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小學生甩不掉的影子作業:每天過得像「打仗」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小學生甩不掉的影子作業

  留作業,家長苦 不留作業,家長更苦

  □「還以為不用寫作業,原來少寫一樣都不行」

  □「現在拼的就是家長,誰盯得緊、咬得住,誰的孩子成績就能上去」

  □「沒作業確實不行,大家都學那麼多,我們也得趕上大流啊」

  兒子潼潼上「黑榜」了!這幾天,天津小學生家長陳曉娟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潼潼上小學一年級還不到兩個月,課堂練習的成績在班裡竟然墊底了!陳曉娟趕緊找原因,發現問題出在了作業上!「不寫作業,課堂練習當然考不好!」有位家長一語道破。

  陳曉娟這才恍然大悟。孩子上學以來,學校一再聲稱嚴格遵守「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的教育部規定,沒有書面作業,原來,這些話只能聽聽而已,不能當真。

  近來,中國青年報記者發現,北京、天津等地不少家長抱怨,與以前的「留作業」相比,如今小學的「不留作業」,不僅沒有減輕孩子的課業負擔,反而讓家長更加痛苦糾結。

  明明說不留作業

  少寫一樣都不行

  潼潼的老師經常會在課堂上布置些練習測試,然後很「負責」地把全部滿分的卷子和部分低分的卷子曬到班級微信群裡,讓大家「學習學習」。

  滿分名單裡總沒有潼潼,陳曉娟安慰自己,「小男孩粗心挺正常的。」可這次,陳曉娟才瞄了一眼班級微信群,心裡就咯噔一下,那個得77分的卷子上,不就是兒子歪歪扭扭的字嗎?

  隨後,老師又補了一句:「今天的卷子咱班12個滿分,95分以上的佔30%,近70%的孩子都在85分以上。其他孩子繼續努力!希望就在眼前!」

  這話頓時讓陳曉娟覺得無地自容。而老師下面一番話更是讓她倒吸一口涼氣:「同樣的老師教出來的學生為什麼成績差異那麼大?主要就差在家庭教育上了!」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全國各地中小學校從幾年前就開始實行「嚴控中小學生作業量」的「減負令」,明確規定:「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三、四年級家庭作業不超過40分鐘;五、六年級家庭作業不得超過1小時。」

  潼潼的班主任老師也一再在班級群裡反覆強調,「我們不留作業」,陳曉娟起初還挺高興,覺得「減負」落到了實處。

  私下詢問了幾個相熟的家長後,陳曉娟這才醒過悶兒,原來老師每天發到她手機「e校通」上的「學習目標」其實就是作業。比如,「請督促孩子練習並能寫出今天課堂上學的3個複韻母和8個字」「練習並記住課上學習的英語對話」「有能力的孩子用『一圖四式』來表達6+4=10的內涵」……

  乍一看,好像哪一項都不是要寫的作業,可實際上,要完成老師的每一個要求,都得下不少功夫。「還以為不用寫作業,原來少寫一樣都不行!」陳曉娟說。

  北京家長田暉在女兒上小學一個多月後也發現了「不留作業」的真面目,「老師雖然說作業和練習都是自願完成的,但孩子只要寫了,第二天老師就會獎給小星星。數學、語文天天都有小測試,不管是默寫拼音、生字還是口算,孩子平時如果不天天回家練習,根本過不了關,只能默默看著老師給得滿分的同學拍照、曬在微信群裡。」

  田暉說,老師還不如明明白白留作業呢,現在家長自行掌握作業量,難免有些好強的人會給孩子加碼加量,結果把全班的負擔都加重了。

  田暉女兒的班裡就出現了這種現象。國慶放假前,語文老師對孩子們說,自願默寫一頁拼音就可以得一個小星星,假期結束,班裡有孩子一下子領了20多個星星,田暉女兒只得了5個。小姑娘不服氣,回家一口氣默寫了6頁拼音。

  為讓孩子能「領跑」

  每天過得像「打仗」

  這些隱形的作業,讓家長又愛又恨:一方面幫家長指出一條「贏在起跑線」的「秘笈」,似乎「多寫多練,成績就好」;另一方面也「催」得家長為之揪心不已、疲於奔命,因為「總有人比你更拼」!

