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慢慢變熱,一個永遠都會被提起的話題就又出現了,那就是天氣這麼熱,農村人是如何度過這炎炎夏日的?
提出這樣問題的人,應該沒有到過農村,僅僅是從別人嘴裡聽說過農村,或者是從小說裡想像過農村生活。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小說裡,大多描寫的是以前的農村,現在的農村被寫得不多,原因是現在的農村和城鎮其實沒有多大的區別。
今天黑嫂說一下如今的炎炎夏日農村人怎麼過,不過在說之前,先說一下以前的夏日怎麼過,這樣才有對比,才能看出我國在這些年的發展。
一、以前農村人怎麼過夏天
以前的時候,村裡有排大柳樹,在村子的西頭,分布在路兩邊。村裡人吃飯、乘涼都在這個地方,很遠的人,也會在中午吃飯時端著碗過來,大家坐在樹下吃飯,吃完飯後,有孩子抱著東西鋪在樹下睡覺,大人們則會坐在樹下說話。
稍大一點的孩子會在不遠處的溝渠裡洗澡,如果可能,他們願意就這樣一直泡在水裡不出來,天氣熱,而誰家裡也沒有風扇,只能這樣來對付炎熱的夏天。
那個時候,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
進入九十年代後,農村開始有電風扇,那時候大多是安裝吊扇,一個吊扇八十多塊錢,孩子會興奮得不行,因為這樣晚上就不會熱了,這東西可太好了。
但那個時候還是會停電的,所以在大柳樹下乘涼的習慣並沒有改變,比如晚上會停電到九點多,人們仍然會在大柳樹下坐或者睡,一來是習慣使然,二來是可以省電,農村人的節儉一直都刻在骨子裡。
進入新世紀後,我們的發展非常快,特別是10年以後,空調開始全面進入到農村。這就是我們下面要說的。
二、現在的農村人怎麼過夏天
村西的大柳樹早已經消失不見,那些整天泡在水裡的男孩子都已經成為了父親,他們有了自己的孩子後,也明白了為什麼自己當年在水裡時,家裡大人會那麼著急,還會揍自己,因為怕他們在水裡出事。
風扇如今已經不是農村納涼的主流,大過都安裝在過道裡,或者是閒置的屋子裡,要麼就是廚房裡,臥室和餐廳,都成為了空調。
但必須要說,農村人普及空調其實也沒有幾年,在黑嫂的印象裡,也就這五六年吧。人們普及空調仍然有著跟風扇一模一樣的步驟,人們先是排斥安裝,後來也開始安裝,人們安裝後不太用,因為怕費電。
但這樣的步驟很快就被打亂,因為我們的電費越來越便宜,空調的設計也越來越智能。
所以,現在的農村人過夏天,基本上是空調。
短短三十年,從大樹下乘自然涼,變成了如今的躺在屋裡吹空調。這是過去人們想也不敢想的事。
最後:我們之所以說提出這類問題的人可能沒有到過農村,是因為他們對農村有著一種天然的成見,小土屋、貧窮、髒亂。不可否認的是,在某些偏遠山區,還是有這種現象的,但發展得有個過程,黑嫂覺得這種情況會慢慢變好。咱們說的雖然僅僅是乘涼一件事,但這裡面有我國全面發展的見證。黑嫂說的雖然僅僅是我們這裡,但代表了廣大交通發達的農村。
我想,這應該就是我們的中國速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