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購晶片比自研更「香」?國產IGBT廠商宏微股份透露無奈:有客戶...

2020-12-24 科創板日報

《科創板日報》 (上海,記者 吳凡)訊,12月22日,江蘇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微股份」)的科創板申報材料獲得上交所受理,公司擬募資5.58億元,分別投向新型電力半導體器件產業基地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償還銀行貸款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宏微股份採取的是Fabless模式,其主要產品為功率半導體器件,主要包括IGBT、FRED晶片、單管及模塊等產品,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09億元、2.62億元、2.6億元、1.42億元。

《科創板日報》記者梳理發現,除了擁有晶片自研技術外,宏微股份還存在每年向其同行業公司英飛凌大筆採購晶片的情況,且在報告期內,公司每年外購晶片的金額要高於其採購自研晶片所需金額。

並且記者還注意到,國產IGBT廠商斯達半導同樣存在外購晶片的情況,其背後存在著怎樣的原因?兩家公司對此又是如何解釋?

英飛凌是第一大供應商

宏微股份的產品中,單管主要是指將一個IGBT晶片單獨或與FRED晶片、MOSFET晶片通過晶片焊接和鋁絲鍵合至銅框架基板上,接入電極,並通過塑封外殼封裝而成;而模塊中除晶片以外,主要由DBC基板、鋁線或銅線等材料組成。

可以看出的是,不論上述哪款產品,晶片都是其中的核心零部件。

記者從招股書中獲悉,宏微股份是國內少數可以自主研發IGBT、FRED晶片的公司。但除了由晶片代工供應商生產的自研晶片外,宏微股份還存在對外採購晶片的情況。

報告期內,宏微股份向英飛凌採購的晶片金額分別為:2216.73萬元、4159.39萬元、5159.20萬元以及1423.25萬元,佔當期採購總額的比重分別為14.89%、21.01%、28.43%和13.49%。而自2018年起,英飛凌就持續穩居宏微股份第一大供應商的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英飛凌的身份不僅是宏微股份的供應商,同時也是宏微股份在功率半導體器件行業的國外競爭對手,根據IHS Markit 2018年報告,2017年其全球市場佔有率為22.40%,在低電壓、中電壓和高電壓IGBT領域,英飛凌均佔據領先地位。

從另一個角度看,2017年至2020年1-6月,公司晶片(外購)的採購金額分別為:3776.68萬元、5367.51萬元、6200.62萬元以及2307.7萬元;而前述各期,公司對自研晶片的採購金額分別為:739.97萬元、1477.97萬元、2382.00萬元以及1734.93萬元。

需要說明的是,外購晶片是指向晶片生產商直接採購晶片成品,而自研是由公司提供晶片光刻版圖設計和工藝流程,代工企業自行採購矽片等原材料加工後向公司交付晶片,屬於原材料採購,公司採購的晶片成本中已經包含了代工成本。

上述的數據反映出兩個情況:其一是公司除了向英飛凌外購晶片外,也有向其他廠商外購晶片;其二,公司對於外購晶片的金額顯著高於自研晶片所需原材料的採購金額。

外購晶片的原因

進一步來看,招股書中提到,外購晶片主要包含IGBT晶片、FRED晶片、整流二極體晶片等,各類晶片價格差異較大,其中IGBT晶片單價相對較高;而宏微股份的自研晶片主要為IGBT晶片。

對於外購晶片的原因,宏微股份未在招股書中具體提及,但公司在解釋主營業務毛利率低於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時提到:「公司部分客戶指定要求使用進口晶片,進口晶片價格相對較高,導致部分IGBT模塊毛利率相對偏低」。

不過由於外購晶片的品種較多,因此在報告期內,宏微股份外購晶片的平均採購單價低於自研晶片。

此外,除了宏微股份存在外購晶片的情況外,記者注意到,其同行業公司斯達半導也存在類似的情形。

斯達半導在今年1月披露的招股書中稱,公司自主研發設計的IGBT晶片和快恢復二極體晶片已經量產;但同時,公司仍然存在外購晶片的情況,包括英飛凌、Si-Chip Power Technologies Limited、IXYSSemiconductor GmbH等公司。

除了2019年1-6月外,2016年至2018年,斯達半導各期外購晶片的金額均超過其採購自主研發晶片的金額。

為此,在此前監管層向公司發送的「反饋意見」中,監管層要求公司說明,外購晶片的原因及合理性,外購晶片的主要採購對象,公司自主晶片在IGBT模塊產品的重要程度;自主晶片與外購晶片的區別、聯繫、功能是否可相互替代,公司是否對外購晶片尤其是進口晶片形成重大依賴,自主晶片的核心零部件是否依賴進口。

斯達半導在招股書中稱,其自主研發設計的最新一代FS Trench晶片,具備替代進口晶片的能力,公司對外購晶片不存在重大依賴。而對外採購晶片的原因是:由於客戶對公司自研晶片的批量化使用需要一定的驗證時間,因此在正常情況下,公司自主研發的晶片完全取代進口晶片需要一定過程。