  女兒上小學這倆月,在班裡得的「表揚星」能排到前5名。為這,北京小學生家長王麗卿感嘆,每天的日子過得「跟打仗似的」。

  早上6點起床給孩子做早點,然後叫孩子起床,洗漱、穿衣、吃飯……趁孩子吃飯的功夫,插空隨便收拾一下自己,胡亂塞幾口吃的,就爭分奪秒把孩子送出門。下班時間一到,她便第一個衝出辦公室,把孩子從姥爺家接回自己家,做飯、吃飯、收拾碗筷之後,就開始跟孩子的作業「玩命」。

  在她眼中,這時候一天的「重頭戲」才剛剛開始,因為其他的忙碌都是體力上的;而孩子的作業,則必須集中一家人的智慧和心力才能做得「漂亮」。

  晚上7點開始,孩子一筆一畫地在本子上默寫今天課堂學的拼音和漢字;王麗卿則一邊給孩子做明天上課要用的字母卡,一邊「絞盡腦汁」按照老師要求編小兒歌幫助記憶。

  抄完生字,王麗卿趕緊檢查,「都對了!明天上課別寫錯了啊!」她囑咐道,在生字本上簽了名字。又讓孩子把卷子上的錯題做一遍,籤名。然後拿出新做的字母卡,用自己剛編的兒歌,教孩子每個念了5遍。

  隨後她掏出手機,掃出老師發在群裡一個二維碼,這是今天要求聽的英語錄音。她讓孩子跟讀了兩遍,又讓孩子把書上一小段歌謠背誦下來。老師還要求「要邊唱邊表演」,特別指出:「把動作做漂亮!」看著孩子邊咿咿呀呀念叨,邊亂比畫動作,王麗卿有點茫然,怎麼才算「動作漂亮」呢?

  還有一頁數學作業,都是計算題,孩子完成得挺快。王麗卿看了一遍,錯了兩道,改!這時候,孩子爸爸已經把課堂測試的錯題抄好了,讓孩子重做,籤字。

  一個多小時過去了,作業總算寫完了。

  接著,陪孩子練琴一小時,已經9點了。孩子打了幾個哈欠,說,「媽媽,我還想玩會兒手工。」

  王麗卿有點心疼,但還是點了點頭。才不到7歲的孩子,總得有點自己玩的時間吧。

  等把孩子的事情都安排好,收拾完畢,王麗卿也困得不行了,「有時候自己沒刷牙沒洗臉就跟著一起睡了」。王麗卿說,自己每天都挺焦慮的。雖然老師說很多作業都是自願完成的,「但是大家都在做,誰敢落下?」她生怕因為自己疏忽,讓女兒失去領先的優勢。「現在拼的就是家長,誰盯得緊、咬得住,誰的孩子成績就能上去!」

  黎媛媛在一家機關單位工作,自從兒子上了小學,她和孩子每天晚上時間安排得非常緊湊,「要完成老師發的作業要求,一晚上就全搭進去了。」她坦言,老師在留作業時往往會指出,有的是自願的,有的是「有能力的孩子」選做的。但是大家都認為自己的孩子不比別的孩子差,人家做了我們也應該做,造成孩子的作業「似乎總也寫不完」。

  學校真的沒作業

  家長心裡更沒底

  這種攀比和焦慮像一種傳染病,在家長之間快速蔓延。

  天津小學生家長李倩,女兒剛上一年級。這些日子,她總是問自己,當初給孩子選擇這個學校到底對不對?

  孩子上學前,李倩曾想著把自己現在住的房子賣了,再貸點款,買個熱門小學的學區房。

  可今年起,天津嚴格執行「小升初免試就近入學」政策,也就是說,無論上哪所小學,升初中時都是通過電腦「搖號」。李倩認為,「那就沒必要擇校啦,在哪兒上都差不多!」

  她家片內學校是一所很普通的小學,前年換了個年輕校長,提出的口號就是「快樂學習」,李倩挺欣賞這一理念的,「孩子的天性不就是玩嗎?」

  上學這倆月,孩子放學回家真的沒什麼作業,一些抄寫的作業通常在學校就完成了,唯一一次讓家長協助完成的英語作業是「唱一首英文歌並錄成微視頻」。

  最近,她和孩子幾個幼兒園同學的父母聚會聊天,發現幾乎每個剛上學的孩子回家都得完成半小時到1小時作業,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立刻煎熬得她坐立不安。

  「沒作業確實不行,大家都學那麼多,我們也得趕上大流啊!」她趕緊給孩子報了英語和國學的課外班,心中的大石才算是落地。

  和李倩一樣,一旦老師真不留作業了,不少家長心裡更不踏實。

  北京一年級小學生家長吳越,已經給孩子買了語數外三科的練習冊,「每天回家督促孩子做做練習,得把基礎打紮實了」。她跟一些高年級學生家長溝通後得出結論,一、二年級必須得給孩子培養每天放學回家後先寫作業的習慣,「要不三年級以後作業一下子多了,孩子根本不適應」。

