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花卉業,美麗更有競爭力(他山之石)

2020-12-22 中國青年網

在馬斯特經營的農場中,一輛收割機將鬱金香花瓣鏟掉,以利於球莖更充分地吸收營養。

本報記者 任 彥攝

2019年1月18日,在荷蘭「國家鬱金香日」活動上,兩位女士合影留念。

本報記者 任 彥攝

花卉產業是荷蘭的支柱產業。荷蘭每年大約培育90億個鮮花球莖,年出口額達100億歐元,出口量佔全球市場約60%。鬱金香是荷蘭種植最廣泛的花卉,佔花卉總產量的47%。本報記者走訪了荷蘭的鬱金香農場和鮮花拍賣市場,探尋荷蘭花卉產業的競爭力源自何處。

專業化帶來了荷蘭花卉的優質和高產

秋末冬初是荷蘭鬱金香球莖種植的時間。在荷蘭北荷蘭省斯洛特多普村,桑德拉·馬斯特正和一些工人一起種植鬱金香球莖。他們先用農業機械在壟上鋪一層絲網,然後在絲網上播撒鬱金香球莖,接著用另一層絲網蓋住球莖並培土。

「這種絲網有幾百米長,非常結實,是中國生產的。在收穫球莖的時候,機械把上下兩層網拽起來,沙土從網眼漏掉,網裡便只留下球莖。」 馬斯特一邊拉著絲網一邊說:「我們農場每年要花7.5萬歐元從中國購買這種絲網,中國生產的絲網性價比最高。」

馬斯特和丈夫西姆經營的這個現代化農場裡,種植了約40公頃鬱金香球莖,種植面積在當地排在前列。「在上世紀30年代之前,這裡還是一片大海,低於海平面5米多。」馬斯特說,荷蘭政府通過填海造田獲得大片土地,出租給農民開墾耕種,「我丈夫的祖父在1930年成立了這家農業企業,後來規模不斷擴大,現已買下了土地所有權。」

過去,馬斯特所在村莊的村民全部以傳統種植業為生。隨著土地價格不斷上漲以及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很多農民無法依靠租用小塊土地維持生計,便為規模較大的現代化農場打工,或者到城市謀求新的工作機會。「目前,村裡共有6家現代化農場。現代化農業和傳統農業在經營上有著巨大不同。傳統農業主要目的是自給自足,現代化農業則高度集約化,如果沒有雄厚的資金和巨大的市場就難以為繼。」

與馬斯特一起工作的工人來自波蘭。荷蘭花卉農場大都僱用來自波蘭的短期工人,他們的工資比當地工人低。農忙時節,這些工人來到農場工作一段時間,農閒時間便像「候鳥」一樣回到波蘭。「荷蘭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很多年輕人又不願意從事農業,很多農場主只能從東歐一些國家引進勞動力。」馬斯特說。

據了解,荷蘭的花卉大都由家庭農場種植生產。農場以家庭成員為主,旺季時聘請臨時工為助手。許多種植者專門生產一種花卉,甚至是一種花卉的一個品種。單一植物栽培有利於機械化,而機械化更易於節省昂貴的勞務費用。這種高度專業化為荷蘭花卉的優質和高產打下基礎。

在新花卉品種培育上捨得投入巨額資金

4月底,在馬斯特種植的一片紅色的鬱金香花田裡,一輛收割機隆隆駛過,鮮豔的花瓣撒落在壟間,壟上碧綠的花枝在風中搖曳。「把鮮花切掉是為了讓球莖充分吸收營養。」馬斯特用手摘掉遺漏的花頭,說道: 「這片鬱金香花田不是用來種花的,而是培育球莖的,賞花只是副產品而已。」

球莖在6月收穫。馬斯特把一半球莖留作自用,另外一半出售給本國其他鬱金香種植者,或者出口到其他國家,中國是主要出口目的地之一。「小球莖在秋季用於花田種植,主要是為了培育大的球莖。而大球莖則在冬天用於溫室栽培,主要是為了培育鬱金香花,投放到鮮切花市場。球莖的價格由開花的品種和色澤決定。」 馬斯特說:「為了滿足日益多元的市場需求,我們不斷創新,培育出種類繁多的鬱金香球莖。」