就技術角度而言,斯達半導稱,其已實現了IGBT晶片國產化,具備替代進口IGBT模塊的能力。宏微股份在招股書中則提到,其最新研發成功的宏微第四代IGBT M4i 750V 280A晶片,在擊穿耐壓、短路極限時間方面與英飛凌晶片基本相同,在損耗、電流密度方面與英飛凌晶片相接近。

相關焦點

  • 國產IGBT廠商斯達半導外購晶片的原因分析
    國產IGBT廠商斯達半導外購晶片的原因分析 吳凡 發表於 2020-12-23 16:15:52 12月22日,江蘇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微股份」)的科創板申報材料獲得上交所受理
  • 國產IGBT廠商宏微科技終止新三板掛牌
    據宏微科技此前公告稱,因公司經營發展戰略的調整,並結合當前公司所處行業市場環境及公司經營管理需要,進一步降低運營管理成本,提高決策效率,經公司慎重考慮,宏微科技擬主動向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申請股票終止掛牌。
  • ICCAD 2020:晶片IP客戶圈既生態圈,各家玩法不盡相同
    尤其是開發IP產品時,要特別注重傾聽市場和客戶的聲音,閉門造車會導致產品跟最終的應用有偏差。「在外部大環境影響下,之前的一些晶片市場被空了出來上,這是國內半導體廠商實現快速迭代跟反饋的機會,升級和經驗累積的周期都會比過去要縮短1/2。」過去三年,安謀中國的自研產品完成了從PPT階段到真實量產階段的第一步。
  • ETC設備廠商突然成了風口上的豬,國產晶片廠商有哪些機會?
    當然,如果你是一個「晶片人」,敏感如你一定會尋思,ETC大規模推廣——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設——相關設備需求暴增……我們國產晶片廠商有哪些機會呢? 我們仔細翻看了ETC設備上遊的供貨廠商,發現90%以上的晶片為國產晶片。政策強推的領域正好是國產晶片高佔有率的細分市場,或許是巧合,也或許不是。如果不是巧合的話,那麼很可能這就是我們晶片國產化戰略布局下的一個精心設計的奇招。 在2018年中興事件之後,晶片國產化提上議程,但是晶片國產了誰來用、用在什麼領域?
  • 三防機身、純國產自研晶片,AGM X5強勢發布!
    在2020年即將結束的時候,國產三防手機廠商AGM發布了今年最後一款5G手機——AGM X5,它具有堅固的三防機身、純國產自研的處理器,5G+三防的組合,或許也是目前全球首款5G戶外手機。
  • 國產自研晶片新時代 龍芯A4000評測_龍芯 3A4000_遊戲硬體CPU...
    近兩年,國產IC產業一直備受業內外人士的關注,在商用領域國產自研晶片、國產自研系統的聲勢愈發浩大,龍芯中科作為國產自研處理器技術領先者和供應商,近日給我們帶來了新一代處理器架構產品:龍芯3A4000處理器。
  • 翻譯翻譯 什麼叫做「自研晶片」
    實際上,這樣的屁話這一年我們聽了太多太多,有些人就是見不得國產晶片好,見不得國產晶片走得遠,到處使絆子、打冷槍,開口閉口ARM授權,我就問一句——全世界叫得上名字的手機晶片,有幾個不是ARM授權?蘋果A系列不是ARM授權?三星獵戶座系列不是ARM授權?高通不是ARM授權?
  • 晶片純國產自研,防水更突破IP68
    目前國內手機市場的走勢逐漸明朗,伴隨著華為手機受到美國方面的制裁之後,國產手機的自研晶片發展之路受到了極大的阻礙,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一段時間的手機市場,特別是高端手機方面只能單方面受制於人了。不過當下也是有國產晶片可以使用的,就比如最近剛剛爆出的一則消息,AGM X5即將發布,據悉,這款5G三防手機搭載純國產自研處理器虎賁t7510,這應該是國內目前唯一還能量產的5G晶片了。對於AGM這個品牌,我想經常從事戶外運動,或者是工作的朋友,應該比較了解了。
  • vivo自研晶片商標曝光 取名為「vivo chip」和「vivo SoC」
    國產手機廠商自研晶片的事情早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之前就有小米的「澎湃晶片」作為前車之鑑,而近日有消息曝光了vivo申請的晶片商標,似乎在暗示vivo也將走自研晶片這條路。兩個商標將用於中央處理器、數據機、智慧型手機、計算機晶片、微晶片、生物晶片傳感器、印刷電路、晶片卡、計算機存儲裝置等領域。
  • 「芯觀點」行業龍頭英飛凌加碼、比亞迪跑步入場,IGBT究竟有多香?
    IGBT的下遊應用——新能源車、光伏、風電等,在這些領域中我國的話語權高於過去的傳統燃油車領域和工控領域,因此在IGBT的增量空間中有一半以上需求都在中國。未來幾年,我國的IGBT市場需求佔比將從2019年不足35%提升到2025年的50%或以上,為我國的IGBT廠商提升份額和競爭力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國產IGBT廠商市場份額和業務量的提升潛力非常大。
