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吳俊宇
一
有錢人的生活到底有多枯燥,你是萬萬想不到。可是朱一旦都想到了。
有錢的霸道總裁大叔大概分成了兩種。一種是韓商言這種大叔,一種是朱一旦這種大叔。今天且不談韓商言這種大叔,來談談朱一旦。
抖音上有個神奇的博主,名叫「朱一旦的枯燥生活」,這個博主大概是用黑色幽默的筆法描繪了一個有錢人是如何「枯燥生活」的。
這個博主的人設大概是這樣的:Polo衫、白短褲、運動鞋,圓框眼鏡,油膩的臉龐、有趣的面癱。一副標誌性的中年成功人士打扮,土味中透露著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儒雅」。
事實上,這也是我們常常在航班上所能看到的「成功人士」形象。
「朱一旦的枯燥生活」用極其荒誕、扭曲且誇張的筆法描繪了一個手握數家公司的有錢人是如何用上帝視角玩弄他人遊戲人生尋找生活樂趣的。
配樂也是點睛之筆,喜歡周星馳的影迷會發現,「朱一旦的枯燥生活」所有片段配樂都出自《國產凌凌漆》中那段優雅的鋼琴曲——《美麗拍檔》。
這首鋼琴曲憂傷中略帶詭譎,和朱一旦那些荒誕不經的行徑以及觀眾狂笑過後的五味雜呈極為搭配。
朱一旦的樂趣是,開除十佳員工,讓他不要在自家破公司混日子,因為這樣他身體不好,這樣才可以去做快遞員擁有結實的肌肉;他的樂趣是,看著自家公司的一對閨蜜因為客戶關係分道揚鑣,他為拯救塑料閨蜜情,把客戶給了掃地大媽;他的樂趣是,每月一次的相親中給相親對象看他的勞力士手錶。
每一個視頻的結尾,都是這句話「我充實而欣慰,有錢人的快樂往往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
二
我們先不妨看看幾個片段,審視一下有錢人的快樂是怎樣的。
朱一旦的管理:新買了一臺筆記本,不是為了用,而是覺得他現代感的設計,搭配著我的中式的桌案,再加上勞力士散發的歐式尊貴,無形中氣質就會比桌對面的人高出一截,尤其是在下屬匯報時,如果只是每隔8秒點個頭,似乎很容易被他發現,我什麼都聽不進去。但如果我時不時假裝認可,並嚴肅地敲幾下鍵盤,下屬就會覺得受到了重視,從而乾淨十足。想到他回家後開心的吹著小曲,炒兩個拿手小菜,倒一杯散裝白酒,高興的把我的讚賞分享給他的妻子,妻子又打電話個她的媽媽,流著淚說出當初自己的選擇是對的。想到這裡我充實而欣慰。哎,有錢人的快樂往往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
朱一旦的員工:打了個噴嚏,一秒鐘抽紙就到了。我有些反感,本想一巴掌扇乾淨他身上所有的馬屁味。但仔細琢磨,臃腫的他能迅速做出如此精準的反映,並一臉不認識老闆的精湛演技,若不是他的手機壁紙以及抽紙提前噴過我最喜歡的茉莉香,我差點就感動了。但真正讓我放棄這一巴掌的是,看著他一個頂倆的身材,想到他吃飽都成了一種奢侈。沒什麼本事,卻背井離鄉,想混出一番成就,也只能用一些非常手段了。我點了點頭,加薪1000,重用。他感激涕零的樣子讓我想到,他哭著給媽媽打電話報喜。媽媽聽後,上門提親都硬氣了三分。爸爸晚上炒兩個拿手小菜,倒一杯散裝白酒,慶幸當初沒錢把他打掉。想到這裡我充實而欣慰。有錢人的快樂,往往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
朱一旦的相親:每月一次的相親,不是為了找對象,而是想結交一些底層的女孩。今天這位,令我眼前一亮,個性的素顏象徵著對網紅化妝的諷刺。慈祥的髮型、敦厚的面龐,一本正經的樣子,讓我想起了我奶奶。想像著和她步入教堂滑稽的樣子,我竟然笑出了求婚的味道,他身旁的哥哥異常激動,對我感激涕零。我趕緊看了看我的勞力士,想委婉的讓他們意識到,嫁給我,以後的日子除了榮華只剩枯燥。哥哥的髮際線反而激動的又升高了一寸,女孩驚慌失措地穿上了涼鞋,收起正要吃的韭菜包子,去了洗手間。回來時一切都變味了,我竟再也沒有了那種人生若只如初見的心動。我走了,因為之後的談話一定會很枯燥。
「朱一旦的枯燥生活」中,大概有幾個梗,「勞力士手錶」、「被開掉的十佳員工」「酒肉朋友」、「有錢人的圈子」「混事兒的親戚」、「送員工去非洲」。