荷蘭平均每年能推出800至1000個新花卉品種。新培育的鬱金香球莖至少需要5年甚至10年的時間才能開出第一朵花,但至此還不知道它是否具有商業價值。不過,一旦成功培育出具有商業價值的新花卉品種,其盈利非常可觀。捨得投入巨額資金用於培育新花卉品種,是荷蘭花卉產業的制勝秘訣之一。

一體化服務大大縮短了花卉交易和上市時間

每年12月初,馬斯特會帶領工人在溫室大棚裡種下100萬個鬱金香球莖。在為期4個月的溫室大棚種植期裡,每一茬鬱金香的生命周期約為三周。通常,每三周就要種植並出售100萬株鬱金香鮮切花。這樣大的種植量,對溫室大棚的自動化生產要求非常高。計算機不僅能控制溫室供水、供肥、溫度、通風、溼度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還能控制溫室中的日照率。只有在加工和包裝環節,才需要人工的輔助。

「我們的花每天都會運往阿斯米爾,在那裡的鮮花拍賣市場銷售。」馬斯特說,在荷蘭,花卉種植者只參與花卉的生產過程,集中精力生產高品質的花卉產品,而產品的銷售全部交給花卉拍賣市場。全荷蘭共有七大鮮花拍賣市場,這些拍賣市場都位於交通方便、距離種植農戶比較近的地方。「從地頭到拍賣市場,只有扔塊石頭就能到的距離。」馬斯特說。

阿斯米爾鮮花拍賣市場不僅是荷蘭最大的鮮花拍賣市場,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鮮花交易市場。一眼望不到頭的倉庫大廳有足足200個足球場大小,層層疊疊的鮮花整齊劃一,成箱地碼放在成千上萬個特製的花架中,空氣中滿是潮溼而馥鬱的花香。阿斯米爾鮮花拍賣市場每年交易的鮮花品種高達1.3萬種。統計顯示,全球約60%的鮮切花和綠植都是在此交易的。

鮮花拍賣市場已成為荷蘭花卉銷售的主渠道。花卉拍賣市場對花卉產品的加工、保鮮、包裝、檢疫、通關、運輸、結算等服務環節實現了一體化和一條龍服務,大大縮短了花卉的交易和上市時間,確保了鮮花在當天晚上或第二天出現在世界各地的花店裡,不僅提高了效率,而且降低了交易成本和風險。

(本報阿姆斯特丹電)

