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論學習貫徹市委七屆九次全會精神
還有半個月,2020年就要結束了,「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來到了年末。收官之時、決戰時刻召開的市委七屆九次全體(擴大)會議,高度評價全市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沉甸甸的五年答卷,記錄了這五年裡的砥礪奮進和步履鏗鏘。
過去的很多年,常德作為魚米之鄉、農業大市,工業基礎較為薄弱,產業結構不合理,「一支煙」佔據了規模工業的半壁江山,並且外向型經濟發展不充分。市委、市政府直面痛點,謀定而後動,探索走出一條湖區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2017年9月,市委七屆四次全會響亮地提出開放強市產業立市戰略,推進產業立市三年行動,著力打造菸草、生物醫藥與健康食品、裝備製造與軍民融合、文旅康養四大千億產業和常德經開區、常德高新區兩個千億產業園區,創造性地推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在我市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五年來,市委、市政府將新發展理念貫徹落實到全市經濟政治社會發展各方面全過程,用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發展轉型升級,推動城市品質提升,推動管理體制創新。全市上下擰成一股繩,下好一盤棋,這才有了今天的「九個更加」的亮眼成績單:
經濟實力更加強勁,主要經濟指標穩中有進,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穩居全省第三,經濟結構不斷優化;
產業發展更加協調,糧食產量穩居全省第一,四大千億產業集群加快壯大,「非煙」工業佔比顯著提升;
開放經濟更加繁榮,進出口持續較快增長,中車、中藥、華為、華僑城等一大批戰略投資者落戶常德;
改革創新更加深入,合鄉並村、黨政機構改革全面完成,「放管服」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
城鄉面貌更加亮麗,城市擴容提質步伐加快,鄉村振興推進有力,「4+9」示範片區建設成效明顯;
基礎設施更加完善,交通網主骨架成型、微循環成網,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脫貧工作經驗成為全省樣板,就業、教育、衛生、文化、人口和計生等社會事業取得長足進步;
社會大局更加穩定,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向好,掃黑除惡縱深推進,社會治理能力不斷提升;
管黨治黨更加嚴實,民主法治建設有力推進,基層基礎進一步夯實,黨風政風、幹部作風呈現新的氣象。
「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更高質量、更有溫度、更富活力圖景躍然紙上,令人振奮。圍繞全會提出的「十四五」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我們要按照「一個中心、兩個樞紐、三個基地」總體要求,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堅定不移擴大開放,全面深化改革創新,牢牢把握擴大內需戰略基點,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進新型城鎮化,堅持綠色發展,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統籌發展和安全。
底子實,才能信心足。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戰勝各種風險挑戰,推動常德經濟社會在高質量發展的新航程中行穩致遠。
來源:常德日報
作者:歐陽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