這些符號化的富人生活、權力象徵被他用幾個歪瓜裂棗的演員演的淋漓盡致。我們在視頻裡看到的儘是笑料。
三
然而,喜劇的內核,其實都是悲劇。
甚至「幽默」這個詞語本身也就是對社會問題的思考的另一種表達形式。
幽默的英文「humour」古拉丁語原型是humeurs,本是醫學用語,意思是「體液、情緒」。
16世紀末的歐洲,「體液」這個詞頗非常時髦而且語義含混,人們日常使用時,多強調體液混合物的不穩定不規則,但是到了英國,「humour」則是獲得了古怪、怪癖、舉止乖張的意思。
英國劇作家瓊森是第一個把「滑稽」、「怪癖」與「幽默」進行語義聯姻的劇作家,並且藉助「humour」一詞創立了自己的「癖性喜劇」,「humour」從此被定義為幽默。
瓊森此前經常用幽默劇譏諷社會中的現象,和他同時代的莎士比亞也是如此。
朱一旦的這些視頻,其實也是對我們日常生活的諷刺。
某種意義上說,「朱一旦的枯燥生活」用魔幻現實主義的筆法在抖音上呈現了扭曲而荒誕的社會狀況。
如果非要拔高,它簡直就是抖音上版的《百年孤獨》。
在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中,馬爾克斯從巴掌心大的小鎮、小村出發,演繹家族的歷史變遷,最終放大到全局,從小處襯託出大的一個族群的病態。
朱一旦這個小小几十人的公司,其實也演繹出了我們今天的生存危機。朱一旦作為老闆一手遮天,員工拍馬屁無所不用其極,閨蜜之間充滿著利益糾葛和塑料情誼……
「勞力士手錶」是財富和權力的符號,它象徵著朱一旦的所向披靡。
只要「勞力士手錶」出現,原本在咖啡廳睡著的姑娘會眼睛發亮,原本敦厚老實的小夥會全身戰慄,原本樸實無華的相親對象會立馬進入洗手間以華麗的妝容示人,原本對他不屑一顧的服裝店店員會立馬點頭哈腰向他致敬。
「勞力士手錶」這種所向披靡,其實在過往魔幻現實主義的小說之中時常出現。
比如在《百年孤獨》之中,鍋碗瓢盆似乎都似乎成為了主動的事物,會根據吉卜賽人的行為而主動掉落並翻滾。
這種描寫的手法在中國作家閻連科的《炸裂志》中同樣存在,在炸裂村變成炸裂鎮,孔明亮從村長變成了鎮長,當他拿著一紙任命書的時候,那個他一直拿不下的女人如被喚醒了一樣,衣服紐扣自動地脫落。
朱一旦「勞力士手錶」如同任命書、鍋碗瓢盆,它是活的東西,總能讓人屈服。
可以說,「朱一旦的枯燥生活」放大了生活中的可笑而又可悲的因素,它通過象徵、隱喻、誇張、變形、荒誕等手法,進行誇張,加以諷刺。一切看似怪誕,令人捧腹大笑。
四
可在抖音上笑完之後卻發現,這些故事細節全都是自己的生活,往往又覺得可悲至極。
在朱一旦的視頻之中,他的員工如同一個個傻子,搞不懂老闆的套路,也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決定你命運的是你的才能,而不是老闆。
朱一旦每周一都要隨便開人,寄託了全家人希望卻在公司裡混事兒的漂族開不得,每天熬夜給孩子餵奶的母親不想開,年紀太大上有老下有小的員工乾脆不開,最後開除的是一個飲水機打水沒倒進桶裡的員工。
他的員工們命運發生改變時,往往一無所知,找不到任何邏輯,可真正的邏輯是——朱一旦的心情。
閻連科在評價自己那些模仿魔幻現實主義的小說時,曾經如此形容「真實」二字:
我們的生活也往往是由外在專斷權力控制建構的虛幻真實, 我們並不知道胡同裡面的人的家長裡短,也不知道有權者的內心和他們背後的生活,我們的生活往往是被生活。
是的,朱一旦員工們的生活,往往也是被生活。他和酒肉朋友的三言兩語往往可以讓一個員工失業,讓一個家庭分離。
如果仔細再想,朱一旦甚至不只是你的老闆,他甚至就是某種外在專斷權力的象徵。他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日常,真正的驚險就往往埋藏在朱一旦的一念之間。
想到這裡不禁毛骨悚然,我們其實都生活在朱一旦的陰影之下。
【鈦媒體作者介紹:吳俊宇,公眾號為深幾度,作者系獨立撰稿人,微信號852405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