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淘媽
女性在懷孕的時候,身邊的人都會告訴她「等孩子出生就好了。」可是在孩子出生後才發現,這是一個「天大的謊言」,孩子從出生那天起,媽媽們永遠有操不完的心。小時候要為吃喝睡、大動作發育、早教發育操心,接著是幼兒園、興趣班,然後就是輔導作業等等。要說為孩子付出點辛苦,媽媽們都是十萬個願意的。怕的是媽媽們累的心力交瘁,孩子的成績卻依舊不理想,甚至也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品行。這個時候,家長往往會抱怨孩子,其實在淘媽看來,我們該做的應該是反思自己。父母在孩子的事情上太勤快,反而會養成孩子的惰性。如果媽媽能在這些事上學會「偷懶」,孩子可能會變得更優秀。
1. 懶得動手
這裡說的動手可不是打孩子,而是說幫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很多媽媽把孩子的各方面都安排的妥妥的,孩子什麼都不用做,淘媽是不贊成這樣做的。獨立,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而且從小就該培養。孩子會自己吃飯,家長就不要再餵了;孩子會自己穿衣服,家長也不要插手;孩子會做簡單的家務,家長就要給機會做……總之,孩子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家長就不要代辦了。不然的話,孩子會極為依賴家長,除了變得懶惰之外,獨立能力也得不到鍛鍊。
2. 懶得嘮叨
多數媽媽都會有這樣的感受:和孩子說的越多,孩子越不聽,好像故意跟你對著幹。其實我們也都是從孩子那個年齡過來的,都能體會到媽媽不停嘮叨的感受。當孩子想看會兒電視的時候,媽媽一個勁在旁邊說「趕緊去寫作業吧,寫不完又會被老師批評。電視上都是騙人的,有啥好看的?要是看電視能考上大學,你一天看20小時都沒問題……」還沒等媽媽說完,孩子就已經不耐煩了,而且更不願意寫作業了。這個時候,媽媽可以適當提醒一下孩子,給孩子設定一個看電視的時間。如果時間到了還在看,那孩子今天的作業要麼完成不了,第二天會被老師批評;要麼就需要熬夜到很久,影響正常的睡眠。當孩子經歷了不早早寫作業的後果,慢慢也就變得自覺了。
很多時候,不是媽媽說的越多越好,你講再多的道理都不如讓孩子自己試一次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慢慢學會控制自己,培養了忍耐力、意志力,這都是很重要的品質。
3. 懶得堅強
很多人都喜歡用「超人」、「為母則剛」來形容媽媽,我其實不太同意這樣的說法。媽媽再怎麼厲害也只是人,也有疲憊、脆弱的時候。很多媽媽也都願意在孩子面前表現的很堅強,希望能成為孩子的榜樣,但是我卻更希望媽媽們在孩子面前學會示弱。讓孩子知道你不是什麼都能做到的,有的時候也需要孩子的幫助和支持。這樣孩子就會產生保護媽媽的欲望,也更能理解媽媽。如果你一直都是「超人媽媽」的形象,一旦哪天有事情做不好,孩子可能還會反過來怪你。所以媽媽們不用那麼累,在你向孩子示弱的過程,也教會了孩子要有責任感、感恩的心。
淘媽說:我們不能陪孩子走完人生的全程,但是我們有責任教會孩子自己奔跑的各種能力。所以媽媽們不要捨不得,該放手的時候就要放手。你適時的「偷懶」,其實是在幫助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