的句子,就會覺得累,不願意寫了,好吧,就哄著再說幾句。
寫還是最薄弱的環節,我們說過幾次,要認真寫了,要每天寫了,現在還是做不到。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姑娘沒有在真正的國際學校呆過,半英文的環境都沒有,說得太少,所以這部分還是缺,弟弟相比就好得多,後面會補充英文對話部分。
現在文章長了,要真抓寫的話,一個RAZ,40分鐘是不夠的,差不多要一個鐘頭了。
選文
RAZ讀的篇目,我是認真給姑娘挑選的,一般來說我會自己先讀開頭1-2頁,看看是否合適。首先我們不讀fiction部分,那麼nonfiction其實也是剩下2/3的文章,選文章的標準:
1. 和中文閱讀,現有的知識不重合。
希望是對現有閱讀的一個補充,不重複閱讀。比方說,居裡夫人,愛因斯坦傳記,本來是蠻好的材料,但是呢,姑娘中文已經讀過居裡夫人和愛因斯坦傳了,所以這個英文的部分,對她來說不會有什麼新東西,我們就不選。
2. 特別美國本土的,不讀。
RAZ這套材料,很全面了,但是畢竟是美國人開發的,所以本土的東西比例還是蠻大的,比方說一些關於印第安人的傳說呀,美國本土的一個什麼節日的來源啊,對於美國人,需要知道的,但是放到global的角度,就不是那麼重要了,所以這部分我們也不讀。
3. 主題式。和她現在的學習領域相關聯,比如說,看了「隱藏人物」的電影,正好就可以讀凱薩琳的傳記,讀《殺死一隻知更鳥》,我們就讀馬丁路德金,Rosa Parker,地下鐵路,這方面的文章,還是比較多的。如果是政府方面,我們就會把立法司法行政幾個部門相關的,連續幾天,都讀這方面。
帶自己孩子精讀,蠻大的一個drawback, 就是因為我是媽媽,折扣打得比較大,愛做不做的,有效性能有個7成吧。有時候和姑娘開玩笑,如果不是你,換一個娃,跟著我這麼讀,全套做,不打折扣,早出來了。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姑娘表現已經很不錯了,同樣讓弟弟讀,動不動就炸了,「又要翻譯,煩死了!」
頭1-2年,補基礎的時候,是最難,也是最慢的,後來就越來越順了,到最近一年,很大程度上,能夠享受好文章的樂趣了。
英文對話:
說是寫的基礎,弟弟是三年級轉的國際學校,一天三大節英文課,跟外教練出來了,所以口語沒問題。姐姐沒有在國際學校呆過,所以這個關一直沒有過,聽說都可以,就是不習慣說,不喜歡說。
一年前我們嘗試,每天晚上放學回家,用英文跟我說學校裡發生的事情,就這樣對她來說還是挺難,那就先說中文,再翻譯成英文,不會的詞我來協助,這樣也還是不大願意說,所以吧,也不強求,現在又換了一個學校,覺得要加緊了,比原來吧,又那麼不難一點了。這句話很耳熟吧,拼讀,單詞,閱讀,基本都是這麼,一點一點磨出來的。
當然我自己也是一個因素,很早就想過,家裡和兩個娃英文對話的最佳時段,除了放學回家車上,就是晚上兩個娃寫作業時間。我們三個人一張大桌子,各自做各自的功課,我備課,看書,她們寫作業,不會的問。
因為我們家裡的日常中文討論,體量比較大,說實話,想來想去,哪個時段拿來做英文對話,一下子就限制了,都有點捨不得。寫作業的時間,正好,因為這時候,也不合適天南地北的跳躍,正好說英文。
弟弟畢竟國際學校呆的時間長,口語習慣了,我一般和他對話三輪以上,他就自動shift到英文,和我說了。姐姐還是不行,慢慢來吧。
其他額外閱讀:我們訂閱了一個英文的非虛構閱讀,每天3篇新聞推送,打卡,差不多20分鐘吧,這個是獨立完成,我不用管的。
一天還希望能有半個小時的英文整本書閱讀,這個除了假期之外,現在基本還是沒有做到。
英文紀錄片看得比較多。
聽英文書:我們基本沒有聽英文書,很簡單,過了最早的聽力輸入的最佳階段,姐姐每天還是聽大量的音頻,但是她的中文吸收能力,已經是非常高了。初一又是一個小突破,不限於兒童作品,很多寫給大人的書,她都能看了,閱讀面一下子寬了,聽的材料也是。
比方說,姑娘現在最喜歡的節目,看理想劉瑜的「比較政治學」,每天上學車上我們一起聽,一邊聽一邊討論,火花四濺,這半個小時,我實在捨不得讓她去聽英文,吸收率要低一半。再比如說,學校中午有1個小時休息,姑娘每天帶一本中文書去,看半個小時,睡半個小時。她現在的閱讀速度,再加上課間的片段時間,基本是一天一本書,《巴黎燒了嗎?》這種nonfiction,最多兩天也看完了。同樣的,也是捨不得拿這個時間,去換英文。
所以呢,也還是自己的問題,這捨不得那捨不得,英文能好嗎?我也在想呢,過段時間,咱們中午看會兒英文吧。
最後,姑娘學英文,一是方法比較有效,她自己學習習慣好。最得力的,還是她強大的中文閱讀能力,語言方面,是相通的。
