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麻煩背後的大問題
身為中老年女性的您是否經常被這樣一些小麻煩所困擾?腰酸背痛,排便不暢,別說日常生活中的疾走,慢跑,就連開懷大笑也要擔驚受怕,打噴嚏和咳嗽也得小心翼翼,您是否經歷過讓您苦不堪言的反反覆覆的陰道出血?您是否曾經為掩蓋身上糟糕的氣味而頭痛? 如果您的生活質量受到上述一項或幾項「小麻煩」的影響,那麼這些看似不怎麼嚴重的「小麻煩」身後則隱藏著大問題——子宮脫垂
小麻煩的根源
上述這些由子宮脫垂引起的「小麻煩」,多發於經產的老年女性。在醫學上,子宮脫垂是指支撐子宮的組織受損傷或薄弱,致使子宮從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子宮位置在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宮全部脫出陰道口外的一種生殖器官伴鄰近器官變位的綜合症。子宮脫垂雖不會危及患者的生命,但是卻給女性患者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據中國各地普查統計,子宮脫垂的發病率為1%—4%,山區較平原多,體力勞動者比腦力勞動者多見,多產婦發病率高。
造成子宮脫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年輕時過早生育和過多生育造成的盆腔肌肉組織鬆弛以及更年期後因激素水平下降而引起的盆底韌帶鬆弛是導致本病的主要原因。自然分娩時如巨大胎兒,滯產等對會陰部肌肉的損傷,當子宮口未開全而過早合用腹壓或實施剖腹產手術也會造成子宮頸旁組織、骨盆筋膜、骨盆底肌肉主筋膜過度伸展與裂傷,使其支持功能減弱或喪失,發生子宮脫垂。此外,產後休息不充分,過早的從事體力勞動,尤其是從事需要腹壓的體力勞動如搬抬重物;長期便秘,慢性咳嗽,肝硬化腹水等造成腹壓長期過大的情況均可誘發子宮脫垂。
子宮脫垂的分級
子宮脫垂可分為三度
Ⅰ度:子宮頸下垂距處女膜《4cm,但未脫出陰道口外。
輕型:宮頸外口距處女膜緣《4cm,未達處女膜緣。
重型:宮頸已達處女膜緣,陰道口可見子宮頸。
Ⅱ度:子宮頸及部分子宮體已脫出陰道口外。
輕型:宮頸脫出陰道口,宮體仍在陰道內。
重型:部分宮體脫出陰道口。
Ⅲ度:子宮頸及子宮體全部脫出陰道口外
子宮脫垂的臨床表現
看到這裡,您是否已經在對號入座,暗自擔心呢?如果文章開頭時的那些症狀出現在您的身上,那您真的需要提高警惕了。子宮脫垂的臨床表現主要有:
1.腰骶部酸痛 尤以骶部為甚,勞動後更加明顯,臥床休息後可緩解。此外,患者感下腹、陰道、會陰部下墜,也以勞累後加重。
2.陰道脫出腫物 患者自述有球形物自陰道內脫出,於行走、體力勞動時更加明顯,臥床休息後自行還納。脫垂嚴重者,終日掉在外面,不能自行還納,由於行走活動,與衣褲摩擦而感不適,久經摩擦而發生潰瘍、感染、分泌物增多,甚至出血,日久局部組織增厚角化。
3.泌尿道症狀 多數子宮脫垂患者,當其大笑、咳嗽、快步行走或體勢用力時,腹腔壓力突然增加,引起尿失禁而尿液外溢。子宮脫垂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膀胱膨出,但是否出現壓力性尿失禁,取決於膀胱與尿道口的解剖關係是否改變。有些子宮脫垂患者,會有尿失禁,而還有些患者會有排尿困難,而導致尿瀦留。這些患者在排尿時需用手指將膨出的膀胱向前上方推舉後,方能排尿。其原因為膀胱膨出時,脹大的膀胱位置低於尿道,而協助排尿的膀胱肌肉及陰道前壁及盆底的肌肉鬆弛、薄弱,無法「幫上忙」,如不藉助外力,很難痛快解出小便,從而導致排尿困難、尿瀦留發生。