  • 爭搶著當高通晶片「首發」的手機廠商在玩些什麼?
    作為全新一代的高通旗艦處理器,在性能方面特別是AI運算方面有了跨越式的提升,也就意味著這款產品將更加適合智慧型手機的機器學習,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並非來介紹這款晶片,而是說說這款晶片發布之後手機廠商之間發生的事情。 以小米為中心聊一聊,那些爭搶著當「首發」的手機廠商在玩些什麼。
  • 從財報看模擬IC廠商的國產替代進程
    儘管國產替代的號角早已經在各行各業中吹響,但各個領域進度不一,其中國產模擬IC進展迅速。2019年,在中美貿易摩擦、全球半導體景氣度下降等因素的影響下,模擬IC巨頭德州儀器和亞德諾營收淨利均出現下滑,而在國產替代的加持下,國內模擬IC廠商卻迎來了業績的高速發展期。
  • 晶片轉向定製化!雲計算廠商自行設計晶片,英特爾「out」了?
    一、多家雲計算、消費電子廠商進軍晶片設計市場《華爾街日報》報導稱,目前,英特爾、英偉達、AMD等晶片設計玩家正面臨流失客戶和競爭者增多的雙重風險。在過去,英特爾等傳統晶片設計商,傾向於為通用應用程式設計高性能的晶片,並將此類晶片提供給雲計算廠商、消費電子廠商等,成為後者的供應商。
  • 國產替代...
    國產替代空間廣闊,公司具有先發優勢  分析人士認為,近期「晶片缺貨」的狀況再度提醒了國產替代的緊迫性。  我國坐擁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國家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但IGBT領域基本由海外廠商所主導,國產替代空間廣闊。
  • 蘋果將用自研移動晶片取代高通產品真的假的 蘋果自研移動晶片有...
    蘋果將用自研移動晶片取代高通產品真的假的 蘋果自研移動晶片有什麼作用時間:2020-12-11 19:01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蘋果將用自研移動晶片取代高通產品真的假的 蘋果自研移動晶片有什麼作用 蘋果將用自研移動晶片取代高通產品,是不是真的?
  • 國產晶片龍頭股有哪些
    國產晶片龍頭股有哪些        新一代人工智慧晶片發布,國產晶片概念股繼續逆勢走強,那麼,國產晶片龍頭概念股有哪些? 2017年,滬深兩市快速殺跌,國產晶片概念股逆勢拉升,表現搶眼。截至發稿,紫光國芯漲停,聖邦股份、捷捷微電、景嘉微、華力創通、長電科技、北方華創、國科微等個股紛紛拉升。
  • 英特爾蒸發850億,微軟為何要自研晶片
    媒體稱微軟正在為其運行雲計算服務和Surface系列個人計算機的伺服器設計自己的晶片。有知情人士透露,這家全球最大的軟體公司正在通過ARM.設計一款用於數據中心的處理器,同時,也在考慮為Surface系列個人電腦配備另一種晶片。 受該消息影響,周五收盤,英特爾大跌6.3%,市值蒸發130.77億美元,約合850億元人民幣。
  • 國產晶片大放異彩!又一國產晶片巨頭正式官宣:再次傳來了好消息
    ,反觀在房地產、網際網路等產業,卻有了更好的發展,但就在中興、華為事件之後,也讓我們國內科技企業徹底的警醒,開始拋棄了「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理念,國內很多晶片研發企業都已經開始行動了;就在近日,又一國產晶片巨頭帶來了好消息,紫光國芯正式對外官宣,推出了全新12nm工藝的GDDR6存儲控制器和物理接口IP,雖然晶片工藝製程只有12nm,但整體速率卻可以達到16Gbps
  • 自研7nm晶片
    眾多國產手機品牌中,華為公司憑藉在手機市場以及通訊領域的出色表現,常常會成為人們茶餘飯後討論的話題,華為公司不僅在通訊領域裡令友商刮目相看,在智慧型手機市場也是令人羨慕不已,近日,就是能夠比肩華為公司的另一個民族驕傲,網上也出現了許多聲音,其實在華為公司身後也有許多優秀的企業存在,畢竟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誕生出華為公司這樣一個能讓民族驕傲的企業實在是不容易
  • 【觀點】中美貿易衝突下 國產射頻晶片的挑戰和機遇在哪;貿易保護...
    其次,國產系統廠商尤其頭部廠商可以多做一些工作,比如蘋果、三星對器件有更多的投入,拿到器件以後自己也要評估,同時會拆解你的半導體晶片做很多的分析,這個是我們現在國內有些頭部公司已經做了,有些頭部公司沒有做,因為他們想可能有其他人來做。李陽認為,國產供應鏈重要性凸顯之後可以做起來,很多時候客戶都是不測評估板,把產品直接放到板子上,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這並不是特別好的做法。還有就是比價,就是比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