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1月3日訊(通訊員 寧環軒 記者 劉瀏)2020年8月份起,南京啟動新一輪PM2.5源解析工作,近日源解析得出結果,汽車尾氣成為我市PM2.5的最大汙染源,佔比29.7%,接近三成。
2020年8月,南京市生態環境局引進了專業的空氣監測走航車,對全市重點區域開展「駐守」監測,走航車連續數日不間斷對區域空氣汙染進行溯源,捕捉造成空氣汙染的排放源頭。與此同時,南京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局同第三方環境監測技術單位合作,啟動市城區「大氣汙染防治特護期」環境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源解析工作。
在這份最新的PM2.5源解析報告中,南京的PM2.5主要汙染源有汽車尾氣、工業排放、二次汙染、燃煤排放、揚塵、餐飲、生物質燃燒等。其中尾氣汙染佔比最大,為29.7%,其次是揚塵汙染,佔比17.7%,排在第三的是二次汙染,即揮發性有機物、氮氧化物等汙染物排放到空氣中和其他汙染物產生化學反應造成的汙染,佔比達到16.6%,燃煤排放佔比為4.5%。
記者從南京市生態環境局大氣處了解到,2015年南京曾完成第一次PM2.5源解析工作,當時燃煤汙染是最大汙染源,在PM2.5構成中,佔比為27.4%,其次是機動車尾氣,佔比為24.6%。
「對比兩次的源解析結果會發現,南京的空氣汙染特點已經發生變化,汽車尾氣成為最大汙染源,而原來的燃煤排放已經顯著降低。」大氣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去年10月底,南京的機動車保有量已經達到290萬輛,其中280萬輛是汽車,機動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是尾氣汙染加重的最主要原因。這幾年,隨著燃煤鍋爐的改造和控煤行動,南京燃煤汙染排放已經得到有效控制,這是燃煤排放汙染佔比從27.4%下降到4.5%的原因。
據了解,最新的PM2.5源解析結果將為南京市制定2021年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提供數據支撐,從2020年起,南京市PM2.5源解析工作將成為常態,及時掌握汙染變化,為精準治汙提供方向。
校對 丁皓宇
【來源:揚眼】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