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接近一個月悶熱潮溼的「黃梅天」,跑者們又要和高溫酷熱的「三伏天」對抗。
事實上,高溫之下並不是不能跑步,而是要講究更加科學的方式。對於「三伏天」來說,跑友們最大的挑戰就是中暑、脫水甚至昏厥等症狀。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已經處在脫水狀態?經常鍛鍊的人每天該喝多少水?美國跑步雜誌《Runner's World》給出了答案。
高溫下可以跑步嗎?「沒有絕對不適合跑步的惡劣氣候,只有不懂得適應環境的跑者。」這是知名田徑教練比爾·鮑爾曼在這麼多年教練生涯裡一直重複的一句話。
在他看來,不管是溼熱的「黃梅天」還是酷熱的「三伏天」,學會合理跑步,不僅可以鍛鍊跑者的意志力,同時也可以通過調節配速提高自己的跑步能力。
不僅如此,大量出汗能改善代謝和循環系統,有助於減脂。此外,在高溼度、低氣壓下運動,需要更強的呼吸能力,能鍛鍊跑者的呼吸系統,增強心血管功能。不過,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在酷熱的「三伏天」裡運動,即便是在夜晚跑步,身體為了散熱,體表血管需要大量擴張,皮膚血流量增加,因此流經肌肉的血流量相對減少,就使得肌肉收縮能力下降。
正因如此,高溫下跑步既是對心臟負荷的一次挑戰,但同時也是一種鍛鍊。
出現這些,就是你的身體渴了不論「三伏天」跑步利弊幾何,對於那些選擇在高溫下出門健身的跑者,補水都是最重要的原則之一。
為此,《Runner’s World》就邀請跑步教練和醫學專家,講解了如何補水。
首先,口渴是最明顯的脫水症狀,佛羅裡達大學骨科與康復科臨床副教授賽斯·史密斯博士表示,「通常當一個人感到口渴時,這個人的脫水率就已經達到約2%了。」
如果無視自己的身體信號,那麼脫水問題就會越來越嚴重,特別是你正在進行鍛鍊的時候。而除了口渴之外,以下這些跡象也值得注意:
1、口乾口乾是你的身體告訴你需要補充水分的另一種方式。如果沒有足夠的水分,你的身體就不能產生足夠的唾液。同時要注意口臭,這可能是由口乾引起的。
2、深色或茶色的尿液你的身體水分越多,尿液就越清澈。如果顏色較深,則意味著尿液濃度很高,這是一個你應該喝更多水的標誌。
3、排尿減少水幫助你的腎臟以尿液的形式清除血液中的廢物,如果沒有足夠的水來攜帶身體的廢物,你就不會經常排尿,廢物也就自然留在你體內。
當尿液濃度過高時,身體中廢棄的礦物質會粘在一起形成腎結石。
4、皮膚乾燥皮膚是你身體最大的器官,就像任何其他器官一樣,它需要適量的血液供應。
如果你發現皮膚比平時乾燥,這可能是因為你沒有足夠的身體水分,應該在飲食中加入更多的水。
5、低血壓人體內的血液中超過一半都是血漿。血漿是血液的液體部分,主要由水、蛋白質和無機鹽組成,如果你的血漿中沒有足夠的水,血液就會變得很濃稠而難以流到需要它的器官。
6、肌肉痙攣當你脫水時,血液會變得更加濃縮,因此你的體內血液總量會下降。
「心臟是最需要血液的器官,它會打敗肌肉,而肌肉因此就會因血流不足導致痙攣。」史密斯表示。
7、便秘和腎臟系統一樣,消化系統需要充足的水才能順利運行。水可以讓食物順利通過腸道,也可以保持你的腸道健康。
便秘可能表明身體沒有足夠的水將廢物排出體外。
8、疲勞從午後的疲憊到更強烈的疲勞,都可能是脫水造成的。當你身體裡沒有足夠水分時,你的血壓會下降,大腦血液流動會減慢,心率增加——這些反應都會讓你感到精疲力竭。
9、頭痛如果你的大腦沒有足夠的水分來維持正常運作,那麼就會出現一系列症狀。
脫水是常見的引發偏頭痛的原因。此外,意識不清、頭暈目眩、昏厥等症狀,是一個人需要立即補水的極端跡象。
如何才能防止脫水?防止脫水,就需要補充流失的水分。除了直接飲用水來獲得足夠的水分,吃一些水分充足的水果和蔬菜也是一種方法。
對於經常運動的人來講,除了上述的日常操作外,還應該注意在運動之前、期間和之後補充水分。
如果出現輕中度脫水,那麼首先要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對於輕微的症狀,史密斯建議喝些水,吃些含鈉的食物(香蕉),這能幫助身體維持水鹽平衡。但是不要喝過多的水,因為大量的水會使胃負擔過重,讓你感到噁心。
如果攝入水和含鹽和鈉食物作用不佳,或者出現了更嚴重的症狀,你可以喝一杯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電解質是體液中的礦物質,如果你大量出汗,就可能需要補充電解質以及身體水分。
史密斯強調,如果出現嚴重的嘔吐、精神狀態不佳甚至昏厥的症狀,自己難以補水時就需要及時就醫。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