  吳越說,自己去學校附近的教輔書店買練習冊時,書店老闆還笑話她太「後知後覺」了,這麼晚才來買。據說,像《黃岡小狀元》這樣的「經典」練習題,幾乎每個孩子都在做,「就你不做,肯定不行啊!」

  評價指揮棒不改

  孩子就玩不起來

  每天圍著孩子的作業忙得團團轉,家長們私下裡怨聲載道:「這些作業分明是給家長留的啊!」「現在的老師什麼都不管,把教育的責任都推到家長身上了!」

  朱穎當了10多年小學老師,在她眼中,十幾年來,作業其實並沒有太大變化,變的只是與家長的溝通方式。

  「以前我們每堂課後,也要求孩子回家複習舊課、預習新課,並請家長督促。」朱穎說,只是從前,家長和老師的溝通方式比較單一,有的時候只有通過一學期一次的家長會,家長才能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和老師的教學內容。

  「其實每次家長會後一段時間,往往會感覺到學生有些改觀,能看出是家長回去督促學習的結果。」但這種改觀,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不明顯。

  現在不同了,有了QQ、微信、校訊通等即時通信方式,老師每天都能將教學的進度、學生的表現等全部反饋給家長,家長也能了解到其他孩子的學習情況,「每天都有通知和反饋,大家全都能看見,家長也喜歡比較,就會感到緊迫和焦慮。」

  那麼,到底有沒有可能讓孩子完全不寫作業,又能學到知識呢?

  在天津一所知名小學當了十幾年班主任的王老師說,現在教育部門規定「一、二年級不得留書面家庭作業」,對老師確實提高了要求,到底能不能讓孩子在課堂上就把知識全部學會?

  「人的記憶是有曲線的,這是教育規律。」王老師說,課上學會了並不代表孩子真的掌握了,學習應該有個反覆的過程,因此「每天家長陪孩子回顧一下在學校學習的知識,特別是在孩子剛上小學的前兩年,其實是很有必要的」。

  他說,父母和孩子一起複習,一方面可以增進親子關係,另一方面能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複習舊課、預習新課」的學習習慣。

  「作業的形式有很多種,孩子也各有差異,不該一刀切。」王老師說,比如今天教了5個生字,有的孩子全記住了,有的孩子回家就忘了2個,「那麼家長可以問問孩子記住了多少,並不是每個孩子都需要抄寫多少遍。」

  但家長不這麼認為。田暉說,從評價方式上看,老師還是鼓勵學生回家多寫多練,練得越多,老師給孩子的獎勵就越多。而且,表面上看,小學一二年級考試不許打分,不允許搞成績排名,但事實上,老師會暗示家長,多少分以上算「優」、多少分以上算「良」,每次單元測驗的成績都要計入期末成績,只有每次考試都是「優」的學生才能參評「好兒童」。

  一位教育專家表示,說到底還是指揮棒的問題,只要成績仍是評價學生的最重要的指標,老師和家長就不可能真正放鬆。

  北京一位家長則感嘆,連習主席都說「中國孩子玩得太少了」,可見在中國讓孩子「玩」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啊。

