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很多人在諮詢我,自己雖然學歷低,但是想出人頭地,該怎麼辦?其實這個問題該換種思維去思考,因為在大多數人的思想裡,權和勢代表著出人頭地,或者擁有很體面的工作,也意味著出人頭地,而錢則不一定,除非很多。
一個人擺地攤月入2萬,不如一個做辦公室月入1萬的人,而坐辦公室月入1萬的人不如在公家部門月入3千的人,從人際交往就會表現得特別明顯。這也是為什麼每年公務員考試被稱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除了福利待遇極為完善外,社會地位也是重要的一個因素。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社會現象,不可避免,況且出人頭地本身就是給別人看的,衣錦不還鄉,猶如穿錦衣夜行。所以現在的人就會進入一個社會思想怪圈,活在別人的眼光裡,而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反倒早已迷失。
曾經看到過一個故事,有一對鄰居,每個家庭都有三個子女,一個家庭的子女特別有出息,最低研究生,有兩個出國,一個在一線城市打拼,每年聚少離多,三五年可以聚一次都是奢侈。
而另一個家庭,雖然只有一個子女考上大學,而且工作單位都是普通公司,有一個還是計程車司機,但是每個周末,家庭都熱鬧非凡,有事時子女也會及時幫忙。
在外人看來,第一個家庭的子女絕對是光耀門楣,風光無限,且是很多人教育子女的典範;第二個家庭就是眾多普通家庭中的一員,放在人群就看不到。
但是誰又能了解第一個家庭父母的翹首期盼,夜晚的孤單寂寞,有事時無子女在身邊的無奈。這時也許成功的定義是肯定的,但是幸福的定義誰又可訴說。
我的學歷是大專,很多門檻夠不著,但是也會有很多機會,不羨慕也不哀嘆,找準自我的定位,努力去奮鬥就好。從普通職員一步步走到管理層,也從來不認為自己的能力就低,只要肯去鍛鍊自己,就會獲得最好的人生。
最近在招聘,想招聘一個HRBP,具備人事基層職能,但是也肩負業務推動的責任,算是半管理崗位,尤其我自身的經驗,並不擔心小白的入職,或者學歷我也並非嚴格要求,我完全可以培養出來,但是過去將近兩個月的了,卻並沒有合適的人入職。
主要原因在於現在的人怕這個崗位,怕能力不足,怕承受不了這份壓力,還有一部分不看崗位,我在聊崗位職能,而對方在聊薪酬福利,貌似崗位是什麼都無所謂,錢到位就可以,我當然明白薪酬福利是一個員工的根本,但是能力卻是薪酬福利的資本,連崗位職能都不清楚的人,如何獲得高薪?
尤其是企業老闆,完全呈兩極分化,高學歷和低學歷佔大學數,而中間的人卻默默無聞,那是因為當人能夠到一定利益的時候,就不願意再去從事風險大的行業,而高學歷的人因為眼界等關係也會去創業。
所以學歷並不是出人頭地的絆腳石,更不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障礙。說這麼多無法兩點,第一,首先我們對出人頭地的定義是什麼,第二,真正成大事者靠的是成大事的野心、思維和鍥而不捨的努力。
學歷確實不代表能力,無論何種學歷都有成功者,也有通過自己努力突破道路障礙者,不需要妄自菲薄。
人要實現自己的價值,一定要清晰自己想幹什麼?能幹什麼?怎麼去幹?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去實現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