回過頭來,小億三年級剛轉國際學校,上課聽不懂,學校的ESL課程又莫名其妙中斷,那時候,是拼命給他補了一年英語呢,一個學期RAZ跳了5級,到第二個學期中間吧,終於上課能聽懂了,那時候,弟弟的英語明顯強過姐姐,拉了7個級別。有一段時間,差不多一年吧,我沒有管弟弟的英文,現在比較,弟弟將將到「T」,姐姐可以到「X」了,差三個級別。而且現在和小億做RAZ,發現很多細節不過關,居然還有蠻多詞讀不準,句子知道大概意思,一翻譯,精確性就差很多,翻譯比姐姐差遠了。說是挺溜的,寫好像能寫蠻長的,但是也經不起細看,語法,拼寫,都是問題。唉,這可是國際學校三年,全套英文教材,每天3節英語大課啊?英文就學成這樣?個體差異,男女生差異,是一個原因,所以,家裡還是一定要跟啊。
隔得時間遠了,有些記不清了,剛剛搜我自己的文檔,關鍵詞「RAZ」「分級讀物」,找出來這些,唉,不這麼看,都忘了。嗯,最難的時候過去了。
是倒敘的順序。
一年半以前,弟弟四年級。
當然了,從學習語言的角度來說,遠遠不夠,弟弟國際學校一年半下來,把姐姐已經遠遠拉開了,差不多RAZ差了7級吧。咋辦呢,能補一點是一點,好在姑娘現在還願意跟著學,上個學期不也是升了兩級嗎?爭取寒假再升一級。現在開始寫了,想辦法再把大聲朗讀加進去,日常英文對話……
英文啟蒙晚的孩子,一大缺點,就是她的英文理解水平遠遠低於她的中文理解,所以RAZ上面的故事對她來說太小兒科了,還好,有大量的非小說讀物可以選擇。話說這套讀物,還是很不錯的,我們就這樣一天一個下來,我估計銘也就美國小學二年級水平吧,美國黑人平權運動的幾個重要人物,馬丁路德金,Rosa Park,Jackie Robinson今天還讀到了George Carver,而且都是用最簡單的英語表述的。前段時間讀了一篇關於美國立憲,從小動物的角度來講的一個小故事,三權分立,有趣,傳達得又很到位,還是蠻佩服美國人編教材的能力的。
弟弟的就已經比較深了,他最近喜歡的Mickey系列,大量的文學語言,還有很多read between the line,閱讀策略就可以討論半天。
02
過去的這個學期,弟弟轉學,每天兩個小時接送。原先家裡學習還是偏姐姐,現在弟弟的英語是當務之急,每天晚上的時間都要精打細算,只有一個媽,陪弟弟做分級讀物的時候,姐姐可以自己做數學。和姐姐改作文的時候呢,弟弟做他的語文題……
我安慰小同學,「RZ一個學期跳8級,咱不和他比,咱們用一年跳8級,好吧?」到現在,小億的RAZ升了5級,做分級讀物的時候基本把自然拼讀關過了,sight word還沒正式開始記,但是大部分單詞已經可以拼出來了,英文比中文還是容易。繪本從大紅狗到貝貝熊,這段時間問他,老師講的課基本能聽懂了,bravo!
03
回到家之後,三個人坐下來,一起寫了一份時間表。具體到每天的時間安排。早上起來,晚上回來,晚飯前,晚飯後。具體而微,晚飯前我們把分級讀物做完,媽媽陪弟弟做英語的時候,姐姐做什麼?媽媽陪姐姐的時候呢,弟弟做什麼,讓孩子們自己說,自己承諾。
兩個學齡孩子,一個媽,每天的時間都要算的。
還安排出來單獨陪老大的時間,飯後和姐姐散步。同時英語對話。弟弟每天有一個小時的接送,單獨時間夠了。
05:
姐姐的進步還是很快的。大概四周的時間,差不多升了兩級,現在是努力給丫頭鼓勁。「哇呀,你這個進步,簡直太厲害了,一個月升兩級,一年就是24級!」最重要的,是姑娘開始感受到英文學習的樂趣了。要感謝這套分級讀物Raz forkid,編得真好,正如美國加州教材一樣,信息類和文學類一半一半,故事,傳說,科普,校園,動物,旅行都有,而且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說出來。我們這幾天做的,生命體和非生命體的區別,鳥類的眼睛,還有一個未來機器人的故事,都特別有趣。銘銘現在會挑自己感興趣的文章來看,有一天本來是說降級做一個的,她挑了一下,說,「媽媽我們不降級了,還是回來做吧,沒有好玩的故事。」還有一天,和qiqi一起做分級讀物的時候,銘主動挑戰,選了一個升一級的讀物來做,篇目明顯長很多,灰姑娘的故事,大部分題目都對了,還是蠻鼓舞的。
昨天讀了一個可移動的橋梁,蠻震撼的。有一架小橋,它可以捲起來,變成個特別美的車輪的形狀。銘銘說,「媽媽這裡面一定是個賓館,媽媽我們哪天去這個地方旅遊好不好?」我們聊了很久,你最喜歡哪個設計,為什麼。為什麼中國看不到這些橋。
06:
英語現在是priorityone,回家第一件事,是做分級讀物。媽媽化身英語老師,精讀,我們tailor了Raz for Kid流程,第一遍聽讀,我讀一句,孩子讀一句,然後講解,包括翻譯,簡單的語法點等等,記錄單詞,每個孩子一個單詞本。第二遍複習單詞,第三遍回答問題。然後寫單詞,用之前生字的辦法,一天5個單詞,上午寫4遍,下午寫4遍。
繪本閱讀,在閱讀中鞏固單詞。兩個娃這段時間下來,跟著我讀的意識很強,讀繪本的時候,我沒要求,我讀一句,他們就會跟著讀。
日常英文對話,目前階段還只是我講,銘偶爾會迸出幾個單詞,輸入是個長期的活兒,誰叫你之前不用心呢。以後還是要固定時間,這個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