  (本報記者 胡春豔 應受訪者要求,本文家長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常州家長吐槽:小學生家庭作業太多,每天要做作業到很晚!
    小學生作業那麼多,晚上很晚還沒做完!這樣考試就能考出好成績嗎?,做完作業就得趕緊洗澡睡覺了!也有家長認為:「現在的教育已經變質了,什麼都只要往手機上發,明明知道現在的孩子電子產品癮大的不得了,這是生怕他們戒不掉啊
  • 幾十塊的車載支架居然狂甩不掉,操作簡單
    大家好,我是所長,是每天買各種新奇好物找小雷做白老鼠的硬核剁手黨。跟大家說個很可怕的事:隔壁小雷的手機居然摔碎了!要知道,我們這些搞數碼的比誰都愛護電子產品,雖然每一個人都「裸奔」,但手機用個一兩年都像新的一樣,別說碎屏了,連劃痕都少。
  • 小學生作業字跡工整,簡直是「印刷體」,網友:這才是滿分作業
    但其實有一部分小學生的作業完成的是非常好的,他們的作業字跡工整,條理清晰,讓網友們紛紛都表示這才應該是滿分作業,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些讓人賞心悅目的作業吧。我們可以看到這位小朋友的作業真的是非常的好看,首先它的排版就讓人感覺非常舒服,沒有像其他學生那樣擁擠、潦草,其次就是這份作業的卷面是非常的乾淨,沒有任何塗塗改改的地方。
  • 小學生每天作業要家長陪同完成,這樣的教育方式真的好嗎?
    「我是魚媽,7年外貿從業者,給老外用英語上過課,四大洲搬過磚,現在專注親子育兒。家庭英語啟蒙& 繪本帶讀陪請聯繫魚媽」寶媽提問:小學生每天作業要家長陪同完成,這樣的教育方式真的好嗎?小學生每天的作業,回來都要家長陪同督促,如果沒有完成,第二天老老還在群裡說家長!這樣培養的新一代會好嗎?會有自主意識與擔當嗎?長大後還要父母督促陪伴工作生活嗎?你們怎麼看……魚媽回覆:你好,我是魚媽。我覺得小學生每天作業要家長陪同完成,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好。
  • 網紅產品甩脂機廠家被處罰?甩不掉脂肪,反而有可能甩掉健康
    廣告,本來是商家一種營銷手段,但是近些年,廣告已經被無良廠家變成一種騙人手段,他們完全不知道口碑是個啥東西。以前的電視廣告,至少樸實無華,甚至有的廣告讓人不覺得在看廣告,讓小編記憶猶新的是任泉和李冰冰拍的那個《康美之戀》,美得都不像廣告了。
  • 小學生寫的數學作業,字寫得如「印刷體」,網友:這才是學霸
    在小學生們動手寫作業前,筆者先帶各位家長看一下,一些學生們寫的數學作業。這些數學作業的字體寫得非常工整,像是網絡傳言的「印刷體」,家長們看完後,可以對自己的孩子有要求,讓自己的孩子也把字寫工整,養成好習慣。
  • 小學生為何每天很晚才完成作業?寫字慢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很多家長都抱怨,現在的小學生作業量大,每天寫作業到很晚,影響睡眠和休息。尤其是剛上一年級的孩子,每天語文課的生字抄寫都花費了大量時間。寫字慢,寫不好的現象非常普遍。雖然嘴上抱怨,但寫字的問題並未獲得足夠的重視,家長們總以為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年級的提升,會自逐漸適應,殊不知由寫字而引發的一些學習上面的弊端,已經逐步累積,等到小學高年級的時候,孩子的不良習慣已經養成,字寫得難看潦草不整潔,容易寫錯字,出現卷面分被扣的情況。這時候想讓孩子通過練字來矯正,已經很難了。
  • 7年過去,當初因不想寫作業「黑掉」校園網的小學生,如今咋樣?
    文/妮妮你有沒有因為不想寫作業而做過哪些瘋狂的事情呢?我小時候因為不想寫作業,謊稱作業丟了,或者是落在家裡了……各種五花八門的理由都有過。但跟今天要說的這個小學生比起來,自己當初那點不想寫作業的理由,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 三年級的小學生每天晚上的作業得做到10點左右,怎麼辦?
    偷走孩子時間的不是別人,而是學生本人和自己家長,三年級的小學生作業量並不是很多,能寫到10點左右,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你家孩子的學習習慣非常的不盡人意,特別不好。談學習先談習慣,習慣不改,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後寫作業會更晚。首先,三年級的孩子放學時間並不晚,作業量並不多。
  • 當年,小學生為了玩電腦,黑掉學校網站不交作業,最後結果怎樣
    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家長為了讓孩子不落後,還會讓孩子們學習編程,這門課程也越來越火了。其實,計算機方便的小天才還是有的,孩子可能對學習乏味的功課沒有興趣,但是對於計算機確實非常熱愛,當年,小學生為了玩電腦,黑掉了自己學校的網站,為的就是不交作業,最後結果怎樣了?