《 人民日報 》( 2020年02月03日 17 版)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花農哭「葬」百萬鮮花,荷蘭政府:別怕,有我
    就是這樣一個小國卻躋身世界上高度發達的18個國家之一,從1594年第一顆鬱金香種球從土耳其引種到荷蘭開始,花卉業就成為荷蘭的支柱型產業。426年過去了,荷蘭已經形成完整的花卉產業體系。 現在荷蘭每年大約培育90億株鮮花,其中鬱金香就有30億株。如果把這些鮮花全部排列起來,能夠圍繞赤道7圈。
  • 魅力花藝展現荷蘭風情傳統花藝
    在本次交流會上,為了滿足廣大與會者的需要,把歐洲先進的花藝設計介紹給大家,荷蘭國際球根花卉中心組織了一場荷蘭傳統花藝展示。今天所介紹的三款作品是荷蘭經典的展覽式和圍欄籬笆式花藝作品的代表。  荷蘭展覽式最適合於公共場合的設計,就如同一個小的花園展示。荷蘭展覽式花藝風格是由荷蘭園藝花園直接衍生出來的。當時處於荷蘭花卉業的鼎盛時期。
  • 荷蘭的首都,阿姆斯特丹是一座美麗的城市
    有人提出疑問,荷蘭並不產鑽石,何以加工業這樣馳名呢?原來,作為鑽石資源大國的南非曾是荷蘭的殖民地。早在16世紀時,南非的鑽石就已經大量輸入荷蘭,刺激了鑽石業的發展,尤其是荷蘭的鑽石切割工藝是世界最好的,是至今世界上唯一可以在一顆鑽石上切割出58~72個截面的地方。今天的阿姆斯特丹仍是全世界最重要的鑽石中心之一。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阿姆斯特丹的鑽石業卻遭到了滅頂之災。
  • 鬱金香 荷蘭國花 她有美麗傳說 也有瘋狂過去 現在是朵美麗的花
    最早看到鬱金香,是在北京的鮮花港,從荷蘭進口,花很多,人也很多,花園也很大,到不顯得擁擠。看到了鬱金香,也就聽到了很多關於她的故事。相傳古代有位美麗的姑娘,三位勇士同時愛上了她,一位送她一頂皇冠,一位送她一把寶劍,另一位送了她一塊金子。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到底啥意思?
    實際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詩經·鶴鳴》中的一句話。距離我們已有二千多年的距離了。詩的內容是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魚潛在淵,或在於渚。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蘀。他山之石,可以為錯。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魚在於渚,或潛在淵。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荷蘭:以後別再叫我「荷蘭」了
    《雪梨先驅晨報》稱,此舉是為了改變以往大量乘客搭乘廉價航空、尤其是飛往阿姆斯特丹的方式,推動「更具可持續性、更具尊重」的旅行。目前荷蘭政府正設法對大量前來遊玩的旅客進行「引流」。2018年,共有1800萬遊客訪問荷蘭,超過該國1700萬人口。
  • 風車和鬱金香更配哦,荷蘭的美,有童話故事的色彩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這次小編要介紹的國家是荷蘭,看到這張地圖沒有,那上面帶紅色標記的就是荷蘭的位置,這個國家是一個低地國家,水路交通便利,在之前有海上馬車夫之稱。與德國相鄰,河網密布,水資源豐富。鬱金香的花語,愛的表達,永恆的祝福,美麗,聰穎等這些詞彙都很美好,帶著世間美好的期待。 花間的小女孩,一襲白色連衣裙,金色的長髮,這個鬱金香花叢中的女孩,帶著仙氣。木鞋,帶著荷蘭名族自己的特色,可以用作裝飾品,也可以用來種花養草,其實,木鞋的出現是因為以前,那邊貧窮的農民買不起鞋子,又要在寒冷的冰面行走,於是,就把木頭挖空,做成了鞋子穿在腳上。
  • 他山之石| 城市家具:賦予詩意與藝術 讓城市更「有範兒」
    ▲街頭休閒亭生活中從不缺乏美無論是隨處可見的導向牌照明的路燈、公交站還是供路人休息的座椅都可以成為城市魅力的一抹亮色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之所以被稱為「城市家具」,是因為它蘊含了人們對城市生活的憧憬,詮釋出把城市變得像家一樣好的期盼,城市家具給人親切的感覺,讓戶外場所能像家一樣方便舒適、溫馨美麗。
  • 童話般美麗的荷蘭~羊角村
    2017年9月在荷蘭羊角村, 羊角村有「綠色威尼斯」之稱, 這個名稱得於當時一群挖煤礦的工人定居於那裡,他們的挖掘工作使得當地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水道及湖泊。而在每日的挖掘過程中,除了煤,他們還在地下挖出許多「羊角」,經過鑑定確認這些羊角應該是一批生活在1170年左右的野山羊。
  • 荷蘭,一個美麗的國家