  • 小學生又開始「瘋補」暑假作業,時代在變,補作業的心情永遠不變
    別人不知道,我當年讀書的時候,每當暑假到來,我一般都會一本正經地制定好暑假的學習計劃,每天要做哪些作業,要看哪些書,完成哪些任務,因為這樣會讓我很有成就感,覺得自己是一個愛學習、有計劃的好少年。第一周我基本能按計劃完成每天的作業,但接下來,這份計劃就會被拋之腦後,玩樂的心戰勝了學習計劃,做什麼作業?趕緊玩吧,開學還早呢!或許是真的忘了,也或許是有意識地逃避,但該來的總會來,八月下旬的某一天,我會一下子驚醒,馬上開學了,作業還沒做呢!我瞬間被巨大的恐慌感包圍。
  • 喻可欣:劉德華一生甩不掉的「汙點」
    劉德華的一生堪稱是傳奇,可即便是在傳奇也有抹不去的汙點,讓他啞口無言,甚至不願做再多的回應。對於他來說,此生的汙點是那個女人,一個劉德華此生甩不掉的汙點喻可欣:沒有我,哪有劉德華?1983年是屬於劉德華和喻可欣的豆蔻年華,男俊女美,愛情的火花難免在不經意間點燃。那時候的劉德華剛剛走紅,喻可欣也剛剛被瓊瑤欽點為「林青霞接班人」。
  • 黃金十月,橫財甩不掉,富貴擋不住,財富多的讓人羨慕的三大星座
    黃金十月,橫財甩不掉,富貴擋不住,財富多的讓人羨慕的三大星座天秤座天秤座的人天生乃有福之人,雖早年出身平凡,家庭環境普通,但是總能倚仗自身的能力混出一片天地。因此天秤座們在下半年是很幸福的一年,收入每天都是日進鬥金,運氣持續上升,註定好運連連。
  • 小學生三年級習作,寫一篇日記,期末考試之後
    太陽不過八點,曉不得露頭,即便出來了,也是灰頭土臉,大概天氣涼的過,不好好洗臉,一層灰,迷迷濛蒙的。不過,也有例外的,那是夜,黑的勁兒真足。腦袋壞了似的,特別長,特別稠,像墨汁,只一滴,全天下哇哇的黑。還濃得解不開,像喝多了酒,最遲天明也該散了,卻迷迷瞪瞪,禿嚕著說:「再來,再來。」
  • 三年級的小學生,每天晚上做作業做到10點左右,是什麼原因?
    「我孩子是三年級的小學生,他每天晚上做作業做到10點左右,這到底是什麼原因?作為家長我該怎麼辦?」有人問。三年級的小學生,每天晚上的作業得做到10點左右,我覺得應該是出自於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老師的作業量布置得太多。不同的老師,布置的作業量是完全不同的。
  • 大學研究:家庭作業對小學生的影響
    不管在關於家庭作業的爭論中你支持哪一方,這個由杜克大學家庭作業調研專家哈裡斯·庫柏提出的觀點一定會令你感到震驚。難道那喪失掉的玩耍時間、費力掙扎和眼淚真的都是徒勞無益嗎?千百萬家庭每天晚上都必須執行的固定程序居然毫無益處?由於家庭作業是如此廣泛地被人接受,成年人很少質疑它的價值。然而當你看著事實,你會發現:家庭作業有些益處,但這些益處與孩子的年齡相關。
  • 我名校畢業,卻做不出小學生的作業題?
    最近真的很受打擊,你們知道麼,現在小學生的題已經難到做不出了。文字題文字題真的還算簡單,像這種我們老年人憑著多年的經驗,說不定還能做出來。小學生真的都能做出來麼?連線題我一個高數都沒有掛過得大學生竟然找不出規律,連不上線,此時的我羞憤難當。圖片題這道題曾經瘋傳於網絡,不知道你能不能做出來。
  • 小學生作業寫得太差,老師撕掉後,家長:幹得漂亮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很多文人志士喜愛舞文弄墨,以此交友和抒發情感,可見能寫得一手好字是能夠豐富我們生活的。直到今日,正確書寫漢字也是教育上一大重點。很多人在步入社會以後經常因為字寫得不好而不被領導看好,還有時候填寫一些東西還會被被人看錯或者認不出。
  • 現在的小學生作業為什麼那麼多? 大學生們基本都沒有作業!
    網友一: 大學主要以實操和課堂訓練為主,其餘的作業形式不像小學一樣。現在小學生作業多的情況主要集中在學習一般或者偏差的學生。一方面是因為學習能力弱,掌握知識不牢靠,作業有很多不會做。另外一方面是因為有很多懲罰式的作業,比如罰抄十遍,這樣的作業也非常的耗時間。再有就是做作業專注度不夠,經常走神,效率很低,相當於寫10分鐘作業,走神了5分鐘。所以造成了小學生作業很多的假象。 大學生 網友二: 小學生作業是真的比較多,作為過來人,對比現在的學生,是真的太多了。
  • 小學生怎樣練字?小學生練字方法步驟
    孩子寫字,可以分析字的間架結構和起落筆之後再臨摹,遠比盲目地、不求質量的臨摹要有效。   實際上,孩子在寫的過程中頭會不自覺慢慢低下去,影子擋住光線了都不知道。身子還會逐漸左傾。小朋友特別奇怪,本子歪了,他不會想著把本子挪回來擺正,而是用自己的身子去就歪斜的本子。所以造成了各種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