    如果一旦遇到當地的交警抽查記錄,可就麻煩了,至少要罰款幾百歐元,更要命的是那張不良的行車記錄,不但會影響我們的行程,還會影響司機的飯碗。無奈,我們今天晚上要趕到荷蘭的首都阿姆斯特丹,只好冒冒險了。荷蘭是我們這次來歐洲考察中唯一的北歐國家。
  • HL荷蘭護照、荷蘭永居入籍、荷蘭高技術移民、護照免籤170多國家
    環旅出國服務荷蘭護照、移民荷蘭,是個不錯的選擇,荷蘭不僅適合居住,氣候宜人,冬天不冷,夏天不熱,雖然國家小,而且全球投資環境競爭力排名名列前茅。教育、福利優勢明顯,被公認的高福利國家。對於一個喜歡享受的人,荷蘭的生活更加的舒適與安穩。
  • 疫情期間花卉業的「穀賤傷農」原因及應對
    因疫情造成花卉業蕭條的具體原因有以下幾點:1、人員禁止出行的影響。賣花的人出不去,買花的人進不來。花卉不是人們的生活必需品,人們居家隔離的生活過程中,沒有米、面油、菜、水、電、氣不可以,但是沒有花卉和綠植並不影響正常生活,在特殊時期能不買就不買了,這最後導致花卉需求量直線下滑。
  • 走進荷蘭教育:適性發展,更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
    全球競爭力排名第八。荷蘭的育兒方式是放養式,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家庭方面,但是他們卻很注重孩子的動手能力。他們12年的國教是從5歲算到16歲,就國小來說,除了一般體制內公設小學之外,他們有深林小學、蒙特梭利小學或者是按照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的理念所創設的實驗小學,還有像是宗教導向的學校都可以是學生跟家長的選擇。
  • | 他山之石精選vol.11
    同步參與《他山之石》的命題拍攝,帶著壓力去舉起相機,有著dead line的要求,會不一樣。有很多人在有壓力之下,拍攝的結果比平時隨便拍要差一些,就是因為不適應這種壓力。而職業攝影師,不斷地重複著這樣的壓力。 壓力之下穩定高效的出片,這是職業與業餘愛好最大的不同,而不是拍的好不好。如果能把個人風格融入命題作文裡,這是高手。
  • 他山之石,為我所用
    他山之石,為我所用陽信縣實驗小學王春花帶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情和虔誠,懷揣教育夢想,遠赴西子湖畔的浙大,開啟了「充電」之路,幾位頂級學者、教授澎湃激昂的話語如清泉滋潤著心田。
  • 黨員幹部總結提煉應少些「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為什麼我拿來就不靈了呢?」正當許志鵬一籌莫展之際,指導員王玉明主動找到他:「許排長,借鑑別人的經驗絕不是簡單『抄作業』,必須與排裡和個人的實際結合起來。(7月23日,瀟湘晨報)成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屬褒義,可以理解為借鑑他人的技術或經驗,去豐富、充實、發展自己。然而,在一些時候,部分黨員幹部在撰寫總結時,總借「他山之石」卻引人深思。本來,通過對自己工作的回顧與分析,積累經驗、對標找差,引出規律性的認識,為接下來的工作未雨綢繆。如果借「他山之石」粉飾,僅做「剪刀俠」,或沿用往年模板,給「老面孔」化妝,這樣的總結「乾貨」有多少?
  • 荷蘭:美麗的「風車之國」,國民生活悠閒,每天上班不足6小時
    荷蘭這個國家,在人口方面並沒有很大的優勢,但是在生活方面卻讓人非常的羨慕。要知道,為了生活而做出打拼,為了生活必須工作,這是每一個國家的每一個人都必須經歷的常態。但是在荷蘭,這種現象卻少之又少。可以想像的是,荷蘭這個國家,它的生活狀態一直都是比較輕鬆的。每一個荷蘭人平均每周的工作時間在27小時左右,劃下來,平均每天的工作時間還不到六個小時。
  • 【優化營商環境 加強招商引資】系列述評之五:借他山之石,跑出「加...
    每個城市都有各自的優勢和短板,這道必答題沒有標準答案。國內先進地區在這道題的解答上創新了不少舉措,得到了「高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揭陽要優化營商環境,可以在先進城市等「模範生」的「答卷」中得到啟發,借鑑先進地區的經驗,答好自己的「答卷」,借他山之石跑出優化營商環境「加速度」。
  • 荷蘭:在一切形容詞之外
    就像有人說巴黎不是法國的,阿姆斯特丹其實也不是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被稱為「世界的熔爐」,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令它更具多元化的魅力。直到1949年,一群來自麗絲(Lisse)的花農為創造一個開放空間式的花卉展覽場地,計劃將庫肯霍夫這個地方規劃成可以讓花朵自然生長、吐蕊的花園,後來參加的花卉業團體越來越多,培育出更多的花卉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